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学内容.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学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学内容.doc(2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数学科备课班别:二(1)(2)班科目:数学任教老师:(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长度单位4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4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减两位数4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5角的初步认识46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47表内乘法(一)2-5的乘法口诀48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49期中复习410期中考试411观察物体412表内乘法(一)7的乘法口诀413表内乘法(一)8
2、的乘法口诀414表内乘法(一)9的乘法口诀415表内乘法(一)416统计417数学广角418总复习519期末复习520期末复习5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单位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量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直尺量线段长度。(限量厘米)3.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时划分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1课时3、认识线段1课时2、认识米和用米量。1课时4、综合练习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会用刻尺量线段
3、。难点:用刻尺量画线段。课时类型新授课3课时练习课1课时主要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采取直观教学。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学会用尺量画线段。3、把好学生的作业关和单元质量关。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二科目:数学第周星期第节课题长度单位中心发言人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 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3、 用不同物品测量物体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4、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分析重点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难点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具直尺、小三角形、小方块教学方法直观教学讲授演示教学过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 导入同学们,你能用黑板擦
4、量一量我们的黑板边有多长吗?该怎样量呢?二、 新课1、 小组活动每人从教师提供的不同的学具(或自己准备的直尺)量一量自己数学书的宽边有多长?2、 学生活动3、 交流活动结果4、 让学生讲一讲测量的方法后评一评哪组量得准。5、 结果:都是量数学课本的宽,为什么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呢?讨论后小结:量一量引导学生用各种不同的物体去量黑板的长、数学书的长或宽、课桌的长或宽、从而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板书设计讨论: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练习设计做一做第1、3题教学反思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进行测量各种物体的长短,学习兴趣浓,讨论热烈,部分中下层生也学得很有兴趣。长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5、年级:二科目:数学第周星期第节课题认识厘米中心发言人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3、在建立长度的概念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4.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分析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难点知道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具厘米尺小方块纸条图钉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 复习二、 新课1、 认识厘米(1) 看一看将小方块的边放在厘米尺的刻度上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这个小方块,它的一边是1厘米,而厘米尺上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2) 比一比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就是1厘
6、米?(3) 认识厘米尺2、 用厘米尺量(1) 说一说厘米尺上的1、2、3、表示什么意思?(这些刻度表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长度)小结:从0到1有1个大格表示有1厘米,从0到2有2个大格即2厘米填空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2、图钉的长度大约是()厘米。量一量1、你的铅笔长()厘米。2、数学课本的长()厘米。3、你的笔盒长()厘米。(2)、比一比(3)量一量量纸条该怎么办?(a、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这时纸条右端对着5,表示5厘米。B、把纸条对准刻度,看点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4)小结测量物体的方法三、 练习1、 练习一第1、2、3题2、 填空量出下面图形每条边的长
7、4、量出你的课桌的长()厘米、宽()厘米。板书设计小结:从0到1有1个大格表示有1厘米,从0到2有2个大格即2厘米练习设计练习一第1、2、3题教学反思全部学生都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并能动手画出1厘米、2厘米,还能用手比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来,课堂气氛热烈,效果良好。长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二科目:数学第周星期第节课题认识米中心发言人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 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3、 学会在活动中观察。4.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分析重点认识米难点1米=100厘米教具米尺厘米尺卷尺教学方法直
8、观教学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复习、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宽是1厘米?、估计一下课桌的长有几厘米?宽有几厘米?再量一量。导入:我们教室的黑板边有多长?怎样才能知道?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米游戏导入,引起认知冲突请学生用厘米量黑板。(学生独自探索,也可与他人合作)展开认识米提问:这样测量你感觉怎样?(麻烦)要想方便的测量就要认识另外一种尺子米尺。介绍米尺展示米尺,告诉学生从1100厘米着一段正好是“1米”。建立表象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获蒋两臂张开伸平庸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米量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的绳子长是多少厘米实践活动测一测,你跳远的距离是多少米?四人一组,分组操作。每
9、人量一物,其他同学监督帮助。量一量:黑板长、宽,教室长、宽及教室门的高和宽。学会解决实际问题:1、小华用一根3米长的竹竿量水深,竹竿露出水面1米。水深多少米?2、找一根绳子和一把米尺,去量一课树干周围有多长。想一想,应该怎样量填空1、教室长()厘米。2、铅笔的长()厘米。3、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4、200厘米=()米8米=()厘米5米=()厘米300厘米=()米三、练习1、 练习一第4、5、6题2、 填空1米=()厘米100厘米=()米5厘米+30厘米=()厘米70米-7米=()米板书设计1米=100厘米练习设计1、 填空1米=()厘米100厘米=()米5厘米+30厘米=(
10、)厘米70米-7米=()米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都能知道1米大约有多长,并会用双手打开比出来,还知道1米=100厘米,知道了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用“米”来作单位。长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二科目:数学第周星期第节课题认识线段中心发言人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线段,直观感受线段“直”和有限长的特征。2、 学会用刻度尺量和画一定长度的线段。3、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4.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分析重点认识线段难点量、画线段教具厘米尺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教学过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 复习1、1米=()厘米2米=()厘米2、用手比划出1米和1厘米的大约长度。4、 导入:出示实物,
11、课本、图画、窗户、黑板,你能测量出它们的长度吗?你选用什么工具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线段。二、 新课1、 认识线段(1) 出示三条线段图(2) 量一量让学生量出这几条线段的长度,了解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3) 找一找练习一第7题(4) 总结特征:线段有什么特点?(直可以量)一、下面的图形由几条线段围成的?二、判断下面那些是线段。2、画线段试一试自己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1) 学生尝试(2) 总结方法:画线段时,要注意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就画尺子的相应的刻度处。(3) 尝试练习一、 练习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2、画一画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板书设计线段有什么特点?(
12、直可以量)练习设计1、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教学反思整节课从学生的练习和作业来看,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能用尺子画出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直”、“可以量”。长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二科目:数学第周星期第节课题综合练习中心发言人教学目标1、 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 进一步认识线段、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方法。3、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4.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分析重点画线段难点认识厘米和米教具米尺学生尺卷尺回形针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教学过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 基础练习1、 找一找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3厘米、8厘
13、米、15厘米的长度。2、 画一画(1) 画出1厘米的线段。(2) 画一条9厘米的线段。(3) 画一条比8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3、 判断题(1)1座楼房高12厘米-()(2)一张桌子长1厘米-()(3)小明的手掌宽8米-()填空1米=()厘米2米=()厘米300厘米=()米500厘米=()米(4)一只杯子高10厘米-()二、 提高练习1、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1)数学课本的宽是14()(2)学校操场的长是70()(3)铅笔的长是15()(4)大树的高是6()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49厘米12厘米25厘米1米10米()()()()()三、总结板书设计1米=100厘米100
14、厘米=1米练习设计1画一画(1) 画出1厘米的线段。(2) 画一条9厘米的线段。教学反思从学生的练习和来看,他们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方法。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4.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时划分13课时重点难点重点: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难点;1、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
15、计算方法。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竖式写法。课时类型新课、练习课、复习课主要教学方法1、通过计算器和小棒实践操作,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计算。2、加强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训练。3、严抓学生作业格式。4、加强中下层生的辅导。集体备课(教案)年级:科目:第周星期第节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中心发言人教学目标1、通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加法的教学,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2、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
16、分析重点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教具小棒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教学过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 复习1 开火车口算。3040405020602528353363452512指名说说以下几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73、36、40二 设境导入1 课本第8页插图参观博物馆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后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汽车?2 提问:这里为什么用加法计算?3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三 新授1 教学例1:3630先引导学生进行口算,并说明口算依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竖式笔算。(1)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2) 图、式结合,理解算理。先写数位名称“十”、“个”。分别对
17、准数位写第一个加数36。书写“”号,在36的下行,并在高位之前。在36的下行在十位上写3与上面的3对齐,在个位上写0与上行的6对齐,写出另一个加数30。提问:在竖式中为什么“3”与“3”对齐“6”与“0”对齐?在两个加数的下面划“”,相当于“”号。指导读法。学生读、写竖式训练。提问: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3) 计算。让学生对照小棒图,回忆口算方法,想一想:3630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整十根小棒合起来,也就是再把十位上的数相加教师边讲边书写计算过程3630一、判断对错65+39535+246920+153024+529先把个位上的6和0相加,再把十位上的3和3相加,36加30得66,最后在
18、横式的“”右边写上66。(4) 指导学生看课本第9页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这道题在笔算时,要注意什么?(5) 做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题。2 教学例23534(1) 引导学生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2) 请学生试着写竖式,注意相同数位对齐。35(3) 34进行尝试计算(4) 请个别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完成课本第10页下面的“做一做”题。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时的注意点。四 巩固练习。1 课本练习二中的第1题。2 课本练习二中的第2题。3 改错。2365354742234021找朋友:把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找出来。27324521205360611624910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
19、么?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个位加起。练习设计27324521205360611624910教学反思学生对于不进位加的计算题掌握得较好,多数学生都能通过练讲练懂得计算法则,并熟练地进行计算。长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科目:第周星期第节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中心发言人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2、 学会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3、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放思维能力。教材分析重点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难点学会正确进行两位数加
20、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具小棒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教学过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 复习1 指名回答: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2 笔算下面各题。二 36405724325新授1教学例33635(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3635的结果。(2) 启发学生进行各种想法。(3)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课本中的方法。(4) 列竖式计算。学生尝试列竖式:3635提问:从哪一位加起呢?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应怎样写呢?教师介绍“进1”时“1”的写法:在横线上面的十位上的右下角写一个小小的“1”字(用彩色笔凸现出来)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上册 教案 教学内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