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1. (3分) 用氯化钠和碳酸氢铵(NH4HCO3)可制备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该反应可表示为:NaCl + NH4HCO3 NaHCO3 + NH4Cl。20 时,按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质量比,向100 g水中加入11.7 g NaCl和15.8 g NH4HCO3。请计算:(1) 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多少g?(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NH4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式即可)。资料:20 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假设它们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物质NaClNH4HCO3NH4ClNaHCO3溶解度/g36.021.637.29.62(
2、3分)现有Cu与另一种金属(可能是Mg、Fe、Zn中的一种)形成的粉末。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粉末16g放入烧杯,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280.0g分4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的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次数1234加入稀硫酸质量g70.070.070.070.0剩余固体质量g13.611.28.88.4计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该粉末中Cu的质量分数。(2)该粉末中另一种金属为何种金属。(3)第3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3分)【解】设生成NaHCO3的质量为x,NH4Cl的质量为yNaCl + NH4HCO3 NaHCO3
3、+ NH4Cl 58.5 84 53.5 11.7 x yx = = 16.8g y = 10.7g -1分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16.8-9.6=7.2g -1分溶液中溶质NH4Cl的质量分数=100% -1分答: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7.2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NH4Cl的质量分数为100%。(其他方法合理给分)2(3分)(1)该粉末中Cu的质量分数为 (1分) (2)解设:另一种金属为M,其相对分子质量为x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每70g稀硫酸与2.4g金属M恰好完全反应 M + H2SO4 = MSO4 + H2 x 98 2.4g x = 24
4、该金属为镁 (1分)(3)解第3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消耗金属镁的质量为7.2g。设:此时生成MgSO4 的质量为y,生成 H2的质量为z M g + H2SO4 = MgSO4 + H2 24 120 2 7.2g y z y = 36 g z = 0.6 g 则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3分)过氧化氢溶液在存放过程中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某同学使用一瓶原标注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通过称量,该瓶中共有116.8 g溶液,取出13.6 g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实验,发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现在这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该瓶溶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