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责任_卢希望.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一轮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责任_卢希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轮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责任_卢希望.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年 3 月 第 20卷 第 3期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 SOCIAL SCIENCES Mar., 2012 Vol.20 No.3 新一轮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责任 卢希望 (河南大学 经济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 要:促进新一轮农村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以及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工业化、城 镇化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仍存在着无序流转,导致流转双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无 为流转,导致流转后农业生产水平实际降低;无业流转,导致流转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安置等严重制约农 村土地顺畅流转 的突出矛盾。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之所以存在上述突出的矛盾与问题,不
2、仅与农村土地流转 市场发育不足导致市场难以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有关,更与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角色 及承担的责任不明确以及政府行为上的越位、缺位、错位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联。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 场发育不足与 “市场失灵 ”的存在,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应得到进一步强 化。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政府责任 中图分类号: D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 905X( 2012) 03 0061 04 工业 化和城 镇化进程 的加速以 及由此 带来的经 济结构 沿海各 省人均耕地不足 1 亩,而且 每户的耕地又 分在不同的 调整和农村劳动 力转
3、移,推动农村 土地流转在全国范围内广 地块。农村土地 这种狭小且分散的 “细碎化 ”状况,不利于现 泛开展。农村土 地流转,越来越成 为近年备受关注的一个重 代科学技术与较 大型物质技术装备的运用,不利于传统小农 要经济社会现象 。然而,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我国农村 生产方式向现代 农业企业化经 营管理方式的转变,不利于农 土 地流转 的比率 一直相 对稳 定,约占农 地总 面积的 4.5% 。 业专业化与社会 化分工水平的提升,不利于与现代农业生产 另据 翟辉等人 的调查 ,重 庆市土地 流转的发 生率一直 在 5% 服务体系的发展 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简言之,农户土地 左右
4、徘徊 。农村土地流转发 生率偏低与土地规模经营需求 经营 规模过小 、流 转不顺畅 ,严重 阻碍着我 国现代农 业的发 之 间的矛 盾,越 来越成 为制 约 “三农 ”问题 解决和 新型 城镇 展。 农村土地流 转,是在不改变农 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的前 化、新型 工业化、新型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的瓶颈。 有效消 提下,从根本上打破土地使用权的 条块分割,盘活土地 存量, 除制约农村土地 流转的不利因素,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流转 提升 农村土地 集约化经 营、规模化生产 水平,进而提 高农业 的速度和规模,正在成为中央和地 方政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 劳动生产率,确保农业增产、增效的必由之路。因此
5、,促进新 改革 的切入点 和突破口 。作为农 村土地流 转的推动 者和监 一轮 农村土地 的合理流 转,理应成为加 速改造传 统农业、发 管者,各级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的 责任履行直接关系土地流 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转的方向、动力和效果。本文试图 对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角 (二)促进新 一轮农村 土地流转 ,是 转移农村 人口,加快 色及其责任进行 分析,以明确角色 定位、强化政府责任 ,从而 工业化、城镇化的迫切需要 为新一轮农村土 地流转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促进土地流转 世界发展的历 史表明,中国的现 代化应当是建立在发达 积极、规范、有序进行。 的工 业文明和 城市文明 基
6、础之上 的现代化 。只有加 快工业 一、促进新一轮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 化,才能 创造出足 够的财富 ,为社 会提供充 足的就业 岗位和 (一)促进新 一轮农村 土地流转 ,是 发展现代 农业、确保 优厚 的福利待 遇,改善、提高人民 群众的生 活水平。 只有加 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快 城镇化 ,才能 改变 人们因 分散 居住 而大 量占用 土地 的状 据统计, 2009 年年底,我国人均耕 地面积为 2.26 亩,其中 况,从而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才能把 河南 、山 东、湖北等人 口大省人均 耕地仅为 1.5亩 左右,东南 工业化吸纳的农 村人口真正留下来,并通过现代城市文
7、明把 收稿日期: 2011-11-14 作者简介:卢希望( 1974 ),男,河南确山人,法学博士,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61 1 2 他们塑造成为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加快土地流转,可以在 维持农村社会 关系稳定的情况下,依靠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制 度创 新,把束缚在 农村土地 上的大量人 口解放出 来,为工业 化和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突出问题 随着 市场经济 的发展,我 国农村土 地流转越 来越活跃 , 速度不 断加快,规模持续扩 大。截至 2007 年年末,全国农村 流 转 土地 的 总 面 积已 达 6372 万 亩 ,占 承
8、包 耕 地 总 面积 的 5.2%; 2008 年年底 ,流转 面积达 到 1.09 亿亩,占 承包耕 地总 面积 的 8.9%。截至 2009 年 12月 ,流转 面积已达 1.5 亿亩,占 承包 耕地面积 比重超 过 12% 。 同时,农村 土地流转 形式多 1 样化 、流 转主体多 元化趋势 也比较明显 。尽管如 此,当前我 国农 村土地流 转中仍存 在着以下 严重制约 农村土地 顺畅流 转的突出矛盾: (一)无序的流转,导致流转双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受法 律制度缺 失、法制观 念淡漠等 因素的影 响,当前很 多地 方的农村 土地流 转 往往是在 乡亲们之 间通过口 头约定 的形式完
9、成的 ,其中的权利义务关 系没有规范有效的法律界 定,完全 凭感情和 信任办事 ,随 意性很大。 流转后一 旦发生 矛盾 和纠纷,往往 很难通过 司法途径解 决,这就使流 转双方 的权益始终处 于不稳定的状态,也 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埋 下重大隐患。 (二)无为的流转,导致流转后农业生产水平实际降低 推动农村土地 流转的一个很重要目的,就是加快农业的 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由于经营农业特别是从 事粮食生产的 比较效益低,加上农 业税取消后地方政府 发展 农业基本无利可 图,而土地流转后 被改建成工业园、养 殖场、 农业 观光园等 ,甚 至被改为 建设用地,可以 获得更大 收益或 政
10、绩,一些人甚至地方政府通过农 村土地流转变相侵占耕地 的 冲动较 为强 烈,诸 如此类 的事 情也 时见 报端。 土地 用途 “去粮化 ”与 “非农化 ”问题,不仅 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潜在的 严重威胁,而且破坏了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无业的流转,导致流转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安置 规模化经营导 向的农村土地流转,必定会提升农业生产 的集中度和机 械化程度,势必导致 进一 步产生大量的失地农 民和 农村剩余 劳动力。 农村土地 流转是通 过转变农 民生产 或就业方式,使农民在不依靠土地 为生的情况下自愿转移土 地使 用权的科 学实践。 但是,工业化、城镇 化发展尚 难提供 足够的就业岗
11、 位,特别是失地农民 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 平与就业技能 普遍不高,在经济发 展方式加快转变对劳动力 需求 下降、对劳动 者素质要 求不断提高 的新形势 下,失地农 民和农村剩余 劳动力自谋职业和转移就业都将越来越 困难, 失业与就业不足的累积势必危及城乡社会稳定。 (四)无情的 流转,导致流 转后 农民实际生活质量有所下 降 由于长期受城 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从全国大部分情况来 看,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相对狭窄、保障水平较为低下 ,土地 62 流转 后的失地 农民和农 村剩余劳 动力只有 极少数能 享受到 与城镇居民同 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因而,在不少对失去土地 后农 民的生活 影响的调 查中
12、,人 们多反映 ,在 失去土地 以后 , 就业、看病、孩子学费等方面变得更加没有着落。 三、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角色的混乱 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之 所以存在上述突出的矛 盾与问题,不仅与 农村土地流转市 场发育不足导致市场难以 对农村土地资 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有关,更与政府在农村 土地 流转中的 角色及承 担的责任 不明确以 及政府行 为上的 越位、缺位、错位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联。 (一)政府越位 政府越位,是指政府 (包括乡政府、村组织 )直接插手农村 土地 流转活动 ,从 而妨碍了 市场作用的 发挥 3。农民 作为独 立 的农产 品生 产者 和经 营者,理 应成 为土 地流转 市
13、场 的主 体,具有 土地是否 流转和流 转多少、以何种 形式以及 何种价 格流转的决策 权及流转收益权。但在现 实中,农民的土地流 转主体地位并 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存在着乡镇政府和村组 织用 行政手段 干预和强 制推行土 地流转的 现象。政 府干预 的结 果是,农地价 格的形成 非市场化,即农 地流转补 偿报酬 一般 都低于农 地市场化 流转的均衡 价格 。同时 ,有 些地方 政府 为了追求 政绩,对土地 利用的功利 化倾向严 重,以致土 地流转后改变其原有用途的现象时有发生。 事实上,无论是从政府的职能角 度还是从土地的生产要 素角 度看,任何一 级政府哪 怕是最基层 的村民委 员会、村民
14、 小组,都没有理由和权力 直接插手 农地流转活动。因为配置 土地要素的行 为属于微观经济主体农户和其他农户、农业企 业的 市场选择 行为,政府理 应行使的是 它的公共 服务、宏观 调控或者收入 再分配职能,直接干 预土地流转活动的行为无 疑是职能上的 “越位 ”和利益关系上的 “寻租 ”。 (二)政府缺位 政府缺位,是指政府没有能够为 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创 造 条件,从 而使 市场 失去了 其本 应发 挥的 基础性 作用 。当 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府缺 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作为社会秩序调控人角色的缺位 政府作为社会 的管 理者,应当在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积 极发 挥调控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农村土地 流转 中的 政府 责任 希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