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土.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岩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土.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岩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土湿陷性黄土地基一、黄土的特征和分布黄土是一种第四纪沉积物,具有一系列内部物质成分和 外部特征,不同于同时期的其它沉积物。黄土具有以下全部特征:1 .颜色以黄色、褐黄色为主,有时呈灰黄色;2 .颗粒组成以粉粒(0. 05-0. 005mm)为主,含量一般在60% 以上,几乎没有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3 .孔隙比拟大,一般在1.0左右;4 .富含碳酸钙盐类;5 .垂直节理发育;6 . 一般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当缺少其中一项或几项特征的称黄土状土。黄土的分类黄土按成因分为原生(或典型)黄土和次生黄土。一般 认为不具层理的风成黄土为原生黄土。原生黄土经过流水冲 刷、搬运重新
2、沉积而形成的具有层理含较多砂粒以至细粒的 黄土称次生黄土黄土的分布黄土分布很广,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总 面积的9. 3%o世界各大洲黄土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 欧洲7%,北美5%,南美10%,亚洲3%,此外,在澳大利亚、 北非也有零星分布。我国黄土分布面积635280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 总面积的4. 9%左右,主要分布在北纬33-47度,以34-45度 之间最为发育,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面积约占我国黄土分布总面积的 60%左右,为27万平方公里,大局部在黄土中游地区,北起 长城附近,南达秦岭,西自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即北纬34-41 度,东经10
3、2-114度之间。湿陷性黄土一般都覆盖在下卧的非湿陷性黄土层上,厚 度以六盘山以西地区较大,达30米,六盘山以东地区稍薄, 如汾渭河谷多为几米至十几米,再向东至#西部那么更少,并 且有非湿陷性黄土位于湿陷性黄土层之间。二、黄土湿陷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对黄土湿陷的原因和机理的各种不同论点,可以归纳为 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由于土本身的物质成分 (颗粒组成、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和其构造,外因那么是水 和压力的作用。1 .毛管假说Terzaghi指出当潮湿砂土内的不连续水分积聚在颗粒 接触点时,相邻颗粒孔隙中水和空气交界处的外表张力,使 土粒拉在一起。水浸入土中后,外表张力消失,于是砂土溃
4、散。有的学者曾用这种观点来解释黄土的湿陷,以后遭到反 对。J.G. Dudley认为毛细压力是黄土中形成细粉粒粘结和絮 凝粘粒粘结的重要因素。黄土中的毛细作用是存在的,但将 其作为湿陷的主要原因值得商榷。常宝琦曾用风干的扰动土 样制成试件,虽然破坏了毛细管通道,消除了弯液面作用, 仍然有很大的的湿陷性。2 .溶盐假说黄土中存在大量的可溶盐。当黄土的含水量较少时,易 溶盐处于微晶体状态,附着在颗粒外表,起着一定的胶结作 用。这种胶结作用是黄土加固内聚力的一局部,受水浸湿后, 易溶盐溶解,这局部强度就丧失了,因而产生湿陷。我国湿陷性黄土中的易溶盐含量都较少,不是组成加固 内聚力的主要局部,难溶盐含
5、量虽高,但其溶解很缓慢,因 此,较多的观点认为易溶盐的溶解不是产生湿陷的主要原因。3 .胶体缺陷说认为黄土的湿陷性是含有小于0. 05nmi颗粒含量小于10% 的土所固有的性质,这种土缺少胶体局部;如果有显著数量 的胶体,那么膨胀可防止湿陷的发生。朱海之认为当粘粒含量 大于15-20%时黄土不具有湿陷性,但发现 西盆地北岸二 级阶地上的黄土粘粒含量大于30%,却湿陷性强烈。4 .水膜楔入说低含水量黄土在细颗粒(主要是粘粒)外表上包裹着的 结合水膜一般很薄,溶解在其中的阴、阳离子的静电引力较 强,将外表带负电荷的粘粒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的凝聚强度。 当水进入土中时,结合水膜变厚,象楔子一样将牢固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土 工程 常见 问题 docx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