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演示教学.doc
《人教版小学数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演示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演示教学.doc(2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人教版小学数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三上第一单元时、分、秒单位四小主备人时间参与者【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时间单位“秒”的认识;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体验和简单的时间计算。课时划分:本单元共课时,第一课时,教材2-3页秒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材第4页例1和第5页例2时间的计算;第三课时,时间的计算练习课【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性目标: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
2、知道1分=60秒,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难点:建立秒和分的时间观念【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时针和分针的基础上进行介绍的,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根据本单元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多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时分秒的知识。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实践、猜测、汇报交流等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一)秒的认识1教材第2页,主题图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
3、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回忆奥运会开幕倒计时的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2教材第3页,秒的认识和“1分=60秒”(1)教材直接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要用比“分”小的单位“秒”,然后引出钟表上的秒针。(2)让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索1分=60秒的关系。在这儿,教材提供了机械钟表、电子钟表、秒表。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在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
4、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进一步体会时、分、秒之间的关系。3教材第4页“做一做”(感受时间的长短)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借助于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一年级认识的基本上都是时刻,在这儿逐渐渗透时间段的知识,为下面教学时间的计算做准备。第1题,让学生通过读秒来体验15秒的长短。可以建立15秒的时间观念。第2题,通过让学生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体会1分钟的长短。实际教学时,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
5、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这也是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二)简单的时间计算1教材第4页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计算2时等于多少分时,由于还没学习602这样的乘法,所以,学生用加法计算即可。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牢记。2例2(一般的计算)(1)教材提供了学生从家里出发去上学的情景图,利用钟面给出时间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计算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计算时,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看分针走过了多少格,也可以用列算式的方法来计算,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比如,可以直接数分针走过了多少小格,也可以像教材上那样,数出3大格,用35计算。【教学建议】在本单元
6、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利用主题图中新年联欢晚会的倒计时情境和同学们跳绳和跑步的场景来引出“秒”,利用计算上学路上花费时间和学生的作息时间、商场开门、关门时间、火车晚点等素材来计算一段时间,让学生调查50米跑步花的时间,通过这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件来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一数1分钟有多长,等等。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
7、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让学生了解地球1秒钟运行的路程、自行车1秒行进的路程、1分钟脉搏跳多少下,了解一些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联系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来认识、计算时间。【课时数】本单元可用3课时安排教【第一课时】单位:四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高玉东时间:2014、7、15课题:秒的认识参与者:王庆艳李易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五册第2-4页,练习一1、10题。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8、,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情感目标:1.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1分=60秒。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具钟表.教学方法通过拍一拍、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来学习重点知识,通过实践体验的方法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
9、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2、引导学生交流:录像中最激动人心的场面是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主持人数倒计时的情境或者全体观众欢呼雀跃树倒计时的情境)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图画中的主要意思,使学生明确是以秒为单位的倒计时,板书:秒的认识。4、肯定学生的回答,告诉学生秒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它是一种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一般用来表示不到1分钟的时间长度。5、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在什么地方用到时间单位秒。(学生可能会说火箭发射,赛跑、游泳比赛,跳绳比赛等)(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激动人心的场面,体验时间单位秒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并体验1秒
10、师: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出示钟表哪一根是秒针?让我们观察一下商店里的钟(万年历除外),你发现钟面上的针有什么不同吗?(由于学生大部分认识了时针与分针,先让学生讨论时针分针与秒针的不同,以此让学生明确秒针的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师:我们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一分,秒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呢?(1秒)请两生完整地说,同桌互说。(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2、学习1分60秒。师:电子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学生有困难,
11、教师就提示: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少?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3、建立时间观念秒(1)组织学生跟着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2)组织学生跟着电子表数数,每秒一个数。(3)组织学生闭上眼睛,听钟表的滴答声,跟着拍手,每秒一下。组织学生先跟着钟表拍手,教师适时停止钟表的声音,学生接着拍。可以教师组织学生做,也可以学生分组做。(设计意图:通过拍一拍、数一数、想一想帮助学生体验时间单位秒的空间观念。特别是学生先跟着钟表拍手,教师适时停止钟表的声音,学生接着拍,更能有效地使
12、学生建立起秒的观念。)4、谈一秒的价值你知道哪些事情需要用秒做时间单位?秒虽然是很小的时间单位,但生活中用到它的机会可不少!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一看!课件介绍:(1)猎豹是陆地上的跑步冠军,它最快时每秒约跑30米。(2)光每秒总大约跑300000000米,只要一秒,光就可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一百多个来回。(3)全球每30秒就因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43人受伤,为了生命安全,请多等几秒!)。看了这些和秒有关的信息,你有什么想法?(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感受秒的应用。)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练习一第二题让学生联系实际,明确做每件事所用的时间的长短应用不同的时间单位2.填一填: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
13、过多长时间?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3.练习一第十题4.趣味智力题:(1)一个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全班合唱呢?全校合唱呢?(2)5人各唱这首歌要多长时间呢?(设计意图:在层次性的练习中,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灵活应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对我们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同学们,时间是一分一秒积累起来的,今天我们珍惜40分钟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我相信同学们今后也会像今天这样每时每刻珍惜分分秒秒,让我们永远记住古人的教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
14、寸光阴。(设计意图:本环节可以使学生对本课内容进一步整理升华,教育学生爱惜时间。)板书设计:秒的认识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1分=60秒出示教学情景图补充:1、你认为哪些钟表可以计量“秒”?2、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1分钟到底能做些什么呢?让学生从1数到60,体验1分钟有多长。教后反思:本节课教学秒的认识,通过反复操作让学生体验1分钟有多长,一分钟能做很多事情,但是一分钟如果什么也不做,也会很快地会过去,他不会等待每一个人,从而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第二课时】单位:四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高玉东时间:2014、7、15课题:时间的计算参与者:王庆艳陈芳芹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学内容:
15、教材第4-5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2、3、4、5题。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2、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发展性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具准备:时钟模型课件教学方法:教师采用引导发现法,学生采用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复习导入:教师拿出钟面模型,说:上节课同学们和它已成为好朋友,那现在谁能来接受它的挑战?看看会有什么发现。教师一边拨动分针,一边示意学生准备应战。师:“分针走一
16、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学生可能会很快答出来。师:看来同学们记得不错,再来看这些:1时=()分1分=()秒学生可能会对答如流,兴趣会更加浓厚。2、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在上课开始,设计一挑战生成问题,一方面复习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问:1时等于多少分?那么2时呢?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会想到:A:1时=60分2时=1时+1时也就是60分+60分
17、=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师:两位同学真了不起,回答的都很出色。刚才我们知道了2时=120分,那大家想一想,3时=()分4分=()秒让学生独立完成。指生回答,并说说想法,全班交流。(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知道时和分之间、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是60,由时转换为分,由分转换为秒,(几时)就有(几个60分),(几分)就有(几个60秒)。(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交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前渗透了一位数乘整十数。)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阅读与理解(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可能会说:
18、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分析与解答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学生可能有下面的方法)生1:可以数一数,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生2:因为都是7时多,用45分30分=15分,是15分钟。生3:我们组用的计算的方法,7:457:30=0:15,是15分钟。还是集体力量大,大家想了这么多办法,你们表现的真棒!(设计意图:在探索交流中,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计算方法上肯定学生的多种正确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谁能说一说自己从家出发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算一算自己从家到学校经过的
19、时间。2、完成P5“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3、教材第7页的4题和第8页的5题。要求学生计算经过时间,可以让学困生借助钟面模型直观演示。4、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设计意图:巩固环节设计了基本-变式-提高三类题目,并且还设计了竞赛趣味题目,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又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
20、设计既对本课所学内容作了回顾,又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板书设计:时间的计算2时=(120)分7:30离家,7:4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3时=(180)分7:30过15分就是7:45。4分=(240)秒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时间的知识,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让学生说计算的方法教后反思:这节课最大的失误就是学生在时间计算时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列式错误,很多学生不会列算式,而我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在下节课学习时应该及时纠正,重点讲解。【第三课时】单位:四小课型:练习课主备人:高玉东时间:2014、7、课题:时间的计算参与者:李易尹淑娜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一的第
21、6题11题等。教学目标:1、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2、了解时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会通过观察、数、计数来知道所经过的时间。3、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文化史。4、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重难点:了解时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学具准备:课件、练习纸、时钟模型教学方法:引导分析、巩固练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1、让生找出生活中的1秒,1分所作的事。2、时、分、秒的练习题下面哪些要精确到秒?A发射火箭B200米蛙泳竞赛C吃一顿早饭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或秒A、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B、小朋友系好红领巾只需要大约20()。C、我们的睡眠能达到9()
22、。2、填空。1时=()分1分=()秒4时=()分3分=()秒指名回答。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基本练习:(1)单位换算:时分秒1时=()分1分=()秒2时=()分180分=()时65分=()时()分1时30分=()分100秒=()分()秒2分27秒=()秒(2)在横线填上适当的时间单位(1)运动员跑100米需要7()(2)小明去学校大约要走20()(3)妈妈每天工作8()(4)吃一顿饭需要20()(5)小芳走一层楼的楼梯需要15()(6)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2、综合练习时、分、秒与生活:(1)教科书7页第6和7题。(2)作息时间表:课本8页第11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行时间的综合应用。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三年级 上册 教案 演示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