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诊疗方案(2011.1).doc





《鼠疫诊疗方案(201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鼠疫诊疗方案(2011.1).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鼠疫诊疗方案(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做好鼠疫病例诊疗工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部组织编写了鼠疫诊疗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在鼠疫临床诊疗工作中使用。二一一年一月十一日鼠疫诊疗方案(试行)鼠疫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原发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啮齿类动物之间,主要通过蚤类相互传播。为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本方案根据已有的临床治疗经验和实验研究资料,提出对鼠疫的综合治疗措施,以指导临床救治。一、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一)病原学。鼠疫的致病菌为鼠疫菌,其分类学位置为细菌域、变形菌门、 -变形菌
2、纲 、肠杆菌目、 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鼠疫耶 尔森菌。鼠疫菌在光学显微镜下为革兰染色阴性、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菌体长约 1-2,宽 0.5-0.7,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基因组由一条环状染色体(约 4.6Mb)和 3 个质粒(pPCP1、pCD1、pMT1)组成,含有 4000 多个编码序列和大量的插入序列,具有高度的流动性。鼠疫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28-30,最适 pH值为 6.9-7.1,对高温和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二)流行病学。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自然疫源地分布在亚洲、非洲、美洲的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目前存在着 12 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1.传染源。(1
3、)鼠疫染疫动物。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据统计,世界上有 300 多种),包括啮齿类动物(鼠类、旱獭等)、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 猁、鼬等)、野生偶蹄 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养 动物(犬、猫、藏系绵羊等)。其中,最主要的 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 (2)鼠疫患者。主要是肺鼠疫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败血型鼠疫、腺肿发生破溃的腺鼠疫患者等也可作为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2.传播途径。(1)经跳蚤叮咬传播。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最常见的是印鼠客蚤,该蚤在世界性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寄生于家栖鼠类。其次是不同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的主
4、要寄生蚤。(2)经直接接触传播。人类通过捕猎、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鼠疫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如手指的倒刺等进入人体,然后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3)经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可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造成肺鼠疫传播。(4)实验室感染。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防护不严、操作不当和实验室事故,可通过吸入、锐器刺伤等途径感染鼠疫。3. 人群易感性。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没有天然免疫力,在流行病学上表现出的差异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和频次有关。二、发病机理当人类被携带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后,通
5、常叮咬的局部无明显反应,鼠疫菌经皮肤进入人体后,首先沿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在其中繁殖,引起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感染的腺体极度肿胀,充血坏死,即为“ 腺鼠疫”,周 围组织 亦水肿、出血。鼠疫菌可冲破局部的淋巴屏障,继续沿着淋巴系统扩散,侵犯其他淋巴结。鼠疫菌及内毒素,也可经淋巴循环系统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包括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故鼠疫曾被称为“黑死病 ”),然后侵入肺组织引起继发性肺鼠疫。当人类吸入一定数量的鼠疫菌后,可引发原发性肺鼠疫。三、临床表现及体征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 1-6 天之间,多为 2-3 天,个别病例可达 8-9 天。其中,腺型和皮肤型鼠疫的潜伏期
6、 较长,约为 2-8 天;原发性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潜伏期较短,约为 1-3 天。鼠疫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高热、寒战、体温突然上升至 39-41,呈稽留热。剧烈头痛,有时出 现中枢性呕吐、呼吸促迫,心动过速,血 压下降。重症病人早期即可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谵语等。 (一)腺鼠疫。腺鼠疫是最多见的临床类型,除具有鼠疫的全身症状以外,受侵部位所属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特点。一般在发病的同时或 1-2 天内出 现淋巴结肿大,可以发生在任何被侵犯部位的所属淋巴结,以腹股沟、腋下、颈 部等为多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淋巴结迅速弥漫性肿胀,大小不等,质地坚硬,疼痛 剧烈,与皮下组织粘连,失去移动性,
7、周围组织亦充血、出血。由于疼痛 剧烈,患 侧常呈强迫体位。(二)肺鼠疫。根据感染途径不同,肺鼠疫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 发性肺鼠疫是临床上最重的病型,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在流行病学方面危害也最大。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寒战、高热,体温达 40-41,脉搏细速,呼吸促迫,呼吸 频率 25 次/ 分钟或更快。病人颜面潮红、眼 结膜充血,由于缺氧,口唇、颜 面、四肢及全身皮肤发绀。患病初期干咳,继之咳嗽频数,咳出稀薄泡沫痰,痰中混血或纯血痰。受累的相应肺叶可以叩及到局限性浊音,而且随着病情加重,浊音界迅速扩大。肺部听诊有散在罗音(包括干性、湿性或捻 发音)。心脏查体常常表现为心界扩大,心律不齐
8、,有时可闻收缩期杂音。胸部 X 线可见多叶段分布的斑片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阴影。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病人多于发病 2-3 天后死于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继发性肺鼠疫,在发病之前,往往有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的症状。当继发肺鼠疫时,常表现为病势突然增剧,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鲜红色泡沫样血痰。(三)败血型鼠疫。败血型鼠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感染鼠疫菌后尚未出现局部症状即发展为败血症的为原发败血型鼠疫,而继发于腺鼠疫、肺鼠疫或其他类型鼠疫者则为继发败血型鼠疫。败血型鼠疫的主要表现为恶寒、高热、剧烈头痛、谵妄、神志不清、脉搏细速、心律不齐、血 压 下降、呼吸促迫,广泛出血,如皮下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鼠疫 诊疗 方案 201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