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科重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doc
《颅脑外科重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脑外科重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颅脑外科重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颅脑外科重症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脊髓肿瘤手术后病人,尤其是术后48-72小时,由于全麻、创伤、肿瘤所在部位的影响,易并发脑水肿、脑出血、感染、中枢性高热、尿崩症、消化道出血,死亡率高,常需监测神志、瞳孔、心电、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颅内压、血气和其他生化指标,配合抢救,精心护理,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恐惧;2)躯体移动障碍;3)自理缺陷;4)语言沟通障碍;5)脑组织灌注量不足;6)意识障碍;7)清理呼吸道低效;8)中枢性发热;9)有体液不足的危险;10)有受伤的危险;11)有营养不良的可能;12)有皮肤受损的可能;13)有
2、引流异常的可能;14)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15)潜在并发症-尿崩症;16)潜在并发症-癫痫;17)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18)潜在并发症-感染;19)预感性悲哀。 一、恐惧 【相关因素】 1.死亡威胁。 2.疾病不良预后:如瘫痪、失明、植物生存。 3.治疗护理操作:如腰穿、注射、翻身、吸痰。 4.环境刺激:监护和抢救设备、抢救场面、邻床病人死亡。 【主要表现】 1.主诉心神不安、恐慌、头痛加重。 2.哭泣、躲避、挑衅行为。 3.失眠、恶梦、肌张力增高、拒绝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目标】 1.病人能说出引起恐惧的原因。 2.病人能正确采取减轻恐惧的方法。 3.病人的恐惧感减轻。 【护理措施】
3、 1.鼓励病人表达并耐心倾听其恐惧的原因,评估其程度。 2.理解病人恐惧的感受,经常和病人交谈。 3.向病人介绍治愈病例,使其树立信心。 4.减少和消除引起恐惧的医源性因素,如治疗、护理前耐心解释其目的,指导病人如何配合。 5.避免病人直接接触抢救病人和病人死亡等场面,使用屏风遮挡视野。 6.适当安排探视,小儿适当安排陪伴。 7.及时肯定和鼓励病人的进步,使病人树立信心、战胜恐惧感。 【重点评价】病人的恐惧感是否减轻或消失。 二、躯体移动障碍 【相关因素】 1.因意识障碍,不能有目的移动躯体。 2.因疼痛和不适,不愿移动躯体。 3.因肢体瘫痪,躯体移动受限。 4.卧床限制活动。 【主要表现】
4、1.躯体活动范围减少。 2.不能活动或不愿活动。 3.被动体位,使用约束带。 【护理目标】 1.病人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病人未发生褥疮、血栓性静脉炎、肺不张等并发症。 【护理措施】 1.保持病人舒适体位。 2.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 3.做好生活护理。口腔护理每天2次;抹澡夏季每天2次,冬季每天1次;定时喂饮食;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肛周及会阴。 4.躁动、意识障碍病人,使用床栏、约束带,以防坠床。 5.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并行肢体按摩,每天3次。 6.补充足够的水分,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预防便秘。 【重点评价】 1.躯体移动障碍的程度。 2.病人卧床期间的生活需要是否得以满足。 3.病人是
5、否并发褥疮、肺不张等。 三、自理缺陷 【相关因素】 1.意识、精神、视力障碍。 2.瘫痪。 3.卧床,活动限制。 4.耐力下降,使活动能力下降。 5.舒适状态改变:头痛。 【主要表现】 1.病人不能独立完成进餐、洗漱、沐浴、大小便等日常生活。 2.病人不能有目的地完成翻身动作。 【护理目标】 1.病人卧床期间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病人舒适,无口腔炎、褥疮、坠床等发生。 【护理措施】 1.做好病人日常生活护理,如口腔护理每天2次;抹澡夏季每天2次,冬季每天1次;定时喂饮食。 2.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肛周及会阴,随时更换尿湿、污染的衣被。 3.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 4.随时清除口、鼻
6、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意识、精神障碍病人,使用床栏、约束带,必要时专人守护。 6.严格掌握热水袋、冰袋使用指征,防止烫伤或冻伤。 【重点评价】 1.病人卧床期间的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病人是否存在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四、语言沟通障碍 【相关因素】 1.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不能发音。 2.意识、精神障碍不能言语或语言有错误。 3.文化程度低、方言。 4.幼儿,表达能力差。 【主要表现】1.说话或发音困难、含糊不清。 2.不说话或不能言语。 3.用词不当或表达不清。 【护理目标】 1.病人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2.病人表达需要的要求得到理解。 【护理措施】 1.热情接
7、待病人,主动关心和询问病人的感受及需要。 2.耐心倾听病人的言语,鼓励病人表达清楚。 3.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发音不清时,鼓励并教会其使用手语,利于病人表达自己的需要。 4.文化程度低的病人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应不厌其烦、多次反复倾听,不可表露出厌烦情绪。 5.对不能理解医务人员语言的病人,可借助于同乡、亲友帮助解释。 【重点评价】病人能否有效交流。 五、脑组织灌注量不足 【相关因素】 1.颅内出血,使脑血流灌注减少。 2.颅内压升高,使脑血液循环障碍。 3.脑水肿,造成脑组织发生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 4.脑缺血/脑梗塞,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 5.脑缺氧,造成脑细胞代谢障碍。 【主要表现】 1
8、.病人主诉头痛、恶心或喷射性呕吐。 2.意识障碍加重或意识改变,瞳孔散大、对反光射减弱或消失,生命体征改变,癫痫发作,继发性偏瘫,脑疝。 3.颅内压升高ICP2kPa(15mmHg),SaQ295%,血气分析:PO26kPa(45mmHg);血生化指标:Na+130mmol/L或150mmol/L、BS6.1mmol/L等。 【护理目标】 1.病人脑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减轻,表现为格拉斯哥(GCS)计分13分(GCS昏迷计分法见附表)。 2.未出现或少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其并发症。 【护理措施】 1.病人静卧,全麻清醒后取抬高床头15-30度体位,意识障碍者取头侧卧位,禁卧患侧,并保持头部正直
9、,防止呼吸不畅。 2.高流量输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吸痰前先吸入纯氧或过度通气,防止脑缺氧。 4.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电、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颅内压等,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监测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尿量、尿比重、伤口敷料每0.5-6小时1次,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6.视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7.保持各种引流通畅,防止管道位置过高、过低、扭曲、脱出,并密切观察引流管量、色,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8.遵医嘱及时、准确留取各种检验标本。 9.避免引起颅内压升高的护理活动(参见颅内肿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重点评价】 1.心
10、电、脉搏、呼吸、血压、颅内压、血氧饱和度等监测指标是否正常。 2.病人脑组织灌注量不足的表现是否减轻。 3.病人是否出现新的神经系统损害及并发症。 六、意识障碍 【相关因素】 1.脑水肿致脑组织发生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 2.脑缺氧致脑细胞代谢障碍。 3.颅内压升高致脑血循环障碍。 【主要表现】 1.嗜睡。为早期较轻微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轻微刺激即可清醒,唤醒后能回答问题。 2.朦胧。病人对人、物、时间、地点的意识能力均有障碍,反应迟钝,回答问题不正确。 3.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仅存在吞咽、咳嗽、角膜和睫毛反射,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和防御反射。 4.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外界
11、刺激毫无反应,一切反射消失。 5.GCS计分13分。 【护理目标】 1.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减轻。 2.病人无继发性损伤。 【护理措施】 1.监测神志,并以GCS评分标准记录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每0.5-1小时1次。 2.保持病人本位舒适,并予以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预防继发性损伤。 (1)以床栏、约束带保护病人,防止坠床。 (2)吞咽、咳嗽反射障碍时不可经口喂饮食,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 (3)病人眼睑闭合不全者,以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天3次,四环素眼膏涂眼每晚1次,并以眼垫覆盖患眼,以免发生暴露性角膜炎。 5.做好生理护理。 (1)参照本病躯体移动障碍中的相关
12、内容。 (2)随时更换尿湿、渗湿的床单、床裤。 (3)翻身时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重点评价】 1.意识状态。 2.护理措施是否妥当有效,是否出现继发性损伤。 七、清理呼吸道低效 【相关因素】 1.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的作用,使咳嗽、排痰受到限制。 2.因意识障碍而不能自行排痰。 3.后组颅神经损伤致咳嗽反射障碍。 4.卧床使痰液淤积。 【主要表现】 1.清醒病人诉胸闷、呼吸不畅或不敢咳嗽。 2.病人喉部痰鸣音、面色紫绀、呼吸困难或鼾声呼吸。 3.病人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4.SaO295%,血气指标:PO26kPa(45mmHg)。 5.肺部听诊有干湿啰音。 【护理
13、目标】 1.病人无喉部痰鸣音。 2.病人无呼吸道堵塞及窒息发生。 3.SaO295%、血气指标正常。 【护理措施】 1.鼓励并指导清醒病人咳嗽、排痰。 2.保持病室清洁、维持室温18-22度、湿度50%-60%,避免空气干燥。 3.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面色、意识、瞳孔变化每0.5-1小时1次。 4.监测体温每4小时1次。 5.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脑缺氧。 (1)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 (2)翻身时予以拍背,以使呼吸道痰痂松脱,便于引流。 (3)吸痰前先吸入纯氧或过度通气,每次吸痰时间39。多出现于术后48小时内,病人主诉发热、不适。 2.常伴有意识障碍、瞳孔散大、呼吸增速及脉搏增快等。
14、【护理目标】 1.病人体温在正常范围。 2.病人未发生并发症。 【护理措施】 1.监测病人体温,每1-4小时1次。 2.体温38以上,即采取降温措施。 (1)体温38-39时,予以温水擦浴。 (2)体温39时,以30%-50%酒精200-300mL擦浴,置冰袋于大血管处,头部置冰帽。 (3)夏季可用电扇、空调降低环境温度,必要时撤除棉被。 (4)降温毯持续降温。 (5)物理加药物降温:冰盐水200mL+APC 0.42保留灌肠或灌胃。 3.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 4.经上述处理,体温仍不下降者,可用冬眠低温疗法降低体温: (1)用药前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有脉搏过快、呼吸减慢、血压偏
15、低,应报告医生更换药物。 (2)用药半小时后配合使用物理降温。 (3)降温速度不宜过快。 (4)定时测体温并观察全身情况,降温有肛温32-34为宜,以免发生并发症。 (5)病人出现寒颤、鸡皮疙瘩、肌紧张时,应暂时撤除冰袋,待加用镇静剂后再用。 (6)由于机体代谢率降低,胃肠功能减弱,一般不从胃肠进食,液体输入每天不宜1500mL。 (7)冬眠低温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5天,以防肺部感染、冻伤、褥疮等并发症发生。 (8)停止冬眠治疗时,应先停物理降温,并为病人盖上被褥,使体温自然回升,必要时以热水袋复温或遵医嘱使用激素等药物。 5.降温过程中应注意: (1)醇浴时禁擦前胸、后颈及腹部,以免
16、反射性心跳减慢;酒精过敏者,不可醇浴。 (2)醇浴时头部置冰袋,足部置热水袋。 (3)热水袋,冰袋应以双层棉布或双层布套包裹,每半小时更换1次部位,防止烫伤、冻伤。 (4)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保持床单干燥,防止病人受凉。 6.鼓励病人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饮食,以补充机体消耗的热量和水分。 7.加强口腔护理,及时翻身。 【重点评价】 1.降温措施是否有效。 2.有无并发症,如局部冻伤、肺部感染。 九、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相关因素】 1.高热、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 2.尿崩症造成水、盐丢失。 3.高渗利尿剂使用。 4.脑脊液外漏。 5.神经原性糖尿病,产生渗透性利尿。 【主要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颅脑 外科 重症 病人 标准 护理 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