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地下通道修改版.doc





《人行地下通道修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地下通道修改版.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31、分部工程主要情况32、设计简介33、工程施工条件44、编制依据4二、施工安排41、工程管理组织机构42、分部工程管理目标53、施工顺序54、施工进度计划6三、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61、施工准备62、资源配置计划73、材料计划8四、施工方法与工艺91、基坑开挖与防护102、钢筋工程103、结构施工支撑体系114、止水钢板安装125、混凝土工程126、养护及拆模147、结构防水工程施工14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61、应急预案目的172、人行地道施工安全风险分析173、人行地道施工回避安全风险的对策与方法174、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85、应急救援中遵循的原则197、坍塌
2、事故的应急预案198、发生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209、应急物资:21六、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221、质量保证体系222、建立健全自检制度:223、质量管理主要措施23七、工期进度保证措施24八、环境保护施工措施24九、相关附表26一、工程概况1、分部工程主要情况乌鲁木齐高铁片区卫星路高铁片区卫星路南延伸工程I期人行地下通道位于苏州路西延段与新建卫星路高架桥交叉处,分部工程名称为苏州路西延人行地下通道,地下通道中心桩号为SZL0+362.156,该通道为2013年8月20日苏州路西延段通车的施工关键节点。2、设计简介该人行地道呈“回”字形成,在四角处设地道出入口,出入口均设置顶
3、棚,在地道pm04、pm11节段分别设置两处通风口,通风口布置在机动车道两侧绿化带中。地下通道平均挖深7m, 总长340m。主体设计:通道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边坡为1:0.75,边坡防护为锚固钢筋网,喷射10cm厚C25混凝土。防水设计:本人行地道防水设计以“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测,采用C35高性能防水混凝土,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接头防水为重点,做好变形缝的防水,即在变形缝处设置背贴式塑料止水带和中埋式塑料止水带止水、在施工缝处设置止水钢板,并辅以外包防水的附加防水层,形成多道防水,综合治理的防水体系。本人行地道防水等级为一级。
4、结构抗震计设:结构抗震等级为8级,设计基本加速度值0.2g,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人行地通主要工程数量:土方开挖31885立方米,土方回填22563立方米,主体C35混凝土高性能防水混凝土2121M3,钢筋336t,止水钢板8.2t,中埋式钢边止水带与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各250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2560kg。3、工程施工条件根据地勘资料,人行地道处地层为砂砾石土,中密-密度,稍湿,地层承载力良好,挖深范围内无地下水。苏州已全封闭,劳动力、机具设备、机械及材料已进场,具备开工条件。4、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主要依据如下资料及文件编制:乌鲁木齐高铁片区卫星路南延伸工程
5、(期)工程人行地道施工图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E50-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地下结构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施工安排1、工程管理组织机构我项目部将以精干、实务、高效的原则,选择有能力、有经验、懂业务的管理与技术骨干人员,
6、以确保该该部分工程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项目部的的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分工如下:组织与总协调:马洪亮全面技术指导:包剑飞质检负责人:莎莉结构负责人:薛战军施工工长:何汪洋施工员:吴辉;试验员:邵宗燕安全员:杨生远 材料员:孙磊具体施工组织结构图后附(见表一)2、分部工程管理目标进度目标:按计划工期完成质量目标:合格。工序一次性交验,合格率为100。安全目标:零工伤、零伤亡。3、施工顺序人行地下通道共分为16个施工段,按分仓施工法,先完成PM4、PM11、PM15、PM16,PM2、PM6、PM9 、PM13通道主体,再完成PM3、PM5、PM10、PM12段主体,最后完成出入口段PM1、PM7、P
7、M8、PM14主体(见图表五人行地下通道分段施工平面图)。每段主体完成后,在混凝土外侧做防水涂层,相邻两段主体完成后在变形缝处统一施做防水处理,最后在通道顶板施做整体防水处理层。4、施工进度计划人行地道基坑:2013年6月5日2013年6月15日人行地道主体:2013年6月10日2013年7月25日人行地道防水层: 2013年7月10日2013年8月1日地道回填:2013年7月25日2013年8月5日三、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1、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 工程开工已组织图纸会审,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学习、审核并做图纸会审记录。 技术交底:设计交底已由设计单位发至项目部
8、,工序施工技术交底按施工计划,分步进度。钢筋主材已场,并已由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合格,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其它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时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内容包括厂别、品种、标号、生产日期和试验编号);使用前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使用。1.2、现场准备 苏州路已全封闭,临时设施、钢筋制作场地已搭建完毕,水、电已接通,人员、机械已进场,具体开工条件。1.3、资金准备 本分部工程为8月20日苏州通车的关键工程,任务重工期紧,工程所需材料与设备必须提前到位,为保证按计划完成该分部工程,我项目部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为:日期材料与设备资金使用计划(元)名称数量2013.6.1-20
9、13.6.5钢筋(t)200模板与支架(M2)76050000钢板(t )420000止水带M25065000防水凃料(M2)200030000C35混凝土1500小材料费500002013.7.1-2013.7.20钢筋(t)136模板与支架(M2)45650000钢板(t )420000防水凃料(M2)150067500C35混凝土(M3)621小材料费400002、资源配置计划2.1、劳动力配置计划 根据实际工程量与期,各专业工种劳动力计划表如下:工种工作量计划用工人数(人)钢筋工336t15模板工8330m320混凝土工2121m315防水作业工4166m210回填劳务工22563m3
10、152.2、物资配置计划机械设备计划根据工期要求安排合格机械设备进场。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场日期1吊车25T12013.6.82装载机常林12013.6.43挖掘机现代25012013.6.44钢筋切断机GQ40A12013.6.15钢筋弯曲机GW4012013.6.16钢筋调直机TQ4-1412013.6.17切割机GQ4012013.6.18电焊机DN-2552013.6.13、材料计划由于混凝土灌注量大,必须加强物资材料的管理。加强材料的储备,满足现场所需。对进场主要材料、设备、构备件进行验证,并做好数量、规格型号、生产批号、质量的验收记录;及时收集、整理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搞好统
11、计报表的汇总、编报工作。(1)对进场材料实施检验,及时通知试验中心,监理单位人员对试验结果进行认定,合理调配材料,优化供应作业经线,确保供应。(2)对进场主要材料、设备、构备件点验,严把验收关,无论是业主供应的物资还是自购的物资,都必须按实物进行点验,同时根据发票进行点验入帐。(3)在供方货源处实施检验。应组织有关人员前去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交付。(4)在施工现场实施检验。项目部材料人员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必要时与顾客或供方人员进行检验。(5)根据施工进度,建立适宜的料库。根据材料、设备、构备件的特点,确定储存方式。(6)入库点验应按照交货清单仔细点验,填写点验单,办理交接手续,并向交货人索要
12、合格证或质量检验证书。存放,按材料、设备、构备件性能、结构、包装状况选择存放方式。(7)依据材料、设备、构备件的特点进行保管,确保材料、设备、构备件的质量。(9)台帐是物资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经营及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各施工用料单位,必须按统一标准格式建立台帐和其它业务帐。台帐必须按点、发料单的内容认真填写,做到数字准确,字迹清晰。主要材料用量计划名称数量备注(部位)C35抗渗砼(m3)2121主体钢筋336t主体竹胶板(m2)1440中埋式止水带(m)250.00 变形缝中外贴式橡胶止水带(m)200.40 侧板、底板聚氨酯密封胶(m3)0.12 顶侧板单组分水膨胀聚氨酯密封胶(m3)0.13
13、 变形缝钢板侧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kg)309.70 水平缝1.2kg/m22249.91 底板下1.5kg/m2止水钢板(厚4MM,宽40cm)(Kg)8192 热浸镀锌810UM油毡隔离层(m2)1499.94 顶板上30mm厚挤塑型聚苯聚乙烯泡沫板(m3)73.08 暗埋段50mm厚挤塑型聚苯聚乙烯泡沫板(m4)12.00 敞口段聚氨酯涂料3厚(m2)2379.20 侧墙聚氨酯涂料2厚(m2)1319.82 顶板20mm厚聚乙烯发泡填缝板40cm宽(m3)2.0 变形缝填遇水膨胀腻子(m3)10 变形缝中填50*4mm钢套管长0.55m(YB231-70)(套)560.00 变形缝
14、中40剪力筋(圆钢,长1m)(根)560.00 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m3)112.00 顶板四、施工方法与工艺人行地道施工工艺流程(见后附表图二):主要施工顺序:基坑开挖垫层施工涂刷防水层外贴式止水带安装底板及侧墙模板钢筋安装安装止水钢板变形缝中安装止水带第一次浇筑底板混凝土侧墙及顶板模板钢筋安装施工水平缝处防水处理第二浇筑侧墙与顶墙混凝土结构防水层处理。主要施工技术: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放出人行地道基础点,测定基坑高程;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明确地下管线的走向,再进行开挖,平均挖深为7m,原设计开挖坡度为1:0.75,防护为在坡面锚挂20*20cm的钢筋网,并在
15、坡面喷射厚度为10cm混凝土作硬化处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下,WXL15号墩基础位于该地下通道中心位置,基坑开后已将该通道内部土方挖除,边坡已不存在。另外,为加快工程进度,节约工程投资,并确保基坑内作业安全,根据基坑地质情况与实际情况,通过对基坑边坡稳定性计算后,建设单位、地勘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现场勘测后共确定,开挖方案变更为:先将基坑顶平均降低1米后,再按为1:1边坡坡率开挖,挖至设计基底高,预埋10cm,人工清理平整。2、钢筋工程2.1、钢筋加工2.1.1 钢筋应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2.1.2 钢筋进场时应分批抽样做物理力学试验。使用中发生异常, 尚应补充化学成分分析试验。
16、2.1.3 钢筋必须顺直,调直后表面伤痕及腐蚀不应使钢筋截面积 减少。2.1.4 对钢筋要加强管理,按级别、规格分别堆放。要严格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对含碳量较高的脆性钢筋不得使用碰焊、 点焊。2.1.5 钢筋焊接使用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 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2.2、钢筋绑扎与安装2.2.1 所配置钢筋的级别、钢种、根数、直径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2.2 焊接成型后的网片或骨架必须稳定牢固,在安装及浇注混凝土时不得松动或变形。2.2.3 同一根钢筋上在 30d、且0.3mm的裂缝,必须作灌注化学浆液处理。7.4.4涂料附加防水层在顶板基面成膜后先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通道 修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