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辨证法考试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要点参考(部分)1什么是科学问题?如何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答:科学问题指的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条件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包括问题指向、求解目标、应答域(求解范围和方法),具有时代性和悬而未决性。提出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的起点。发现科学问题的基本条件是:(1)时代需要;(2)科学主体具备掌握当时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知识和能力。发现科学问题的重耍途径是:(1)发现社会需要与科研成果不足的矛冒:(2):发现已知和未知的矛盾,(3)发观已有理论和新的实验事实的矛盾;(4)发现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5)发现同一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2科
2、研选题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各原则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各原则如何把握?答:四个原则需要性原则:课题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原则: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成果:科学性原则: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依据,显示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探讨的问题:可行性原则: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选择课题应遵循上述原则,但由于课题的性质不同,选题的原则也各有侧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需要性原则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实现科研的目的性,是必须普遍遵循的
3、;科研的本质在于创新,别人已解决的或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取得进展的,不应作为目标选择;要遵循所依据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随着基础事实和背景理论的改变而对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不论出于哪种对可行性原则的思考,都应该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前提下,从现实可行的工作做起。3什么是科学事实?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的联系与区别?答:科学事实是指通过以对经验事实进行解释、说明,使其尽可能符合客观事实的事实。(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它属于认识论范畴,所以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科学事实应满足如下条件: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陈述;科学事实应该可复核、可重视:科
4、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科学事实在认识过程中有以下作用:科学事实是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科学事实是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手段。)客观事实:物质的现象和过程。经验事实:通过文字记载,语言表达及观察所获得的事实,一般可分为两类:事实I。指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如观测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数字、图象等:事实II。指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经验事实存在可错性。联系:它们反映的都是客观事实;区别:不同的认识手段,认识结果不一样。4什么是机遇?什么是机遇发现?机遇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是什么?答:机遇是指在实验过程中观测到了偶然现象和出现了意外的机会。因此在机遇引导下作出的科
5、学发现就称为机遇发现,它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首先机遇在实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在这个实验中出现。也可能在那个实验中出现,是不确定的,不可预测的,因此具有偶然性。但偶然性又是以必然性为基础的。这是因为客观过程本身具有必然性:只要条件具备,通过这一实验的偶然现象就会抓住另一实验必然性的端倪,认识过程也存在必然性,如果具备了捕捉机遇的条件(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善于分析问题: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机遇的产生也是必然的。因此抓住机遇发现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5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含义,特点及相互关系?答:逻辑思维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
6、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过程。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线性的、一维的。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特点:认识发生的笑发性;认识过程的突变性;认识成果的突破性。形象思维:在感性形象认识的基础上,运心意象、联想和想象等形式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形式。特点:突出事物的形象特征(形象性);具体性;平面性的、二维的。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是科学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逻辑思维属于逻辑方法,形象思维和直接思维属于非逻辑方法:逻辑思维的“细胞”是抽象的概念,通过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而形象思维的“细胞
7、”是形象的意象,通过意象进行想象和联系。相互联系在于:通过优化,构成科学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则完成科学的创造过程。6归纳方法、演绎方法的特点、基本形式及其相互联系?答:师纳方法:从有限的个别事实中推出一般规律的逻辑思维方法。其过程包含着认识的能动飞跃。基本形式有求同法、差异法,求同差异共用法、共变法、剩余法。演绎方法:通过一般原理认识个别事实的思维方法。基本形式:间接推理三段论,析取三段论、假言推理三段论。相互联系:归纳与演绎是科学认识中最为广泛的逻辑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在整个科学认识中特定的功能都是科学认识中特定的功能都是科学认识中不可缺少、不可完全替代的;归纳和演绎在运用中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8、,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归纳和演绎在运用中应相互补充、单纯依靠哪一种方法本身都无法克服各自的先天缺陷。7什么是模型?什么是模型化方法?模型的类裂?模型化方法的合理性依据?答:模型:与原型之间具有相似性、代表性和外推性的各种形态。模型化方法:是通过建立和研究客观对象的模型来揭示对象(原型)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方法。模型的类型:物质模型(实物模型);思想模型(形象模型、抽象模型、假想模型)。模型化方法的合理性依据:客观事物具有统一性、相似性;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本质,占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8数学模型的特点和类型?数学化方法广泛应用的合理性依据?答:特点:反映问题的本质;使问题得到
9、必要简化;有利于展开数学推导;便于回到具体研究对象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类型:确定性数学模型:将客观现象描述成具有必然性因果关系的模型,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必然现象:随机性数学模型;将客观现象描述成随机过程。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偶然现象;突变性数学模型: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突变现象;模糊性数学模型: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模糊现象和人认识上的模糊语言和模糊概念。合理性依据:对客观事物的研究需要借助于数学;各门学科和数学的发展为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将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由可能变为现实。9什么是科学假说?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各有何特点?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答:科学假说:根据己知的科学原理
10、和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解释和说明。特点:科学性、假定性、易变性。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于组成的体系。特点:客观真理性、普遍性、逻辑性、系统性。联系和区别:科学假说最终要转化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具有客观真理性,科学假说则没有。10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正确对待错误科学假说的作用?答:科学假说的地位科学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在假进的基础上获得科学理论是不可越过的环节)。作用:科学假说对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假说可以激发研究者的热情,繁荣科学事业。评价:在错误中
11、比在混乱中更容易发观真理,即使被证明是错误的假说,也不能否定它的指导作用;证伪一个假说不能象逻辑上否定后者就必然否定前者那么简单,检验假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科学实践受科学水平的制约,是可能产生错误:科学假说本身也是有结构的假说被证伪,其可能是辅助性假说有误。11建立科学假说、检验科学假说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方法?答:建立科学假说可供选择的方法有:类比方法、归纳方法、移植方法、逆向思维力法。检验科学假说可供选择的方法:肯定前件检验方法;否定后件检验方法;反证法;排除法;逐步逼进法。12公理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优越性、局限性?答:基本思想:从尽可能产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命题出发,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建立起
12、理论体系的方法。严格按照逻辑规律、逻辑原则运行,用尽可能少的原始命题、原始概念是这个方法的基本要求。优越性:具有逻辑简单性;具有可检验性;具有逻辑严谨性;可缩短学习的进程。局限性:即公理化体系的不完备性。任何一个公理化体系不可能既是完备的,又是无矛盾的;任何一个公理化体系,都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阶段的总结,都是不可能是绝对严格、绝对完备的。13简述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意义?答:基本思想:系统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系统整体具有各个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任何事物的整体决不是简单的部分之和,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方法论意义:把研究对象视为有机整
13、体,探索系统和内外环境间的辩证关系。不能简单的从量上理解,重要的是从质上把握;把对象放到开发的状态上去考察,强调要素间的协调作用;把系统放到动态的条件上去考察,要素可以从无序到有序。14什么是结构?什么是功能?简述系统结构功能原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意义?答:结构系统内各要素间稳定的联系方式(数量的比例关系、空间联系方式、时间联系方式及时空联系方式)。功能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特性及能力。基本思想:1)结构决定功能:稳定的情况下,撤换个别要素,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变;2)功能的反作用于结构:一定的功能要只有相应的结构来实现;功能的变化导致结构的调整;结构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
14、意义:1)结构功能原理深刻揭示了辨证唯物主义的量变到质变的规律;2)为人们寻求整体的最优化,提高整体的功能,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3)指导人们从注重孤立的要素转向注重系统的结构。15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系统方法?试运用系统方法分析一个观实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出改进思路。答:系统是由若干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定功能的复合体。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结构;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系统方法把对象视为系统,着重考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要素、系统内要素与要素之
15、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量佳的处理问题的目的的方法;系统方法的特点把对象和过程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并尽可能将整体做形式化处理。思路一一着重考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要素、系统内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从高层次寻求思路,考察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善于从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整体优化原则:考察系统与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着重考虑如何达到整体最佳;通过调整结构,增强系统的整体功能,考察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16什么是信息?信息传举传递原理的基本要点和信息方法的基本思想?答:信息是能够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16、及其含义和效用。信息传递原理的基本要点:信息传递只需传递语法信息;信息与信号的交换必须一一对应;信号的体积必须小于信道的容积;通过适当的编码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效果。信息方法的基本思想:通过把对象看作一个信息系统,重点考察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和处理等,以揭示事物的本质。注重信息传递,揭示对象的机制;注重信息联系,寻求新规律;注重信息价值,寻求新标准(最有价值的信息是信息量最大,出新概率小;不确定中性越来越多的信息)17控制论方法的基本特点和各种具体方法的基本思想?答:基本特点:只考察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不考察系统内结构、要素问题。对系绕的研究着眼于外界反应和功能行为,且主要研究黑系统特点:以系
17、统为研究对象;以信息为研究基础;以功能方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为研究方法。具体方法及基本思想:功能方法:根据两个对象在功能和行为方面的相似,进行模拟和类比;反馈方法:应用反馈原理实现对对象的控制的方法;黑箱方法:通过考察系统的功能而揭示其结构的方法。通过考察黑箱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过程,即研究其功能和行为方式,以推测和探求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18什么是有序和无序?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要具备哪些条件?开放的系统为什么能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答:有序是指系统内部个各要素之间有规则的联系和转化。无序是指系统内务要素之间无规则的联系和转化。开放系统是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远离
18、平衡是有序之源;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内部直接诱因);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进化的根本机制。实现的原因:开放系统是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一个系统要有可能实观从无序到有序约结构变迁,该系统必须与外部环境持续的交换物质与能量。孤立系统和封闭系统不可能与外界实现这个交换;交换时,系统可由外界引起负熵流,其绝对值大子内熵力产生,使内熵减少,从而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19试用自组织理论方法探讨一个现实系统的演化?答:自组织理论关于系统演化前基本观点是:开放系统是系统实观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远离平衡是有序之源;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广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进化的根
19、本机制(内在依据)。原因:自然界的演化发展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和退化的不断交替,便在自然界的演化发展中呈现出周期性。周期性规律:自然界的演化总是向着相反的变化关系进行、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下降,总是回到起点的趋势。即演化的守恒性;自然界的演化具有不确定性。31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人为什么会与自然界构成矛盾?怎样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答:人所生存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界。自然界中生存的人是能动的人。人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通过与自然建立信息联系,并打上人的印迹,使天然的自然转化为人化的自然,即人工自然,从自然界分出来的人所以会是自然界构成矛盾,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没有处理好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关系是根本原因;人对自然规律揭示不够或认识不足;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需求超过了自然的承受力;社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开拓新的人工自然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根本机制。不断开拓新的人工自然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加深对人的受动性认识的过程(减少局限性,增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开拓新的人工自然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调整人的社会行为的过程;不断开拓新的人工自然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增加自然界物质系统有序性的过程。简而言之:另外,发展科学可以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发展技术可以提高人的实践能力。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人类的生产活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