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教学内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教学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教学内容.doc(7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CAS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人民出版社-目录第一章基本准则1第一节基本准则概述1一、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用1二、基本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1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2一、财务报告目标2二、会计基本假设3三、会计基础4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4一、可靠性5二、相关性5三、可理解性5四、可比性5五、实质重于形式6六、重要性6七、谨慎性6八、及时性7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7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7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8三、所有者权
2、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9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9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10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10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11第五节财务报告12一、财务报告及其编制12二、财务报告的构成12第二章存货14第一节存货概述14第二节取得存货的计量14一、外购存货的成本14二、加工取得的存货的成本15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16四、不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16第三节发出存货的计量16一、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16二、存货成本的结转17第四节期末存货的计量17一、存货的可变现净值17二、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因素18三、存货可变现净值确定的具体应用18四、计提存货跌价
3、准备的方法19五、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处理20六、材料存货期末价值的确定21七、存货盘亏或毁损的会计处理22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22一、新旧比较22二、新旧衔接23第三章长期股权投资24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概述24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5一、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25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26三、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规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28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28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28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29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35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35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35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37
4、第五节共同控制资产及共同控制经营的核算39一、共同控制经营39二、共同控制资产40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40一、新旧比较40二、新旧衔接41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43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概述43一、投资性房地产及其特征43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43三、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项目44第二节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44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45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48第三节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51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51一、新旧比较51二、新旧衔接52第五章固定资产53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53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54一、外购固定资产54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56三、投资
5、者投入固定资产60四、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60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60一、固定资产折旧60二、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62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处置63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63二、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63三、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64四、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64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64一、新旧比较64二、新旧衔接65第六章生物资产66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66一、生物资产的特征66二、生物资产的分类67第二节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67一、外购的生物资产67二、自行繁殖、营造的生物资产68三、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69四、生物资产相关的后续支出70第三节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70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生物资产70二、
6、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生物资产73第四节生物资产的收获与处置73一、生物资产的收获73二、生物资产的处置76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77一、新旧比较77二、新旧衔接78第七章无形资产79第一节无形资产概述79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79二、无形资产的内容80三、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规范的其他无形的资产80第二节无形资产初始计量80一、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80第三节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82一、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82二、开发阶段有关支出资本化的条件83三、内部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计量83四、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84第四节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84一、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原则84二、使用寿命有
7、限的无形资产摊销85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86第五节无形资产的处置86一、无形资产的出租86二、无形资产的出售87三、无形资产的报废87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87一、新旧比较87二、新旧衔接88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89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89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89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89二、确认和计量原则90三、商业实质的判断90第三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92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处理92二、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处理94三、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95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99一、新旧比较99二、新旧衔接99第九章资产减值100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1
8、00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101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101二、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101三、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估计101第三节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105一、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105二、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105第四节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106一、资产组的认定106二、资产组减值测试107三、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109第五节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110一、商誉减值测试的基本要求110二、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与会计处理111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112一、新旧比较112二、新旧衔接113第十章职工薪酬114第一节职工薪酬概述114第二节职工
9、及职工薪酬的范围114一、职工的范围114二、职工薪酬的范围115第三节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116一、职工薪酬的确认116二、职工薪酬的计量116三、解除劳动关系补偿(亦称辞退福利)119四、其他形式的职工薪酬122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123一、新旧比较123二、新旧衔接124第十一章企业年金基金125第一节企业年金基金概述125一、企业年金与企业年金基金125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各方当事人125三、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126第二节企业年金基金缴费127一、企业年金基金缴费及其流程127二、企业年金基金收到缴费的账务处理128第三节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129一、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
10、原则和范围129三、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的账务处理130第四节企业年金基金收入132一、企业年金基金收入的构成132二、企业年金基金收入的账务处理132第五节企业年金基金费用133一、企业年金基金费用的构成133二、企业年金基金费用的账务处理133第六节企业年金待遇给付及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135一、企业年金待遇给付及其账务处理135二、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净收益及其账务处理136第七节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137一、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编报主体137第十二章股份支付140第一节股份支付概述140第二节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141一、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141二、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142三、
11、股份支付的处理145四、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应用举例147五、条款和条件的修改149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150一、新旧比较150二、新旧衔接151第十三章债务重组152第一节债务重组概述152第二节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152一、以资产清偿债务152二、以债务转为资本155三、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清偿债务155四、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156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156一、新旧比较156二、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衔接157第十四章或有事项158第一节或有事项概述158一、或有事项的概念及其特征158二、或有事项形成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158第二节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159一、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159二、预计负债的
12、计量161三、亏损合同与重组义务162四、对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复核164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165一、新旧比较165二、新旧衔接166第十五章收入167第一节收入概述167第二节销售商品收入167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167二、销售商品收入的账务处理171第三节提供劳务收入176一、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176二、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178三、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交易178四、建设经营移交方式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180第四节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181一、利息收入181二、使用费收入181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182一、新旧比较182二、新旧衔接182第十六章建造合同183
13、第一节建造合同概述183一、合同分立183二、合同合并184三、追加资产的建造184第二节合同成本184一、合同成本的组成184二、合同成本的会计处理185第三节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186一、合同收入的组成186二、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建造合同187三、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建造合同190四、合同预计损失的处理191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191一、新旧比较191二、新旧衔接192第十七章政府补助193第一节政府补助概述193第二节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194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194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196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197一、新旧比较197二、新旧衔接198第十八章借款费用199第一节借
14、款费用概述199第二节借款费用的确认199一、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200二、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时间200三、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201第三节借款费用的计量202一、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202二、借款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204二、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资本化金额的确定204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205一、新旧比较205二、新旧衔接206第十九章所得税207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207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7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207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208一、资产的计税基础208二、负债的计税基础211三、特殊交易或事项中产生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21
15、3四、暂时性差异213第三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215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215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217三、特定交易或事项中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219四、适用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220第四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221一、当期所得税221二、递延所得税221三、所得税费用221四、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223五、所得税的列报223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224一、新旧比较224二、新旧衔接224第二十章外币折算226第一节外币折算概述226第二节记账本位币的确定226一、记账本位币的确定226二、记账本
16、位币的变更227第三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228一、折算汇率228二、交易日的会计处理229三、会计期末或结算日对外币交易余额的会计处理229四、分账制记账方法232第四节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234一、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234二、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240三、境外经营的处置240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241一、新旧比较241二、新旧衔接241第二十一章企业合并242第一节企业合并概述242一、企业合并的定义和范围242二、企业合并的类型243第二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244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244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244第三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
17、并的处理252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252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257三、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258四、反向购买的处理260五、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263六、被购买方的会计处理264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264一、新旧比较264二、新旧衔接265第二十二章租赁266第一节租赁概述266一、租赁的相关概念266二、租赁的分类267第二节承租人的会计处理267一、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267二、承租人对经营租赁的处理272第三节出租人的会计处理272一、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272二、出租人对经营租赁的处理276第四节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277一、售后
18、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277二、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278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280一、新旧比较280二、新旧衔接281第二十三章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82第一节金融工具概述282一、基础金融工具282二、衍生工具282第二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284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284二、持有至到期投资285三、贷款和应收款项286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87五、其他金融负债287第三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287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确认条件287二、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287三、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288第四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288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
19、债的初始计量288二、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289三、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298四、常规买卖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300第五节嵌入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301一、嵌入衍生工具概念及与主合同关系301二、嵌入衍生工具会计的处理:303第六节金融资产减值305一、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305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306第七节新旧比较与衔接311一、新旧比较311二、新旧衔接311第二十四章金融资产转移313第一节金融资产转移概述313一、金融资产转移的界定313第二节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314一、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314二、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319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327一、新旧比较327二、新旧
20、衔接328第二十五章套期保值329第一节套期保值概述329一、套期保值的概念329第二节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330一、套期工具330二、被套期项目331第三节运用套期保值会计的条件332一、运用套期保值会计方法应遵循的原则333二、高度有效套期的认定333三、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333四、套期有效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335第四节套期保值确认和计量336一、公允价值套期会计336二、现金流量套期340三、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343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344一、新旧比较344二、新旧衔接344第二十六章原保险合同345第一节原保险合同概述345一、保险合同的定义345二、原保险合同的定义345三、原保险
21、合同的分类346四、混合风险合同的分拆346第二节原保险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348一、原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348二、与原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348三、与原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348第三节原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确认和计量349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352三、未决赔款准备金352四、寿险(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353五、保险责任准备金充足性测试353五、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353第四节原保险合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354一、保单取得成本354二、赔付成本355三、损余物资356四、代位追偿款356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357一、新旧比较357二、新旧衔接357第一节再保险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会计 准则 讲解 2010 教学内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