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跳绳易错动作成因与解决策略研究_赵可.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学生跳绳易错动作成因与解决策略研究_赵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学生跳绳易错动作成因与解决策略研究_赵可.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学生跳绳易错动作成因与解决策略研究 赵可 (余姚市梁辉小学,浙江余姚 315403) 中图分类号: GSU7.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4-151X (2U16)(.丨 5-l_L5-U2 跳绳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 试中的项目,且是 +学阶段唯一加分项目, 学生在各个年级 1UU分的基础上,每多跳 2次就加 1 分,直至加满 2(.丨分,这引起 各个学校体育教师和学校的高度重视,都 在想尽一切办法、运用不同的形式激发学 生练习 兴趣,培养跳绳能力。在一年级的 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跳绳的能力差异较 大,出现的错误动作在个体之间也表现得 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幼儿园
2、时 期,学习跳绳技能时,不够规范对学习跳 绳的动作技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根 据一年级学生跳绳动作来看,其错误动作 大致可分为摇绳错误动作、下肢错误动作 和上下肢协调配合、重心过低等错误。本 文将对以上错误及成因逐一进行分析与解 决,具体分析解决如下。 1 上肢摇绳错误动作产生的 现象及成因分析 1.1 主要错误动作 的现象及成因 在跳绳的过程中,摇绳的错误动作主 要有直臂摇绳、惯性摇绳、摇绳过高、摇 绳的起始位置不对、左右手摇绳高度不一 致。这些错误动作都是由于学生的年龄 +、 动作不协调、左右手力量不均衡,对动作 概念理解不清所造成。 M.1 直 臂 摇 绳 直 臂 揺 绳 就 是 学
3、生 的 两臂在身体两侧伸得笔直,并在身体两侧 以肩为轴,向前做圆周运动,使绳子的两 端打开很大,总感觉绳子短,经常出现绳 子摇得较高打不到地面,连续几次后两手 臂肌肉出现紧张、僵硬,不能长时间地坚 持摇绳的现象。这使得学生的连续跳绳个 数一般都 在 2(.)次以内。 1-1-2 惯 性 摇 绳 惯 性 摇 绳 是 指 学 生在 摇绳过程中,没有做连续向前的圆周运动, 依靠第 1 次用力摇绳的惯性促使绳子向前 摇动,没有主动意识地去摇动绳子,当绳 子动力耗尽时就停了下来,而此时学生还 在用力地跳跃,这使得学生的连续跳绳个 数一般都在 2 4 次。 M.3 摇 绳 过 高 此 现 象 的 学 生
4、主 要 表 现为两手臂摇绳时没有以肘关节为轴,做 +幅度摇绳。而每一次摇绳时,前臂由身 体两侧向肩上方摇动绳子,形成了摇动较 大、摇绳过高,绳子在地面时间较长,且 十分费力,连续摇绳会导致背部肌肉过先 出现疲劳,跳的幅 度较高,逐渐出现绳和 人不协调的现象,导致连续跳失败。这使 得学生一般跳三十几次后就会感觉到很累。 M.4 摇 绳 的 起 始 位 置 下 对 此 现 象 的 学生,主要表现在第 1 次摇绳时的起始位 置错误,其两手紧紧握住绳子,屈肘于头 的两侧或背在肩上开始向前用力甩绳,将 绳子“砸”向地面,使绳子落地时反弹或 速度过快,还没有跳起绳子己经到脚下或 绳子不能顺利地从脚下划过,
5、或出现绳子 落地静止时,再两脚跳过绳子,根本无法 连续跳绳。出现此现象的学生按标准动作 计数为 U 个 . 1-1-5 左 右 手 摇 绳 高 度 下 一 致 此 现象 的学生,主要表现在跳 绳时左右手一高一 低,开始跳绳时体力充沛,随着时间和次 数的增加,体力下降会出现左右手高度差 异增大,导致跳绳无法继续。此现象学生 的跳绳次数是根据左右手高度差异所致, 一般在 4(.) 5(.丨次后会出现连续失误。 1.2 解决策略 丨 .2.1 明 确 概 念 ,建 议 正 确 动 作 表篆 由以上错误动作,教师一定要先了解清楚 学生形成错误动作的成因,并对症下药。 首先,要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6、让 学生建立明确的动作概念,两手分别握住 跳绳两端适合自己身高的长度,两臂自然 弯曲,将绳子置于 体后 +腿处,摇绳时手 腕、手臂协调一致用力将绳向上、向前摇 起,当绳子摇至头上位置时,继续向下、 向后抡绳,使绳子绕身体一周摇动。注意 摇绳时,以 +臂外张于身体两侧,主要以 肘关节为轴,腕关节发力连续摇绳。 丨 .2.2 摇 空 绳 、摇 双 绳 为 提 高 练 习效 果,学生可以空手去模仿摇绳,促使学生 的两手臂去主动地在身体两侧做圆周形的 摇动绳子;也可以两手分别握住 2根对折 的短绳,两脚配合摇动的跳绳,让其感受 到揺动绳子体验,并以此练习来增加练习 的次数。其目的主要是利用循序渐进的原
7、 则,让学生去体验不同的练习方法,感受 不同的练习效果,最终掌握正确的摇绳方 法,促使他们正确、主动地摇绳。 2 下肢错误动作产生的现象 及成因分析 2.1 主要错误动作的现象及成因 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在跳绳过程 中,对下肢错误动作关注不够,会影响一 些学生连续跳绳能力的发展,有些典型错 误很难被发现,仔细观察会发现,学生在 跳绳中下肢也有很多错误动作,导致跳绳 次数不高,对具体错误动作进庁如下分析。 2.1.I 下 肢 僵 硬 、 落 地 缓 冲 下 积 极 在 学生练习跳绳过程中,下肢僵硬、落地缓 冲不够,主要表现为身体紧张,致使膝关 节绷得过直、踝关节过渡紧张僵硬,出现 动作不协调、
8、不能连续做动作,影响了整 个跳绳的连贯性。这样的学生跳十几次就 会出现间断,而且感觉很累。 ( 下 转 第 2 页) 投稿日期: 201O-04-01 作者简介:赵可 ), 小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田径教学与训练、中考游泳教学与训练。 体的限制,从而实现对生命的超越。同 时,在体育竞技中能够发扬青少年勇往直 前、顽强拼搏、与人为善、敢于挑战等优 秀品质。开展体育竞技中可以 引导学生主 动追求生命的意义并关安生命,实现生命 的价值。 3.2 营造浓厚的奥林匹克文化氛 围,培养青少年的生命情感 目前,在许多高校举办的运动会或者 体育赛等活动大多数都是按照奥林匹克运 动的规则和程序来进疔比赛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学生 跳绳 错动 成因 解决 策略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