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能1.能量: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提示:第一,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第二,物体能够做功,是指有做功的本领,可以是正在做功,也可以是不在做功。第三,能量有机械能、内能、电能、热能、光能、原子能、生物能等各种形式。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一样,是焦耳。其中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提示: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其动能的大小,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3.势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
2、能量叫做重力势能。(所有被举高的物体都能够做功,都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则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所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能够做功,都具有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则它具有的弹性形变就越大。(弹性形变的含义是:物体遇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形状改变叫做形变,如果外力撤消,物体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4.举例:流动的河水具有动能,因为它是运动的物体,能够冲走小石头,给石头做功;被高举重锤具有重力势能,因为它能够将地面砸个坑,能够做功;被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因为弓发生了弹性形变,能够将箭射出去
3、,具有做做功的本领;5.问:如果有两个物体,其质量相同而高度不同,它们谁的重力势能大?如果重力势能不相等,如何使得它们的重力势能相等?答:质量相同而高度不同的物体,高度越高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大。要想使他们的重力势能相等,需要将两者放置于同一高度。 8.问:如果两个物体质量不等而高度相同,则谁的重力势能大?如果重力势能不相等,如何使得它们的重力势能相等?答:高度相同,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要想使两者具有同一重力势能,需将质量大的物体放置到较低的位置。质量小的物体放置到比较高的位置。 9.问:一个空中飞行的皮球具有的机械能为35焦耳,如果已知它的动能为17焦耳,则它的重力势能为多少?答:因为
4、机械能=动能+势能,所以势能=机械能动能,在皮球的势能中,只具有重力势能,不具有弹性势能,所以皮球的重力势能就是皮球的势能,为3517=18焦耳。 10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五个典型实例可以证明。 (1)滚摆(一个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装置):滚摆的装置如课本P4图15,手工卷动滚摆,使悬线缠在滚摆的轴上,当滚摆达到最高点,释放,从这个时刻开始研究滚摆的运动过程:滚摆在最高点,静止释放,开始的速度为0,也就是说,滚摆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最大,而动能最小。随着它高度的降低,滚动得越来越快,直到最低点,速度最大,即,它在最低点重力势能最小,而动能最大。在由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势
5、能减少,动能增大,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相反,在由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减少而重力势能增大,减少的动能等于增加的重力势能。 (2)单摆(一个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单摆的装置如课本P4图16,单摆和滚摆的能量转化的原理一样,只是,滚摆只有一个最高点和一个最低点;而单摆有两个最高点和一个最低点。在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而动能为0,在最低点重力势能最小而动能最大。在由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等量的动能。相反,在由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减少而重力势能增大,减少的动能转化为等量的重力势能。 (3)课本P4实验三(一个动能和弹性
6、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第一个过程:滚动的小球从接触弹簧片,到将弹簧片压弯小球自身静止,(同时弹簧片达到最大弹性形变),第二个过程:然后弹簧片恢复形变,小球速度从零逐渐增大,以至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片形变为零。在这两个过程中,前者,小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片的弹性势能,减少的动能转化为等量的增加的弹性势能;后者,弹簧片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减少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等量的增加的动能。 (4)卫星(卫星运动于远地点和近地点之间,进行着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卫星环绕着地球转动,在椭圆形的轨道上有两个点,一个近地点,一个远地点。卫星的能量转化和滚摆也相似,远地点相当于最高点,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近地
7、点相当于最低点,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5)皮球从高处下落,遇地反弹:球在空气中,是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球在与地面的接触过程中,是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与前面类似,不再重复 第二章 分子运动论 内能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有空隙。2.分子呈球体,很小,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直径用10-10m量度。所以,通常的物体,即使体积较小也含有大量分子。(1cm3手指尖大小的水滴所含的分子,如果每一秒钟数一个水分子的话,要8千亿年才能数完!)所以说,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3.扩散现象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
8、做无规则运动。扩散是指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可以发生在固体与固体之间,液体与液体之间,气体与气体之间,扩散的速度依次增大,完成扩散所需要的时间依次减少。固体扩散的例子: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再分开,发现彼此渗入约一毫米深;液体相互扩散的例子:无色透明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扩散,一个月后彼此均匀相溶;无色透明的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很快能够完成扩散。 4.固体和液体的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固体和液体难于压缩,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等于r(r约等于10-10m)时,引力等于斥力
9、,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既不表现引力也不表现斥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r时,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之间的极力如果大于10-9m时,引力和斥力都约等于0,可以忽略不计。气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约等于10-9m,所以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的分子力。 5.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分子动能;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而且被举高就具有重力势能,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力且保持一定距离,所以分子之间存在势能。 6.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10、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用红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就是很好的证明)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即使0摄氏度的冰块也具有内能。 7.热运动:由于分子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因此人们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内能也和温度有关,所以内能也常常叫做热能。 8. 内能和机械能是形式不相同的两种能量。其中,内能和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和温度有关,分子的运动我们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动能和物体的宏观速度有关,我们能观察到。9.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
11、能会增大;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10热传递:(1)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或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2)热传递的规律能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3)热传递的实质能量(内能)的传递,内能改变的另一种方式1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将烧热的工件放入冷水中:物体放出或吸收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因此,内能的改变也可以用热量来量度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12热传递和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热传递就是内能的转移13比热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C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2、容,简称比热。(例如:每1kg的水温度每升高10C需要吸收的热量是4.2103J,即:无论这1kg的水,温度是从10C升高到20C,还是从170C升高到180C,均吸收4.2103J的热量。)比热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J/(kg0C),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不同的物质,比热通常不同,通常,水的比热是最大的。(要注意的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即每一千克的物质)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所放出的热量也等于自身的比热)14. Q 吸= c m (t-t0) 这个公式的含义:Q 吸 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单位是焦耳,c 代表物体的比热,单位是J/(kg0C),m代表物体的质量,单位是千克,t代表物体的终温,单位
13、是摄氏度,t0代表物体的初温,单位是摄氏度。当物体经历一个吸热的过程后,终温高于初温。为了便于记忆,可以将上述公式写成Q =cmt(保证t0),当物体经历一个吸热的过程后,终温高于初温,t =t-t0;当物体经历一个放热的过程后,终温低于初温,t=t0-t。15.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内能的利用1.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 中获得的内能。2.1千克某种燃料 时放出的热量, 叫做 的热值。3.木碳的热值是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 。完全燃烧100g木碳,可以得到
14、焦耳的热量。4.燃料在燃烧中, 实际上很难 燃烧, 放出的热量比按热值计算出的热量要 , 而且有效利用的热量又比放出的热量要 , 因此,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 的重要措施。5.内能利用的途径有 6.将装水的茶壶放在炉子上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壶盖顶起,这一现象却能表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 请把能量转化过程作出描述:燃料的 能转化为 能,传给 和 ; 把壶盖顶起, 使 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 能。7. 叫热机。现代的火电站是靠热机把 能转化为 能。8.汽油机是在气缸内燃烧 , 生成高温高压的 ,然后它推动活塞而 的。9.活塞往复运动中, 汽缸由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 ,多数汽油机是由
15、、 、 、 四个 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10.汽油机是由 、 、 、 、 、 、 等部分组成的。11.汽油机的每个工作循环, 只有 对外做功, 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 来完成, 每个循环, 曲转转动 周, 活塞往复 次。12.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在 冲程, 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在 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3.汽油机与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有以下不同点:(1)吸气冲程, 汽油机吸入 , 柴油机吸入 。(2)在压缩冲程中,活塞能把燃料气体混合物的体积或空气的体积压缩得更小,使气体压强更大,温度更高,做功更多,效率更高的是 。(3)点火方式, 柴油机为 汽油机为 。14.热机的 是热机性能的
16、一个重要指标,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 带走的能量最多, 设法利用 的能量, 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 电功电功率 1.两种电荷:两种电荷规定: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提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以利用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电相斥)及验电器。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2.导体和绝缘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提示: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
17、由电荷。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碳(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等。3.电流:电流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有电源和闭合电路(通路)。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提示:电流的方向除了规定以外,还要知道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及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等化学电池及发电机。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使正级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物理 基础知识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