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提高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提高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提高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提高版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蒙古贺兰山以东草质较好 B内蒙古草原载畜量由东向西逐渐增加C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D内蒙古东部土地生产力较高,可以大面积开垦2、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渡地带。人类不恰当的活动,使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成为今天的科尔沁沙地。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3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A扎设方草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4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以
2、下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 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退耕还牧 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A B C D5.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A 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B 涵养水源C 防风固沙,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 D 农民忙于种植反季节蔬菜,没有时间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67题。6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7在
3、乙地区,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8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910题。年份(年)1955196519751985199520002005荒漠化面积(万公顷)67697189197.26257.8262.29.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冬季风强劲,沙尘
4、暴频发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过度开垦,土地退化A B C D10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A B C D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1113题。11图中所示各河流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流量C流量季节变化小 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12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1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
5、失 D地面沉降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1415题。14.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A气象灾害少 B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C水源较丰富 D气温高15.该地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A水土流失 B温室效应 C土地沙漠化 D酸雨危害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617题。耕地 草地 沙地 建设用地 盐碱地 沼泽地 -8 -6 -4 -2 % 6 4 2 0 图5 表1土地覆被类型面积/万hm2沙 地468. 7草 地58. 8盐碱地32.
6、1耕 地16. 6沼泽地10. 7建设用地1. 4 16.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A. 治理盐碱地 B. 退耕还草C. 保护沼泽地 D. 植树造林17. 该区域可能位于A. 云贵高原东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黄土高原中部 D. 内蒙古高原西部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回答1820题。18.结合图可以看出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19.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20.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C.过度樵
7、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据此完成2122题。21.为深入研究沙尘暴发生机制,我国在沙尘暴多发地区和必经之地,建立了一系列沙尘暴观测研究站,这些站点大多位于 A.西北和华北 B.华北和东北C.华北和华东 D.华北和中南22.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退耕还草由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于2008年
8、7月31日发布,此次区划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调节、提供产品与人居保障三类。读右图回答2324题。23.生态调节功能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图示地区的生态调节功能为 A.水源涵养 B.土壤保持C.防风固沙 D.生物多样性保护24.图示地区的生态保护方向为 A.建立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B.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C.退耕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D.建立自然保护区,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读下表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2526题。地区超载起止年份(年)超载持续时间(年)年平均超载率(%)西藏牧区19642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提高版 第二 荒漠化 防治 提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