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备课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备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备课教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本学期七年级由我指导教学,每班人数较多,农村中学条件有限,只能采用12人分小组上机。经过走访交谈,对学生有了一些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个别学生虽然经过了去年一个学期的学习,但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仍然存在。针对上述不良习惯,在学习中学会严格要求,对于本学期的学习,要使他们进一步入好门,并能学以致用。二、目的要求、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规范学生上机行为;、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教材分析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
2、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教科书。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数据处理、第二章多媒体示文稿。具体做到:第一章中:了解电子表格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认识EXCEL窗口并掌握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学会在EXCEL中输入公式并能用简单的函数进行计算,掌握制作和美化图表的方法,能够综合运用EXCEL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第二章中:要求学生学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并能够改其属性。学会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调整动画的播放顺序。学会幻灯片的切换的设置方法,学会设置交互动作按钮。四、基本措施、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仔细讲授,进行演示教学、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
3、式进行学习。、耐心辅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信息素养。、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上机任务。5、寓教于乐,在学中受教育,在玩中受教育。6、分组教学,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时安排 第一章 电子表格与应用 8课时1、生活中的数据处理 1 2、设计、创建电子表格 23、编辑和美化表格 14、计算、分析数据 25、一目了然的统计图表 16、数据统计报告 1第二章 多媒体演示文稿 8课时1、演示文稿的规划和设计 12、演示文稿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13、编辑制作幻灯片 24、为幻灯片设置超链接 15、设置幻灯片效果 26、幻灯片的放映与评价 1二一五年三月第一章
4、:数据处理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数据处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据处理对生活的意义;2、了解数据处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尝试处理数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重点与难点数据的处理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数据存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数据处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数据处理的意义和方法。二、学习任务:1、确定有价值的数据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事例中对数据的处理讨论设计怎么对健康状况调查通过怎么的步骤完成?2、学会收集有用的数据,阅读课文及表格,讨论怎么收集数据,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收集数据,分组交流。3、整理数据表格式帮助我们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有用的
5、工具,将数据信息制作成表格往往比用文字描述更清晰易懂,易于体现数据规律。分组讨论表格在数据整理中的作用。学生尝试表格的设计;4、计算分析数据学生讨论前面的表格,哪些可以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在数据中哪些可以运用计算机统计?三、作业布置预习设计表格和创建电子表格第二课时:设计和创建电子表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子表格的窗口组成2、掌握在单元格中输入、复制与修改数据3、掌握如何给工作表重命名过程与方法:讲解加演示 “双主”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培养学生对软件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倡导使用正版软件。重点与难点单元格中数据的输入、复制与数据的修改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6、 电子表格是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之一,它具有简单快捷的表格制作功能,灵活实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方便直观的图形图表处理功能及简洁、有效的数据管理功能。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二、学习任务:1、认识Excel 2003Excel 是 Microsoft office 办公套件中的一个应用程序,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方便地制作各种电子表格,是一种集文字、数据、图形、图表以及其它多媒体对象于一体的流行软件。 1 )、Excel 2003 的启动与退出 在 Windows 桌面双击 Microsoft Excel 快捷方式图标,或选择“开始 / 程序 /Micr
7、osoft Excel ”菜单命令都可以启动 Excel 2000 .退出 Excel 的方法:单击关闭按钮或选择“文件 / 退出”菜单命令2)、Excel 窗口的组成。 Excel 窗口中包括标题栏、控制菜单图标、窗口控制按钮、菜单栏、工具栏、公式编辑区、工作区、状态栏、滚动条等部分。 图2-1“ Excel 2003”窗口 2、数据的输入 1)、数据的输入 启动 Excel 2003后,当状态栏上显示“就绪”状态时,就可以在工作表内输入数据了。一般情况下, 工作表中的数据类型可以是字符、数值、日期、时间等类型。 例如,要建立如图2-2所示的成绩统计表,首先应确定表中各项的数据类型。从表格中
8、可以看出,标题、表头与“姓名”均属于字符类型,而“出生日期”属于日期类型,“语文”、“数学”、“外语”、“总分”、“平均”均属于数值类型。 图 2-2 成绩统计表 (1). 字符型数据的输入 字符型数据是指由字符组成的数据, Excel 2003 会自动将输入的文字在单元格中靠左对齐,故称“左对齐格式”。要输入纯数字组成的字符串,须在其前加单引号“”。如要输入“ 0001 ”,应输入:“ 0001” ;或者先输入一个等于号“ = ”,再在字符串前后加上双引号,例如 = “ 0001 ”。 对图2-2 所示的表格,由于标题、表头与姓名都是字符型,在输入时首先用鼠标单击 C3 单元,使其成为当前单
9、元,然后在单元内输入标题“成绩统计表”;再单击 A4 单元填入“姓名”,单击 B4 单元输入“语文”,依此类推,一直到填入“平均”。 (2). 数值型数据的输入 数值是能用来进行算术运算的数据,在 Excel 中能用来表示数值的字符有: 0 9 、 + 、(、)、 、 . 、 E 、 e 等。 可以向单元格中输入整数、小数和分数。在输入数据时,可以使用日常计数法(如例中的各门课程的成绩),也可以使用科学计数法(例如, 0.000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1E-3 )。 2)、数据的复制与修改(1)、复制数据步骤:“复制”与“粘贴”(2)、修改数据选定待修改的单元格数据、直接输入要修改的数据。然后
10、在按回车键。3、保持工作表1)、确定待保存的工作表位置(电脑中的C、D、E、F盘符或者是其盘符中的某一个文件夹)2)、确定待保存的工作表名字,即文件名3、点击“确定”即可。编辑和美化表格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表格的编辑与修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插入、删除行或列2、掌握调整行高、列宽以及合并单元格3、掌握添加边框和背景色过程与方法:讲解加演示 “双主”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电子表格的修饰功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正确追求与认识,懂得美在生活中普遍性。重点与难点1、鼠标调整行高和列宽2、添加边框和背景色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制作简单的课程表2、实践操作:1)、行高与列宽的调整 在工
11、作表上操作时,为了满足设计要求,可以随时调整行高与列宽。 (1) 用鼠标单击要调整行(列)的行号(列号)以选定整行(列); (2) 将鼠标定位于表格线下(右)边线上(此时鼠标光标形状变为黑十字形); (3) 向下(右)拖动鼠标,增加行高(列宽);向上(左)拖动鼠标,则减少行高(列宽)。也可以双击鼠标左键, Excel 2000 能自动将行高调至最合适的高度。 2)、插入整行、列执行“插入” “行”命令,可以看到原来第一行的数据下移到了第二行,当前一行出现了一个空行。如下图所示。插入列的操作基本相同3、合并居中对齐 1)、对多列文字,选择“格式”工具栏的“合并居中”按钮,使所选区域居中对齐。 2
12、)、 使用“单元格格式”菜单命令 选择“格式 / 单元格”菜单命令,或快捷菜单的“单元格格式”命令,在显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对齐”选择卡(如图 2-3所示)中,根据需要选择“水平对齐”、“垂直对齐”、“文字排列方向(按度)”、“ 文字的自动换行”等选项对所选定区的对齐方式进行设置。 图 2-3 “单元格格式 - 对齐”对话框 4、边框设置 Excel 2003启动后,屏幕显示的是一个用网格绘制的大表,如果用户需要自行设置或调整网格线的形式,可按以下步骤执行: 选定需要操作的单元或区域; 选择“格式 / 单元格”菜单命令,屏幕显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如图 2-4 )所示; 在“预置”选
13、择框中,从“无”、“外边框”、“内部框”中选择一种形式; 在“边框”选择框中,根据给出的图示设置边框线; 在“线条”选择框中,选择相应的线条和颜色,单击“确定”按钮。 4)、 前景 / 背景设置 选择“格式 / 单元格”菜单命令,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字体”选择卡(如图 2-4 所示)中,设置前景颜色,在“图案”选择卡中设置背景颜色。 图 2-4 “单元格格式 - 边框”对话框 二、学生实践操作.制作一简单的课程表,要求星期的边框为红色、字体为黑色、字号为四号、节次的底纹为黄色,要求以“课程表”为标题,标题要居中。三、课后记:数据查询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排序和筛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4、1、了解什么是数据排序、数据筛选2、了解数据排序、数据筛选的作用3、掌握数据排序、数据筛选的操作步骤过程与方法:讲解加演示 “双主”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电子表格的强大功能,培养学生对软件学生的积极性。重点与难点数据筛选教学过程一、数据的排序 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表中的数据按某一个字段的升序或降序重新排列,这就要对所选定的区域(事先选定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不进行排序)或所有的数据(事先不选定区域)进行排序操作。排序的方法有两种: 1). 使用工具栏对数据排序 “常用”工具栏设有两个排序工具,一个是“升序”,另一个是“降序”。使用的方法是:先单击表格中的某一字段,然后选择“
15、升序”或“降序”按钮, Excel 2003 会将整个表格按该列的“升序”或“降序”重新排列。 例如,将表格中的数据按总分的降序排列,先单击“总分”列的任一单元,然后选择“常用”工具栏的“降序”按钮,排序结果如图 3-1 所示。 图 3-1 按总分降序排列后的结果 2). 使用菜单命令对数据排序 当需要根据多个列的值进行排序时,应选择“数据 / 排序”菜单命令,在“排序”对话框(如图 3-2 所示)内设置主排序字段与辅助排序字段,及“升序”或“降序”,按“确定”按钮后即可完成排序操作。 图 3-2 “ 排序 ” 对话框 二、 数据筛选 数据筛选就是将满足指定查询条件的数据记录显示出来,而不满足
16、条件的数据记录则被筛选掉。 1). 自动筛选 在图 4-5-2 所示工作表中筛选出计算机专业且数学成绩在 90 分及以上的同学,操作如下: 选择“数据 / 筛选 / 自动筛选”菜单命令(图 3-3 ),系统将在每个列位旁边增加了筛选条件下拉框(如图 3-3 所示); 图 3-3“数据 / 筛选 / 自动筛选”菜单 图 3-4 “专业”筛选按钮的下拉列表 在所需字段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指定的范围或“值”。范围可以是下列之一: 全部。选择此列的所有记录; 自定义。在显示的“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如图 3-5 所示)中设置筛选条件,条件中可以使用逻辑条件“与”和“或”。 按例题,选择“专业”下拉列
17、表后,在对话框中选择条件“专业等于计算机”,按“确定”按钮即可。同样,选择“数学”下拉列表后,在对话框中选择条件“数学大于等于 90 ” ,按“确定”按钮即可得结果。 图 3-5 “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设置专业条件 2). 定义筛选条件 用户不但可以对指定的工作表执行查询和筛选操作,还可以根据条件区域定义的条件进行高级筛选。条件区域中的变量必须与工作表中的字段名相同,条件区域和数据区域之间至少要有一空白行的间隔。仍对前例,使用高级筛选的操作步骤如下: 在条件区域 D13 中键入“专业”,在下一行( D14 )中键入相应的条件,如:“计算机”。同样,在 E13 中键入“数学”,在其下面键入
18、条件“ =90 ”; 单击数据清单中的任一单元格,选择“数据 / 筛选 / 高级筛选”菜单命令,在显示的“高级筛选”对话框中输入条件区域和数据区域后确定,即可得到预期结果,如图 3-6 所示。 图 3-6“高级筛选”对话框 该例的查询条件是按照逻辑关系“与”来进行的,同样,也可按查询条件“或”查询。 3)、数据抽选 数据抽选是将满足条件的记录数据复制到指定区域中。 若将上例产生的数据,抽选放在 A17 。操作时,可在图 4-5-7 所示的“高级筛选”对话框的“复制到”文本框中输入 A17 ,按“确定”按钮后,满足条件的记录即被抽选到 A17 为左上角的区域中。 数据统计公式与函数 教学课时:1
19、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Excel中公式的表示方法;2. 了解Excel中的库函数;3. 了解公式和函数的用途;过程与方法:学习和体会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 形成主动将Excel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重点与难点;Excel公式和函数的用途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一、 教师列举一个学生成绩统计表,说明在EXCEL中的数据统计二、从下载资源中的“调查表”给学生演示1.用公式、函数调查人数(利用复制公式)。2.用函数计算出各项运动的支持人数、最多支持人数、最少支持人数。*教师强调:利用公式、函数统计数据先要输入“=”;复制公式的操作要领;几个常用的函数su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信息技术 下册 备课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