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问题及其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德育问题及其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德育问题及其对策廖坤珠新世纪的今天和现代化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引起世界各国重视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教育方针把“德”提到了首位,所以,德育可以说是学生“根”的教育,“根”的教育有多方面含义,即学习的根本、生活的根本、工作的根本。但现行德育工作有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如何做好校园德育工作,下面阐述我个人的见解:一、德育存在问题:第一、在人们的思想上、认识上存在着眼高手低,明高实低,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存在“德育首位,雷声大,雨点小,说起来重要
2、,做起来次要,出了问题大叫”。第二、德育途径上,由于地方政府及有关单位的重视不够,还存在着缺乏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地点和场所的矛盾;劳动技术课没有固定的考核标准。第三、德育环境上,存在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因素。如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质量不高的社会大环境和未曾根本好转的社会风气等。第四、校园环境上,目前还未达到优化要求,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一些必要的校园建设、德育设施得不到保证。第五、从德育工作者队伍来看,目前仍存在着人员缺、素质低、后继乏人的现象,在政策导向上仍存在着偏智育的倾向,缺少德育工作的职称评定序列。根据现在的新形势,又产生新的两个问题:(一)情感教育问题情感教育
3、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工作中,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奏效。1、从学校方面看,开展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做到与中国国情、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学生很难在情感上与之共鸣。2、在家庭方面,也没有重视对孩子的情感的培养,重智轻德,在学生家长的自身行为中,言教多,身教少。3、从社会方面中,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对德育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一切近原则办事,容易导致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极端功利主义和形成自我中心主义。(二)、心理健康问题当代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缺乏坚强的意志的培养
4、,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1、学校重智轻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家庭的溺爱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现在的每一个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成为家庭的中心。长辈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他们缺乏兄弟姐妹间的互相谦让、体贴、照顾的意识。由于长辈的溺爱,他们事事只为自己打算。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所的要求百依百顺,使很多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已见,说一不二甚至骄横跋扈、蛮不讲理。3、社会上的网络服务对青少年很有影响。4、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隔代监护增多等造成的。二、德育目标:具体说,小学德育目标体系按照五大要素的结构,应包括以下五方面的要求。1、道德教育素质目标。培养
5、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2、法纪素质目标。教育学生知道国家法律中与小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并遵守这些法律法规要求。3、心理素质目标。(1)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宽厚、有同情心,使他们懂得做人要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要讲信用。(2)教育学生要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3)教育学生要自尊、自信、自主、自立。(4)教育学生确立时效观念,重视质量,勇于创新。4、思想素质目标。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5、政治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
6、党、热爱人民的品质。三、明确任务、踏踏实实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一)充分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德育人是教育事业的最大根本。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认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必须将德育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德育对学校工作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二)、进一步拓宽开展德育的途径。(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所具有的教育因
7、素,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将民族精神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的熏陶。各学校在结合新课程实施的同时,要开足课时,要积极开发地方和学校课程。在小学的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要增加德育的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相关专题教育,使之成为德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应增加体现德育的内容,适当增强经典诗文选读。音乐课应适量增加经典民乐、民歌和京剧、地方戏戏曲欣赏的内容。美术课应适量增加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容。在这里,我着重强调一点,各校必须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设
8、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德育课程,现在发现有的学校连思想品德课也经常被其他课占用,这样确实不应该。丢了主阵地,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何谈起!(2)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承载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种民族活动。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雏鹰小分队”、“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活动。要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组
9、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的诗文、格言和名篇佳作的诵读活动、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烈士墓,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身体力行,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使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能代代相传。(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它对于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对于推动中国社
10、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不衰,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它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只要是炎黄子孙,无论是生活在祖国的大地上,还是远离祖国,都忘不了这种传统。它像我们祖先的血液一样,流动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管中,只要一提到中华民族,每个中国人都会热血沸腾,情绪激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经典古籍构成了它的核心。经典古籍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被称为伦理型文化。它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它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
11、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美德有着丰富的、系统的内容。它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例如:“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例如:“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而且把个人、集体、国家联成一体,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在别的国家是很少见的。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5)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作用。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要融入的内容。各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大投入,
12、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校内各类活动场所设施,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要发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作用,开展有益有效的读书活动。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天坚持升降国旗,每周举行国旗下讲话。要在学校突出的地方设置国家教育方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训、中国和世界地图等宣传栏。在校内开辟校史展览室或德育展室,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制作体现民族精神的雕塑、灯
13、箱、语录牌和公益广告等,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校园环境建设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展示学生的作品,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创设人文关怀。(6)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作用。要充分利用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把培育民族精神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格局。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办好家长学校,通过举行家长开放日、开放周活动以及召开家长会和家访等,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积极引导家长以其正确的言行教育和影响学生,使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过程同步,教育内容互补,努力营
14、造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构建生活化德育网络,以行动提升德育的功能。1、德育目标网络,突出一个“小”字德育工作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分层进行,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上,要突出“小”字,即德育目标要明确具体,从小事做起,如“学会热爱”可以细化为“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爱党、爱祖国”具体目标,使教师明确德育的具体操作内容,使学生知道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做什么。2、构建内容网络,突出一个“近”字学校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品行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是中小
15、学校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三大重点内容。然而近几年来我们的学校德育时常出现偏颇,缺乏实施性,一个重要原因是操作环节中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学生对脱离实际的内容不感兴趣,致使德育成为“无效劳动”甚至成为“负效劳动”。鉴于此,我们要以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为出发点,对德育内容进行整体构建,形成学校德育内容体系,在实施突出一个“近”字。所谓“近”,一是贴近当前社会,不回避现实,即讲真、善、美,又讲假、恶、丑。二是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在设计内容是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让学生容易接受,主动参与。3、构建活动系列化网络,突出一个“序”字(1)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系列活动各学
16、校要以“热心公益、爱心奉献、教心敬长”的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诚实守信、品行高尚”为培养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如以“中国魂”为题的升国旗仪式、“我与祖国”主题教育活动、中华美德大家谈征文、每日一句古训等活动。同时,要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加强道德教育的校本课程建设。可以开办古诗文、书法国画、民乐技艺等艺术校本课程。(2)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活动。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实施“规范”。各校要利用每周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演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的系列讲
17、演。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规范”的内容,运用“规范”待人接物,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训练。如全校性集合排队,进场秩序的训练;做操动作规范,整齐划一的训练;站、立、行的军事化训练;每天进校时的敬礼、问好姿态的训练;队礼、队歌、国歌、升旗仪式规范的训练等。四、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一是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从一件事、一次学习和生活行为、一节课和一次教育抓起,培养具有优良品质的学生;二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的困扰,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三是以诚信教育为抓手,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诚实待人,言必信,行必果,有同情心、在责任心,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四是认真贯彻我县德育特色红土地上接班人活动,制定实施方案;六是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做到零事故或无责任事故;七是做好特殊生的工作,特别是家庭离异、隔代监护、特别贫困家庭、单亲家庭、身体有特殊疾病的学生。保障教育教学顺利进行。城南中心学校200610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