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创造宣言》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1课《创造宣言》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创造宣言》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内容21、创造宣言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过程与方法:1.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2.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关注文本中哲理性语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创造的力量,培养学生自主、自信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3.领会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札记【预习·导入】 (展示小组课前板书标题、作者简介、重点字词、文章内容以及结构。
2、)一、导入: (展示小组首先组织复习有关议论文文体有关知识,然后可由作者简介开始导入,可以拓展作者改名为“行知”的用意,以提问的方式进行。)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二、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该部分集中
3、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点名要求其在黑板上写出字音或字形。)1.积累字词:崇拜(chóng) 伤痕(hén) 中伤(zhòng) 塑像(sù) 遁词(dùn) 鲁钝(dùn) 走投无路(tóu) 玄奘(zàng) 懦夫(nuò) 屋檐(yán)樵夫(qiáo) 豢养(huàn) 陡然(du) 烟囱(cng) 繁殖(zhí) 灌溉(guàn)2.重点实词: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
4、,用来支吾搪塞的话。鲁钝:愚笨,不敏锐。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道统: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自暴自弃: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三、梳理课文内容以及结构,思考:本文批驳的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复习有关驳论文的知识要点,分组讨论交流,由展示小组总结观点并板书。)明确: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从而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强调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