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调研测试卷八年级语文说明1.全卷共6页,总分值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3 .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徜徉
2、于古诗文 天地,我们会有精彩的发现:古诗文中有景,“水皆缥碧,”写出 了富春江水的清澈透明;“,芳草萋萋鹦鹉洲”写出了汉阳生机勃勃的美景;“几处早莺 争暖树,”描绘了早春的动态图景。古诗文中有情,“报君黄金台上意,”表达出诗人的报国之志;杜牧在赤壁中用典,以“, 来抒发不平之气。古诗文中有理,晏殊在流溪沙中以“, ”揭示了 “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是不可抗拒的”这一自然规律。(2)当高铁时速到达600公里以上时,我们可以轻松实现早上在顺德“喝早茶”,晚上到北京“吃烤 鸭”的想法。这让人不禁感叹:高铁的速度真是“, ”。(郦道元三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藏,所
3、以必须立刻到地下xiinmi ()藏身的地方。(2)看见满院口ngji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3)阻拦索平安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yi sibu gou ()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4)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ao wu xiao xi () 了。3.以下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龙舟说唱俗称龙舟歌或唱龙舟,是广东民间曲艺艺人 地用龙舟的名称编成的合乎韵律的民歌。龙舟说唱的内容包含了众多民间故事和传说,既以描述岭南地区的生活现琐事见长,掺杂当地 的俚言俗语,蕴含大量的民俗信息。演唱者多为男性,他们手持木雕龙舟,龙舟锣与龙舟鼓伴奏,演唱 时,唱
4、词像烧炮仗一样不断冲口而出,然后缓慢拖腔结束,唱到激情处,小锣突然一击,故作惊人之态,o在抗日战争期间,各地的龙舟艺人,自编自唱了许多抗日救亡的龙舟歌,鼓舞人民抗争,抵御侵略,一时传为佳话。年的左宗棠带着林那么徐赠与他的地图和字画,率十万湘军,抬棺进疆,在国力贫弱不堪的晚清时期,奇迹般地击败沙俄支持的新疆分裂势力,把新疆重新纳入祖国的怀抱。苗利闺主眩死 叭岂因何渴迎 姓之,”*?匕(1)上幅书法作品是一幅对联,请你任选其中一句,用简体楷书抄写在田字格内。(2)阅读上述文字与对联内容,你认为,这副对联内容最能反映我国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的一项为哪一项()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B.坚持真理,不怕牺牲
5、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慌,抵御外强。【答案】(1)苟利国家生死以(或:岂因祸福避趋之)(2) A【解析】【小问1详解】工整美观书写;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不写繁体字,注意“m”的简写为“国”,“宣”的简写为“岂”;只写其中一句即可。【小问2详解】此题考查内容理解。林那么徐和左宗棠对国家满含热爱,材料写了林那么徐被充军依然有报效国家之志,左宗棠垂暮之年抬棺进疆,收复新疆,都表达了他们矢志不渝的决心;应选Ao二、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粪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
6、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 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 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 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
7、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 日:“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6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年且九十()(2)方磨铁杵()(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7.【甲】文中以下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B.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 C.惧其不已其如土石何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8 .翻译下面的句子,(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太白感其意,还
8、卒业。9 .【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 (用原文回 答)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O.【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10 .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 启示?【答案】6.将近 .正在 .同“返”,往返 ,说7.D. (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8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9 .例如: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解析】【6题详
9、解】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解释词语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年且九十:年龄将近九十。且:将近。(2)方磨铁粹: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方:正在。 (3)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反:同“返”,往返。*(4)媪自言姓武:那老妇人自称姓武。言:说。【7题详解】此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知道这些词语有几个解释,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在不 同句子中的意思。A.疑问代词,哪里/句末语气词;B.凭借/用来;C.代词,他/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D.都是代词,代指这件事;应选D。【8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
10、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 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1)固:顽固。彻,透彻,明白,通达。(2)感:被感动;卒:终于。【9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甲文中“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可知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 之迂也;由“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可知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 阴;由乙文中“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欲作针”可知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 针。【10题详解】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都在从侧面烘托移山的困难,从而
11、烘托出愚公不怕困难, 有决心有毅力,想要造福子孙的人物形象。【11题详解】此题考查拓展延伸。解答此题时要理解两篇文言文的意思,领会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从甲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 加增,何苦而不平”,乙文老妇人要将铁杵磨成针,可以看出愚公和老妇人都有面对困难时持之以恒的精 神和顽强的毅力。据此回答即可。【点睛】参考译文:【甲】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
12、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 吗?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 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 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 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剩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 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
13、连 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 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河曲智叟无话可答。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 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 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乙】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 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
14、 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 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话题背景】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 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 选修课。【调查数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 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
15、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呆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 就练出感觉了,十提供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对于冉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史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 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刺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 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各方声音】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
16、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 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 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 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 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读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 们静下心来,
17、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摘自互联网)【新闻现场】本报讯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 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 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 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摘自绍兴晚报,有删改).根据以上几那么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12 .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两点建议。13 .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A.教育部要求,小学1-6年级每周要安排1
18、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一定要开设书法选修课。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就没有必要学写毛笔字了。D.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它具有审美价值,能丰富人的想象力。【答案】12.提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开展特长,培养自信; 传承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答出三点即可)13.要求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营造有利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气氛;(答“将名家书法、学生优秀 作品上墙,增强文化气氛”等亦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具体答出开展诸如“参观”“评比”“展 览”等活动亦可)。(答
19、出两点即可) 14.A【解析】【12题详解】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调查数据】中的“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可得出:学习书法提 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根据“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可得出,学习书法能够提升人的自信心;根据【各方声音】中的“到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 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可得出:学习书法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新闻现场】中的“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 文化的希望和未来”可得出:学习书法可以传承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
20、化。【13题详解】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结合【精选案例】中的“少年时代的练字史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 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刺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 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可从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兴趣角度来提建议,如开展书法作品展,提高 学习书法热情等;结合【各方声音】中的“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 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可从学校、老师的角度提建议,如:应重 视书法教育,不可随意挪用书法课。结合“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
21、。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 字了”“读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 后学习效率会更高”可从合理安排学习书法的时间上提建议;另外,也可从学习书法的环境气氛,老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开展书法学习讲座,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等方 面提建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14题详解】此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比对能力。A.依据【话题背景】材料中的“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 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可知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但并没有强调“一定要 开设”,选项内容与文意不相符。应选Ao(三)阅读下面
22、的文字,完成小题。孤灯小卷包利民我记得小时候,总停电,那时就喜欢看书。常常在晚上,在自己住的小屋里点一根蜡烛,然后捧一 本薄薄的书,倚在枕上看。或者是课外的作文书,或者是借来的小人书,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曳逵 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仿佛在那样的夜里,只剩下一盏灯,一本书,还有我明亮的眼睛。不同于普通夜读的意味,这里夜 只是一个背景,读也只是一种状态,多年回望而落于心底柔软处的、却是那盏灯,那本已不记得内容的薄 册。大学时读的书就多起来,中外名著开始大量阅读。可是在夜里,我依然喜欢拿一本薄薄的书,并不 一定是名著,总之是在夜色里能入我心的。宿舍里到时间就停电,起
23、初我们都是拿个小手电,用被子蒙头 盖脸,在被窝里看书。后来我就觉得没有感觉,而且很难受,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于是在一个夏夜里, 熄灯很久之后,我偷偷溜出宿舍楼,拿着一本书。最后看到宿舍后面的路边有一盏路灯,对面是女生宿 舍,灯下是一个台阶,我就坐在那里。已记不清有多少个那样的夜晚了,头顶孤灯相伴,洒下一片柔和的光。长长的风偶尔飘来一丝,吹 得身旁的草叶细细地响。星光月色都被身后的楼房阻挡了,只有这一盏灯还亮着,只有这本书还翻开着, 只有我还醒着。后来毕业,然后就是辍根转转,在世事的风尘劳碌中,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仿佛心境全然改变。 可是每到睡前,还是习惯性地拿本书,心思却不知飘忽到何处。刚参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湛江市 徐闻县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