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一体化生活废水污水处理调试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埋一体化生活废水污水处理调试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埋一体化生活废水污水处理调试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埋一体化生活废水污水处理调 试 方 案 XXX 单位:XXX 日期:XXX别注意:设计不受力的双侧均水位隔墙,充水应在二侧同时 冲水。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充水试验的另一个作用是按设计水位高程要求,检查水 路是否畅通,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平安超越功能, 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单元调试单元调试是按水处理设计的每个工艺单元进行的,如格 栅单元、调节池单元、水解单元、好氧单元、二沉单元、污 泥脱水单元的不同要求进行的。单元调试是在单元内单台设备试车基础上进行的,因为 每个单元可能有几台不同的设备和装置组成,单元试车是检 查单元内各设备连动运行情况,并应能保证单元正常工
2、作。单元试车只能解决设备的协调连动,而不能保证单元达 到设计去除率的要求,因为它涉及到工艺条件、菌种等很多 因素,需要在试运行中加以解决。不同工艺单元应有不同的试车方法,应按照详细的设计 执行。253分段调试分段调试和单元调试基本一致,主要是按照水处理工艺 过程分类进行调试的一种方式。一般分段调试主要是按水解和好氧两段进行的。接种菌种污泥培养驯化的方法有自然培养及接种培养,为节省种泥费用及运输费用,拟采用自然培养方法。1 .培养前的准备工作(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 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 联动
3、试车正常。最后按有关规程(说明书)验收合格。(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 测试,如pH、水温、COD、DOD、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 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 况,水质(pH、水温、COD、BOD5/CODCr、含氮、含磷、有 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技术参数。(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氮源、 磷源),以备缺什么补什么。(6)操作人员应熟悉整个系统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 方面的情况,了解污泥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控制要求。(7)人员到位,自培养和驯化后一般应使系统连续运 行,不能脱人。(8)编制必要
4、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 的建章立制。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模 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2.5.5、 自然培养自然培养法是利用废水本身带有的少量微生物和有机物,通过人工强化的方法,使污水中微生物的量逐步繁殖, 到达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培养方法。(1)开启进水泵进水,待贮满后停止进水。注意,当 污水液位淹没曝气装置后,适当开启鼓风机,随着液位的升 高适当加大鼓风量,进行闷曝。(2) 24h后重新开始进水,换掉池内约1/10的水,继 续闷曝。(3)之后每隔24h,综合池污水更换量逐渐加大,依次 为 1/9, 1/8, 1/7, 1/6, 1/5, 1/4, 1
5、/3, 1/2,至第 10 天按 1000m3 /d连续进水。(4)这期间做好预处理沉淀污泥排放的准备工作以及 脱水机的调试工作。(5)由于培养初期污泥浓度较低,沉淀池内积累的污 泥也较少,回流量也要少一些,此后随着污泥量的增多,回 流污泥量也要相应增加。当污泥浓度到达工艺所需的浓度 (3mg/L)后,即可开始正常运行,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2.5.6、 化培养驯化条件:一般来讲,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 突出变化,常规讲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 长条件尽量一致,当做不到时,一般用常规生活污水作为培 养水源,果汁废水因浓度较高不能作为直接培养水,需要加 以稀释,一般控制COD负荷
6、不高于1000-1500mg/L为宜,这 样需要按1: 1 (生活污水:果汁废水)或2: 1配制作为原 始驯化水,驯化时温度不低于2CTC,驯化采取连续闷曝37d, 并在显微镜下检查微生物生长状况,或者依据长期实践经验, 按照不同的工艺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观察微生物 生长状况,也可用检查进出水COD大小来判断生化作用的效 果。驯化方式:驯化条件具备后,连续运行已见到效果的情 况下,采用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 生活条件,递增幅度的大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条件有 所不同。一般来讲,好氧正常启动可在10-20d内完成,递增 比例为5-1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那么要小的
7、很多,一般应 控制挥发酸(VFA)浓度不大于1000mg/L,且厌氧池中PH值应 保持在范围内,不要产生太大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 水量才可慢慢递增。水解、好氧等工艺是个复杂的过程,每个工程都会有自 己的特点,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加以调整。2.5.7、 泥培菌的考前须知:(1)活性污泥培菌过程中,应经常测定进水的pH.COD. 氨氮和曝气池溶解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标。活性污泥初步 形成后,就要进行生物相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对污泥培养状 态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控培菌过程。(2)培菌过程中,特别是污泥初步形成以后,要注意 防止污泥过度自身氧化,这不仅增加了培菌时间和费用,甚 至会导致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按期投入
8、运行。要防止污泥自身 氧化,控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是关键,要经常测定池内的溶 解氧含量,要及时进水以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假设进水 浓度太低,那么要投加大粪等以补充营养,条件不具备时可采 用间歇曝气。(3)活性污泥培菌后期,适当排出一些老化污泥有利 于微生物进一步生长繁殖。2.5.8、 全线调试当上述工艺单元调试完成后,污水处理工艺全线贯通, 污水处理系统处于正常条件下,即可进行全线连调。按工艺单元顺序,从第一单元开始检测每个单元的PH 值(用试纸)、SS (经验目测)、COD (仪器检测),确定 全线运行的问题所在。对不能到达设计要求的工艺的单元,全面进行检测调试, 直至到达要求为止。各单元
9、均正常后,全线连调结束。2.5.9、 抓住重点检测分析全线连调中,按检测结果即可确定调试重点,一般来讲,重点都是生化单元。生化单元调试的主要问题要认真检查核对该单元进出水口的位置、布水、收水方 式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正式通水前,先进行通气检测,即通气前先将风机启动 后,开启风量的1/4-1/3送至生化池的曝气管道中,检查管 道所有节点的焊接安装质量,不能有漏气现象发生,不易检 查时,应涂抹肥皂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修复至要求。检查管道所有固定处及固定方式,必须牢固可靠,防止 产生通水后管道产生松动现象。检查曝气管、曝气头的安装质量,不仅要求牢固可靠, 而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高低误差不大于1
10、 mm,检查无误 后方可通水。首次通水深度为淹没曝气头、曝气管深度0.5m左右, 开动风机进行曝气,检查各曝气头曝气管是否均衡曝气。否 那么,应排水进行重新安装,直至到达要求为止。继续充水,直到到达正常工作状态,再次启动曝气应能 正常工作,气量大、气泡细、翻滚均匀为最正确状态。对不同生化方式要严格控制溶解氧(DO)量。水解工艺 DO应控制在小于0.5mg/L范围内;氧化工艺那么应保证DO不 小于2-4mg/Lo超过上述规定将可能破环系统正常运行。2.5.10、 改善缺陷、补充完善(1)连续调试后发生的问题,应慎重研究后,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予以完善,保证到达设计要求。(2) 一般来讲,改进措施可与
11、正常调试同步进行,直 到系统完成验收为止。2.5.11、 试运行(1)系统调试结束后应及时转入试运行。(2)试运行开始,那么应要求建设方正式派人参与,并 在试运行中对建设方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掌握运行操作。(3)试运行时间一般为10-15天。试运行结束后,那么 应与建设方进行系统交接,试运行交接后那么以建设方为主, 施工方协助;竣工验收后那么全权由建设方负责。2.5.12、 自验检测(1)由施工方自验检测,并做好相应记录。(2)连续三天,每天进行检测(主要为COD、 PH), 合格后即认定自检合格。2513、交验检测(1)由施工方将自检结果向建设方汇报,建设方认同 后,由建设方寄出交验书面报
12、告,报请主管部门前来检测。(2)施工方,建设方共同准备条件,配合主管部门进 行检测。(3)检测报告完成后,工程技术验收完成。、调试责任分工(1)调试前,业主负责给水、电、污水及其他管线的 接入,使之到达随时使用状态;(2)调试过程中由业主负责提供水、电及与之相关费 用;(3)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与调试相关的药剂费用由业主 承当,调试期间水质化验由业主方化验室。(4)业主负责协调调试过程中须与当地行政机关及现 场周边群众关系;(5)单机调试开始前,能到达污水处理环保、电气、 机修技术基础知识要求的操作管理人员须全部到位;(6)单机调试和联动调试期间,现场技术人员负责设 备调试、整改、故障处理、操作演
13、示、人员培训工作;设计 方和土建方负责人应积极配合工程调试,对设计中出现的问 题应妥善解决;污水处理操作人员采用现场跟班形式。三、活性污泥系统管理手册1、原理活性污泥的好氧微生物是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 有机物的生力军,其原理是生物降解。2、活性污泥的形、色、嗅活性污泥外观似棉絮状,亦称絮粒或绒粒,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正常活性污泥呈黄褐色。供氧曝气缺乏,可能有厌 氧菌产生,污泥发黑发臭。溶解氧过高或进水过淡,负荷过 低色泽转淡。良好活性污泥带泥土味。3、培菌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消化施工设计图纸资料及管理运行手册;2、检查熟悉系统装备及管线阀门,指示记录仪表;3、清理施工时遗留在池内杂物;4、
14、加注清水或泵抽河水作池渗漏试验,单台调试后联动试车,调好出水堰至污水处理可正常工作。4、培菌方法1、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 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 度。(1)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 : 5 : lo(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 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 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H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 浓度2mg/l时,絮粒中心已低于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长, 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3-5mg/l,常按5-10mg/l 控制。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
15、处溶解氧控制在2mg/l较 为适宜。(3)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随 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 围,一般为10 459 C,适宜温度为15-355 C,此范围内 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4)酸碱度:一般PH为6-9o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 PH 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2、培菌法:(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温暖季节,先使曝气池充满 生活污水,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十小时后,即可开 始进水。引进水量由小到大逐渐调节,连续运行数天即可见 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为加快培养进程,在培菌初期 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水或米沿水等(也可以直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体化 生活 废水 污水处理 调试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