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管理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运输管理第二章.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物流运输需求分析及预测物流运输需求分析及预测第一节第一节 物流运输需求概念及特征物流运输需求概念及特征一、货物的分类及特点一、货物的分类及特点二、物流运输需求的概念二、物流运输需求的概念三、物流运输需求的种类三、物流运输需求的种类四、物流运输需求的特征四、物流运输需求的特征一、货物的分类及特点一、货物的分类及特点(一)按货物的装卸方法分类(一)按货物的装卸方法分类1计件货物 2散装货物(二)按货物运输和保管条件分类(二)按货物运输和保管条件分类1普通货物 2特种货物(三)按货物托运批量分类(三)按货物托运批量分类1整车货物 2零担货物(四)按货物的物理属性分类(四)按货物的物理属
2、性分类1固体货物 2液体货物 3气体货物(五)按运输对象的重要程度分类(五)按运输对象的重要程度分类1重点物资货物 2一般物资货物二、物流运输需求的概念二、物流运输需求的概念(一)需求的定义(一)需求的定义(二)物流运输需求的含义(二)物流运输需求的含义1运输需求2物流运输需求 物流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三、物流运输需求的种类三、物流运输需求的种类(一)根据物流对象划分(一)根据物流对象划分1根据物流对象类别分为普通货运需求和特殊货物运输需求2根据物流对象的行业属性,可分为工业品运输需求和农产品运输需求(二)根据
3、流程不同分类(二)根据流程不同分类 长途货运需求和短途货运需求(三)根据物流流量分类(三)根据物流流量分类 零担货运需求和整车货运需求(四)根据货物的时效性分类(四)根据货物的时效性分类 快件货运需求和普通货运需求四、物流运输需求的特征四、物流运输需求的特征(一)派生性(一)派生性(二)多样性(二)多样性(三)波动的规律性(三)波动的规律性(四)部分可替代性(四)部分可替代性第二节第二节物流运输需求函数及需求弹性物流运输需求函数及需求弹性一、影响货运需求的因素一、影响货运需求的因素二、运输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二、运输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三、物流运输需求弹性三、物流运输需求弹性一、影响货运需求的因素
4、一、影响货运需求的因素(一)经济规模及发展水平(一)经济规模及发展水平(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三)资源状况及生产力布局状况(三)资源状况及生产力布局状况(四)运输网的布局及其质量(四)运输网的布局及其质量(五)运价水平的变动(五)运价水平的变动(六)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六)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七)运输方式之间的替代因素(七)运输方式之间的替代因素二、运输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二、运输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一)一般运输需求函数(一)一般运输需求函数 Q=f(P,al,a2,an)Q运输需求量;P运输服务价格;al,a2,an除运价以外的其他 影响因素。(二)运输需求曲
5、线(二)运输需求曲线运输需求曲线运输需求曲线运输需求曲线的变动运输需求曲线的变动三、物流运输需求弹性三、物流运输需求弹性(一)需求弹性(一)需求弹性 Ed 弹性系数,X、Y 变量X、Y的变动量(二)物流运输需求弹性的概念(二)物流运输需求弹性的概念 Ed运输需求弹性;Q货物运输需求量;Z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某种因素。当只考虑运输价格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时 Ed货物运输需求对运价的弹性系数值;P运价的变化绝对值;Q运输需求量的变化绝对值。例1.某货物运输需求函数为:Q=50-4P,要求:1、计算Q=10,30,40时的运输需求价格点弹性;2、计算P1=5与P2=10之间的运输需求价格弧弹性.案例1
6、.运输需求价格弹性在收费道路中的应用 1996年,李斯堡和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之间一条私人收费道路的开发者计划可以从14英里(约23公里)公路的单程收费2美元左右,这样平均每天可以从7号公路过分拥挤的公共道路上吸引3400车次。但花费3.5亿美元修建了“摇钱树”之后,便很沮丧地发现,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用月季票的通勤者愿意支付这一价格,以节约20分钟的通勤时间。(三)物流运输需求弹性分析(三)物流运输需求弹性分析 1从社会总货物运输需求来说,货物运输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2从不同运输方式来看,运输需求是富有价格弹性的 3对于同一种运输方式的不同承运人来说,运输需求也是富有价格弹性的 4对于相同运输方
7、式的不同承运人来说,运输需求还富有服务弹性(service elastic)第三节第三节 货流分布分析及货运调查货流分布分析及货运调查一、货流分布分析一、货流分布分析二、货物运输调查二、货物运输调查一、货流分布分析一、货流分布分析(一)货流及货流图(一)货流及货流图1货流 I=Q/T I路段的货流量,单位吨/小时(t/h);Q统计期内沿路段单方向通过的货物数量,单位吨(t);T统计期时间,单位小时(h)。2货流表及货流图 收货点发货点 ABC共计发送A200300500B500300800C200400600共计到达7006006001900表2-1 货流表示例 单位:吨300CBA500顺
8、向反 向5003002007000L/kmQ/t图2-3 货流图示例(二)货流的影响因素(二)货流的影响因素(1)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与速度(2)产品运输系数(3)产业结构的调整(4)生产布局和资源分布状况(三)货流分布的不平衡性(三)货流分布的不平衡性1货流的方向不平衡性 回运系数:2货流的时间不平衡性 波动系数:(四)货流分布规律(四)货流分布规律1离散型分布 离散型货流分布最常见的形式是泊松分布。2连续型分布 连续型货流分布大多数情况下服从正态分布。现以某道路路口为一断面,以15S 为采样时间,在10 点钟到12 点钟之间测量了70 次,得到70 组车数(见下表),求该路口车辆通过的概率分
9、布。例2.断面发车规律研究二、货物运输调查二、货物运输调查(一)货物运输调查的方法(一)货物运输调查的方法 综合调查、专题调查、典型调查、日常调查货源量运输量货物名称年产量期末库存量进货量当地供销量其他运输线路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起 止距离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对运输部门的意见和要求表2-2 货源调查表(二)货运调查的主要内容二)货运调查的主要内容1货流起讫点调查 表2-3 货流OD调查表(吨)2运输工具出行调查终点j起点i12nGi1Q11Q12Q1nG12Q21Q22Q2nG2nQn1Qn2QnnGnqjq1q2qnq=G第四节第四节 物流运输需求预测
10、物流运输需求预测一、物流运输需求预测基本问题概述一、物流运输需求预测基本问题概述二、物流运输量预测的时间序列法二、物流运输量预测的时间序列法三、物流运输量预测的回归分析法三、物流运输量预测的回归分析法一、物流运输需求预测基本问题概述一、物流运输需求预测基本问题概述(一)运输需求预测与运输量预测的关系(一)运输需求预测与运输量预测的关系(二)运输需求预测的作用(二)运输需求预测的作用(三)物流运输需求预测的分类(三)物流运输需求预测的分类1按预测的范围分类 宏观需求预测和微观需求预测2按预测的技术分类(1)定性(Qualitative)预测法(2)时间序列(Time Series Analysi
11、s)预测法(3)因果关系(Causal)预测法二、物流运输量预测的时间序列法二、物流运输量预测的时间序列法(一)一次指数平滑预测方法(一)一次指数平滑预测方法t 本期的时间;Ft对t时刻的预测值;Ft+1在t+1时刻的一次指数平滑值(即在t时刻对下一期的预测值);指数平滑系数,规定01;xt在t时刻的实际值。例例2-12-1表2-4货运公司过去10周中的货运量序号周 货运量(万吨)序号周 货运量(万吨)1234510周前 205.69 234.98 189.57 151.46 119.46789105周前 226.84 265.33 203.92 239.91周(本周)250.8表2-5 货运
12、量预测结果(单位:万吨)序号周次货运量=0.1预测值=0.2预测值=0.3预测值110周前205.6-29234.9-38189.5-47151.4-56119.4191186.6182.265226.8183.8173.1163.374265.3188.1183.9182.483203.9195.8200.1207.392239.9196.6200.9206.2101250.8201208.7216.3下一周(预测值)205.9217.1226.7(二)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方法(二)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方法1计算时间序列的一次、二次指数平滑值2建立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3利用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例例
13、2-2 2-2 表2-6 货运量及二次指数平滑预测表 单位:万吨观察期t(年份)货运量xtatbtYt+T1(2002)2(2003)3(2004)4(2005)5(2006)6(2007)6274809210010472647278.489.397.97265.670.776.886.895.7-62.473.38091.8100.1-6.45.26.4108.8-5678.586.4101.8三、物流运输量预测的回归分析法三、物流运输量预测的回归分析法(一)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一)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1)数据的直观分析及散点图描述(2)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3)求解回归系数,得到回归模型(4)利用模型预测结果y=a+bx(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分析(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分析 y=by=b0 0+b+b1 1x x1 1+b b2 2 x x2 2+b bm m x xm m(三)回归模型的检验及预测值的显著性检验(三)回归模型的检验及预测值的显著性检验 理论意义检验 一级检验(拟合程度评价和显著性检验)二级检验(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