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几点关键.doc
《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几点关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几点关键.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几点关键众所周知,在实际教学中要想上出一堂出色的课是不容易的,要想混完一节课太容易了。为什么优质课总是比平常的课水平高呢?那是经过认真备课的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课,是经过全身心投入的课。因此,优质课竞赛活动中的课对于每位参赛教师来说是有一定质量的课。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却有很大一部分老师不认真备课,或者说备课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学质量很差。有的教师甚至在临课前都没有看过教材,就匆匆走进教室,无目标的开展教学活动。虽然这对于教过多年的老教师来说,相同的教学内容基本上能够把握,以至不会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但由于教学对象出现了新的变化,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整体水平相应变化,
2、因此,老教师仍然使用存旧的思路去应付教学可想而知是不会出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有可能是一堂将教学内容采用注入式教学法硬灌给学生、没有活力的课。对于一位新上任的年轻教师来说,教学内容是新的,临课前如果没有看过教材就走入课堂进行教学,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学,可能这位老师会让同学们先阅读有关的教材内容,然后趁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简单地阅读一下教学内容,接下来就开始讲课了,这样的课在实际教学中确实存在很多。请问这样的课能上得好吗?很显然,这样的课一定是失败的课,至少这样的教师不熟悉教材,也不能在教学中驾驭课堂。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一、 教师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备课一般包括备教
3、材、备学生和编写教案几部分。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熟悉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并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同时要做到将教学设计形成逻辑意识,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我们的课才能真正谈得上认真备课,才有可能上好一堂课。例如,某老师在参加音乐优质课竞赛过程中,教学内容确定为唱脸谱以后,这位教师是这样备课的:一是要认真阅读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学唱唱脸谱歌曲,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以及京剧音乐特点。);二是分析学生对教材的接受能力备学生(虽然学生对京剧音乐有些陌生,但经过加入现代元素节奏的唱脸谱这首歌曲,通过模唱学生是能会唱的。同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京剧音乐的拖腔等特点。);三是结合新课标落
4、实教学要点并确定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学唱唱脸谱让学生感受京剧音乐并学会唱唱脸谱这首歌曲。2、通过欣赏京剧行当图片和画脸谱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四是确定教学的重点:欣赏体验京剧音乐、了解京剧行当以及脸谱;五是分析确定教学难点:学唱京剧音乐的拖腔;六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方法;七是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八是设计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最后实施教学活动。经过以上一系列紧张的备课过程加上精心的组织教学,在本次音乐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该教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可见,认真备课是上好每堂课的必要条件和关键。二、科学的教学设计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首先,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5、明确具体,重、难点明确,教学过程的设计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其次,其具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认识过程和认知规律,有序地编排教学内容和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设计教学的程序并认真分析程序的可操作性,努力使其作用于指导实际课堂教学。例如,某老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唱歌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歌曲的风格和情绪,知道歌曲的词、曲作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因为目标具体明确,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有明确的方向。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也得到了定位: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提问:中华人民共和
6、国国歌是什么风格的歌曲?歌曲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2、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与歌词(学唱歌曲)。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阅读相关材料、展示片段视频或图片),认识并感受中国诞生的艰难历程。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 ,曲作者 。5、观看解放战争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6、巩固练习(记忆和有感情演唱歌曲).7、作业:根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和了解,请同学们在下周一升国旗时注意体验歌曲的情感,写一篇升旗感受。教学方法有:模唱法、欣赏法、记忆法、阅读法和练习法等。整个教学设计以其内容与幻灯片设计的主线为教学导航,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教学设计就能
7、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指导作用,多媒体课件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创造优质高效的双边教学活动。三、教师重视课的导入环节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确实如此。课的导入正是课的开头,只要课的导入成功了,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的导入环节中吸引到课堂上来,为新课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的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例如,某音乐教师在上茉莉花这首歌曲时,运用情境导入法,师生问好后,教师突然将茉莉花香水喷洒在教室空中,同学们觉得很奇怪,然后教师问:刚才同学们闻到了什么?生:花的香味。师:什么花?生:不知道。接下来老师告诉学生,这是茉莉花的香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茉莉花这首歌吧!。就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已经
8、完全被教师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上来了。又如在2007年的音乐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某老师上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一唱段内容是这样导入的:师生问好后,教师先让学生聆听老师用苗语演唱醉苗乡,此时学生聆听入了神。演唱结束后教师问:有谁知道刚才这首歌曲是哪一民族的歌曲吗?生:苗族歌曲。教师又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生:56个。师:同学们知道黄梅戏中的音乐吗?生:夫妻双双把家还。师:好的,今天我们来共同学唱这首歌曲。显然,学生的注意力已被老师的苗语演唱导入环节牵住了,学生的求知欲被激活,导入衔接自然,为新课教学作好了准备。后来这节课非常成功。以上两个教学导入都体现了教师备课对导入环节的重视和精心设计。可见,教师重视课的
9、导入环节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四、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关键。常言道,名师出高徙。这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师基本功在教学实际中的重要性。例如在高等音乐院校的器乐教学中,虽说基本功扎实的教师不一定都能带出高水平的学生来,但基本功差的器乐教师一定不能带出高水平的器乐学生来。这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指导,更多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练习。然而,指导技能技巧离不开教师的示范演奏。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作后循,教师怎能做好示范呢?又怎样去指导学生作正确的练习呢?优美完整的音乐形象就很难展现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而烟消云散。在此情景下,希望学生的演奏技能不断提高
10、将是十分困难或不可能的。因此,教师的基本功在实际教学中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关键。如某师范学校的一位教师,课余休息时间常在自己的办公室练习小提琴。因为小提琴演奏技艺精湛,琴声优美。后来有很多同学被吸引而主动找到了那位老师,同时恳求老师指导小提琴的学习。老师见此情景,便很激动地答应了这些好学学生的要求。接下来,这位老师便对同学们的课外教学作了认真细致的备课和辅导。经过精心的辅导,参加课余学习的学生没有一个中途辍学,并且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两年后老师因病离开了同学们。但是,很多同学都已打下牢固的演奏基础,都具备了较好的识读五线谱和正确使用小提琴的方法,基本具备了初步自学小提琴的能力。据调查证实,师范毕业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好 音乐课 关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