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培训手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业技术培训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技术培训手册.doc(2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技人员培训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主 编: 副主编:编写人员:目 录【作物良种篇】一、小麦品种1.静宁8号12.静宁9号3.静宁10号4.静宁11号5.静麦1号6.静麦2号7.中梁24号二、玉米品种1.先玉335号2.长城706号3.五谷704号4.金穗2号5.登义2号三、马铃薯品种1.庄薯3号2.陇薯3号3.陇薯5号4.陇薯6号四、胡麻品种1.宁亚14号2.宁亚15号3.宁亚16号 4.宁亚17号5.陇亚9号6.陇亚10号五、油菜品种1.青油14号2.青油331号3.华协一号六、大蒜品种1.乐都紫皮大蒜2.静宁红蒜 【主推技术篇】1.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免耕多茬种植技术2.小麦膜侧种植技术3.全膜玉
2、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4.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5.洋芋坑种栽培技术6.地膜黑色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7.胡麻栽培技术8.荞麦栽培技术9.糜子高产栽培技术10.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复种油菜栽培技术【土壤肥料篇】1.静宁县土壤类型2.静宁县耕地地力等级与分布3.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2014年不同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7.静宁县土壤墒情及旱情评价指标体系8.测土西方施肥技术【蔬菜栽培篇】1.节能日光温室设计与改造2.静宁县第四代日光温室建造技术3.全钢架塑料大棚建造技术 4.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5.秋播大蒜栽培技术6.温室辣椒栽培技术7.辣椒穴盘育
3、苗栽培技术8.番茄穴盘育苗技术9.早春塑料拱棚辣椒栽培技术10.早春大棚西葫芦栽培技术11.小弓棚西瓜套种辣椒栽培技术12.西芹栽培技术【植物保护篇】1.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2.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3.冬小麦“一喷三防”技术4.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技术5.玉米颈腐病防控技术6.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7.胡麻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8.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9.果树绿色防控技术10.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技术11.苹果害螨生态调控技术要点12.苹果褐斑病防治技术13.苹果锈病防治技术【农资应用篇】1.杀虫剂2.杀菌剂3.植物生长调节剂4.叶面肥5.除草剂前 言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农民和农业生产
4、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程度,直接影响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目前,制约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生产一线中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不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率和入户率不高。因此,加强对农民和技术人员的科技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规范和引导广大农业生产者选择优良品种,应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生产的竞争力,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把适合我县农业生产的先进适用技术做了科学的遴选,按照作物良种、主推技术、土壤施肥
5、、蔬菜生产、植物保护、农资应用六个篇目予以汇编整理。本书在汇编整理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农技人员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他们提供的大量资料和建议,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和编撰经验不足,资料汇编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完善。 编者 2014年6月作 物 品 种 篇小 麦 品 种1、静宁8号品种来源 静宁8号是静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2002年6月通过平凉市科技局鉴定验收,同年10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3年获得平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特征特性 冬性,株高100110cm,穗长7.58.2cm,顶芒、穗纺锤形,红粒
6、、角质、千粒重42g,抗旱、抗寒、落黄好,生育期293天,中晚熟品种。栽培要点 播前施足底肥,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kg,注重氮、磷、钾配合施用;9月下旬播种,亩播量1415kg,保苗3335万株;在返青时适当追肥,注意防蚜,适时收获。适宜范围 适宜川旱、台地及二阴山区种植。2、静宁9号品种来源 静宁9号是静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2002年6月通过平凉市科技局鉴定验收,2003年2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3年2月获得平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特征特性 冬性,株高114cm,穗长79.3cm,顶芒、穗纺锤形,红粒、角质、千粒重42g。容重793.6
7、g/L,抗寒、抗旱、抗干热风、抗条锈,中熟,品质好。栽培要点 9月中旬播种,亩播量1518kg为宜,亩保苗35万左右;要求种子包衣,生育期防治病虫害;成熟期及时收获。适宜范围 适宜寒旱山区种植。3、静宁10号品种来源 静宁10号是静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2003年7月通过平凉市科技局鉴定,同年12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5年获平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特征特性 幼苗匍匐,芽鞘绿色,叶片深绿,叶相中间,株型紧凑。株高8090cm。穗长方形、顶芒、颖壳白色、无茸毛,护颖卵圆形、颖脊宽。穗长78cm,穗粒数3858粒。籽粒红色、椭圆形、腹沟深、硬质,千粒
8、重3843g,容重791g/L。含粗蛋白质16.85%,赖氨酸0.62%,湿面筋31.1%,沉降值40.5ml。冬性,生育期285天。单株分蘖23个,分蘖成穗率3240%;耐寒耐旱性强,抗倒伏。成熟后口松易落粒。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苗期、成株期对混合菌均免疫,但对条中32号轻度感染。在20002003年平凉市山塬组小麦品种区试中,平均亩产247.5kg,比对照兰天10号增产7.36%。适宜膜侧及全膜覆土栽培。栽培要点 播前施足底肥,施优质农家肥3000kg,注重氮、磷、钾配合使用; 9月下旬播种,亩播量1415kg,保苗3335万株。在返青时适当追肥,注意防蚜,适时收获。适宜范围 适宜静宁山
9、区种植。4、静宁11号品种来源 静宁11号是静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审定编号:甘审麦。2009年获得平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特征特性 生育期280天。幼苗生长匍匐,色淡,平均株高86cm。穗长方型、顶芒、白壳。平均亩最高茎数85.6个,成穗36.75万个,有效分蘖率42.8%,越冬率98.2%。穗长7.6cm,穗粒数平均34.2粒。子粒红色椭圆形、硬质。千粒重42.5g。容重802.5g/L,含粗蛋白14.1%,赖氨酸0.42%,湿面筋24.64%,沉降值30ml。对条锈病生理小种29号、水3、水14、条中31号表现中抗,抗白粉病和红矮病。栽培要点 9月中旬播种,亩
10、播量18kg为宜,亩保苗35万左右;要求种子包衣,生育期防治病虫害;成熟期及时收获,以免降雨危害。适宜范围 适宜平凉七县区及周边的宁夏隆德、西吉、泾源等同类地区的河谷川水地种植。5、静麦1号品种来源 冬小麦新品种静麦1号是由原静宁县种子公司选育而成的。200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品种审定编号:甘审麦。特征特性 冬性,生育期288297天。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宽、半披、株型半松散。株高110120cm。穗长7cm,穗长方形、顶芒、颖壳白色。穗粒数4450粒,籽粒白色、角质、椭圆形、千粒重4550g。含粗蛋白质(干基)15.11%,湿面筋32.2%,沉降值32.4ml。分蘖成穗
11、率47.2,茎杆弹性好,抗倒伏性强,抗寒耐冻,抗锈性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苗期对条锈混合菌免疫,成株期对洛13、条中29、水3、水14、条中32等生理小种免疫,对混合菌表现感病,属抵抗性品种,中抗叶锈病和白粉病。在20012003年省区试中三年平均亩产259.75kg,较对照增产6.2%。栽培要点 山区9月中下旬播种,亩播量20kg,播前用15%的粉锈宁拌种,施足底肥,返青后亩追施尿素10kg,孕穗开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叶面肥料进行补充,防止脱肥早衰。适宜范围 适用于平凉七县区及周边同类山区种植。6、静麦2号品种来源 静麦2号是由原静宁县种子公司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
12、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编号:甘审麦。特征特性 冬性,生育期281292天,属中晚熟品种。幼苗半匍匐,芽鞘白色,叶片绿色,叶相半披,宽叶,株型半松散。株高90100,秆粗,单株分蘖13个,分蘖成穗率47.1%。穗圆锥形,无芒、白壳,穗长6.57,小穗数1517个,穗粒数3547粒。籽粒椭圆形、红色、腹沟较浅、角质、饱满。成熟落黄好,口较紧,千粒重4348g,容重814.5g/L,出粉率86.4%。2003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蛋白质15.47%,湿面筋35%,沉降值37.2ml,吸水率63.9%,面团形成时间3.7分钟,面团稳定时间3分钟。抗倒伏、干热风,耐青干。抗白粉病,中
13、抗条锈病,高抗黄矮病、根腐病。20022003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对秆锈病免疫。栽培要点 9月中下旬播种,亩播量1517.5kg,播前用15%的粉锈宁拌种;膜侧种植,亩播量12.5kg。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返青后亩追施尿素10kg;孕穗开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叶面肥料进行补充,防止脱肥早衰。适宜范围 适宜于静宁、庄浪、通渭、陇西、定西以及周边同类地区川水地、山台地种植。7、中梁24号品种来源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24号是由天水市农科所选育。特征特性 冬性,生育期262天。幼苗匍匐,叶绿色,叶相下披,株高79.2cm,株型紧凑。穗长方形、无芒、穗长6.6cm,穗粒数25.9粒。籽粒
14、红色、卵圆形、粉质。千粒重33.19g,容重688g/L。含粗蛋白质17.35%,赖氨酸0.57%(干基),湿面筋41.63%。分蘖率较高,成穗率高,生长整齐,落黄好;抗旱抗寒。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对条锈病混合菌表现中抗至轻度感染,对条锈菌主要生理小种条中29号、水2类型表现免疫至高抗,对条中25号、31号表现中抗,对条中32号、水14类型表现中抗至轻度感染。栽培要点 适期早播,播前亩施农家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尿素10kg。亩保苗3035万株为宜,返青后视苗情适当施肥,抽穗后注意防蚜,适时收获。适宜范围 适宜静宁二阴山区种植。玉 米 品 种1、先玉335品种来源 是美国先锋公司
15、选育的玉米杂交种。由敦煌种业按照美国先锋公司的质量标准和专有技术独家生产销售。审定编号:国审玉。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86cm,穗位高103cm,全株叶片数19片左右。花粉粉红色,颖壳绿色,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形,穗长18.5cm,穗行数15.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半硬质,百粒重39.3g。该品种田间表现幼苗长势较强,成株株型紧凑、清秀,气生根发达,叶片上举。其子粒均匀,杂质少,商品性好,高抗茎腐病,中抗黑粉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田间表现丰产性好,稳产性突出,适应性好,早熟抗倒。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密度为40004500株/亩,注意防治大斑病、
16、小斑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精细整地,精量播种,增产增收。2、长城706品种来源 长城706是由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选育而成。先后通过宁夏、河北、内蒙和山西等多省市审(认)定。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9.5cm,穗位高 117.5 cm,成株叶片数1920片。茎基浅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0.7cm,穗行数18行左右,行粒数38.2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5g,容重770g/L,含粗蛋白10.65%,粗脂肪3.06%,粗淀粉76.09%,赖氨酸0.14%。生育期135天
17、,比对照沈单16号早2天。抗病性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矮花叶病,抗红叶病。感丝黑穗病。抗倒性强。产量表现 在20092010年甘肃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853.4kg,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4.8%。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73.9kg,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9.1%。栽培要点 4月中旬播种,亩保苗33003500株。重施肥料,基肥每亩施复合肥2530kg;追肥时,拔节期亩施尿素2530kg,复合肥5kg,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1520kg。并注意防治红蜘蛛和锈病。适宜范围 适宜在我省河西、中部及陇东玉米丝黑穗病不发生地区种植。3、五谷704品种来源 五谷704是由甘肃
18、五谷种业有限公司杂交选育而成。审定编号:宁审玉。特征特性 生育期133天,属中熟杂交品种。幼苗叶鞘深紫色,叶片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59cm,穗位100cm,成株20片叶,雄穗分枝35个,颖壳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绿色转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8cm,每穗18行,每行36粒,单穗粒重204g,出籽率86%,百粒重38g,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2011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容重743kg/L,粗蛋白(干基)7.9%,粗脂肪4.72%,粗淀粉74.17%,赖氨酸0.27%。2010年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抗性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茎腐病,感丝黑穗病,髙感矮花叶病
19、、玉米螟。该品种适应性强,抗旱,抗倒,抗青枯,丰产稳产。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方式:采用宽窄行6040 cm、6535 cm或等行距50cm,株距23cm,亩密度5500株。(2)播种:播种期4月1025日,地表5cm土壤温度稳定在12,亩播量2kg。(3)施肥重施农家肥,合理配施N、P、K化肥及微肥。(4)加强管理:注重巧施追肥,并在大喇叭口期心叶投颗粒杀虫剂防玉米螟。适宜范围 适宜甘肃、宁夏中部干旱带引黄灌区单种,需10有效积温2650。4、金穗2号品种来源 金穗2号是由甘肃靖远金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而成的杂交种。 特征特性 生育期128天,中晚熟。幼苗拱土力强,株型紧凑。株高236.
20、3cm,穗位高96.5cm。果穗长筒形,穗长22.2cm,秃顶长1.1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1粒,穗轴白色,半硬粒型、黄白色、千粒重373g,含粗蛋白质10.69%,淀粉75.46%,粗脂肪3.32%,赖氨酸0.31%。抗倒伏性较强,双穗率2030%,籽粒出产率80.8%。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抗丝黑穗病,但感染红叶病。栽培要点 播前结合整地亩施磷二铵40kg; 4月中、下旬播种,亩留苗河西及中部水地4000株,陇东和陇南35004000株。拔节期亩追施尿素20kg;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30kg。头水宜浅宜迟,防止霜霉病发生。适宜范围 适宜我省中晚熟玉米区种植。5、登义2号品种来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技术 培训 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