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及排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土方开挖及排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及排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概况四、施工准备五、开挖区划分六、开挖方法七、实际开挖试点情况八、施工难点、危险源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九、施工方案十、土方运输十一、预防及应急措施十二、安全操作技术措施十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十四、项目管理机构图十五、附图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事故水防控设施建筑面积3696.64平方米,蓄水量15000立方。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承台、底板、柱、顶板组成,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0.700,底板顶标高6.4000。地下水在地表下8.7008.200,土方开挖土层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建筑垃圾。二、地形地貌及周边
2、环境(五)、抽水试验根据勘察现场钻孔抽水试验在2013年11月02日至2014年01月15日进行,采用14组井点降水,四、施工准备(一)、熟悉审查图纸,并查看地质堪察报告,核对平面尺寸和开挖坑底标高,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根据支护设计要求确定土方开挖方坡坡度尺寸,制定好土方开挖程序,明确施工工期及质量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二)、查看施工现场,按地质堪察报告及其他资料摸清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道路及市政排水系统等情况,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数据。(三)、根据设计图及规划控制点以轴线设置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并将控制网、控制点设置与四周可靠的永久性的物
3、体上,或深埋设置于易于保护的地方。再根据支护设计方案的放坡系数及基础施工时的工作面要求施放土方开挖线。(四)、修好临时土用道路,工地出入口设置沉淀池。(五)、为阻止地表水或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内,应根据地形情况在基坑四周地面设置排水沟。(六)、现场四周接通临时水电设施,确保施工用电。(七)、作好基坑及基坑四周的监测工作,观测点布置图中要求布置沉降观测点和水平位移观测点。五、开挖区划分 开挖深度为-4.5-6.4米,开挖区以地下室后浇带为依据,根据后浇带分布情况逐块大开挖,根据后浇带分布情况,按开挖区域的开挖顺序先挖6#楼、7#楼、5#楼、4#楼、3#楼、1#楼、2#楼全部,让部份能先行安排地下室底
4、板的施工。开挖时土方运出方便。开挖区以地下室后浇带作为依据,为便于底板施工,开挖时应按后浇带部位放线开挖,并应挖超过后浇带(底部不小于一跨)。开挖施工顺序见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六、开挖方法 因本工程水位高、地质软的难点,拟采用打点施工法,从6-26轴交6-0A7-C轴开始往5楼方向施工,土方开挖每一承台每一轴线立即完成承台、地梁砖胎膜。土方挖反铲挖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开挖的土立即外运。开挖顺序:测量放线按放线开挖基坑沙袋支护、降水井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砖胎膜排水沟抽水。开挖方法(一挖到底,边挖边抽水)因本工程有设地下室,周边均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放坡支护,应充分考虑其土体压力对施工面及附近回填土
5、的影响,所以本工程开挖应按现场情况实施,采取由外而内的开挖。为工程成本及工效考虑,基坑暂时不采用基坑支护。挖土应先四周、后中间,但总体应保持有足够的放坡,以防止土体压力过大引起塌方。若有塌方或积水另有应急措施(见下文)。已施工段底部应设集水井、排水沟等,严格保持已开挖底部排水顺畅,并应及时将水排出基坑。为确保开挖后的边坡不受雨水冲刷,减少雨水渗入土体,可在土坡表面铺设塑料薄膜或其他方法保护,坡坎外设排水沟,坑内四周设排水沟,以承台设集水井,污水泵不间断抽水。挖出的土方宜随挖随运出,每班土方应当班运出,不应堆在坑边上,应尽量减少坑边的地面堆载、重型机械的停放、材料的堆放、基坑堆载应严格控制在10
6、KN/M以下。 基坑开挖应对称均匀开挖,先中间后四周,不应沿基坑周边一次开挖到底,应防止机械开挖的坡度过陡,运输车辆及运输荷载引起土体位移、桩基侧移、底面隆起等异常现象。基坑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垫层和基础施工,防止太阳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基土原状结构。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面挖土时应定期复测水准点是否正确,排水坡度是否设置正确,严禁超挖。土方开挖临近设计标高处时,应严格控制高程,且不能一次开挖至设计标高,应留约200厚的土层待处理完毕及确定准确位置后再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保持老土层的原状。在开挖时,土体上部不能堆放材料或其他机具,应严格
7、划出禁放区。七、实际开挖试点情况 为了使基坑土方顺利开挖,采取了试点开挖。 5号塔吊基础位于5#楼5-A/(5-275-32)轴外墙外,土方开挖尺寸按其塔吊型号设计基础方案的尺寸各边加工作面(1.00m)为基底尺寸,基坑边坡放坡比为1:1(后面基坑开挖同上)。开挖后可见土质构造为:第一层素填土,土质松散,无附着力,厚度在1.202.00m之间;第二层为黑色烂泥土,部分夹杂少量腐烂根叶,质软,厚度约为0.300.60m之间;第三层为粉质略含细砂半粘性土,厚度为2.02.8米之间,易松陷,为纵向构造,第四层为细流砂层,与第五层砾石掺合。根据开挖过程实际观测,在第二层及第三层土(高程为5.06.0米
8、之间)上部有水渗出,中部渗水明显易见,下部随处可见从侧面及地下上涌地下水,且涌水量大,洞细流坑底皆有,并略带有细砂外溢跟涌,根据现场实测:坑底面积为7.07.0m,开挖深度在4.3m,每小时外涌水量在60立方米左右,外涌水深达63cm。水位稳定层高程为6.5m外。以此推算,面积约50平方必须6台50污水泵进行不间断抽水。由于中下部土质构造为半粘性带细砂纵向隔层土,随着涌水的外流,土基底部受水流的冲刷挖空,底层土含水率均已达到饱和状态,加上上层填土无附着力松散杂土对下部的压力加重,造成第三层粉质带细砂半粘性土不同程度的下陷坍塌,而且上部填土也跟着下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沙袋临基坑四周围挡,谨
9、防土方坍塌、滑坡。八、施工难点、危险源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一)本工程的地下室基坑、基础土方开挖的难点在于稳定水位高、涌水量渗透系数强、地质软、造成土方坍塌、滑坡、整个基坑施工将处于拖泥带水的状态,给基础、地下室施工带来极大的难度。(二)、开挖深度及围护形式基坑开挖深度4.56.4米。依据开挖试点的实际情况,本地下室基坑的用水量强,造成基坑土方坍塌、滑坡,计划基坑底四周采用砂袋支护至稳定水位高程处。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基坑放坡系数可按1:11:1.5开挖。(三)、危险源的监控重点1、深基坑四周结构水平位移:预埋设位移监测点,要求相关专业人员专人定时测量及不定时巡查。2、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化: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方 开挖 降水 专项 施工 方案 修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