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总.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总.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一:对虾(肌肉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下次上课时交这次课的实验报告,依此类推)一、实验目的:掌握提取动物基因组DNA的基本方法,基因组DNA的提取通常用于构建基因组文库、Southern杂交(包括RFLP)及PCR分离基因等。二、实验原理:利用基因组DNA较长的特性,可以将其与细胞器或质粒等小分子DNA分离。加入一定量的异丙醇或乙醇,基因组的大分子DNA即沉淀形成纤维状絮团悬浮其中,可用玻棒将其取出,而小分子DNA则只形成颗粒状沉淀附于壁上及底部,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在提取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机械断裂,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因此分离基因组DNA时应尽量在温和的条件下操作,如尽量减少酚/氯仿
2、抽提,混匀过程要轻缓,以保证得到较长的DNA。一般来说,构建基因组文库,初始DNA长度必须在100kb以上,否则酶切后两边都带合适末端的有效片段很少。而进行RFLP和PCR分析,DNA长度可短至50kb,在该长度以上,可保证酶切后产生RFLP片段(20kb以下),并可保证包含PCR所扩增的片段(一般2kb以下)。不同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有所不同,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的不同组织因其细胞结构及所含的成分不同,分离方法也有差异。在提取某种特殊组织的DNA时必须参照文献和经验建立相应的提取方法,以获得可用的DNA大分子。尤其是组织中的多糖和酶类物质对随后的酶切、PCR反应等
3、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用富含这类物质的材料提取基因组DNA时,应考虑除去多糖和酚类物质。本实验以对虾幼虾肌肉组织为材料,学习基因组DNA提取的一般方法。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1. 实验材料:-80保存的南美白对虾幼虾;(在116的超低温冰箱里,橘色盖子的冻存管中,可让研究生提前找好,每个冻存管中有23尾幼虾,学生做实验时,每个两人的小组取1/2或1/3尾幼虾进行研磨即可。)2. 实验所需试剂:CTAB提取缓冲液、Tris-饱和酚-氯仿-异戊醇(25:24:1)、氯仿-异戊醇(24:1)、RNaseA、无水乙醇、75%乙醇、ddH2O(或TE);(这3个标红色的试剂以前没用过,只用的是氯仿,
4、RNaseA也没用过,所以提取效果很不好,所以最好让冯欣把这三个试剂赶紧订上)3. 实验所需仪器及器皿:研钵、微量移液器、制冰机、高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1.5mL离心管。四、操作步骤:1. 称取约0.2g对虾组织置于研钵中(研钵在上课前放入超低温冰箱中预冷),加入700L CTAB提取缓冲液,在冰上充分研磨成匀浆后转入1.5mL离心管中;2. 65水浴加热20min,中间适当轻轻摇动;(4楼实验室的水浴锅很大,加热缓慢,去实验室后先打开水浴锅和制冰机,再开始讲课)3.(因时间关系,这个步骤可以选做)如要除去其中的RNA,可加5L RNaseA(10g/L),37保温30分钟;4. 加入等
5、体积(700L)Tris-饱和酚-氯仿-异戊醇(25:24:1),轻轻振荡约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4,9000rpm离心15min,将上清转移到一个新的离心管中;5. 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轻轻振荡混匀,4,10000rpm离心5min,取约400L上清转移到一个新离心管中;6. 加入约2.5倍体积(1mL)预冷的无水乙醇(无水乙醇在上课前放到超低温冰箱中),轻轻混匀,可见白色絮状DNA,-80沉淀约20min;7. 4,10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8. 用75%乙醇洗涤一次,4,10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9. 空气干燥510min;10. 加入50
6、L 灭菌的ddH2O(或pH8.0的TE)溶解DNA,-20保存,取2L进行电泳检测。(电泳检测由研究生代为完成,下次课前给学生看结果)五、实验结果:1. 加入预冷的乙醇后,可见核酸形成白色的絮状沉淀,离心后白色沉淀位于管底部,记录溶解状态和难易度,如果难于溶解,说明混有蛋白;2. 记录电泳后的条带结果。基因组DNA分子较大,经过枪头吹打后被打断成约2040kb左右的片段,在电泳过程中迁移慢,移动距离较小;而RNA则大部分被降解,分子较小,迁移距离较大,跑在前方。六、分析与讨论:1. DNA的条带如果较弱,可能是由于部分降解所至。降解原因可能是由于对虾样本放置时间较长所至,也可能是研磨时加入的
7、样本太多所至,导致研磨不充分,DNA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加入预冷的无水乙醇后再-80条件下沉淀时间较短,也可能导致DNA沉淀不充分。2. 用酚仿抽提比用氯仿抽提效果好些,能很好的溶解脂类和蛋白质。3. 在低温条件下研磨对虾,可保持DNA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对DNA的破坏,酚仿既可以充当有机溶剂,溶解脂类和蛋白质,又可蛋白变性剂,是蛋白变性,与DNA分离。实验二:PCR扩增目的基因(扩增河蟹高血糖激素基因CHH)一、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PCR扩增的原理;2. 掌握PCR实验的操作过程;3. 通过PCR扩增获得河蟹高血糖激素基因(CHH)的部分cDNA片段。二、实验原理:1. PCR技术是Kary
8、 Mullis在1985年建立起来的在体外合成DNA的一种方法;(见下图)2. PCR是依据DNA半保留复制原理,利用DNA聚合酶依赖于DNA模板的特性,在附加的两个引物与模板杂交之后,按碱基配对原则经酶促反应合成DNA片段。该过程包括模板变性、引物退火及用DNA聚合酶延伸两个引物之间DNA的一定次数的重复循环,使包括在两个引物5端限定的特异性片段形成指数式积累,在短时间内可获得大量特异的DNA拷贝;3. 扩增DNA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引物和模板相结合的特异性,每个循环分3步: (1)模板变性:加热使DNA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形成游离于溶液中的单链DNA;(2)引物退火:温度突然降低,反应体系中的
9、引物能准确地配对于被扩增区域的两个侧翼,这是因为模板分子结构比引物的结构复杂得多,而且引物的拷贝数远高于模板DNA的拷贝数,因此引物与模板DNA形成复合物的概率要大大高于模板DNA两条链的重新结合;(3)序列延伸:在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糖核酸及Mg2+存在的条件下,DNA聚合酶催化以引物为起始点的5-3DNA链延伸反应,n个循环后,一个模板得到的扩增拷贝数为2n-1;4. 引物的设计必须有参考序列:可通过建立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进行测序获得参考序列;或纯化蛋白,对蛋白进行末端测序获得部分参考序列,进而设计兼并引物进行扩增;如果没有任何信息,也可通过同源克隆,根据已有相近物种的序列来设
10、计引物;5. DNA变性要经过94的高温,DNA聚合酶最初来源于温泉中的一种耐高温的嗜热菌,现多为重组制品,不会在高温下变性失活;6. 模板cDNA为去除内含子后的mRNA在反转录酶(RNA依赖的DNA合成酶)的作用下形成的DNA。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1. 实验材料:(1)扩增河蟹CHH基因所需的模板;(用含有CHH的菌液即可,让王艳华提前准备)(2)扩增所需序列特异性引物。(王艳华准备)2. 试剂:ddH2O、10PCR buffer(成分:Tris-HCl(pH8.3) 100mM; KCl 500mM; MgCl2 15mM)、dNTP(含dATP、dTTP、dCTP和dGTP各2
11、.5mM)、Taq DNA polymerase(Takara,在甘油中保存)3. 仪器:制冰机、微量移液器、PCR小管、PCR仪、台式离心机四、实验步骤:1.PCR反应体系:10PCR buffer (Mg2+ plus) 2.5 uLdNTP 2 uLTemplate 1 uLPrimer 1 1 uLPrimer 2 1 uLTaq DNA polymerase 0.25 uLddH2O 17.25 uL2. PCR反应条件:94 4min;94 1min,55 1min,72 1min;35个循环;72 10min;15 10min.3. 加样顺序:先加ddH2O,然后依次将10PCR
12、 buffer、dNTP、Primer加入到水中,最后加模板和Taq DNA polymerase(这两样用时从冰箱中现用现拿);4. 全部加完样品后在Vortex(涡旋振荡仪)上混匀样品,然后置于离心机(或者掌中宝)中快速离心,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气泡,并使管壁上的液滴流下。5. 放于PCR仪中进行PCR扩增。(简单讲解PCR仪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五、实验结果:PCR扩增的结果需要用电泳检测,具体的电泳检测留到实验三进行。六、分析讨论:1. 如果模板是基因组DNA,因为分子量较大,需要提前在95水浴中预变性1015min,如果是cDNA为模板,因为其分子量较小,则不需要预变性;2. PCR仪扩增时
13、选择热盖,如果没有热盖功能,可在加完所有组分后滴加12滴矿物油,防止挥发;3. 严格的操作应在冰上进行,可防止非特异性扩增;4. 引物的母液浓度为10 pmol/uL,在25uL反应体系中加入1uL后的工作浓度应在0.10.5 pmol/uL范围内,引物量过大时,容易产生引物与模板的错配和形成引物二聚体;5. 反应buffer中含有适量的Mg2+,它直接影响到引物的退火、模板和PCR产物的接连温度;6. dNTP中4种脱氧核糖核酸的浓度应平衡相等,且不要较高,较高时反应过快,较低时,反应过慢;7. Taq酶的浓度应适宜,在100uL的反应体系中需要13个单位的酶,过多时可导致非特异性DNA的积
14、累,会产生较强的背景。实验三: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一、实验目的:1. 掌握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原理和方法,能够利用电泳Marker估计DNA分子的大致大小;2. 检测实验二中各组PCR扩增后得到的目的基因的质量及大小。二、实验原理:1.琼脂糖是由-D-吡喃型半乳糖和3,6-脱水-L-吡喃型半乳糖以糖苷键相互交替(1,3-1,4)连接而成的一种线性半乳糖,它能够在热的溶剂中熔化并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凝胶;2. 适当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介质作为电泳的支持物,可以发挥分子筛的功能,使大小构型不同的核酸分子泳动距离出现较大差异,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3. 由于核酸分子结构的重复性,核苷酸数目相同的不
15、同核酸几乎具有灯亮的静电荷,所以核酸携带的电荷的差异几乎不造成对核酸迁移率的影响,真正决定核酸分子在某一特定电场下的电泳迁移率因素是核酸分子的大小和构型;DNA分子含有大量磷酸,带负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向正极移动,但由于其大小构型不同,导致迁移率不同,因此可以将它们分开;(电泳槽:红正黑负)4. 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
16、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由于溴化乙锭-DNA复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ug/ml)时,可以检测到少至10ng的DNA条带。 溴化乙锭可以用来检测单链或双链核酸(DNA或RNA)。但是染料对单链核酸的亲和力相对较小,所以其荧光产率也相对较
17、低。事实上,大多数对单链DNA或RNA染色的荧光时通过染料结合到分子内形成较短的链内螺旋产生的。 由于在该染料存在的情况下,线状DNA的电泳迁移率约降低15%,因此,当需要知道DNA片段的准确大小(如DNA限制酶酶切图谱的鉴定)时,凝胶应该在无EB情况下电泳,电泳结束后用EB染色。染色完毕后,通常不需要脱色。但是在检测小量DNA(小于10ng)片段时,通常要将染色后的凝胶进行脱色。5. 由于溴化乙锭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处理方法如下: 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 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
18、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 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现在国际上更多的实验室已经不再使用EB,而是使用Invitrogen公司的SYBR safe DNA gel stain来代替,效果完全可与EB媲美,使用上更安全。)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1. 材料:上次实验课PCR扩增的河蟹CHH基因产物;2. 试剂:琼脂糖、50TAE电泳缓冲液(2mol/L Tris碱,1mol/L 冰醋酸,100 mmol/L EDTA)、标准分子量DNA(Marker)、6loading上样缓冲液 30mM EDTA,36%(v/v) G
19、lycerol(甘油),0.05%(w/v) Xylene Cyanol FF(二甲苯青FF),0.05%(w/v) Bromophenol BLUE (溴酚蓝)、溴化乙锭(EB);3. 仪器器皿:电子天平、量筒、微波炉、烧杯、微量移液器、一次性手套、电泳仪、紫外成像仪。四、实验步骤:1. 制胶:(1)按照1%的浓度比例称取1g琼脂糖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100mL 1TAE电泳缓冲液,晃匀后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约2min至完全融解;(2)待凝胶温度降至不烫手时,加入少量EB(约1-2uL);(EB量太大会导致紫外成像时凝胶背景太亮,从而不易与目的条带形成鲜明对比)(3)将凝胶倒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制
20、胶槽中(制胶槽预先用胶带封闭两端,放好梳子),如有气泡,可用枪头粗端去除,室温约15-20min至凝胶完全凝固;(4)拔出梳子,将凝胶连带制胶板一起放入电泳槽中,切记:凝胶的点样孔在负极(黑色)一侧。2. DNA电泳:(1)将DNA样品与6DNA上样缓冲液(体积比为1:6)混合均匀(可在一次性手套或封口膜上混合),依次加入凝胶点样孔中;(注意:枪头尖部不要碰触凝胶,防止刺穿凝胶,另外样品全部推出到点样孔中之后,仍须按住微量移液器,至枪头离开液面后再松手,往常很多同学提前松手,导致样品又被吸回到移液器中)(2)连好电源线,打开电泳仪,调至恒压状态,电压设定为约90V;(电压设定视情况而定,通常高
21、电压跑得快,但如果条带多则易聚集在一起,不容易区分,而低电压跑的慢,条带之间迁移的较开,易于区分)(3)电泳结束后,先将电压调至0,再关闭电泳仪,拔下电源线,取出凝胶,置于紫外成像仪上进行观察和拍照。(注意:污染的手套不要触摸任何非污染区和设备,如果不经过电脑裸眼观察时,一定要将有机玻璃盖板置于紫外灯管上,否则容易损伤眼睛)五、实验结果:可放照片加以说明,或者画示意图说明,标明所见条带、dimer及Marker。六、分析讨论:1. 加EB时应小心,要戴至少两层一次性手套;EB加量不要太大,否则反而影响对DNA的观察;2. 如果PCR产物不单一,则应低电压跑电泳,这样条带之间分离效果较好;3.
22、缓冲液的pH值直接影响DNA的解离程度和电荷密度,缓冲液pH为8.0时,DNA氨基几乎不解离,磷酸全部解离带负电,因此向正极泳动;4. 在电泳中,6loading上样缓冲液可显示两条带,前面的蓝色的条带是溴酚蓝,代表的片段大小是 300bp,后面的绿色的条带是二甲苯青,代表的片段大小在4000bp左右。loading buffer的功能主要有两个。第一,里边的指示剂溴酚蓝和二甲苯酚起到指示的作用,显示电泳的进程,以便我们适时终止电泳,通常溴酚蓝迁移到凝胶的2/3处电泳就可停止了;第二,里边的成分“甘油”可以加大样品密度,使样品密度大于TAE,从而沉降到点样孔中,防止样品漂出点样孔。另外有的Bu
23、ffer是加有SDS的,一般都会写明,SDS主要是促使聚合酶变性,因为没有除尽的聚合酶会结合在DNA双链上影响它的迁移速率。在酶切反应中加入loading,是为了中止酶促反应。实验四: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目的DNA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用柱回收试剂盒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目的DNA的方法,为后续将其连接到载体中做准备,因为胶回收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后继的一系列实验比如酶切连接、转化筛选、测序或者PCR扩增、标记乃至显微注射等工作。二、实验原理:1. 胶回收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继实验的成功与否,要想做好胶回收,无论是自己亲力亲为还是借助目前五花八门的胶回收试剂盒,最基本的评定标准无外乎这样几个:质量( 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生物学 实验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