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三文科班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及矫正策略.docx
《谈高三文科班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及矫正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高三文科班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及矫正策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高三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及矫正策略学生计算的准确与否,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一直是困扰高考考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是指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 对而不全”是思路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或审题不细,没有注意某些条件的作用而解错;表述不清,步骤不全,甚至出现逻辑混乱等。诸如上述各种情况,每次考试屡屡发生。学生仅仅将其归结为粗心大意,认为只要考场上细心一点就能避免出错;有
2、的同学认为粗心是先天的,无法克服。这都是误解,这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粗心”、“马虎”、“不认真”等简单、表面的评价与结论,对于一部分计算总是出错的学生来说,就不是简单的粗心、马虎的问题了。运算的准确是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运算的准确要依靠运算方法的合理与简捷,需要有效的检验手段,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准的弊病。一、三基不牢是计算失误的根源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思想、基本的技巧掌握欠全面、模糊不清,基本运算技能没有自动反应的程度或者不熟练,不善于运用数学思想,造成了知识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阅卷情况看,“事故易发地带” 可
3、拉开距离的地方其实就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不扎实,记忆不准确的问题是很严重的,“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对基础知识掌握有漏洞,理解不到位,知识概念混淆,对一些公式、定理记忆不牢固,而出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问题普遍存在的。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如果能反复训练,辩证分析,强化记忆,以求达到熟练,乃至自动反应的程度,一遇到某个概念就能迅速回忆它的关键点和易错点,粗心的可能性就能大大降低。1.1 对某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熟练有些学生经常满足于一知半解,对概念不求甚解,做练习时,照葫芦画瓢,不去领会解题方法的实质,思维肤浅。学生思维的肤浅性还表现在定型化的推理上,按习惯推理,不作深入地钻研与思考问
4、题,不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把握住本质,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思考问题总是丢三拉四。例1在中, ,则 的值为 ( )A 20 B C D答案: B解析: 本题会搞错向量的夹角,而这也是此类问题的易错点。由题意可知 ,故 = .例2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解析: ,但是 ,函数 的周期是。从图象上看出,函数图像是每两个单位,重复出现完全相同的一次图像,所以周期是 。说明:本题最容易忽略的定义域,因为它分母上则更容易忽视。其实这是对的定义域的认识模糊所致。例3向量(3,4)按向量a=(1,2)平移后为 ( )A、(4,6) B、(2,2) C、(3,4) D、(3,8)答案:C说明:向量坐标仅仅表示方向和长
5、度,不能表示具体的位置。平移变换是针对于具体的点曲线而言,不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本题会对向量地坐标和点的坐标混淆。可以说产生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向量地坐标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将向量和函数图像混为一谈。例4设集合P= ,Q= ,已知P Q只有一个子集,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 :B说明:学生会误认为P Q只有一个子集为P Q只有一个元素。显然是对子集和元素的概念混淆。1.2 基本技能不熟练没有达到程序化例5. 已知直线与平行,则实数a的取值是 A1或 2 B0或1 C1 D2答案C。说明:只考虑斜率相等,忽视平行直线不能重合的要求, 。例6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及其增减性答案:时,为增函数
6、 时,为减函数说明:此题易出错之处是将 的单调区间误以为是 。讨论单调性时,必须在函数的定义域和内进行。例7设 , 分别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Y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且 = + , = , = - , 若三点A, B, 共线,且 求 的值。误解一: , , , ,三点A, B, 共线,则,解得, 。又 , 。误解二:三点A, B, 共线,则,必存在实数满足, = = , = , 。又 。说明:本题正确答案是 或 ,。误解一错在解方程不该两边同时消去一个因式,因为该因式为零也能成立。误解二 和 并不是等价的。因为它们等价的大前提 ,所以要讨论 = 的情况, 即 , ,不然就失掉这个解。例8 设平
7、面向量 ,若 的夹角,则是 。误解: , -2+2n= ,两边平方,解得,说明:本题正确答案是。但是为什么多出一个答案呢?就是因为解无理方程没有验根。而验根是无理方程、分式方程等解题步骤中的保证正确性的最后一道关卡,怎么能忘记呢?例9求 的定义域。解析:因为 ,所以解 ,得 。 的定义域 。说明:本题有学生得到 ,解题过程是:画图看出在一个周期中, 上满足,所以。显然是在解三角不等式的规范性上出了问题。规范的解法是转化成 ,在运用整体思想。另个方面,容易忘记写 .1.3 对问题实质理解不科学、准确、到位思维的深刻性是通过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揭露事物的本质,进而深入地思考。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后的反
8、思,加深问题特征本质的领悟,从而得到一系列的思维成果,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反思,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例10实数、满足不等式组 ,则 的最小值答案:13解析:本题的的最小值的几何意义有人认为是圆的最小半径的平方,这种理解是很牵强的。令,几何意义是点P到可行域内的点的距离的平方。就本题而言,最小值一般可能有两种情况:(1) 13;(2),该情况还容易忘记将求得距离平方。因此要首先比较 大小或者评估垂足H落在A点的上方还是下方。例11 已知数列 满足 ,若 ,则 .答案:错解:两式相减,得 利用迭代法, 。,说明:本题的失误原因是对 取值范围的理解不科学。有人仅仅认为只有在已知求时才讨论,很片面。
9、较为准确理解方式是把 取值范围的理解为函数 的定义域 , 的定义域是 , 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并不适用所以在用迭代法时,只能运算到: ,而不能继续下去。利用函数的定义域来理解数列的 的变化,则很轻松地解决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例12. 已知 的取值范围错解:利用不等式性质, 两式相加,得 由 ,得 ,则 ,所以, , , 从而错因分析:事实上, 不等价于,利用不等式性质进行同向不等式相加,已知条件仅仅是后来得到的结果的充分条件,即前者成立,后者不一定成立。因此,这是一个不恒等变形,其中的x,y的取值被扩大了。但是,如果,则 一定成立,所以我们可以把问题化归成类似问题。设解得 ,则现在问题转化成
10、。1.4 缺乏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解题过程的技能造成不应该的跑分高考阅卷的基本原则是“给分有理,扣分有据”。所谓应试训练,就是针对这个原则,不该丢的分一分不丢,能得到的分一定得到。在计算题中,解答是按步骤给分的,要求写出推理论证和运算过程,但考生在解答计算题中,不能运用教材中的学科术语,使答题落实在关键点上,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归教材不够,采分点难找;思维跳跃过大,表达不清,以偏概全,忽略试题中的限制条件,这必将增加失误和无谓失分,导出错误结论使解题以失败告终。例如,有许多考生做立体几何题,作、证、求过程不规范;三角函数图像平移的语言不规范;应用题缺乏必要的建模过程;解答概率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分析和
11、表述,不少考生用几何图形的直观判断替代代数的逻辑证明;表示范围写成 这都是不规范的表现。也不要因为解答是按步骤给分的,所以就认为比填空题更容易得分,事实不是那么简单,特别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同学. 例13设函数 求函数的极大值误解:令由图像可以看出,当 时, 的极大值为b.说明:虽然图像上反应的信息的确符合极大值的要求,但是上述做法是书写过程不规范的典型的以图代证一种范例。正确解法:令xa3af0+0f递减递增b递减由表可知:当 时,函数 为减函数,当 时。函数 也为减函数;当 时,函数为增函数.当x=a时, 的极小值为时,的极大值为b.例14已知两正数x,y 满足x+y=1,则z= 的最小
12、值为 。错解:z= = ,最小值为4.说明:本题和两次使用了均值不等式,如果再讨论同时取等号的条件,就会知道该方法不适用,而应该采用函数 的单调性,令t=xy, ,当t= 时 有最小值 ,所以当 时z有最小值。所以,本题失误原来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严格地按照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三个要求:“一正、二定、三相等”,运用均值不等式放缩的同时,解题过程中一定要写出“当且仅当和 ”并且求出 的具体值。、 1.5 不善于运用数学思想解题例15 递增数列 ,对任意正整数n, 恒成立,求 解析:本题是填空题,则才用特殊化的方法:递增数列 ,则 , ,所以 如果是解答题就用或恒成立解,或用函数,但是必要误认为单调增
13、加的项对应的点,都落在函数的增区间上。这是把连续函数和离散函数混淆的结果,对数列也是函数的理解不够准确所致,事实上可以在减区间上的,当然仅此而已。例16不等式(x2)0的解集是 。误解: 且 。解得说明:本题正确答案: 。原因是解题策略不科学。本题可以分两种情况,分类讨论: 和 其中当 ,解得。例17 (2000全国文,8)已知两条直线l1:y=x,l2:axy=0,其中a为实数,当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在(0,)内变动时,a的取值范围是( )A.(0,1) B.( )C.(,1)(1,) D.(1, )答案:C错解:两条直线的夹角 ,在(0, )内变动, ,解得( )正解:直线l1的倾斜角为,依题
14、意l2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 )( , + )即:( , )( ,),从而l2的斜率k2的取值范围为:( ,1)(1, ).评述:错解过程中,应该是,从而。这里部是说该方法不能用。而是该方法容易出错,而且运算也很繁杂。例18. 函数 在 上增函数,图像过 ,则不等式 的解集。解析:本题运用化归的思想。 ,由此可以联想到抽象函数不等式问题,图像过,则,问题转化成函数单调增定义的逆用问题,所以 ,不等式 的解集是(0,3)。16 解题方法不够科学巧妙增加了失误的几率运算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密切不可分的,除了运算的基本技能外,认真分析运算对象的特征,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互联系以及转换途径,并
15、在此基础上,选用合理、简捷的运算方法,以独特的操作方法来展开思维,一个问题解决后能否从其它角度重新审视题目,积累解题经验,注意对计算出错的原因分析,并制定防止出错的措施,只有经过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计算出错的问题,必将避免大量繁琐的推演和盲目的计算,从而减低运算的失误率。例19双曲线1中,被点P(2,1)平分的弦所在直线方程是( )A 8x-9y=7 B 8x+9y=25 C 4x-9y=16 D 不存在答案:D说明:学生用“点差法”求出直线方程没有用“”验证直线的存在性。或者是验证方法不科学,懒于验证。或者没有按照正确地程序解题,即首先要判断点P(2,1)的位置。更多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科学的
16、验证方法。根据推导,可以得到如下规律:椭圆、抛物线内的点为中点中点弦方程不用检验,中点在渐近线和曲线上或它们之间的空隙区域,符合条件的方程都是增解;其它区域内的点为中点的弦的方程都符合题意。P(2,1) 在渐近线和曲线之间的空隙区域,得到的方程一定是是增解,因此,本题没有必要做下去,就知道答案是D。例20解不等式: 解析:。利用数轴标根法,解得,不等式的解集说明:本题可以将不等式变形成不等式组解,但是那样会产生两个高次不等式,增加了失误的风险。例21 (1999全国,17)若正数a、b满足ab=a+b+3,则ab的取值范围是 .误解: ,而ab-3=a+b,所以, , 。所以 。说明: 本题将
17、 两边平方实属不该。正确的解法是:令 =t(t0)由ab=a+b+32 +3,得t22t+3,解得t3,即 3.故ab9.即a=b=3时ab的最小值为9.所以ab的取值范围是(9,+).例22 设 ,则 等于 ( ) (A) (B) (C) (D)答案:(D)说明:本题采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最好选用第二个公式:= 。就可以避免误判项数的大小了。例23 如果不等式 的解集在数轴上构成长度为的区间,则的值为( )A 1 B 2 C 3 D 4答案:B。解析:运用数形结合。作函数 和函数 的图像如图,满足不等式 的解集在数轴上构成的区间是 ,所以函数图像上存在一点 ,则 , 的值为2。 说明:本
18、题有人运用两边平方的方法,求得方程 的解 , 。很显然,借助图像,你可以看到 和 的解集 并不等价。二、考场上发生的粗心行为大都是平时不经意中养成的解题过程中数学推理或运算出现的错误,造成这种粗心大意的原因除了双基知识不扎实外,从心理学角度说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平时解题时,能够养成认真对待各个环节,力求解答正确完整的良好习惯,那么平时解题的质量,考试时答题的正确率都可以得到提高,且可有效地减少考试中的各种错误。如果平时学习中,对计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比如计算时粗心马虎,书写不工整,潦草;做题时不用演算纸,只是心算但是技术又不高;做题时精力不集中、边做
19、边听着MP3、不注意审题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到考场上这些不好的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发生。 2.1 通览全卷迅速摸透“题情”的习惯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不忙匆匆作答,可先从头到尾、正面反面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容易题”的遗憾,所有的会做的题目都做了,该拿的分数拿到手了,易错的地方注意到了,一看就知道那个题目要考我什么的,还有什么紧张的呢?从根本上避免了对“时间不够用”的担心,也就可以放开手脚做自己可能做不出来的题目。2.2认真审题的习惯。谨慎审题是指全面、正确审视题目给出信息,特别是数量关系以及
20、图形的几何特征正确理解题意,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题目条件和结论的特征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凡是题目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考试固然讲究做题速度,但没有质量,只有速度又有何意义?有的考生惟恐做不完,草草审题,在没有弄清题目要求的情况下,又匆匆做答。由于理解不透彻、不到位,造成答题不全,失分很多,甚至发生审题错误,结果一分不得。特别是那些做过的似曾相识的题,稍不注意就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谈高三 文科 学生 计算 出错 原因 矫正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