《选修语文《太史公自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语文《太史公自序》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修语文太史公自序教案 鲜亮地表达了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选修语文太史公自序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选修语文太史公自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3.培育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预备:预习课文,疏通字词,将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写的序言。序言是又称序,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
2、状况,编排及体例等。学习司马迁的这篇自序可以让我们更好得阅读史记。 二、朗读课文。正音,断句。 三、疏通课文。 (说明文章比较长,旁边已经有了翻译,讲读的时候,点重要的字词,尽量让同学自己阅读) 字词总结: (一)古今异义词 至于 去 市长 河 古文 故事 往往 (二)通假字 反 阙 指 罔 失 承 拂 (三)活用字词 相 显 则 死 善 恶 君 臣 子 闻 是非 (四)一词多义 所以 次 四、整体感知。 这篇自序介绍了哪些内容? 1-3自叙家世谱系。 4-6叙年轻时候的生活经受和接受父亲临终的嘱托,立志创作史记。 7-10阐述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 11叙自己忍辱写史记。 12-13史记产生的
3、历史条件和史记全书的体例和规模。 五、探究谈论 (一)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1.家族给予的使命以图表形式显示司马迁的家世,司马迁为什么要写自己的家世? 颛顼时 司天地 唐虞时 复典 夏商时 世序 周时 将领 典周史 战国秦 司马错将伐蜀 司马靳事白起 秦朝 司马昌主铁管 汉朝 司马无泽市长 司马喜五大夫 司马谈太史公 先祖中有军事家,有从事经济工作的,而主要的是修史的。先祖程伯休甫是周宣王时代将领,八世祖司马错、六世祖司马靳都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将领,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有军事眼光;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大量的战斗描写,显示了司马迁丰富的军事学问和卓越的战斗观,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先祖的影响。四世祖司马昌
4、赫三世祖司马无泽都作过掌管经济的官员,这些阅历和学问物欲也会作为家传传给后人。 司马迁叙家世说明修史是自己祖传的家学,创作史记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先祖所从事的工作无疑也对司马迁著写史记有很大的影响。 2.父亲的遗愿、时代的要求父亲临终嘱托有几层意思? (1)写史是祖传的序业,修史是孝亲。 (2)写史是以周公孔子为榜样,兴礼乐,正王道,修史有规范.道德的作用。 (3)汉兴以来有很多值得记载的史实,而自己没有论载。(史记散绝) 司马迁修史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是时代的要求。 3.成一家之言的心愿与壶遂的对话是为了说明白什么? (1)孔子为什么著春秋? 著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
5、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成王事”。 (2)举诗书礼易乐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强调春秋是天下人之“仪表”,是“王道之大者也”,是“礼义之大宗也”,“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3)壶遂认为孔子是在什么状况下作春秋的?司马迁同意他的看法吗? “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 司马迁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认为孔子作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 (4)司马迁为什么要提及孔子著春秋的事?从与壹壶的辩论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否认自己是创作,而认为是“整齐”? 采纳汉代初年学者常用的问答体的形式,借评述孔子作春秋,表明自己著史记的目的,说明自己著史记就是想效仿孔子
6、,通过论述历史,评判是否,褒善惩恶,为天下仪表。他否认是创作,非本心话,是为了躲避世俗的劫难,怕世俗人犹壹壶那样批他著史记是如孔子那样是由于“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或者为发个人私愤。 (补充资料史记命运 太史公的担忧不无道理。史记的传播历经坎坷。著称后,秘而不宣,将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以防被毁。尽管如此,“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汉明帝说:“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 直到司马迁死,“其书稍出,宣帝吮迁外甥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偿焉”。西汉对该书的流传掌握很严。后东汉、南北朝以及隋唐,对史记多有微词,
7、甚至还有指责史记是“谬孔子言”,直到宋代史记才遇知音。明清学者多精读史记,开头考证,核差误,论得失,史记的讨论至此才蔚为大观。) 4.总结写史记的目的。 为完成家族的使命,父亲的遗愿,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效仿孔子作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成王事”,成就一家之言。 (二)从太史公自序中得知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分组争论,要求能用原文作论据。 1.时代的因素: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富强,文化学术进展较快。 依据:壹壶的话(第九小节) 司马迁的话(第十小节) 历史条件(第十二小节) 2.家族的影响:史官世家给予司马迁的使命感、责任感,先祖多方面的才艺对司马迁的熏陶。 3.自身的努力:自
8、幼攻读古代典籍,青年时期两次游历开阔了眼界,积累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 依据:(第四段) (1)年十岁诵古文。 (2)游历。第一次游历,到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的很多地方;其次次奉使出访巡察西南地区。 4.前人的表率作用:孔子作春秋褒善惩恶给了他启迪,在自己患病挫折的时候,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来者”,最终能“立功扬名于后世”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作用。 5.总结:略 (三)司马迁的求实精神和不屈的人格。 六、史记的有关学问。(自己写提纲,小组沟通,全班沟通) 1.依据本文的资料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人,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青少年
9、时代在家乡耕牧,十岁开头学习古文典籍。二十岁离开家乡漫游各地,寻访古代遗迹,收集资料,回到长安后,入仕作了郎中,奉武帝之命随军西征巡察西南地区。父亲司马谈去世之后,当了太史令,曾经参加制定太初历。后由于李陵之祸,激怒汉武帝,自请腐刑,得以保全性命,忍辱完成了史记创作。 2.结合本文以及所积累的学问介绍史记。 史记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原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头,“史记”由通称渐渐成为“太史公”的专名。史记之名也许起于魏晋间。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传奇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3000多年的历史,分12本纪,10表,8书,
10、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6500字。史记的体例是司马迁的创举。用本纪叙述帝王,兼排比大事;用世家记述王侯和特别人物;用表来统系年月、世系、人物等;用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传记人物、民族以及外国。五种体例在风格上各具笔法而内容上则构成严密的整体。后来历代的史家都继承了这样的体例,成为正史写作的通用体例。 七、总结全文: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撰写的序言。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受;其次部分利用对话的形式,鲜亮地表达了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
11、之气,表白自己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最终在患病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太史公自序学问点梳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其指数千 2.失之豪厘 3.天人之际,承敝通变 4.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 5.故长于风 6.弗敢阙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 2.无泽为汉市长 3.不得与从事 4.中于事君,最终立身 5.则学者至今则之 6.迁俯首流涕曰 7.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8.先人有言 9.小子何敢让焉 10.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 11.是非2
1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12.余所谓述故事 13.夫诗书模糊者 14.维我汉继五帝末流 15.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 16.则文学彬彬稍进 17.诗书往往间出矣。 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 1.其在卫者,相中山 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4.则学者至今则之 5.忠臣死义之士 6.上明三王之道 7.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 8.拨乱世反之正 9.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10.整齐其世传 11.孙子膑脚 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13.整齐百家杂语 四.解释实虚词 1.使复典之 2.绍重黎之后 3.世序天地 4.司马氏去周适晋 5. 维我汉继帝
13、末流 6.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7.以其地为河内郡 8.耕牧于河山之阳 9.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南略邛,还报命 10.迁适使反 11.不韦迁蜀 12.且夫孝始于事亲 13.爰及公刘 14.汝其念哉 15.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16.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17.是故礼以节人 18.察其所以 19.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20.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21.垂空文以断礼义 22.礼乐作焉 23.犹不能宣尽其意 24.堕先人所言 25.欲遂其志之思也 26.俟后世圣人君子 27.不得通其道也 28上记轩辕,下至于兹 29.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30.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
14、初而讫 五.翻译下列句子(特别句式请注明) 1.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2.藏之名山 3.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 4.自司马氏去周适晋 5.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6.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7.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南略邛,还报命 8.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起废,论诗书,则学者至今则之 9.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10.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11.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12.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13
15、.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14.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15.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 16.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推三代,录秦汉 17.是余之罪也夫 六.出自本文的熟语有哪些? 1.言之不用,道之不行 2.拨乱反正 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3.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4.权宜之计 5.股肱之臣 太史公自序同步练习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行低呢? 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原来可以不讲,但是假如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 选修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