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doc
《三疑三探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疑三探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流程及操作方法 所谓“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因而通常有四个环节。这里“设疑”、“解疑”、“质疑”以及“自探”、“合探”、“再探”构成了这种教改方法的鲜明特征。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疑探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
2、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与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其核心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国家培养未来社会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三疑三探”新授课教学流程a、2010年秋以前流程一、设疑自探1、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归纳整理,形成自探提纲。3、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二、解疑合探1、提问与评价。学困生
3、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 2、讨论。中等生也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讨论。3、教师讲解。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予以讲解。三、质疑再探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四、运用拓展1、学生自主编题。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3、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第一个环节:设疑自探步骤1: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要求教师依据课标、教材,充分研究和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一定出示),借助口头(
4、肢体)语言(如故事)、生活实例、社会热点、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方法,迅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快形成问题氛围,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例一:五里桥初中语文教师翁雪丹阿里山纪行(歌曲加图片)课例二:教学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一节,教师可安排学生计算:(x+y+1)-x(x+y+1)-y (x+y+1),(x+1) -2( x+1 )+1, (a+b+c)-(a-b-c),通过师生比计算速度来引出新课,让学生发问。课例三:八年级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教师可让学生猜想、观察 “漏斗吹球”、“友好乒乓球”的演示实验,形成问题氛围。 注意点: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能有效激发学生学
5、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导入新课。步骤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归纳整理,形成自探提纲。 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自探问题,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最后将自探问题确定下来。自探问题的“主干”应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问题”到底应该由谁来“设”?这是我们培养人的原则问题。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最大的缺陷是让学生学“答”而非学“问”。传统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不想听的睡大觉,好一点的是老师问学生答。现在全国课改比较好的课堂大都是老师出示自学提纲,然后让学生围绕提纲自学教材。这实际上只是将口头问变成了书面问,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形成定
6、势习惯,教师问什么学生才想什么,教师不问,学生就不会主动去想,也就是说教师让你思考你才思考,让你思考几个问题你就思考几个问题,不让你思考你就不能思考。 这样做能“直奔主题”,节省课堂时间,但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听话的孩子”,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孩子。这样的培养方式可能对眼前的考试有利,因为老师的“问”大都瞄着“考点”,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害。 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不敢挑战权威成了我们学生的共同特征?这与我们的教育只重“学答”不重“学问”有关,与我们教育者缺乏问题意识、缺乏民主意识、缺乏对话意识有关,我们没有给学生发问的空间,课堂中的提问成了老师的“专利”。 我们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把学生看作接受知
7、识的“容器”,但是,也不能像当前课堂那样把学生视为解答问题的“机器”。 由学生自己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会让学生产生自豪感、成就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兴趣。因此我们主张,自探问题的设置应该先由学生提出,如果学生提的问题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可经教师引导、归纳梳理以及补充形成“自探提纲”。注意点: 1、教师应做好学生设疑(即提出问题)前的铺垫工作。如适当引导、组织快速浏览教材(比如思品)等。 2、教师在学生设疑时,应及时摘要板书其中有探究价值(符合学习目标)的问题,同时做好对零碎、重复问题的整合、顺序的调整、过易问题的淘汰以及纠偏等,进行必要的梳理。学生
8、很可能提不到点子上,这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引导、相信学生。 3、学生设疑难以到位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必要的补充。 4、有时从学生那里得到的“问题串”是概括性的,大而空,教师应出示课前预设的细化后的“自探提示”,以利学生在后边更有效地进行自探。 5、如果教师自身把握教材的能力不强,师生确定的自探提纲很可能是不恰当的。示例比较:七语三颗枸杞豆设疑:课例一:1、本文记了一件什么事?2、三叔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来?3、三叔一生对“我”有何影响?课例二:1、先写山谷树林是乐园?2、“三叔”是一个怎样的人?3、句号?起点?课例三:1、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的“三叔”和
9、“我”各是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来分析)。3、“三叔”在他生命垂危之际,悟出了什么道理?“我”从与“三叔”的交往及“三叔”的话里又悟出了什么?4、文中有多处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的语句,请找出来并品读赏析。步骤3: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这里的“自探”是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教师要进行巡视,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注意点: 1、要利用小黑板、多媒体设备经常性出示“自学要求”,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2、要根据内容多少、问题难易、学情确定自学时
10、间,但不能走过场,影响后边的合探效果。 3、走进学生中间进行巡视,关注学生,了解自探情况,拉近师生距离。 4、无论教师关注学生自探的形式如何,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教师要说的话,可以借助“自学要求”来体现。第二个环节:解疑合探 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换句话说,即通过合探的形式共同解决设疑自探中的“疑”。步骤1: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思辨能力、评价能力。注意点: 1、“解疑合探”中的“疑”与“设疑自探”中的“疑”是一致的,不能抛开“设疑自
11、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新的问题,让学生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去回答。 2、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给他们展示的机会。那种提问时回避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举手要求发言的中等以上学生甚至限于几个优等生回答的现象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容易掩盖学情,不利于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问题,是不可取的。 3、提问要避免众答,一哄而起听不清,浪费时间,也要避免“生答”变成“师答”。 4、评价要积极、客观。评价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评价会让课堂更生动。对于精彩的回答要不吝掌声。步骤2:讨论 对于学困生能够答对的问题,不要过多着力,及时转入对下一个问题的合探。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
12、学生自探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注意点: 1、讨论的形式是同桌讨论还是小组讨论,视问题难易程度而定。 2、一节课讨论的次数要有控制。 3、不管难易,逢问题就讨论的做法是形式主义,不可取。 4、要求学生既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要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促进。步骤3:讲解 对于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在更多压抑自己讲解冲动的前提下,适时讲解,
13、会起到深化认知、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于师生合探后得到的重要结论,教师可板书或借助多媒体设备及时展示出来,利于学生统一认识,构建知识体系。 对于“设疑自探”与“解疑合探”这两个环节,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反复出现,如设疑自探一、解疑合探一,设疑自探二、解疑合探二,以防问题一次出示过多,或跨度太大,引发学生厌倦。由于一节课时间不长,一般出现一次、最多两次循环就可以了。第三个环节:质疑再探 指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标新立异,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让不同的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本环节的设置,根本目的就是再次让学
14、生发现和挖掘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异创新精神。注意点: 1、这一环节的主体是学生,是让学生质疑,主要依靠学生解答。初用模式,如果学生不会质疑、不敢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的及时鼓励会催生学生的勇气,学生的表现会给教师带来惊喜。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就不要再搞示范性质疑了。教师的问题可以放在前面“设疑自探”环节或者后面“运用拓展”环节。 2、由于学生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差异,他们可能提出各种问题,无论是否在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无论难易,无论多么可笑、尖锐,教师都应认真对待,尊重学生。如果最后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就应坦诚说出,师
15、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它途径共同解决,这实际上促使教师积极“充电”。 3、质疑是教学的辅助环节,如果提出的问题过多、过难、过偏,不妨放一些到课后处理,为下一环节留下时间。 举例:松鼠奔跑时尾巴为什么要翘起来?大于180小于360的角叫什么?火焰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怎么准确求出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改良酸性土壤为什么常选择熟石灰而不选择氢氧化钠?第四个环节:运用拓展 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知识,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在适当补充和检查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 三个层次:学生编题;教师补充;师生反思与归纳。注意点: 1、让学生自编习题是进一
16、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深化学习成果。教师要相信学生,一旦他们的潜力被挖掘出来,教师一定会为学生的精彩感到欣喜。 2、开始运用模式时,学生可能编不出习题,教师要进行示范、引导(如对数学例题进行变式)。 3、教师要巡视学生编题情况随时进行筛选,也要号召学生主动提供优秀题目,然后有选择地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展示的题目应具有基础性和拓展性,展示的方式也可让编题者进行。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要用课前预设的习题进行必要的补充。 4、学生自编题展示多少,要看质量与时间,不能走过场,也并非越多越好。 5、纠错、反思与归纳主要让学生进行,教师强调、补充。b、 2011年春以后流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疑三探 具体操作 方法 注意事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