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专-作业题资料讲解.doc





《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专-作业题资料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专-作业题资料讲解.doc(1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专-作业题-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网上作业题绪言一、选择题1.对于“药物”的较全面的描述是()A.是一种化学物质B.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C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D.是用以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而对用药者无害的物质E.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2.药理学是研究()A药物效应动力学B药物代谢动力学C药物的学科D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3兽医药理学是兽医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因为它()A阐明药物作用机制B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C.
2、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依据D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具有桥梁学科的性质二、填空题1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或()间相互作用的()和()的科学。2.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该书收载()种中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是()。3.明代李时珍所著()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共收载药物()种,现已译成()种文字。4.药物一般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及(),可用以()、()、()疾病,但对用药者无害的物质。(5学习和掌握药理学的()和(),并学会其(),既能指导()用药,又能继续()和()更多的药理学知识。6()是我国最早的兽医著作,收载药物()多种,方400余条。7药物按其来源分为
3、()、()和()。三、名词解释1药物2.毒物3.剂型4.兽医药理学5.天然药物6.有效成分7.无效成分8.人工合成药9.制剂10.药典11.毒药12.剧毒13.限制品四、问答题1试论述药理学在防、治、诊断疾病中的意义及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2试论述兽医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第一章总论一、选择题1.药物作用是指()A药理效应B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C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D药物对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E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2药物产生副反应的药理学基础是()A用药剂量过大B药理效应选择性低C患者肝肾功能不良D血药浓度过高E特异质反应3药物的极量是指()A.一次用药量B.一日用药量C.疗程用药
4、总量D.单位时间内注入总量E.以上都不是4肝功能不全的患畜应用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时需着重注意()A.个体差异B.高敏性C.过敏性D.选择性E.酌情减少剂量5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致死量的一半B中毒量的一半C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D杀死半数寄生虫的剂量E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6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痉挛,引起视力模糊的作用称为()A.毒性反应B副反应C疗效D变态反应E应激反应7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是属于()A.兴奋B.兴奋或抑制C.抑制D.功能不变E.产生新功能8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是()A.药物用量过大B.用药时间过长C.毒物产生的药理作用D.产生变态反应E.在治疗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
5、关的作用9为了维持药物的良好疗效应()A.增加给药次数B.减少给药次数C.增加药物剂量D.首剂加倍E.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时间10某药在多次应用了治疗量后,其疗效逐渐下降,可能是患畜产生了()A.耐受性B.抗药性C.过敏性D.快速耐受性E.快速抗药性11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所用的剂量为()A.LD50B.ED50C.极量D.大于治疗量E.治疗量12某患畜服用一种药物的最低限量后即可出现正常药理效应或不良反应,此属于()A.高敏性B.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C.超敏反应D.耐受性E.快速耐受性13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A.药物有效与无效B.量反应与质反应C.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D.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E.高敏
6、性与耐受性14药物的常用量是指()A.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B.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C.治疗量D.最小有效量到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E.以上都不是15患畜对某药产生了耐受性,这就意味着机体()A. 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原来的效应B. 对此无须处理C. 出现副作用D.获得了对该药最大反应E.肝药酶活性降低16量效曲线可以为用药提供何种参考()(A.药物的体内过程B.药物的毒性性质C.药物的给药方案D.药物的疗效大小E.药物的安全范围17药理作用不包括()A.补充生理物质的不足B.使器官产生新的功能C.提高器官功能D.降低器官功能E.杀灭病原体18治疗指数是指()A.治愈率与不良反应率
7、之比B.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之比C.LD50/ED50D.ED50/LD50E.药物适应症的数目19.几种药物相比较时,药物的LD50值越大,则其()A.毒性越大B.毒性越小C.安全性越小D.安全性越大E.治疗指数越高20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是()A.半数致死量B.半数有效量C.极量D.最小有效量E.治疗指数21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能兴奋受体,也可能抑制受体,这取决于()(A.药物是否有效应力(内在活性)B.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C.药物的剂量D.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E.药物的作用强度22有关受体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抑制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B.受体与配基或激动药结合后,都能引起兴奋效
8、应C.受体是通过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不变的D.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E.受体是首先与药物或配基结合并引起反应的细胞成分23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主要是使机体组织器官()A.产生新的功能B.兴奋C.抑制D.兴奋或抑制E.既不兴奋也不抑制24半数致死量用以表示()A.药物的安全度B.药物的治疗指数C.药物的急性毒性D.药物的极量E.评价新药是否由于老药的指标25下列那些不属于不良反应()A.久服四环素引起伪膜性肠炎B.服麻黄碱引起中枢兴奋症状C.肌注青霉素G钾盐引起局部疼痛D.眼科检查用后马托品后瞳孔扩大E.以上都不是26链霉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属于()A.毒性反应B.高敏性C.副作用D.后
9、遗症状E.治疗作用27下列关于药物作用机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B. 参与或干扰细胞物质代谢过程C. 对某些酶有抑制或促进作用D.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或促进、抑制递质的释放E. 以上都不对28甘露醇的脱水作用机制属于()A.影响细胞代谢B.对酶的作用C.对受体的作用D.理化性质的改变E.以上都不是29药物在体内要发生药理效应,必须经过下列哪种过程?()A药剂学过程B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C药物效应动力学过程D上述三个过程E药理学过程30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A.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B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药物在体内的变化D药物作用强度随剂量、时间变化的
10、消长规律E药物在体内转运、代谢及血药浓度随时间的消长规律31.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A.主动扩散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离子对转运E.胞饮32下列关于药物被动转运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 药物从浓度高侧向低侧扩散B. 不消耗能量而需载体C. 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D. 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极性影响E. 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停止33药物简单扩散的特点是()A.需要消耗能量B.有饱和抑制现象C可逆浓度差转运D.需要载体E.顺浓度差转运34易化扩散是()A.不耗能,不逆浓度差,特异性高,有竞争性抑制的主动转运B. 不耗能,不逆浓度差,特异性不高,有竞争
11、性抑制的主动转运C. 耗能,不逆浓度差,特异性高,有竞争性抑制的被动转运D. 不耗能,不逆浓度差,特异性高,有竞争性抑制的特殊转运E. 转运速度有饱和限制35下列关于药物主动转运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消耗能量B.可受其他化学品的干扰C.有化学结构特异性D.比被动转运较快达到平衡E.转运速度有饱和限制36药物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由载体进行,消耗能量B.由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无竞争性抑制D.消耗能量,无竞争性抑制E.无选择性,有竞争性抑制37药物在体内开始作用的快慢取决于()A吸收B分布C转化D消除E排泄38t1/2的长短取决于()A吸收速度B消除速度C转化速度D转运速度
12、E表观分布容积39吸收是指药物进入()A. 胃肠道过程B. 靶器官过程C. 血液循环过程D. 细胞内过程E. 细胞外液过程40下列给药途径中,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快的是()A.吸入B.口服C.肌肉注射D.皮下注射E.皮内注射41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是()A.药物的理化性质B.药物的剂型C.给药途径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E.药物的首过效应42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A.肠粘膜B.血液C.肌肉D.肾E.肝脏43.药物在肝脏内代谢后都会()(A.毒性减少或消失B.经胆汁排泄C.极性增高D.脂水分配系数增大E.分子量减小44下列哪种排泄途径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排泄量方面意义最小()(A.胆道B.肾
13、C.肺D.粪便E.乳汁45影响药物自机体排泄的因素为()A. 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B. 极性高、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从肾排出C. 弱酸性药在酸性尿液中排出较多D. 药物经肝生物转化成极性高的代谢物,不易从胆汁排出E. 肝肠循环可使药物排出时间缩短46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A.吸收快慢B.作用强度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47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A.静脉注射B.雾化吸入C.肌肉注射D.皮下注射E.口服48对多数药物和患畜来说,最安全、最经济、最方便的给药途径是()A.肌肉注射B.静脉注射C.口服D.皮下注射E.吸入49刺激性强、渗透压高的溶液常采用的给药途
14、径是()A.静脉注射B.肌肉注射C.口服D.皮下注射E.以上均不是50混悬剂或油溶剂宜采用的给药方法()A.静脉注射B.静脉滴注C.肌肉注射D.皮下注射E.以上均不是51紧急治病应采用的给药途径是()A.静脉注射B.肌肉注射C.口服D.局部电泳E.外敷52休克患者(患畜)最适宜的给药途径是()A.皮下注射B.舌下给药C.静脉给药D.肌肉注射E.以上均不是53药物通过血液进入组织间隙的过程称()A.吸收B.分布C.贮存D.再分布E.排泄54利用药物的拮抗作用,目的是()A增加疗效B解决个体差异问题C使药物原有作用减弱D减少不良反应E以上都不是55药物滥用是指()A医生用药不当B大量长期使用某种药
15、物C未掌握药物适应症D无病情根据地长期自我用药E采用不恰当的剂量56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口服吸收速度改变B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C药物体内分布变化D肾脏排泄速度改变E以上都不对57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的改变不包括()A药物慢代谢型B耐受性C耐药性D快速耐受性E依赖性58关于合理用药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疗效B以治愈疾病为标准C应用同一的治疗方案D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E在化学治疗中,除对因治疗外还需要对症治疗59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适应症,它可取决于()A.药物的不同作用B.药物作用的选择性C.药物的不同给药途径D.药物的不良反应E.以上均可能6
16、0.合理用药须具备下述有关药理学知识()A.药物作用与副作用B.药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范围C.药物的效价与效能D.药物的t1/2与消除途径E.以上均需要61.下列关于药物临床应用可发生危险的描述中不妥的是()A.药物的治疗作用掌握不全B.药物的慎用或禁忌症不了解C.药物的适应症不清楚D.药物的作用机制不清楚E.药物的排泄速度太快62对肝脏功能不良的患畜,应用药物时需着重考虑到患畜的()A.对药物的转运能力B.对药物的吸收能力C.对药物的排泄能力D.对药物的转化能力E.以上都不对63.下述关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时可能产生的药物拮抗作用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A. 它可以是联合用药的一种方式B.
17、 拮抗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C.可能符合用药目的D.拮抗作用不利于患畜E.拮抗作用是使单独用药时原有的作用减弱64.某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A.增强作用B.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D.互补作用E.拮抗作用65机体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一旦停药出现戒断症状,称为()A.习惯性B.耐受性C.过敏性D.成瘾性E.以上均不是66在给某患畜应用药物时必须应用比一般患畜更大些的剂量才呈现应有的效应,这是因为产生了()A.耐药性B.依赖性C.高敏性D.成瘾性E.过敏性二、填空题1药物只对某些器官组织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称为药物作用的()
18、。2药物毒性反应中的三致包括()、()和()。3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有()、()。4药物剂量(或血中浓度)与药理效应的关系称();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效应的关系称();药物作用时间与药理效应的关系称()。5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和()。6.从药物的量效曲线上可以获得()、()、()、()、()等与临床用药有关的资料。7药物体内过程包括()、()、()及()。8.()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其特点为:pH近()、()、()增加药物与粘膜接触机会。9.经被动转运通过细胞膜的弱酸性药物,其转运环境的pH值越大,则药物呈离子状态者越(),由于呈离子状态者脂溶性(),所以此药通过细胞膜也越
19、()。(10.主动转运可()膜两侧浓度高低的影响,消耗(),()饱和性及竞争性抑制。11生理情况下,由于机体细胞外液的pH(),细胞内液的pH值(),故弱碱入(),增加药物()解救之。12药物通过生物转化,绝大多数成为()性高的()溶性产物,()从肾排泄。13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发生改变,出现()、()、()、()、()等。(14影响药物作用的动物因素包括(),(),()和()等。15药物依赖性包括()和()。16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属于药物方面的因素有(),(),()和()等。17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属于动物生理因素的有(),(),()和()。18联合用药的结果可能是药物原有作用的增加,
20、称为(),也可能是药物原有作用减弱,称为()。19年龄的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效应主要表现于()和(),前者多因其全身器官(),而后者多因内脏功能()。三、名词解释1不良反应2副反应3后遗效应4毒性反应5剂量-效应关系6量效曲线7最小有效量8半数有效量9半数有效浓度10.半数致死量11半数中毒量12构效关系13安全范围14药物作用15个体差异16协同作用17拮抗作用18配伍禁忌19给药方案20.相加作用21.高敏性22.耐受性23药动学24吸收25分布四、问答题1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的概念是否相同?为什么?(2.试论述如何从药物的效应决定临床用药的方案。3试论述最主要的药物作用机制。4试论述药物与受
21、体相互作用的占领学说。5.影响药动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有哪些?6试论述制定给药方案时对选药、给药途径及间隔时间的依据。7试从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学两方面论述药物的相互作用与临床用药的关系。8.试述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9.临床上合理用药的原则是什么?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一、选择题1.在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消除的主要方式是()A被单胺氧化酶破坏B被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C进入血管被带走D被胆碱酯酶水解E被突触前膜和囊泡膜重新摄取2.1受体主要分布于以下哪一器官()(A骨骼肌运动终板B支气管粘膜C胃肠道平滑肌D心脏E腺体3M受体兴奋可引起()A.胃肠道平滑肌收缩B心脏兴奋C骨骼肌收缩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兽医 药理学 毒理学 作业题 资料 讲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