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期间和送达.ppt
《第十章 期间和送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期间和送达.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十章 期间和送达,第一节 期间,一、期间的概念 刑事诉讼期间,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进行刑事诉讼,以及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法定期间指法律明确规定的诉讼时间期限。法定期间的开始基于某种法律行为或者法律事实的发生,在法定期间内实施的行为才产生法律效力。法定期间又可以分为专门机关应当遵守的时间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的时间两大部分。 期日:指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共同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特定时间。刑事诉讼法对期日未作具体规定,在诉讼实践中,由公安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定期间的规定予以指定。,期间和期日的区别,(二)期间的种类,刑事诉
2、讼法第79、80条对期间作出了一般性规定,此外还有三十多个条文作出了具体规定。刑事诉讼法法定期间大致可以划分为专门机关应当遵守的期间和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的期间两类。 1专门机关应当遵守的期间 2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的期间 3法定期间回转的情形,期间回转,期间回转指期间的重新计算和重复计算,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几种法定期间回转的情形,主要有以下: (1)审查起诉程序中的退回补充侦查。 (2)第一审程序中人民检察院建议的补充侦查。 (3)第二审程序中的发回重审。 (4)复核和核准程序中的发回重审。,二、法定期间法定期间,指由法律明确规定的诉讼时间期限。 (一)司法机关办理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被羁押案
3、件的期限 (二)一审、申诉、上诉和抗诉的期限 (三)通知、送达期限 (四)其他诉讼期限,强制措施期间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上述期间理解为各机关分别适用。,拘留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或者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以外,办案主管机关应当在24小时以内将拘留或者逮捕的原因和羁押处所通知被拘留人或者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同时,办案人员在这一时段内还必须对被拘留人或者被逮捕人进行讯问。公安机关对被拘留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
4、批准,特殊情况下可以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延长1日至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于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0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侦查羁押期间和侦查阶段其他有关期间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以及
5、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以下简称“四类案件”),在上述的3个月侦查羁押期限内不能办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上述的5个月内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 法律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既适用于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的案件,也适用于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
6、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中侦查阶段有关的期间还有: 1公安机关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由公安机关决定,不再经人民检察院批准。但需报人民检察院备案,人民检察院可以进行监督。 2公安机关对案件报请延长羁押期限时,应当在羁押期限届满7日前提出,并书面呈报延长羁押期限案件的主要案情和延长羁押期限的具体理由,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羁押期限届满前作出决定。,3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符合上述条件,需要延长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 4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
7、关批准。”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批准。侦查机关不能以侦查过程需要保密,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予批准。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对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或者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5日以内安排会见。,一审程序期间,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的期限计人审理期限。在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如果认为人民检察院移送的案件缺少开庭必需的材料时,可以通知人民检察院补充,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补送。,审查起
8、诉期间,人民检察院自收到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作出提起公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申诉期间,被害人对于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时,可以在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被不起诉人对于人民检察院因“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而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如果不服,可以在接到决定
9、书后7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10日以前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应当在开庭3日以前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将传票、通知书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送达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的姓名、开庭的时间和地点。检察人员在庭审中发现提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并提出建议的,应当在1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人民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5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判决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
10、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1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对于“四类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人民法院在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有权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被害人的请求后5日以内作出是否抗诉的决
11、定并且答复请求人。,二审程序期间,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一并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以内将上诉状副本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在开庭10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后,应当在1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对于“四类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审判监督程序期间,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期间 送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