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说课材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说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说课材料.doc(1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课题:赶海的小姑娘教案序号:1授课时间:2016年9月1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唱赶海的小姑娘2、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教学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难点: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赶海的小姑娘读准切分节奏XXX和附点节奏X.X教学设计:一、导入1、教师播放赶海的小姑娘伴奏,请同学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2、教师做几个动作(赶海)让同学们说出是什
2、么动作,引出本课内容赶海的小姑娘二、学习歌曲1欣赏赶海的小姑娘动画。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的?2再次聆听。教学要求:聆听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两部分)范唱前请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提问:你是怎么分的?3歌词学习。(1)全体学生按照节奏读第一段歌词。教师出示节奏谱。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切分节奏XXX和附点节奏X.X。教师提示: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口读节拍,手指着节奏,让学生反复地练习。先要告诉学生,切分节奏是强拍后移到第二个音,再进行练习。(2)巩固第一段完整的歌词,学生按照节奏齐读歌词。(3)请一位同学按照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其他学生心里和他一起默读。(4)教师指导学
3、生不认识的字。(缕:同“吕”音)教学要求:教师可对复杂的节奏型给予引导;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要用高位置来读,口腔打开。4.(1)学生演唱歌谱。教师要求:教师弹琴,指导学生唱准切分音。(2)再次巩固歌谱。教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前四个乐句要唱得连贯、饱满,每个乐句前深吸气,用一口气演唱;第三乐句的第二小节要唱得声断气连。(3)学生加词演唱歌曲旋律。教师要求:教师弹琴,指导学生的气息连贯。(4)学生练唱后三个乐句。教师要求:教师用琴带学生练唱,纠正大跳音程的音准。如:“找呀找”这句的切分节奏和“一只小篓”的八度大跳音准。(5)练习结束句的唱法。教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把结束句唱饱满,深吸气最
4、后一个音唱七拍。最后声音位置和音高不要掉下来。(6)学生跟随赶海的小姑娘伴奏完整地演唱。教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激发学生从歌词和旋律感受小姑娘在海边生活的情趣。指导学生说出速度是稍快的,情绪是欢快的。学生如果答不出来,可以让学生选择,节奏是紧凑的还是舒展的。选择速度可以用不同的速度让学生演唱,自然就会选择出正确的答案。教学反思:轻松欢快的歌曲,从情绪上就吸引了学生,再通过多遍,多形式的感知,学生较轻松的学会了歌曲。课堂上再次感受到感知体验模式的优势,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基本不用老师教唱,大部分学生就能学会,老师只需稍作巩固,学生就能轻松掌握。存在的不足是,教师对学生掌握歌曲的要求过低,
5、对歌曲中细节部分处理的还不够细致,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课题:赶海的小姑娘教案序号:2授课时间:2016年9月2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赶海的小姑娘的创编。教学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难点: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参与音乐活动赶海的小姑娘的创编。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设计:一、集体创编歌舞表演(赶海的小姑娘舞蹈表演学生分组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可以书中的图片作为参考。教学要求:学生设计的动作要与音乐的旋律基本一致。二、新授1教师邀请学生一起边体会歌曲的韵律,
6、感受歌曲的情绪,边表演。2、学习歌曲。随音乐轻声演唱歌曲,重在寻找难点句或难点节奏。3仔细聆听歌曲,自我解决难点。4放声演唱歌曲,重点体会歌曲的情绪。5随琴解决难点,教唱难点部分。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吐字、咬字要清晰,唱好空拍的部分,注意要声断气不断,在结束句最后,一个音有气拍,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唱6听琴,女同学演唱,男同学学习。7男同学演唱,女同学记歌词演唱。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9、分组,男同学进行创编歌词活动,女同学创编舞蹈动作。10、表演展示。教学反思:应该指导学生把这些声音升华为音乐,有节奏有强弱的表现这些声音,将
7、自然的声音提升到音乐,并注重音乐的美感,这样音乐的课堂将更丰富、更美。音乐课堂要注重声音美感训练和表现,从音乐要素出发,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美感训练,就如上面所述声音模仿环节,再如学生表演环节,学生动作的美感教师要进行相应有效的指导;还有在念歌词中也要体现歌词美。尤其是在学生表演环节,针对表演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妨给他们这个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课题:大海啊故乡教案序号:3授课时间:2016年9月5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三拍子歌曲节奏的强弱规律,并表现出大海摇曳、荡漾的感觉。2、 了解更多的演
8、奏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情绪异同及音响感受的异同。3、 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教学重点:能充分运用力度、情绪的变化,深情演绎歌曲。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把握及尾声部分四三拍转为四四拍时节拍的准确把握。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大海啊故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范唱、学生聆听歌曲。2、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你知道老师刚才唱的歌曲的名称吗?你能唱几句吗?二、新授1、分析歌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歌曲创作背景:大海啊故乡是反映海员生活的电影片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歌,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二十世
9、纪80年代初的影片普遍有着一种经历十年动乱后向往新生活并愿意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积极向上精神,这首歌曲也寄寓了作者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歌曲的情绪如何?感受“三拍子”特点,(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强弱弱。)2、再听歌曲。找出典型节奏。节奏练习(附点节奏)XXXXXXXXXXXXXXX3、练声体验。(初步感受三拍子音乐的强弱)自由哼唱或用“u”试唱,(强调轻声演唱、注意呼吸,同时关注演唱姿势。)121.76533565.35654、新歌教唱。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诵歌词。引导学生轻声哼唱旋律。引导学生轻声跟唱引导学生模唱(自由学唱、独唱、齐唱、小组唱等)指导学生发现难点并解决问题5、深情演唱。1、导语:每首歌都
10、有情感变化,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首歌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结合海浪、简单介绍单三部曲式)教师提醒:12两句:风平浪静。深情地34两句:微波粼粼。稍强56两句:波涛汹涌。很强1、初听歌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歌曲的情绪如何?(音乐要素)2、再听歌曲。找出典型节奏。节奏练习(附点节奏)XXXXXXXXXXXXXXX3、学生学唱歌曲随伴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轻声哼唱旋律。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音准。轻声跟唱,要求,音准、咬字清楚模唱(齐唱)要求声音饱满,精神面貌良好疑难解决:歌曲的尾声部分为四四拍A简单感受如何从四三拍转变到四四拍B教师范唱C学生反复练习D根据自己的演唱,来体会歌曲情绪的发展、变化教学反思
11、:学生有感情演唱。通过聆听体验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情绪变化。运用音乐要素的分析和节奏的练习准确把握三拍子歌曲节奏的强弱规律。通过范唱、听唱、试唱、自由唱、齐唱、小组唱等演唱方式和手段,让学会学习掌握能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课题:音乐知识教案序号:4授课时间:2016年9月7日课型: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基本乐理知识与读谱艺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并使学生掌握音的产生原理及音高、音值、音强、音色、音名、音列等概念及有关学习要求。2、要用丰富而生动的讲解乐理知识与读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欲望,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基础。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
12、基本乐理知识与读谱艺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作用。难点:使学生了解基本乐理知识与读谱艺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教学设计:一、 复习赶海的小姑娘与大海啊故乡二、 复习三拍子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强弱弱。三、节奏练习(附点节奏)XXXXXXXXXXXXXXX四、 三四拍子转换练习XXXXXXXXXXXXXXXXXXX五、 认识升降记号教学反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多给学生表现与互相学习的机会,从组织课堂上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争取把我的音乐课堂变成孩子们知识的乐园!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会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在多样而开阔的活动空间自主并自由地寻找、感受和体验音乐带给他
13、们的快乐,并在快乐中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妙。课题:小螺号教案序号:5授课时间:2016年9月12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2、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难点: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教学准备:多媒体海螺、小螺号、瓶罐等板书设计:小螺号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常规检查。移调练声练习曲二、引入新课。1、出示海螺,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2、今天我们将要学唱
14、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同时板书课题)欣赏歌曲小螺号的录音录像,感受并说出歌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吹小螺号)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将其涂上颜色并唱一唱。三、难点练唱。大跳音程。切分音及长音。逐句教唱(侧重难点)学生跟琴声练唱歌曲处理:第一乐段(116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期盼的心情。第二乐段(1728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分男女生演唱,点唱。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
15、曲合适处加入奏(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分小组唱,奏练习。各组推荐两名学生作唱,奏表演。教学反思: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课程整合,创设环境,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生,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地聆听。模仿,合作、探究与创造音乐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愿望。课题:丰收欢乐而归教案序号:6授课时间:2016年9月14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表述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境。2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听辨乐曲中不同的情绪,说出产生这种情绪的音乐要素。难点:听
16、辨乐曲的三个乐段。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丰收欢乐而归教学过程:一、初听乐曲教师播放丰收欢乐而归乐曲,提问:这首乐曲是什么演奏形式?教师指导: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民乐合奏,教师可以提示管乐合奏和民乐合奏两个答案让学生进行选择。二、再次欣赏乐曲教师播放丰收欢乐而归乐曲。提问:1听辨乐曲共有几个乐段。2.说出听出这几个乐段的依据。教师提示并指导:根据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等把乐曲分成了三个乐段。第一乐段的速度比较自由;第二乐段速度是中速的,情绪比较优美;第三乐段速度比较快,情绪是欢快的。三、介绍乐曲的背景(丰收欢乐而归动画)1教师介绍乐曲的背景。丰收欢乐而归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个部分,全曲共分为
17、四个部分,分别是黎明时的海洋、渔民出海捕鱼、战胜惊涛骇浪、丰收欢乐而归。我们欣赏的是乐曲的第四个部分。乐曲分为三个乐段。2.学生观看渔民生活的图片资料。提示:让学生感受到渔民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知识。四、分乐段欣赏乐曲1.学生欣赏第一乐段。(1)教师播放第一乐段音乐,提问:这一部分是什么乐器领奏的?学生回答:笛子领奏。教师提示:曲笛领奏,用扬琴伴奏的。(2)再次欣赏第一乐段。教师播放第一乐段音乐,提问:说出第一乐段的速度、力度和情绪。并说出自己想象到的场景。教师提示:第一乐段悠扬、自由,表现了人们在战胜了惊涛骇浪后的喜悦心情,蔚蓝的大海恢复了平静,渔民们满载着丰收欢乐归来。2.欣赏第二乐段。教师
18、播放第二乐段音乐,提问:听完以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第二乐段是欢快的主题,好像渔民们战胜了风浪后自豪地驾着渔船乘风破浪归来。与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欣赏第三乐段。(1)教师播放第三乐段音乐,提问:听完以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第三乐段逐渐变快变强,最后鼓乐齐鸣,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2)教师播放第三乐段音乐,提问:说出这一乐段与第二乐段情绪、速度的不同。(3)学生随着第三乐段音乐轻声哼唱乐曲主题。五、完整地欣赏丰收欢乐而归乐曲教师提示:每听到一个乐段的开头就举手表示。教学反思:通过这首乐曲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决定音乐的情绪,我们感受到了三个乐段表现
19、出的不同音乐情境。同学们回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短文或用一幅画表现出音乐情境,相互交流。课题:草原放牧教案序号:7授课时间:2016年9月19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3、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联系音乐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乐曲的情绪
20、、情感及所塑音乐形象。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体会乐曲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引子像号角(圆号)主题一速度节奏旋律较快轻快活泼灵活跳跃主题二曲调速度旋律宽广起伏缓慢舒展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师生一起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草原上。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在我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特别喜爱,比如内蒙民歌,西藏民歌,江西民歌等等。因为朗朗上口,所以学生特别喜欢演唱,与其绞尽脑汁去向他们喜欢什么还不如投其所好,从他们喜欢的做切入口。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玉荣和龙梅。下面我们来听一段关于她们的音乐草原放牧。(板书草原放牧)1、多媒体出示龙梅和
21、玉荣的图片设问:这段音乐是那个地区的乐曲?设问:谁能给我讲一讲龙梅和玉荣的故事?(上节课布置作业了解主人公的故事)学生说故事大意。师:这个故事曾被拍成电影,搬上舞台,写进小学课本,还写成琵琶协奏曲。当时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内蒙古大草原和全国各地。这首协奏曲是以同名电影主题歌和一支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作为音乐素材而写成的。全曲一共有五个部分:草原放牧;与暴风雪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怀记心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今天我们要来欣赏它的第一部分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二、欣赏草原放牧1、初听,你能听出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吗?2、出示实物介绍琵
22、琶。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琵琶的音色: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3、复听乐曲,设问乐曲分为几段?。学生作答。(三段:引子主题一主题二)4、欣赏乐曲的开头:引子请听听引子的第一句类似号角般的声音是使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圆号)5、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一主题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去欣赏:1)、下面欣赏第一主题,同时思考这一段旋律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绪?请同学们注意,一定要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等特点,并大胆想象音乐表达了怎样的一个情景。(轻快、活泼)2)、同学们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四年级 上册 音乐 教案 材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