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 总数每份数= 总数份数= 2、1倍数倍数= 几倍数1倍数= 几倍数倍数= 3、速度时间= 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 4、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 总价数量=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6、加数+加数= 和-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 积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 C= 面积= S=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 S表= 体积= V= 3、长方形(C:周长,
2、S:面积, a:边长, b:宽 )周长= C= 面积= S=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 S= (2)体积= V=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 S= 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底=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 S=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 S= 8、圆形(S:面积, C:周长,: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 )(1)周长= = C= = (2)面积= S= 9、圆柱体(V:体积, S:底面积, C:底面周长, h:高, r:底面半径 )(1)侧面积= =
3、= = (2)表面积= (3)体积= 10、圆锥体(V:体积, S:底面积, h:高, r:底面半径 )体积= 11、总数总份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13、和倍问题的公式: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我们通常叫做和倍问题。 和(倍数-1)= 小数倍数= 14、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问题即已知两数之差和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出两数。差(倍数-1)= 小数倍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 相遇时间= 速度和=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
4、溶剂的重量= 溶液的重量浓度=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 溶质的重量浓度=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 利润率= 利息= 涨跌金额= 税后利息= (一)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 米;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1米= 厘米;1厘米= 毫米(二)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 公顷; 1公顷= 平方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 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升; 1立方厘米= 毫升; 1立方米= 升(四)重量单位换算: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千克= 公斤(五)人民币
5、单位换算: 1元= 角; 1角= 分; 1元= 分(六)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 年; 1年= 月;【大月(31天)有: 月】; 【小月(30天)有: 月】【平年:2月有 天;全年有 天】; 【闰年:2月有 天;全年有 天】1日= 小时; 1时= 分= 秒; 1分= 秒;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 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 ,照这样计算,织布6930米,需要多少天? 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800 米 , 6 天修完。实际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
6、4 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人数少 12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 115 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多 7 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 63 米 ,乙绳长 29 米 ,两根绳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所剩的长度是乙绳长的 3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 各减去多少米? 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 ,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16 千米 ,乙每小时行 9 千米 ,甲几小时追上乙? 一只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顺水而行,每小时行28千米,到乙地后,又逆水航行,回到甲地。逆水比顺水多行2小时,已知水
7、速每小时4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某小学三年级四个班共有学生 168 人,如果四班调 3 人到三班,三班调 6 人到二班,二班调 6 人到一班,一班调 2 人到四班,则四个班的人数相等,四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 301 根,每相邻的两根的间距是 50 米 。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1 根。求改装后每相邻两根的间距。 参加美术小组的同学,每个人分的相同的支数的色笔,如果小组 10 人,则多 25 支,如果小组有 12 人,色笔多余 5 支。求每人 分得几支?共有多少支色铅笔? 父亲 48 岁,儿子 21 岁。问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 鸡兔同笼共 50 个头,
8、 170 条腿。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发芽率= 小麦的出粉率= 产品的合格率= 职工的出勤率= 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缴纳的税款叫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 )的比率叫做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 利息= 1毫米 微米; 1厘米 毫米; 1分米 厘米; 1米 毫米; 1千米 米; 1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公倾 平方米; 1平方公里 公顷;1立方米= 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升= 毫升; 1升= 立方米; 1毫升= 立方厘米 一吨=
9、千克; 1千克= 克 1世纪= 年; 1年= 天( 平年 ); 1年= 天( 闰年 ); 3立方米=( )立方分米; 2.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4000立方分米=( ) 立方米; 15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 v= t=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 b= c= 加法交换律:a+b= 加法结合律:(a+b)+c= 乘法交换律:ab= 乘法结合律:(ab)c= ; 乘法分配律:(a+b)c= 减法的性质:a-(b+c) =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10、。 c= s=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 s=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中位线用m表示,面积用s表示。 s= s= 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 =2 s= 扇形的半径用r表示,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s表示。 s= 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表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 s= v= 正方体的棱长用a表示,底面周长c用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 体积用v表示. s=
11、 v= 圆柱的高用h表示,底面周长用c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 体积用v表示. s侧= s表=s侧+2s底 ;v=sh 11圆锥的高用h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 体积用v表示.v=sh/3 3、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1)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2)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3)在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答案时,除数一般写成分母,如果式子中有加号或者减号,要先用括号把含字母的式子括起来,再在括号后面写上单位的名称。 4、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1
12、)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先写出字母等于几,然后写出原式,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2)同一个式子,式子中所含字母取不同的数值,那么所求出的式子的值也不相同。 二、简易方程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2)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四、列方程
13、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2、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方程; (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1)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 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2)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
14、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 A、一般应用题; B、和倍、差倍问题; C、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D、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E、比和比例应用题。 五、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
15、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六年级 复习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