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机械调节与控制技术3.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流体机械调节与控制技术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机械调节与控制技术3.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讲主讲 吴晓明吴晓明24学时机电控制工程(24学时)Dr.吴晓明2021/9/231 3.4.11 LR.S型带负载敏感阀和遥控压力控制的恒功率控制 LRS变量泵是在恒功率控制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台负载敏感控制阀4,其可以起到负载压力的变化与流量控制无关的控制作用。泵仅仅输出液压执行器所需要的流量,泵的输出流量与负载所需流量匹配。输出油口B的压力总是比液压缸处的负载压力高出一设定的压差p。泵的输出流量取决于节流阀7(也可为比例阀或者多路阀组)阀口的横截面积,工作压力低于功率控制曲线之下时,泵的流量不受实际负载压力影响。通过负载敏感阀4的调节使节流阀7两端的压差p保持为恒定设定值,从而保持泵输
2、出的流量为常值。2021/9/2323.4.11 LR.S型带负载敏感阀和遥控压力控制的恒功率控制 图3-61 LRS控制职能原理图1A4VSO变量泵 2功率控制阀 3过渡连接板 4负载敏感阀 5溢流阀 6固定节流孔 7节流阀 2021/9/2333.4.11 LR.S型带负载敏感阀和遥控压力控制的恒功率控制 节流阀7两端的压差p改变,由孔口或阀口通流截面积的改变引起,例如当负载口压力减小时,会造成节流阀7阀口两端压差增大,使输出流量增大,此时负载敏感阀上腔的压力减小,在泵排油口油压作用下负载敏感阀下位接通,泵变量缸无杆腔与泵排油口接通,使泵向减小排量的方向变化,实现泵的流量适应这种新的条件。
3、溢流阀5和固定节流孔6可实现泵的压力控制。一旦负载压力达到了由溢流阀5设定的压力等级,系统将变为压力控制模式,而不考虑节流阀7的压差。2021/9/2343.4.11 LR.S型带负载敏感阀和遥控压力控制的恒功率控制在低压阶段,一般需要大流量以提高效率,此时只有负载敏感控制阀4起作用;随着工作压力的提高,为了避免泵的功率大到超过原动机功率发生闷车等现象,此时功率控制阀2开始起作用,维持泵的功率为恒定值;设置了最高的控制压力,避免泵超压损坏,此时泵的流量输出减小,维持泵的排油口压力为设定的安全值,确保安全。因此这种泵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水平的流量调节段、双曲线的功率调节段和垂直的压力调节段三段。在
4、图3-62中,每段之间的切换主要由弹簧力、阀芯面积的相对值和泵的工作压力来确定。2021/9/2353.4.11 LR.S型带负载敏感阀和遥控压力控制的恒功率控制 调节应注意:在设定遥控压力时,其设定值是溢流阀5设定的压力加上在负载敏感阀两端的压差。例如外部压力溢流阀设定值为33.6MPa,负载敏感阀的压差是1.4MPa,则设定的遥控压力为其总和,是33.6 MPa+1.4 MPa=35MPa。2021/9/2363.4.12 LRN型功率控制+液压行程控制 图3-63 LRN液压行程控制职能原理图 1A4VSO泵 2功率控制阀 3过渡连接板 4先导阀 5先导控制阀 6单向阀 7内部集成单向阀
5、 8变量控制液压缸 9固定节流口 P控制压力油口 PSt 先导压力油口 2021/9/2373.4.12 LRN型功率控制+液压行程控制 这种型式的变量泵主要由A4VSO泵1、功率控制阀2、先导阀4、先导控制阀5、单向阀6等组成,工作时需要在P口外接控制压力。当P口接入控制压力油时,液压油压力克服控制阀5的弹簧力使控制阀5左位工作,如图3-63所示位置,此时液压油经过控制阀5和功率控制阀2进入变量缸9右腔,推动活塞向减小泵的排量方向移动,直至最小排量位置,有利于空载启动。2021/9/2383.4.12 LRN型功率控制+液压行程控制 变量泵的排量与在油口pst外加的先导控制压力成正比的增加。
6、这是因为先导阀4的可变节流口和固定节流口9构成了B型液压半桥,这使控制阀5的右腔压力成为可控的。当从Pst油口外加的控制压力增加时,会推动先导阀4阀套移动一定的距离,从而改变了先导阀4 的节流口开度,例如先导控制压力增加,先导阀4节流口开度减小,使控制阀5的右腔压力增加,推动控制阀5右位工作,变量控制液压缸8右腔接通油箱,变量控制液压缸左端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右移,与变量控制液压缸相连的杠杆机构同时带动先导阀4的阀芯也会移动和阀套相同距离,此时先导阀4又会恢复到初始位置,阀口全开,使控制阀5右腔压力降低,控制阀5又回到左位工作,但此时泵最大的排量值发生了变化。双曲功率控制优先于先导压力信号,将保持
7、预先设定的驱动功率为常值-功率优先。2021/9/239 3.4.12 LRN型功率控制+液压行程控制 图3-64 LRH控制静态特性曲线a)排量和工作压力的关系 b)先导压力和排量的关系最大排量限制最小排量限制2021/9/23103.4.13 LR2GN型控制(几种控制结合例)图3-65 LR2GN控制原理图1A4VSO主泵 2功率控制阀 3过渡连接板 4用于遥控的先导控制阀 5遥控溢流阀 6.1先导阀 6.2先 导 控 制 阀 7.1单向阀 7.2集成的单向阀 XD用于遥控压力控制的先导油口 p控 制 压 力 油 口 pst先导压力油口 2021/9/2311 3.4.13 LR2GN型
8、控制(几种控制结合例)这种控制方式是双曲线恒功率控制+液压行程控制+遥控压力控制,参见图3-65。在无压条件下的初始位置是排量最小的位置Vgmin。这种控制方式也需要一个外加的控制压力加至油口P。控制原理可参考前几节的介绍。2021/9/23123.5 压力、流量、功率(p、q、P)复合控制 前变量泵发展的重要趋势,就是各种形式复合控制不断出现,并朝着系列化、标准化、电子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特别在大功率系统中,复合控制是前述的排量(或流量)、压力、功率、速度敏感等功能的组合。新近又多引入压力切断、外信号排量控制(正、负流量控制)等复合控制。复合控制给系统简化、节能带来了明显的效益,特别是闭环电
9、液控制变量泵的引入,使控制品质得以进一步提高。2021/9/23133.5.1 传统型压力流量复合控制图3-66 传统型压力流量复合控制变量泵控制油路的优化方案示例一a)控制油路 b)特性曲线2021/9/23143.5.1 传统型压力流量复合控制 当仅在恒压控制情况下,PA相通,即排量减小的控制过程,变量控制油进入变量缸敏感腔可视为C型半桥的控制,适当地降低了控制增益,提高了稳定性,当AT相通,即排量增大的控制过程,变量缸敏感腔排出的油液经阀口与R1、R2和R3三者串并联形成的液阻,提高了快速性和稳定性。阀受力平衡时,弹簧力=进口压力负载压力=节流阀两端压差,这个压差是由流量阀右端的弹簧预先
10、设定好的,是一个常数(标准设定为1.4 MPa)。主泵输出适合负载需要的稳定流量。当负载压力变化等干扰作用时,节流阀口两端压差减小(或增大),说明泵的输出流量低于(或高于)输入信号的对应值,则变量控制系统起作用,增大(或减小)泵的排量,使泵输往负载的流量增大(或减小)直到与期望值相等,其只提供能维持恒定压差所需的排量 2021/9/2315图3-67 传统型压力流量复合控制变量泵控制油路的优化方案示例二2021/9/2316 压力系统可区分为三种类型:(1)短管型,主要为硬管,受压液体体积小;(2)长管型,主要为软管,受压液体体积较大;(3)长管型并配置蓄能器,受压液体体积较大。为了对压力系统
11、进行调整,并考虑其稳定性,HAVE变量泵的各种不同变量控制器根据不同的压力系统(液容),一般都提供了带旁路液阻(见图3-67)的油路。在受压容腔较小时,可将旁路液阻调大;在受压容腔较大时,最好将旁路液阻调小一点,以提高其调节精度。如尽管调节了旁路液阻,还是出现振动的话,则可装入一个出流液阻(见图3-67),将减缓泵的振动,起到振荡激励器的阻尼作用。2021/9/23173.5.2 电反馈多功能复合比例控制 新型电子泵是最近才几年开发出来的一种新产品,与传统的伺服阀和比例阀控制的泵相比,有如下特点和优点:1)使用高频响比例阀取代比例阀和伺服阀。2)多种变量控制取代单一的流量控制。3)闭环控制取代
12、开环控制,以适应高精度的泵控系统。4)使用数字控制系统。5)可以提高控制精度(由于电反馈补偿)。6)可对压力偏差和温度偏差补偿。7)动态响应快,减少压力超调。8)流量及功率调整方便。9)具有故障诊断功能。10)易与PC 和 PLC 控制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2021/9/23183.5.2 电反馈多功能复合比例控制92021/9/23193.5.2 电反馈多功能复合比例控制变量泵的压力和斜盘倾角的闭环控制,是通过一个电控高频响比例阀2实现的。该比例阀通过对变量控制大缸1的控制,决定斜盘1的位置。泵的排量与斜盘的位置成比例。变量控制小缸3由弹簧5进行预压紧,并始终与泵出口的压力油相通。当泵不工作和
13、控制系统的压力为零时,由于弹簧5的作用,斜盘保持在+100%排量(最大)的位置;当泵起动后,如比例阀8失电,该系统被切换到零排量压力,此时滑阀9被弹簧10推到初始位置,而泵的压力p经过阀口A作用到变量控制大缸4上。变量控制小缸3上的泵压与弹簧5的作用力相平衡,使泵的压力在0.81.2 MPa之间。这个基本设定,是在闭环控制电路不工作时实现的(零排量工作,例如控制电路不启动)。2021/9/23203.5.2 电反馈多功能复合比例控制2021/9/23213.5.2 电反馈多功能复合比例控制 VT12350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工作电压:DC24V输出电压:25V;25mA输出电流:最大3.8A模
14、拟输入:10V或者420mA数字输入:log0:05V;log1:15V串口:RS485或RS232允许的环境温度:0+50C储存温度范围:20+70C2021/9/23223.5.2 电反馈多功能复合比例控制图3-69 位移传感器原理 2021/9/23233.5.2 电反馈多功能复合比例控制2021/9/23243.5.2 电反馈多功能复合比例控制图3-71 电子泵的输出特性曲线 2021/9/23253.5.2 电反馈多功能复合比例控制l)变量泵的压力、斜盘倾角、功率等参数的复合闭环控制,是通过一个电控比例阀来实现的,不像常规的那样,每个参数的控制对应一个变量控制阀。电控泵控制信号的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体 机械 调节 控制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