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健康,我快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健康,我快乐.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活动一:我的发型(重点领域:语言 艺术)活动目标:1、 乐于观察发现各种发型。2、 能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 3、 学习用线描的方法画头发。活动准备 :1、 幼儿观察家人及同伴的发型,采访家人喜欢什么样的头发。 2、 教师准备几种发型的图片,电吹风、梳子、剪子等理发工具,镜子每人一面,笔芯较记号笔每人一枝。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的头发,并用语言描述。可引导幼儿看看、摸摸、比比,了俘发的特点。 ( 1 )看看:幼儿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头发是什么样的? 颜色、长短等。 ( 2 )摸摸:每位幼儿自摸头发,有什么感觉? 弹性、柔软、光滑等。 ( 3 )比比:幼儿自己结伴,互相观察头发(
2、从颜色、粗细、多少、软硬上去比较)。( 4 ) 小结:人类有各种各样的头发,有的颜色不一样,有的长短不一样,有的粗细不有的软硬不一样.2 、讨论发型。 ( 1 )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和同伴的发型。 ( 2 )出示发型图片,请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 ( 3 睛幼儿说说还见过什么样的发型。 ( 4 )讨论:什么样的发型适合小朋友? 3、 讨论:头发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 1 )提问:你们知道自己的头发有什么作用? 美化自己、保护头皮等。 ( 2 )提问:怎样保护我们的头发? 勤洗头,勤理发,小朋友不要烫、染头发等。 4、 出示理发工具,让幼儿说说是什么。请幼儿说说理发的感受和故事。 5、 学习用线
3、描的方法画头发。( 1 )睛幼儿对着镜子观察并说说自己的头发是什么样的。 ( 2 )教师示范线描画法:用记号笔画出细细的、长长的线表示一根根头发,线要密一 些。( 3 )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对着镜子画画自己的头发。 6 、展出幼儿的作品。活动建议: 1、参观理发店,了解理发师的工作、理发工具等。 2、角色游戏:理发店。 3、 在美工区提供纸笔、练习册供幼儿设计发型,提供头形(椭圆形)的硬纸板和毛纹带等供幼儿制作头发;在表演区提供假发套(可以自制)供幼儿表演用。 4、 此活动可分两次进行, 1 一 3 环节为第一次活动, 4-6 环节为第二次活动。活动二:神奇紧身衣(重点领域:科学健康)活动目标
4、: 1、对观察自己的皮肤感兴趣。 2、了解皮肤的特点和作用,知道要保护自己的皮肤。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触觉感受。活动准备:1、每人一份绘画用的纸、笔。 2、每组一个纸盒(在一侧剪出一个小洞,仅容小手穿过),内装鞋刷、水果、布绒玩具、木块、棉织物、镜子、金属制品等便于触摸的物品。活动过程: 1、触觉活动:神奇的纸盒。纸盒内放有不同形状和不同质地的物品,让幼儿摸摸并说出物品种类或名称。教师将物品取出,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2、讨论:为什么不看就知道是什么?是谁具有这样的功能?人身体上哪儿有皮肤? 3、幼儿 4 5人一组,每组一个纸盒。幼儿轮流摸盒中的物品,说出种类或名称,其余幼儿验证。取出盒中物
5、品,试试还有哪里的皮肤能猜出答案。 4、按一按、揪一揪身上的皮肤,摸一摸身上哪里的皮肤怕痒。 5、幼儿在同伴的手上、脸上或任卜用手指画简单图形,让对方闭上眼睛猜猜画的是什么。 6、讨论:皮肤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 1 )幼儿讨论皮肤的作用,教师小结:皮肤有触觉,能调节体温、排泄废物。 ( 2 )讨论:我们应怎样保护皮肤?小结:根据天气更换衣服;不要随便将有刺激性的物品涂到皮肤上;要经常清洗,以免皮肤感染;如果皮肤受伤了要及时加以处理,不可让伤口感染。活动建议: 1、 在科学区放置放大镜供幼儿进一步观察皮肤,放置触摸箱或触摸袋(里面装有多种物品)让幼儿触摸。 2、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儿保持皮
6、肤干净。 3、 可让幼儿用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感知不同属性的物体。 4、 当幼儿出汗或皮肤破了时,可进行相应的随机教育:观察汗是从哪儿出来的,皮肤破了有什么感受等。活动三:有趣的指纹(重点领域:科学艺术)活动目标: 1、探究哪些材料可以保留指纹。 2、 了解指纹在生活中的作用。 3、 学习用线描的方法画指纹:活动准备:1、 幼儿学习过放大镜的使用,在家观看过关于侦破案件、勘察现场的影视资料。2、 指纹挂图,放大镜、镜子、布、光滑的纸、粗糙的纸、印泥、油泥等,新生儿手印模, 3、 笔迹较细的勾线笔,绘画纸。活动过程: 1、 出示新生儿的手印模,请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说出上面的花纹。 2、 请幼儿
7、看看自己手上面的花纹有什么特点,逐步引导幼儿观察指纹的特点: 3、 出示螺纹、簸纹的指纹挂图,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它们的不同。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每个手指的指纹,比较与图上指纹的异同。小结:指纹的分类螺纹与簸纹。 4、 讨论:指纹的作用。小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所以指纹可用来鉴别身份,可帮助警察破案,也可用于保险柜密码。 5 、探究活动:什么材料能够留下指纹?提供镜子、布、光滑的纸、粗糙的纸、印泥、油泥等,让幼儿做记录。 6 线描:我的指纹。要求线条画得清晰、不重复。活动建议: 1、创意指纹画:用多种图案来装饰手掌。 2、第 6 环节可单独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四:摸摸骨头在哪里(重点领域:科学语言)
8、活动目标: 1、 对人体骨骼及其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2、 能用动作、美工表现自己对骨骼的认识。 3、 探究、了解关节的作用,体验探究的乐趣。活动准备: 1、 几张 X 光透视片子。 2、 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 3、 木板(能绑住膝关节)、硬纸筒(能套住肘关节)若干,纸盒、白纸、剪刀若干。活动过程: 1、 请幼儿摸摸并说说身上哪里有骨头。 2、 收集、分享资料:让幼儿互相看看自己带来的透视片子,讨论碑里有骨头: 3、出示人体骨骼挂图,初步认识骨头。教师边介绍边让幼几簇藻祀应的骨头在哪儿。师:我们的身上有很多块骨头,头上有头骨,嘴巴上下是领骨,还有青作骨、脸骨、手骨、腿骨等。 4、 讨论:骨头有什
9、么作用? 5、 提问:假如没有骨头会是什么样?让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 6、 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骨头?玩的时候注意避免受到猛烈撞击,遵守交通规则等。 7、 美工:我的骨头。在纸盒剪成的人体图上用白纸条剪贴骨头。8、 小实验:l )阅读幼儿用书,请幼儿猜猜:小明能灵活地跑动和吃到手里的饼干吗? 2 )实验:在膝关节的前面和后面绑上木板,你还能灵活地走路吗?把胳膊用硬纸筒套起来,你还能吃到手里的饼干吗?让幼儿充分实践,体验膝关节和肘关节的重要作用,体验互相喂饼干吃的乐趣。 9、 幼儿活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猜猜哪儿有关节。 10、 阅读幼儿用书,探究动物的关节在哪里,并设计“会动的机器人”。活动建
10、议: 1、 在科学区提供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供幼儿继续观察。 2、 在美工区提供纸盒、纸条、剪刀等供幼儿制作人体骨骼模型图。3、 此活动可分两次进行, 1 一 7 环节为第一次活动, 8 一 10 环节为第二次活动。 4、 在每次运动前,要提醒并带领幼儿活动多个关节,可边活动边告诉幼儿关节的名称。活动五:身体上的数字(重点领域:科学)活动目标: 1、学习书写数字“1”、“2”。 2、感知身体上器官的数量。 3、养成认真、整洁的习惯。活动准备:数字卡片“1”、“2”。活动过程: 1、 认识数字“l”。 ( 1 )出示数字“1”,请幼儿说出“ 1 ”像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 2 请幼儿说说身体有
11、些什么器官数量是一个。 ( 3 )请幼儿说说“ l ”还可以代表什么。 ( 4 )教师示范书写“1”,幼儿进行书写练习。 2、 认识数字“2”。 ( 1 )出示数字“2”,请幼儿说出字像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 2 )请幼儿说出身体有哪些器官数量是“2”。 ( 3 )请幼儿说说“2”还可以代表什么。 ( 4 )教师示范书写“2”,幼儿进行书写练习。 3、 幼儿练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4、 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上填写相应器官的数量,并书写“1”、“2”。活动建议:请幼儿统计家里的日常用品家用电器的数量。会写的数字用数字表示,不会写的数字用相应的标记表示,重点练习“ 1 ”和“2”的规范写法。活动
12、六:怎样移动身体(重点领域:健康)活动目标: 1、 乐于探究用不同的方法移动身体。 2、 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3、 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活动准备录音机和音乐磁带,一块宽阔、安全的草地。活动过程: 1、 在音乐的伴奏下,引导幼儿做走、跑、跳、蹲、扭动身体、钻、爬等动作。提问:我们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做了哪些动作? 2、 探究活动:怎样移动身体? ( 1 )自由做一个动作移动身体(如走 向前走、后退走、侧身走等;跳 向前跳、向后跳、侧身跳、单脚跳、双脚跳等;爬 双膝着地爬、匍匐向前爬、侧身爬等)。当幼儿想出任何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时,教师都给予热情鼓励。 ( 2 )提出问题:如果不用脚,
13、如何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移动身体呢?先请个别幼儿示范有代表性的脚不沾地移动身体的动作,再集体练习,如手膝爬、葡旬前进、“牛耕田”、横躺滚等。 3、 竞赛活动:将幼儿分成两组或四组,用幼儿想出的其中两种方法进行比赛。 4、整理活动:模仿动物的动作,如大象甩鼻子、鲤鱼翻身等。活动建议: 1、 让幼儿模仿动物移动身体的方式,如走、跳、飞、游、爬等可进行比赛: 2、在活动过程中,既要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运动方式,还要尽量要求幼儿将各个动作做到位。 3、要避免长时间做一个动作,以免损伤幼儿的肌肉和骨骼。活动七:跳动不停的心脏(重点领域:科学语言)活动目标:1、 感受心脏的跳动,对人体内部器官有探索的兴趣。 2
14、、 知道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及其功倦: 3、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准备: 1、 幼儿有体检时被医生用听诊器听心音的经历。 2、 听诊器,心脏跳动的录音,欢快的音乐。活动过程: 1、 放心脏跳动的录音,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声音,并模仿此声音。2、 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并说说心脏是什么样的。3、 请幼儿猜猜心脏在人体的哪个部位(人体胸部的左上方)。教师帮助幼儿指出目己心脏的位置。 4、 请幼儿把耳朵贴在相邻幼儿的胸口上,听听声音。 5、 感受运动后心跳的变化。 ( 1 )请幼儿随欢快的音乐跳舞。 ( 2 )音乐停止,请幼儿将手放在自己的心脏处,感受心脏快速的跳动。 ( 3
15、)幼儿两人一组,把手放在同伴心脏处感受心跳。 ( 4 )提问:心脏怎样跳动?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如:象声词 咚咚,怦怦,扑通扑通 动作 拍手,跺脚,双手模仿心脏一张一合 6、 讨论:心脏的功能及保护。小结:心脏是身体的重要器官,它像人身体的发动机,日夜不停地跳动,将血液送到全身各个地方,使身体得到营养物质和氧气,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如果心脏停止了跳动,人就会死亡。所以,要很好地保护心脏。锻炼身体能使心脏健康,但不能长时间做剧烈运动,否则心脏会因过度劳累而受损。害怕或发热时,心跳加快,因此,不要看恐怖的动画片,发烧时要及时治疗。睡觉时不要趴着睡,以免压迫心脏。活动建议: 1、 在科学区提
16、供听诊器,让幼儿相互听听心脏跳动的声音,摸摸脉搏的跳动。 2、可选择有关心脏功能的易懂的录像带让幼儿观看。 3、 此活动重点是激发幼儿对人体内部器官奥秘的兴趣,因此只要让幼儿初步感受到心跳的现象,认识心脏的基本功能即可,不必过于强调有关心脏的科学知识。活动八:我的身体模型(重点领域:艺术科学)活动目标: 1 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人体模型,体验创造的乐趣。 2 了解人体内主要器官的位置、特点。 3 能与同伴分工合作。活动准备 1 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各类废旧材料,阅读关于人体结构的书籍。 2 人体结构挂图,纸箱、硬纸板、毛线、海绵、食品袋、吸管、气球、透明胶、绳子、剪刀等制作材料。活动过程 1
17、出示人体结构挂图,请幼儿说说人身体上有些什么部位或器官,边说边摸摸身体的相应部位。 2 出示纸箱,请幼儿思考并讨论:你能用纸箱和一些辅助材料做一个人体模型吗?你准备做哪些部位或器官的模型?你需要一些什么材料? 3 出示已经提供的几种材料 纸箱、硬纸板、毛线、海绵、食品袋、吸管、气球、透明胶、绳子、剪刀等,让幼儿认识。 4 幼 J 卜 3 ? 5 人一组制作人休模型教师辅导。教师可引导幼儿将纸箱宽面的正中拉开或剪开,使纸箱的一面能像对开门似的左右打开。可引导幼七选择合适的材各该器官,如将粗吸管剪成一截一截的串起来做脊椎,用红、蓝毛线做血管,将硬纸板连接起来威画获等。 5 举办人体模型展。活动建议
18、 1 可在活动区让幼儿继续丰富模型,也可提供火柴棒吸皮泥等材料供幼儿制作身体小模型。 2 不必过于强调器官的位置和大小。活动一有营养的鸡蛋(重点领域:语言健康)活动目标 L 对鸡蛋的多种烹调方法感兴趣。 2 初步了解鸡蛋的营养价值,知道应每天坚持吃一个鸡蛋: 3 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鸡蛋的烹调方法,学习词汇“煮、懊犷妙,、蒸。活动准备鸡蛋,烹调用具,调料。活动过程 1 出示一个鸡蛋,提问:你吃过什么样的鸡蛋?你最喜欢吃什二样的鸡蛋。让幼儿充分讨论,用语言表述。 2 打开幼儿用书,说说这些鸡蛋是怎么做的。了解鸡蛋的不日产调方法(炒、煎、煮、蒸、做汤、腌制加工等)。 3 观察教师烹调鸡蛋,并品尝。
19、“煮”:教师将鸡蛋放人锅中用水煮,幼儿观察变化过程,熟后科亮易尝:煎”:教师将鸡蛋打开放人锅内用油煎,幼儿观察鸡蛋在烹调生唾中的变化,并品尝。妙”:教师将鸡蛋打开放人碗内搅匀,放进锅内用油炒,幼儿砚弃呜蛋在烹调过程中的变化,并品尝。害,:将鸡蛋拌匀,加人油、盐、葱花,放人蒸锅里蒸。蒸好后幼几饭察其形态变化并品尝。 4 讲述各种鸡蛋烹调法的名称、过程,让幼儿说出其味道、颜色甸形状的异同。 5 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吃鸡蛋?小结:鸡蛋含有多种营养,是很好的营养食品,比较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吃鸡蛋了。现在,不管是大汰还是小朋友,最好每天吃一个鸡蛋。 6 讨论吃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 ( 1 )蛋虽然好吃,但一次不能吃得太多,吃多了不容易消化。 ( 2 )没有烧熟的“流黄蛋不能吃,因为里面含有细菌,吃了容易拉肚子:( 3 )蛋白和蛋黄含有不同的营养,所以吃蛋时要把蛋白、蛋黄全部吃下去,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吸收到全面的营养。活动建议 1 参观附近的养鸡场,了解如何收集、运输禽蛋。 2 收集、展示其他蛋,如鹤鹑蛋、鸭蛋、鹅蛋等,了解蛋的来源和营养价值。 3 用鸡蛋壳制作工艺品。 4 煮、蒸的鸡蛋最好先做好,以免教学活动中长时间等待。 5 在用语言描述鸡蛋的烹调方法时,可让幼儿伴以动作表示。活动二长长的海带(重点领域:健康科学)活动目标 1 对海里能吃的食物感兴趣。 2 认识海带
21、等常见的海产品,初步了解它们的名称、特征、吃法及营养价值。 3 喜欢吃海产品,享受做凉拌海带的乐趣。活动准备 1 幼儿从家带些海产品(如海鱼、海虾、海哲、海带、紫菜等),到莱场了解、购买海产品,收集海产品的相关资料。 2 干海带、泡过的海带,盆、热水,凉拌海带用的煮好的海带丝及调料,一盘凉拌好的海带。 3 有关介绍海带生长情况的录像或图片。活动过程 1 出示干海带请幼儿猜猜是什么。 2 请幼儿猜猜,如果加水它会变成什么样子?有多长,多宽? 3 在放海带的盆里加人热水,请幼儿观察它的变化。如需时间长,则拿出已泡好的海带,启发幼儿比较两者的不同。 4 提问:海带生长在哪里?观看录像或图片,请幼儿描
22、述海带的样子。 5 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生长在海里的海带。提问:它在海里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启发幼儿用身体的扭动、手臂的摆动表现海带的柔软与动感。 4 讨论:海带的营养和吃法。提问:你们喜欢吃海带吗?海带有什么营养?你吃过什么样的海带?小结:海带含有丰富的营养,碘和钙的含量很高,多吃海带可以长得更高。海带可以凉拌、红烧、做汤等。 5 海带属于海产品,请幼儿说出海产品还有哪些。请幼儿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享。 6 自制凉拌海带。教师和幼儿一同制作凉拌海带:将事先煮好的海带丝分成几盘,倒进调料进行凉拌,幼儿集体品尝。活动建议 1 认识带鱼。么绘画:海底世界。 3 可结合进餐,进一步认
23、识不同的海产品,如紫菜汤、红烧带鱼、红烧剥皮鱼等。活动三册玉米(重点领域:科学)活动目标 1 对分解、合成符号感兴趣,理解它们的意义口 2 学习 3 的分解组成。 3 书写数字 , 3 。活动准备小猴的图片 1 张,玉米图片 9 张,筐子图片 2 张;丁、丁、气及分解符号“ A ”每个幼儿一份;雪花片若干。活动过程 1 出示刁喉、玉米的图片,沸粼小猴册玉米撇故事。出示 3 个三夫,请幼儿数一数有多少个。 2 出示两个筐子的图片,提间:把三个玉米放在两个筐里,妥求每个框里都有玉米,怎样分?有几种分法?并请幼儿实际操作。 3 提问:如果用数字来表示以上的分法,该怎样表示?教师娜鱿几的想法用数字丫、
24、份,、 r ,及分解符号“ A ”表示,让幼儿理解 3 是总数,分成的 2 和 l 是墓分数: 4 用以上的例子让幼儿理解合成符号“ V ”的意义。 5 幼儿用雪花片、分解符号和数字 3 ,操作 3 的分解组成: 6 打开幼儿用书,填写 3 的分解组成。活动建议 1 ,在练习册上复习巩固 3 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2 在活动中,提供豆子、小玩具等让幼儿反复操作 3 的分解组成井用致字和符号做记录。活动四大馒刹重熹领域:艺术语言)活动目标 1 ,能用对唱的方式歌唱,学习用对称的句式创编歌词。 2 认识米、面等食物的来源。 3 知道要爱惜食物。活动准备 L 一个馒头,一碗米饭;一盘米,一盘面粉;稻德
25、和麦穗的实扮或泞吕: 2 歌曲磁带。活动过程 1 练声,复习会唱的歌曲。 2 出示一个大馒头,请幼儿猜猜并说说馒头是用什么做成的是店亡瓦成的:出示米、面粉,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哪一种能做馒头。 3 请幼儿说说面粉是从哪里来的,并出示稻穗和麦穗的实牧或仿鑫艺几了解其名称及外形特点。4 幼儿倾听歌曲(大馒头 ,熟悉旋律。 5 幼儿随歌曲的节奏朗诵别司。 6 学唱歌曲。幼儿在唱熟的基础上,学习用对唱的方式唱歌口 7 创编歌曲。 ( l )讨论: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尝试仿编歌词并演唱。 ( 2 )讨论:豆腐、牛奶、饺子等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自由创编歌词。 ( 3 )对唱:一人提问,多人对答。活动建议 1 到
26、厨房参观、采访厨师做馒头的过程。 2 可带幼儿到附近的农村参观稻田、麦由。 3 此活动可分两次进行, 1 一 6 环节为第一次活动, 7 环节为第二次活动。资源链接大馒头 1 一 F 备样丽,。明仁曲毕毕上渔 l 互 31 上冬票一里!互粤“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一里里季二里一立 5 孟工 立 J Jee 工 111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大大的便头傲得好,小朋友吃了身体好。沽动五干果店(重点领域:科学健康)活动目标 1 对干果有观察和探究的兴趣。2 了解几种干果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与水果的主要区别。 3 学习 3 的加、减法。活动
27、准备 1 松子、板栗、核桃、花生、瓜子等干果,梨子、苹果等水果,砸核桃的工具。2 花生、向日葵、核桃、板栗的图片;教具符号卡“ + 、“一、“ = ”、“ A ”、“ v ,数字卡 , l 、 , 、 , ”。 3 学具“ + , ,、“一,、“ = , 、“ A 数字卡“ l ”、 7 、 3 ”。活动过程L 认识松子、板栗、核桃。( l )出示松子、板栗、核桃,请幼儿说说是什么,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 2 )猜猜它们长在哪儿,可让幼儿充分发表见解。 ( 3 )讨论:怎样吃松子、板粟、核桃? ( 4 )幼儿操作、品尝,并说出它们的味道。( 5 )了解干果的食用价值(对脑的发育特别有益)
28、 o 2 认识其他千果,如花生、瓜子等。讨论:它们长在哪儿?可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3 品尝两种千果和水果,请幼儿说说千果与水果有什么不同之处。小结:干果是含水分较少的植物的果实,大部分外壳厚且坚硬,不能食用,可食用的部分主要是硬壳内的果仁;水果是含水分较多的植物的果实,大部分皮较薄,可食用的部分有果皮、果肉、种子等。 4 用花生、核桃、板栗图片及算式卡学习 3 的加、减法。 ( l )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先出示 2 颗花生的图片,再出示 1 颗花生的图片,问:一共有几颗花生?边讲边用 3 的合成式表示。告诉幼儿:合起来就是加起来,把两个数加起来,算出一共是多少的方法叫做叻 n 法,。 ( 2
29、 )认识加号和等号。出示“ + ,号:表示加法的符号叫 1 故旅号,加号的写法是横竖两条短线一样长。认识等号:等号前两个数相加和等号后面一个数一性大。 ( 3 )认识加法算式: 2 + 1 = 3 是加法算式,表示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请幼儿用学具摆放算式。同以上步骤,学习 3 的减法。活动建议 1 将千果和水果摆放在自然角,供幼儿观察。 2 可利用千果进行数数活动,如按数群数数。 3 用硬果壳(如核桃、板栗、松子、花生等洲故工艺品,如红枣项链、花生手镯、瓜子皮粘贴画等。 4 此活动可分 2 次进行, 1 一 3 环节为第一次活动,第 4 环节为第二次活动。活动六我会配餐(重点领域:健康赵学
30、)活动目标 1 对健康饮食的学问感兴趣。 2 初步学习合理配餐,知道要有荤有素,有菜有主食等。 3 养成不挑食的习惯。活动准备 1 教师了解幼儿平时的饮食习惯,幼儿具备一些荤莱、素菜有不气营美的经验。 2 各种食物的图片若干,盘子若干;食物金字塔的图片或课件:活动过程 1 幼儿自选食物图片,搭配自己的中餐。 2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配餐。 3 播放课件 食物金字塔 或出示挂图,了解合理搭配饭菜的方法 ( l )了解配餐的食物类别。认识食物金字塔上的几大类别 王谷类蔬菜类、水果类、奶类、肉类、油糖类,并请幼儿将不同的食物图片贴在食物金字塔柜立的位置。 ( 2 )了解配餐的食物量:食物金字塔底部的五
31、谷类应吃得最多,越往上数量应逐渐减少。 ( 3 ) J 、结:均衡的饮食应包括奶类、肉类、蔬菜类、水果类和五谷类等五大类别。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人体需要吃不同的食物,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因处,合理的配餐应荤素搭配,且荤菜不宜太多;有菜,还要有主食口分析两份不合理的配餐(如鱼、肉、虾、鸡蛋汤、米饭,或白菜、豆芽、萝卜汤、米饭等深对合理搭配食物的理解。 5 幼儿调整配餐。 6 幼儿自选食物图片,搭配自己的早餐,并进行评价。活动建议 1 请家长配合,准备各种饭菜点心,利用午餐时间,真实地进行一次自助餐活动,要求幼儿能主动根据配餐原则选择、搭配食物。2 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讨论一日三餐的配餐如何更加
32、合理,符合营养要求,并做记录。 3 利用每天进餐的机会,和幼儿一起说说每餐的食物,强化科学饮食的重要性。活动一我不生气了(重点领域:社会语言)活动目标 1 能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能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 2 学习调节自己不愉快情绪的方法。 3 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情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活动准备幼儿观察他人(同伴或家人)生气的表情,了解生气的原因以及他们调节不愉快情绪的方法。活动过程 1 阅读幼儿用书,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会生气?遇到这种情况她该怎么办? 2 提问:你生气过吗?你为什么会生气? 3 讨论:心情不好时,我们可以怎么办?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让幼儿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33、。可阅读幼儿用书,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将心事说给大人听,自己在床上哭一哭,去运动一下等)。 4 幼儿尝试编一个“我不生气了”的小故事,并结伴进行清景表演。 5 幼儿学唱歌曲(拉拉钩)。 ( 1 )倾听歌曲,说说歌曲的内容。 ( 2 )用拉拉钩,拉拉钩我们又做好朋友”这一句练声。 ( 3 )按照节奏朗诵歌词。 ( 4 )初步学唱歌曲。 ( 5 )按歌曲前后两段,分别想像生气和重做好朋友的情景,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清来表现不同的情绪。活动建议 1 在把握乐曲的结构和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两人合作创编简单的动作进行演唱。 2 第 5 环节可单独进行一次活动。资源链接拉拉钩
34、1 _ F 备陈毓词汪玲曲廷旦一互呈一杏 l 擎 1 1 。) i 七二巨一 2 一 l 互一 1 鱼一旦 2 一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甲甲 3 5 35 不理不睬,厂入 1 1 3 21 小嘴巴往卫一互卫一乏 3 我伸小指头厂、立 5 50 友呀几不理不:一 I ;过鱼 6 睬,小嘴巴往上(旦一互互一查直一直 5 56 户八 1 5 . 5 . , 翘呀蝉几红 IJ 鱼宜七卫) I 之立旦一乏 30 你伸小指头,一 l 过纽皿拉拉钩拉拉钓拉拉钩,我们又做好朋 Z 入厂入互泛一查互立 61 互 1 . 10 l 我们又做好朋友呱活动二大声说出来(重点领域:语言社会)活动目标 1 能理解故事内容
35、和主要意思,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 懂得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3 树立自信心。活动准备 小迷糊兔 故事磁带。活动过程 L 请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 小迷糊兔):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了里面有哪些小动物? 2 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并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不要求幼儿能完整说出能说多少是多少。 3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边看图边听故事。 4 提问:谁给小迷糊兔提过建议?提了什么建议?小迷糊兔是怎么做的?逐幅看图,请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东讨论: ( 1 )冬天到来时,小迷糊兔为什么还没有盖好房子? ( 2 )为什么小迷糊兔会听熊大哥的话,把房子改成平顶房呢? ( 3 )为什么小迷糊兔最终没有
36、建好圆顶的房子呢? 6 交流:你想对小迷糊兔说什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称担对自己说此什么?活动建议 1 可将磁带放人表演区,提供相应的头饰,供幼儿表演故事。 2 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不太有主见的幼儿的观察和引导。资源链接小迷糊兔杨红耍小迷糊兔从来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因为他从来就没有自己的主意。秋天来了,小迷糊兔想为自己盖一座温暖的房子。他想盖一座红色的尖顶房子,于是就拉来了木头和砖块,打好了地基,开始砌墙。墙砌好了,他又用木头搭好了房梁。这时,熊大哥来了。熊大哥左看右看,妓起了眉头:“哎呀呀,小迷糊兔,你这座房子怎么能盖成尖顶的呢? 小迷糊兔顿时没了主意,问:“熊大哥,你看盖什么样的
37、房子才好呢? “我看你盖成平顶的房子好!”熊大哥给小迷糊兔出主意,“春天,可以在上面硒太阳;冬天,房顶上积满了雪,还可以在上面堆雪人呢! 小迷糊兔一听,平顶房子果然好,就把色经搭好的房梁稀里哗啦地拆了下来。当平顶房子要封顶的时候,大花猫来了。大花猫看了房子后,直摇头:咦,我从来没见过比这更难看的房子了。”“这房子难看?”小迷糊兔一下子泄了气。“你看我应该盖一座什么样的房子才好呢? 小迷糊兔又向大花猫讨主意。“我看你应该盖一座独特的房子。”“什么样的房子才算独特呢?”大花猫眨眨眼睛,说:陈没有见过的房子就是独特的。”小迷糊兔想了半天,什么样的房子他都见过,好像圆顶的房子还没见过。小迷糊兔以为圆顶
38、的房子就是独特的房子。于是,他稀里哗啦地把平顶房子拆了,重新把墙砌成了回形。这时,秋天就要过去了。砌好了固墙,团顶该怎么盖呢?小迷糊兔不知道。因为他没见过,所以不会盖。寒冷的冬天终于到了,北风呼呼地刹。没有房顶的房子既不能档风,也不能遮雨,小迷栩兔冻得在墙边蜷成一团。“小迷糊兔,”践鼠从土堆里探出头来,问道,“你的房子从秋天盖到冬天,怎么还没盖好呢?”小迷糊兔满肚子的委屈,哭了起来:“我不会盖回顶房子。我本来是想盖尖顶红房子的可是,熊大哥和大花猫 奸啦,不要怪别人了。”族鼠用他温暖的小爪子轻轻地碰了碰小迷糊兔,说,要怪就怪你自己。” , , J 、凝鼠,”小迷糊兔又向接鼠讨主意,“你看我该怎么
39、办呢?”踢鼠瞪了他一眼,说:“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小速糊兔吞吞吐吐地说:伙还是想盖一座尖顶的红房子。”麟鼠又用小爪子轻轻地碰了碰小迷糊兔,说:“再说大声一点,坚决一点!”小迷糊兔坚决地、大声地说道:“我要盖一座红色的尖顶房子! 活动三帮助老爷爷(重点领域:科学社会)活动目标 1 学习 4 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合活动感兴趣。 2 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 1 的几种分合方法。 3 书写数字 4o 活动准备 L 一个老爷爷、 16 条鱼和 2 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 学具: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 4 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
40、纸每个幼儿一张。活动过程 1 出示 4 条金鱼和 2 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 4 条鱼,他要把这 4 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放,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2 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 4 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3 在黑板上出示 4 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另一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 4 的几种分法,知道 4 有 3 种分法。 4 讨论: 3 有几种分法? 2 有几
41、种分法?将 2 一 4 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 1 的几种分法。 5 练习:翻开幼儿用书,添画或填写 4 的分解组成式。活动建议 1 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 4 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2 在此活动中,关于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 1 的几种分合方犷这一规律只需让幼儿初步感知即可。在大于 4 的数的分解组成活动中,幼儿会逐渐理解这一规律。活动四把我的名字唱出来(重点领域:艺术社会)活动目标 1 体验接龙歌唱的乐趣。 2 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歌唱,能唱准旋律和咬准重复的歌词二 3 喜欢自己的名字。活动准备手掌击板一个,歌曲磁带。活动过程 1 练声。请幼儿分别用“来
42、来来 和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彗声:可以用熟悉的练声曲。 2 倾听歌曲请幼儿说说歌曲中唱出了谁的名字。3 请幼儿边听旋律边用来来来 ”的歌词跟着旋律哼唱,以熟悉旋律。 4 幼儿跟唱原歌曲。 5 教师示范将自己的名字填入歌曲中,并大声哼唱。 6 请幼儿尝试将自己的名字填人歌曲中,先小声哼唱,再大声哼唱。可集体练习幼儿的名字,要求唱准字音。接龙唱自己的名字。用手掌击板作为游戏的指挥棒,拍到谁的头,谁就站起来哼唱自己的名字。游戏可反复进行。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速度哼唱,并配上有趣的身体动作一 l 卡节奏地舞动。活动建议 1 创编 劳动歌 ,如来,来,大家来扫地呀,、来,来,我来炒黄瓜呀”等。 2 教师
43、可改变弹奏的速度,激发幼儿哼唱的兴趣。 3 一鼓励幼儿边唱歌边做不同于他人的、表现自豪的动作。资源链接把我的名字唱出来 . 。子呈一旦一呈 l 生卫旦 1 一引: 11 互里卫 55 来来我是汤米,汤未乏一五 2 一连 1 22 !卫一进吏且一立工 乏一 3 鱼 1 11 米米米米来米来来来来米米米米来米米米来来。 2 . es 通七呈 55 互一互上 2 2 1 Zes 连旦一迄工二鱼通我是杰西卡呀,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活动五四个小朋友(重点领域:科学)活动目标 1 乐于参加加减法学习活动。 2 进一步理解“ + 、“一”、“ = ”以及数字在算式中的意义。 3 学习 4 的加、减法
44、。活动准备 1 教具:图片一一 4 个小朋友, 4 辆汽车, 4 个苹果, 4 个皮球;符号卡 + , , “一” , = , A , V ;数字卡 l , 丫,勺” , , 4 。 2 学具: + , “一” , = , “八”;数字卡: , l , 7 , 丫, , 4 。活动过程 1 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 1 )讲述 4 个小朋友到小明家玩的故事。先出示 3 个小朋友的图片,再出示 l 个小朋友的图片,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边讲边用 4 的合成式表示。 ( 2 )提间:怎么知道一共有 4 个小朋友呢?引导幼儿说出: 3 和 I 合起来是 4 。师:合起来就是加起来。把两个数
45、加起来,用加法计算。( 3 )请幼儿列出加法算式: 3 + 1 = 4 。 2 练习 4 的加法。 ( 1 )提问:四个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汽车,他们先找到 1 辆小汽车,后来又找到 3 辆小汽车,请问他们一共找到几辆小汽车?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出示相应数目的汽车图片。请 1 一 2 名幼儿在黑板上用数字卡摆出算式,并读出算式。 ( 2 )请幼儿自己操作摆出算式,并读出算式。 ( 3 )提问:小明的妈妈请小朋友吃苹果,先拿出 3 个苹果,再拿出 1 个苹果,一共拿出几个苹果?幼儿说出得数,并摆出算式。 3 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 1 )操作图片,讲述题目:桌上有 4 个苹果,小明吃掉了 1 个,桌上还有几个苹果? ( 2 )提问:怎样算出桌上剩 3 个苹果的?启发幼儿说出是从原来的 4 个中吃掉(去掉)了 1 个,就只剩下 3 个了。师:要知道还剩下多少,就要从原来的总数中减去去掉的那个数,这种计算方法叫做“减法”。 ( 3 )请幼儿列出算式 4 一 1 = 3 ,并带幼儿读出算式。 4 练习 4 的减法。 ( 1 )提问:桌上有 4 个苹果,小明和小刚吃掉了 2 个,还剩几个苹果?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出示相应数目的苹果图片。请 l 一 2 名幼儿在黑板上用数字卡摆出算式,并读出算式。 ( 2 )请幼儿自己操作摆出算式,并读出算式。 ( 3 腿间:筐里有 4 个皮球,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