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弯曲应力精选文档.ppt
《第五章弯曲应力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弯曲应力精选文档.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弯曲应力本讲稿第一页,共六十四页mmF FS SM一一、弯曲构件横截面上的应力弯曲构件横截面上的应力 当梁上有横向外力作用时,一般情况下,当梁上有横向外力作用时,一般情况下,当梁上有横向外力作用时,一般情况下,当梁上有横向外力作用时,一般情况下,梁的横截面上既又弯矩梁的横截面上既又弯矩梁的横截面上既又弯矩梁的横截面上既又弯矩MM,又有剪力又有剪力又有剪力又有剪力F FS S.5-1 纯弯曲纯弯曲mmF FS S mmM 只有与正应力有关的法向内力元素只有与正应力有关的法向内力元素只有与正应力有关的法向内力元素只有与正应力有关的法向内力元素 d dF FN N=d dA A 才能合成弯矩才
2、能合成弯矩才能合成弯矩才能合成弯矩.弯矩弯矩弯矩弯矩MM 正应力正应力正应力正应力 剪力剪力剪力剪力F FS S 切应力切应力切应力切应力 内力内力内力内力 只有与切应力有关的切向内力元素只有与切应力有关的切向内力元素只有与切应力有关的切向内力元素只有与切应力有关的切向内力元素 d dF FS S=d dA A 才能合成才能合成才能合成才能合成剪力;剪力;剪力;剪力;所以,在梁的横截面上一般既有正应力所以,在梁的横截面上一般既有正应力所以,在梁的横截面上一般既有正应力所以,在梁的横截面上一般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又有切应力又有切应力又有切应力.本讲稿第二页,共六十四页二、分析方法二、分析方法二
3、、分析方法二、分析方法平面弯曲时横截面平面弯曲时横截面平面弯曲时横截面平面弯曲时横截面 纯弯曲梁纯弯曲梁纯弯曲梁纯弯曲梁(横截面上只有横截面上只有横截面上只有横截面上只有MM而无而无而无而无F FS S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平面弯曲时横截面平面弯曲时横截面平面弯曲时横截面平面弯曲时横截面 横力弯曲横力弯曲横力弯曲横力弯曲(横截面上既有横截面上既有横截面上既有横截面上既有F FS S又有又有又有又有MM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简支梁简支梁简支梁简支梁CDCD段任一横截面上,剪力等于段任一横截面上,剪力等于段任一横截面上,剪力等于段任一横截面上,剪力等于零,而弯矩为常量,所以该段梁的弯曲就是
4、零,而弯矩为常量,所以该段梁的弯曲就是零,而弯矩为常量,所以该段梁的弯曲就是零,而弯矩为常量,所以该段梁的弯曲就是纯弯曲纯弯曲纯弯曲纯弯曲.若梁在某段内各横截面的弯矩为常量,若梁在某段内各横截面的弯矩为常量,若梁在某段内各横截面的弯矩为常量,若梁在某段内各横截面的弯矩为常量,剪力为零,则该段梁的弯曲就称为纯弯曲剪力为零,则该段梁的弯曲就称为纯弯曲剪力为零,则该段梁的弯曲就称为纯弯曲剪力为零,则该段梁的弯曲就称为纯弯曲.三、纯弯曲三、纯弯曲+FF+FaFFaaCDAB本讲稿第三页,共六十四页deformationdeformationgeometricgeometricrelationshipr
5、elationship Examine the deformationExamine the deformation,then propose the hypothesisthen propose the hypothesis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deformationof deformationDistribution regularity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stressof stressEstablish the formulaEstablish the formula变变
6、变变形形形形几几几几何何何何关关关关系系系系物物物物理理理理关关关关系系系系静静静静力力力力关关关关系系系系 观察变形,观察变形,观察变形,观察变形,提出假设提出假设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变形的分布规律变形的分布规律变形的分布规律变形的分布规律应力的分布规律应力的分布规律应力的分布规律应力的分布规律建立公式建立公式建立公式建立公式physicalphysicalrelationshiprelationshipstaticstaticrelationshiprelationship 5-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本讲稿第四页,共六十四页一、实验一、实验一、实验一、实验1.1.1.1.变形现
7、象变形现象变形现象变形现象纵向线纵向线纵向线纵向线且靠近顶端的纵向线缩短,且靠近顶端的纵向线缩短,且靠近顶端的纵向线缩短,且靠近顶端的纵向线缩短,靠近底端的纵向线段伸长靠近底端的纵向线段伸长靠近底端的纵向线段伸长靠近底端的纵向线段伸长.相对转过了一个角度,相对转过了一个角度,相对转过了一个角度,相对转过了一个角度,仍与变形后的纵向弧线垂直仍与变形后的纵向弧线垂直仍与变形后的纵向弧线垂直仍与变形后的纵向弧线垂直.各横向线仍保持为直线,各横向线仍保持为直线,各横向线仍保持为直线,各横向线仍保持为直线,各纵向线段弯成弧线,各纵向线段弯成弧线,各纵向线段弯成弧线,各纵向线段弯成弧线,横向线横向线横向线
8、横向线本讲稿第五页,共六十四页2.2.2.2.提出假设提出假设提出假设提出假设(a a a a)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 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变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变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变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变形 后的梁轴线;后的梁轴线;后的梁轴线;后的梁轴线;(b b b b)单向受力假设:纵向纤维不相互挤)单向受力假设:纵向纤维不相互挤)单向受力假设:纵向纤维不相互挤)单向受力假设:纵向纤维不相互挤 压,只受单向拉压压,只受单向拉压压,只受单向拉压压,只受单向
9、拉压.推论:推论:推论:推论:必有一层变形前后长度不变的纤维必有一层变形前后长度不变的纤维必有一层变形前后长度不变的纤维必有一层变形前后长度不变的纤维中性层中性层中性层中性层中性轴中性轴中性轴中性轴 横截面对称轴横截面对称轴横截面对称轴横截面对称轴中性轴中性轴横截面对称轴横截面对称轴横截面对称轴横截面对称轴 中性层中性层中性层中性层本讲稿第六页,共六十四页dx图(图(图(图(b b)yzxO应变分布规律:应变分布规律:应变分布规律:应变分布规律:直梁纯弯曲时纵向纤维的应变与它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直梁纯弯曲时纵向纤维的应变与它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直梁纯弯曲时纵向纤维的应变与它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
10、直梁纯弯曲时纵向纤维的应变与它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图(图(图(图(a a)d dx x二、变形几何关系二、变形几何关系二、变形几何关系二、变形几何关系图(图(图(图(c c)yzyxOObbybbOO本讲稿第七页,共六十四页三、物理关系三、物理关系所以所以所以所以Hookes LawHookes LawMyzOx 直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与它到中性轴的距直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与它到中性轴的距直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与它到中性轴的距直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与它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离成正比离成正比离成正比.应力分布规律:应力分布规律:应力
11、分布规律:应力分布规律:?待解决问题待解决问题待解决问题待解决问题中性轴的位置中性轴的位置中性轴的位置中性轴的位置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中性层的曲率半径r r r r?本讲稿第八页,共六十四页yzxOMd dA AzyddA A四、静力关系四、静力关系 横截面上内力系为垂直于横截面的横截面上内力系为垂直于横截面的横截面上内力系为垂直于横截面的横截面上内力系为垂直于横截面的空间平行力系,空间平行力系,空间平行力系,空间平行力系,这一力系简化得到三个内这一力系简化得到三个内这一力系简化得到三个内这一力系简化得到三个内力分量力分量力分量力分量.FNMzMy内力与外力相平衡可
12、得内力与外力相平衡可得内力与外力相平衡可得内力与外力相平衡可得(1 1)(2 2)(3 3 3 3)本讲稿第九页,共六十四页将应力表达式代入(将应力表达式代入(将应力表达式代入(将应力表达式代入(1 1 1 1)式,得)式,得)式,得)式,得将应力表达式代入(将应力表达式代入(将应力表达式代入(将应力表达式代入(2 2 2 2)式,得)式,得)式,得)式,得将应力表达式代入将应力表达式代入将应力表达式代入将应力表达式代入(3)(3)(3)(3)式,得式,得式,得式,得中性轴通过横截面形心中性轴通过横截面形心中性轴通过横截面形心中性轴通过横截面形心自然满足自然满足自然满足自然满足本讲稿第十页,共
13、六十四页将将将将代入代入代入代入得到得到得到得到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MM为梁横截面上的弯矩;为梁横截面上的弯矩;为梁横截面上的弯矩;为梁横截面上的弯矩;y y为梁横截面上任意一点到中性轴的距离;为梁横截面上任意一点到中性轴的距离;为梁横截面上任意一点到中性轴的距离;为梁横截面上任意一点到中性轴的距离;I Iz z为梁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为梁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为梁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为梁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六十四页讨论讨论 (1 1)应用公式时,一般将)应用
14、公式时,一般将)应用公式时,一般将)应用公式时,一般将 MyMy 以绝对值代入以绝对值代入以绝对值代入以绝对值代入.根据梁变形的情况直接判根据梁变形的情况直接判根据梁变形的情况直接判根据梁变形的情况直接判断断断断 的正负号的正负号的正负号的正负号.以中性轴为界,梁变形后凸出边的应力为拉应力以中性轴为界,梁变形后凸出边的应力为拉应力以中性轴为界,梁变形后凸出边的应力为拉应力以中性轴为界,梁变形后凸出边的应力为拉应力(为为为为正号正号正号正号).).凹入边的应力为压应力(凹入边的应力为压应力(凹入边的应力为压应力(凹入边的应力为压应力(为负号);为负号);为负号);为负号);(2 2)最大正应力发
15、生在横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则公式改写为则公式改写为则公式改写为则公式改写为引用记号引用记号引用记号引用记号抗弯截面系数抗弯截面系数抗弯截面系数抗弯截面系数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六十四页(1 1)当中性轴为对称轴时)当中性轴为对称轴时)当中性轴为对称轴时)当中性轴为对称轴时矩形截面矩形截面矩形截面矩形截面实心圆截面实心圆截面实心圆截面实心圆截面空心圆截面空心圆截面空心圆截面空心圆截面bhzyzdyzDdy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六十四页zy(2 2)对于中性轴不是对称轴
16、的横截面)对于中性轴不是对称轴的横截面)对于中性轴不是对称轴的横截面)对于中性轴不是对称轴的横截面M 应分别以横截面上受拉和受压部分距中性轴最远的距离应分别以横截面上受拉和受压部分距中性轴最远的距离应分别以横截面上受拉和受压部分距中性轴最远的距离应分别以横截面上受拉和受压部分距中性轴最远的距离 和和和和 直接代入公式直接代入公式直接代入公式直接代入公式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六十四页5-3 5-3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弹性力学精确分析表明,弹性力学精确分析表明,当跨度当跨度 l 与横截面高度与横截面高度 h 之比之比 l/h 5(细长梁)时,纯弯(细长梁)时,纯弯曲正应力公式对于横
17、力弯曲近曲正应力公式对于横力弯曲近似成立。似成立。横力弯曲横力弯曲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六十四页横力弯曲正应力公式横力弯曲正应力公式横力弯曲最大正应力横力弯曲最大正应力5-3 5-3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细长梁的细长梁的纯弯曲纯弯曲或或横力弯曲横力弯曲横截面惯性积横截面惯性积 I IYZ YZ=0=0弹性变形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公式适用范围公式适用范围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六十四页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1.1.等截面梁弯矩最大的截面上等截面梁弯矩最大的截面上2.2.离中性轴最远处离中性轴最远处3.3.变截面梁要综合考虑变截面梁要综合考虑 与与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六十四页强度条件
18、的应用强度条件的应用强度条件的应用强度条件的应用(2 2 2 2)设计截面)设计截面)设计截面)设计截面(3 3 3 3)确定许可载荷)确定许可载荷)确定许可载荷)确定许可载荷(1 1 1 1)强度校核强度校核强度校核强度校核 对于铸铁等脆性材料制成的梁,由于材料的对于铸铁等脆性材料制成的梁,由于材料的对于铸铁等脆性材料制成的梁,由于材料的对于铸铁等脆性材料制成的梁,由于材料的且梁横截面的且梁横截面的且梁横截面的且梁横截面的中性轴中性轴中性轴中性轴一般也不是对称轴,所以梁的一般也不是对称轴,所以梁的一般也不是对称轴,所以梁的一般也不是对称轴,所以梁的(两者有时并不发生在同一横截面上)(两者有时
19、并不发生在同一横截面上)(两者有时并不发生在同一横截面上)(两者有时并不发生在同一横截面上)要求分别不超过材料的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要求分别不超过材料的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要求分别不超过材料的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要求分别不超过材料的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六十四页例题例题例题例题1 1 螺栓压板夹紧装置如图所示螺栓压板夹紧装置如图所示螺栓压板夹紧装置如图所示螺栓压板夹紧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板长已知板长已知板长已知板长3 3a a150mm150mm,压板材料,压板材料,压板材料,压板材料的弯曲许用应力的弯曲许用应力的弯曲许用应力的弯曲许用应力 140MP.140MP.试计算
20、压板传给工件的最大允许压紧力试计算压板传给工件的最大允许压紧力试计算压板传给工件的最大允许压紧力试计算压板传给工件的最大允许压紧力F F.ACBFa2a203014FRAFRB+Fa解:(解:(解:(解:(1 1)作出弯矩图的最大弯矩为)作出弯矩图的最大弯矩为)作出弯矩图的最大弯矩为)作出弯矩图的最大弯矩为FaFa;(2 2)求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求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求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求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3 3)求许可载荷)求许可载荷)求许可载荷)求许可载荷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六十四页80y1y22020120z例题例题例题例题2 T2 T形截面铸铁梁的荷载和截面尺寸如图所示形截
21、面铸铁梁的荷载和截面尺寸如图所示形截面铸铁梁的荷载和截面尺寸如图所示形截面铸铁梁的荷载和截面尺寸如图所示.铸铁的许用拉应力铸铁的许用拉应力铸铁的许用拉应力铸铁的许用拉应力为为为为 t t=30MPa =30MPa,许用压应力为许用压应力为许用压应力为许用压应力为 c c=160MPa.=160MPa.已知截面对形心轴已知截面对形心轴已知截面对形心轴已知截面对形心轴z z的的的的惯性矩为惯性矩为惯性矩为惯性矩为 I Iz z =763cm=763cm4 4,y y1 1 =52mm=52mm,校核梁的强度,校核梁的强度,校核梁的强度,校核梁的强度.F1=9kNF2=4kNACBD1m1m1m本讲
22、稿第二十页,共六十四页FRAFRBF1=9kNF2=4kNACBD1m1m1m-+4kN2.5kN解:解:解:解:最大正弯矩在截面最大正弯矩在截面最大正弯矩在截面最大正弯矩在截面C C上上上上最大负弯矩在截面最大负弯矩在截面最大负弯矩在截面最大负弯矩在截面B B上上上上 B B截面截面截面截面C C截面截面截面截面80y1y22020120z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四页22例例 3 (书例书例5.2)已知已知:s s=100 MPa,P=25.3 kN。解解:求求:校核校核心心轴轴的强度。的强度。计算简图如图。计算简图如图。(1)求弯矩图求弯矩图支反力支反力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六十四页23(1
23、)求弯矩图求弯矩图(2)确定危险截面确定危险截面 I截面截面 II截面截面 III截面截面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四页24(3)强度校核强度校核 I截面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四页 II截面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四页 III截面 结论 注意注意满足强度要求。满足强度要求。最大正应力并非发生在弯矩最大的截面。最大正应力并非发生在弯矩最大的截面。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四页一、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一、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5-4 5-4 梁的切应力及强度条件梁的切应力及强度条件横力弯曲时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既有正应力横截面上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又有切应力。推导切应力公式的方法:推导切应力公式的方法
24、:假设切应力的分布规律,然后根据假设切应力的分布规律,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平衡条件求出切应力。求出切应力。按截面形状,分别讨论。按截面形状,分别讨论。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四页1.1.1.1.矩形截面梁矩形截面梁矩形截面梁矩形截面梁(1 1)两个假设)两个假设)两个假设)两个假设(a a a a)切应力与剪力平行;切应力与剪力平行;切应力与剪力平行;切应力与剪力平行;(b b b b)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距中性轴等距离处切应力相等)(距中性轴等距离处切应力相等)(距中性轴等距离处切应力相等)(距中性轴等距离处切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弯曲应力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