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古诗三首 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 古诗三首 优质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单元导读【单元导教】本单元以“祖国河山”为主题,编排了三首古诗、三篇精读课文,旨在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 题和第一个语文要素,那就是:培养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使生会借助关键 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课后习题中的“小练笔”和“选做交流”启发生以致用,写一段话的时候能够围绕一个意思 去写,为习作奠定基础。“习作”练习旨在落实第二个语文要素,启发生运用从课文中到的方 法,围绕一个意思去写。“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了梳理归纳。“识字加油站”启发生懂得形声字的特 点。“词句段运用”在于进一步强化生以致用的意识。“日积月累”在于通过积淀,不断丰富生 的语文素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指向
2、阅读,力求给生一个具体可运用的方法,以稳步提高生的理解 能力。语文要素二那么指向写作,启发生将课文中运用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 以稳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体会关键句的作用,习借助关键句理解段意的方法板块教关注点关键语句关键语句的位置关键语句的作用富饶 的西 沙群 岛精读课文“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 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 下。”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总领全文。概括第五自然段的意思。海滨 小城精读课文“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 了很多树。”“小城的公园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概括第四自然
3、段的意思。概括第五自然段的意思。概括第六自然段的意思。美丽 的小 兴安 岭精读课文“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 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 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 库。“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1 .(出示课件46)教师引导:接下我们一起习望洞庭。教师板书诗题望洞庭。2 .(出示课件47)生根据习单,小组合作,一起习望洞庭。习单如下:Z我会自学古诗 1.我能朗读。i(1)“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磨”读()。i (2)读好停顿,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2.我能理解。:能够使用借助注释、图文对照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i:诗句的意思。i 3.我能想象。i1(1)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并背
4、诵古诗。2 )我猜想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可能会想:二:二/3 .交流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1)生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8)指导读好停顿。指名读或小组读古诗。(出示课件49)指导读准多音字磨:明确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磨”读m6,“磨面”的“磨”也读m6; “磨坊”的“磨”读m3。全班齐读古诗。(2)(出示课件50) 了解诗人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文家、哲家,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3)生交流诗意,教师相机指导。解诗题。(出示课件51)引导生结合注释了解“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河南省北部。“望洞庭”就是望洞
5、庭湖看 见的景象。解诗意。(出示课件52)引导生理解“两相和”的意思。提问:你见过的月光下湖面的景象是怎 样的?指名生交流后,出示“秋月映照洞庭湖面”的图片,帮助生感受夜晚的洞庭湖湖光和 秋月相互映照,优美、平静的意境美。(出示课件53)引导生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二出示洞庭湖湖面微波粼粼的图片,以及 铜镜的图片,理解这句诗描写的是“洞庭湖湖面微波荡漾,就像一块没有打磨的镜子”的景 象。(出示课件54)明确“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 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出示课件55)引导生理解“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意。引导生理解
6、“白银盘里一青螺”。引导生了解“白银盘”是形容被月光笼罩的洞庭湖;结 合注释理解“青螺”是青绿色的螺。这里用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喻成 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美丽,表现了作者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明确“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意: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 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4)全班齐读望洞庭。四、概括古诗,指导书写,总结拓展1 .主题概括。(出示课件56、57)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不同天气下的西湖呈现的风姿,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 光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假设隐假设现。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
7、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2 .指导书写。(出示课件58、59)(1)引导生仔细观察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望洞庭两首诗中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 的笔画。(2)重点指导“遥”,教师范写。遥:半包围结构,先内后外。“缶”的第二横长,在横中线上。走之的捺要舒展,托住右 上局部。(3)生书写,展示评价。(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可以集中生的注意力,帮助生加深印象,使生能直观的感受 到如何把字写规范、写正确,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 .课堂小结。(出示课件60)在本节课的习中,我们运用“借助注释、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还通过 想象领略了西湖和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朝曦迎客艳重冈,晚
8、雨留人入醉乡O2 .拓展阅读。(出不课件61、62)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宋苏轼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唐李白思君不见下渝州。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 .课堂演练。(出示课件63-65)2 .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6)(1)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本课练习。(2)背诵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课后反思】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和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旨在引导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 博大精深。课堂上,我为了让生有独立思考、小组
9、合作、自由发挥的空间,我让生迁移法,自主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两首诗。强调生的积极参与,鼓励生生查阅工具书、查阅 资料理解诗意,我是为了给生创立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收获中,我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 生互”,从而让生自主的习,自悟、自得。我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生边读边思考,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自由读,指名读, 齐读,直至会背诵,使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 一提的是,我抽出了大量的时间让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 同时也注意到了生的差异,培养了生的语感。我们在教中不能只注重引导生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在理解诗句
10、意思的 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应该运用各种方法去激发生的想象力,因势利导地引导生放 飞想象的翅膀,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鼓励生不受诗句约束,大胆想象。语文 园地1. “交流平台”的教要引导生关注关键句的位置,感受关键句的作用。2. ”识字加油站”的教要帮助生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3. ”词句段运用”对语文要素二的落实进一步强化。4. .“日积月累”在于进一步丰富生的积累。这儿真美要点教关注点习作要求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进行观察1 .自己打算写的这个美丽的地方都有些什么。2 .每一种景物都是什么样子的。运用方法1 .写一段话的时候,要能够围绕一个意思去写。2 .可以在文
11、章的开头或结尾,用一句话概括出整篇文章的意思。运用新词用上本期新的词语,如“闪闪发光、静悄悄、亮晶晶”等。修改评议 交流提供L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2 .评议交流:重点围绕“文段是否是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的”进行评价交流。3 .通过习作和同提供自己发现的美景。【单元教目标】字词句:1.认识42个生字,会写52个字和46个词语,读准6个多音字。2 .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3 .能说出“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4 .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交流阅读体会。5 .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阅读:1.能结合注
12、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 .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3 .摘抄文中写得好的句子,能够有自己的阅读体会。4 .背诵课文中的3首古诗和日积月累中的1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表达:1.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文中的景物或场景。2 .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3 .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4 .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提供观察到的美景。17古诗三首【课前解析】关注朗读:要将朗读贯穿于古诗教的整个过程,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韵味儿。 教师可以范读,生可以自由读、个人展示读、小组比赛读、配乐朗读等。教师也可以用手势
13、 提示诗句朗读的节奏起伏,引导生入情入境地读。通过朗读,引导生整体感受古诗的韵味儿。关注诗意的理解;引导生理解诗意,重在指导方法。理解诗意时,可以运用猜读、图文 对照、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关注想象:在朗读和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可以帮助生感受 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激发生的爱国之情。也可以想象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表现,这样既能帮 助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也能帮助生更好地入情入境地朗读。在想象的基础上,可以进 一步进行朗读的指导。【教目标】1 .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3首古诗,默写望天
14、门山。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4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的情感。【教重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教难点】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准备】课件;习单【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断、楚”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能背诵并默写。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
15、景色。4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教过程】一、情境导入,了解诗人1 .(出示课件3)引入诗题:祖国江山美如画,千言万语夸不完。我们将习三首写祖国山 河的古诗,分别描写了天门山、洞庭湖、西湖。今天,我们先习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望天门 山。2 .(出示课件4)教师板书诗题望天门山,生齐读诗题。3 .(出示课件5) 了解诗人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 并称为“李杜”。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二、读好古诗,读出停顿,了解景物(出示课件6)请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图画诗中
16、描写的景物。1 .听范读,引导生认真倾听,注意停顿,并在诗中用“/”标出。2 .课件出示正确停顿。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倩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3 .生自由练读。全班齐读。4 .生展示交流自己圈画的景物。预设:望天门山唐李白适口)中断超冷开, 鱼东流至此回。 两岸段上相对出, I一片边来。5 .引导生理解所圈画景物的含义。(1)结合注释,了解“天门”“青山”就是指天门山,“楚江”“碧水”都是指长江。(2)指导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孤帆”是“孤零零的船”,“日”指“太阳”。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出示课件7)教师提出习要求:再读诗歌,想象画面,
17、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1.解诗题。(1)引导生结合注释,了解“天门山”是今安徽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今芜 湖市,西梁山在今马鞍山市,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2 2) 了解“望”字统领全诗,“望天门山”描写了诗人远望天门山的情景。3 .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1)借助“中断” “开”等字,理解“天门中断楚江开”的诗意。教师相机指导理解“中断” “开”的意思:“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开”指分 开,断开。(出示课件8)课件出示长江水穿过天门山的图片,理解“天门中断楚江开”的诗意:浩 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引导生从“断”和“开”,感受天门山的雄伟和长
18、江水的奔腾不息、波澜壮阔。(2)聚焦“回”,理解“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思。(出示课件9)引导生理解“回”是“回旋,回转”的意思,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湍急。“至此回”描 写的是长江水撞击天门山后漩涡汹涌的景象。明确“碧水东流至此回”的诗意: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3)(出示课件10)指导生齐读前两句诗,读出长江滚滚的气势。(4)(出示课件11)提问:读前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1:我仿佛看到了天门山上怪石嶙峋,古木参天,许多檀树生于乱石之中,盘绕崖石 之间,蜿蜒如青龙伏地。预设2:我脑海中出现了长江奔涌,青山矗立,一只小船从远方徐徐而的画面。(出示课件12)过渡
19、:接下我们试着用“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方法习后 两句诗。4 .运用法,自“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出示课件13)(1)生自诗句。(2)指名生交流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出”是“耸出”的意思。(3)明确后两句诗的诗意: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4)(出示课件14)引发生思考:青山不会动,诗人为什么说它“出” ?孤帆怎么呢?引导生联系生活经验讨论“当你坐车或骑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路前方的景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体会诗人是站在行驶的小船上描写两岸青山的,生动地写出了青山迎面而的动态 美。(5)(出示课件15)引导感受“孤”的意境。提问:看到“孤”,你的
20、脑海中浮现出一条 怎样的船?预设:我仿佛看到在雄伟的天门山映衬下,宽阔的江面上驶一艘小船。(6)(出示课件16)引导想象:读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生描述想象到的画面,教师小结: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 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7)(出示课件17)提问: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诗人会是怎样的心情?预设1:我觉得他会被这壮观的景色所震撼!预设2:我觉得他会吟诗赞美这壮丽的景色。(设计意图:结合课文插图,根据对词语的理解,展开想象,理解诗句。训练生理解和 欣赏诗句的能力。
21、) 四、背诵积累,指导书写1 .背诵积累。(出示课件18、19)(1)教师出示背诵提示,生补充背诵。提示如下:望天门山天门 楚江,碧水 O青山, 孤帆 O(2)看图,读句子,联想诗句。课件出示“水势浩浩荡荡经过天门山”“夕阳西下,孤帆顺江而下”等场景的图片,让生配上 相应的诗句进行积累。2 .指导书写。(出示课件20-23)(1)引导生仔细观察望天门山中生字的结构和需耍注意的笔画。(2)重点指导“断、楚、孤”,教师范写。断:左半局部先写“米”再写竖折,“米”要写得瘦长些,捺变为点。右半局部“斤”的 竖撇要穿插到左半局部的下面,竖要垂直,保持整个字的稳定。楚:左半局部的“林”要写得扁些,捺变为点
22、。下半局部要舒展,横钩在横中线,捺是主笔,要写得平缓舒展。孤:左窄右宽,“瓜”的横撇和竖撇要舒展,捺要写得直立。(3)生书写,展示评价。(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可以集中生的注意力,帮助生加深印象,使生能直观的感受 到如何把字写规范、写正确,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四、总结练习,布置作业1 .课堂小结。(出示课件24)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习方法,欣赏了李 白笔下天门山壮丽的景色。2 .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5、26)3 .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7)(1)本课生字词写2遍,词语解释写2遍。(2)背诵古诗望天门山。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亦、宜”5个生
23、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饮、初”等8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3 .训练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4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从而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 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过程】一、方法回顾(出示课件29)教师提问:我们是怎么习望天门山的?预设1:要读好停顿。预设2:可以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诗句。预设3: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设计意图:回忆古诗,复习习望天门山的方法,为本节课的习作好铺垫,鼓励生 以致用。)二、迁移方法,习饮湖上初晴后雨1 .(出示课件30)视频导入。(1)播放西湖风光的视频,生欣赏。(2)
24、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迁移运用上节课习的方法,习与西湖有关的古诗饮湖上初 晴后雨。教师板书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西湖美景,使生感受西湖的美丽,吸引生的注意力,激起生阅 读文本的欲望。)2 .(出示课件31) 了解诗人苏轼。苏轼(1037-1101 ),字子瞻,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家、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东 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 其中一首。3 .生运用法自古诗。4 .交流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1)生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32)听范读,引导生认真倾听,注意停顿,并在诗中用“/”标出。课件出示正确停顿。饮湖上初晴后
25、雨song so shi宋苏轼lidn ydn水电激松晴方寿,yi山色空蒙陆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moyi淡妆浓味/总相宜。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读准多音字“抹二(出示课件33)让生在词语中分辨读音:“抹”在“淡妆浓抹”中读mb,在“抹布”中读m&,在“抹墙”中读m3。(2)生交流诗意,教师相机指导。解诗题。(出示课件34)引导生了解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是喝酒的意思,说明了事件;“湖上”是指西 湖,说明了地点;“初晴后雨”说明了 “先晴天后下雨”的天气情况。解诗意。(出示课件35)交流“水光激潮晴方好”的诗意。引导生结合注释理解“敝4”“方”的意思。明确诗意: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
26、光粼粼。(出示课件36)交流“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意。引导生结合注释理解“空蒙” “亦”的意思。引导生理解“奇”。提问:西湖的景色奇在哪里?指导生联系上下文“激涌”“空蒙”等词语,理解“奇”在诗中是“奇妙、奇特”的意思。明确诗意: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假设隐假设现。教师提问:你见过“激谶”“空蒙”的景象吗?是怎样的?(指名生交流。)(出示课件37)出示“水光激灌”“山色空蒙”的图片,生欣赏后用自己的话描述。(出示课件38)过渡:后两句描绘了什么画面?我们借助注释,总结一下诗意吧!(出示课件39)交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意。引导生结合注释理解“西子”的意思。(出示课件40)
27、教师相机出示西施的资料: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一般称其为西 施,后人尊称其为“西子”。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是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指导生理解“总相宜”既写出了西施不管怎么打扮都是美的,也写出了西湖景色的美不 胜收。明确诗意: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适宜。(3)生交流想象的画面,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1)请生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喻成西施?(出示课件42、43)出示西湖不同天气下景象的图片,生欣赏西湖的美景,体会诗人对 西湖美的赞赏。(出示课件44)提问:读了诗歌,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山和怎样的湖面?预设1:我仿佛看到雨天的西湖,雾蒙蒙的,感觉比拟迷离,西湖有种看不清的感觉,就 好像化了淡妆的人拍的艺术照一样。预设2:我看到晴天的西湖,荷叶飘香,湖面上水波粼粼,小船往往,热闹极了。(出示课件45)教师小结古诗赏析:这首诗分别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时不同的景色, 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色,用西施之美称赞西湖,凸显了西湖 独特的美丽。(4)全班齐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设计意图:鼓励生迁移法,自主习,表达了生为主体的教理念,也为生今后习更多古 诗打下基础。)三、小组合作,习望洞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