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部分.doc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部分.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部分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字词1. 捕鱼为业。2. 缘溪行3. 忽逢桃花林,夹(ji)岸数百步,4.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 渔人甚异之,6. 欲穷其林。7.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8. 仿佛若有光。9. 便舍船,从口入。10. 豁(hu)然开朗11. 土地平旷,屋舍(sh)俨(yn)然。1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3. 阡陌交通14.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o),并怡然自乐。15. 乃大惊,16. 具答之。便要(yo)还家,17. 咸来问讯。18.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19. 率妻子邑(y)人来此绝境,20. 遂(su)与外人间(jin)隔21. 乃不知有
2、汉,无论魏晋22. 此人一一为(wi)具言所闻,23. 皆叹惋(wn)。24. 渔人各复延至其家25. 此中人语(y)云:“不足为(wi)外人道也。”26. 既出,得其船,27.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28. 及郡(jn)下,诣(y)太守,说如此。29. 寻向所志30. 欣然规往31.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句子翻译1.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3. 初极狭,才通人。4.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5.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6.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9. 村中
3、闻有此人,咸来问讯。10.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13.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4.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15.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16.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17.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问答题1. 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能否实现?2.作者为什么要描绘一个世外桃源?今天我们怎样看待这个理想?3.文中从哪些方面来描绘这个世外桃源?(用原文回答)划分朗读停顿渔人甚异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
4、焉遂与外人间隔乃不知有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后遂无问津者22.陋室铭字词1. 有仙则名。2. 有龙则灵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 苔痕上阶绿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6. 可以调素琴7.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句子翻译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问答题1.作者为什么要为陋室做铭?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陋室?主旨句是那句?3.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4.开篇为什么从山和水写起?5.文中为什么样提起诸葛庐,子云亭?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什么言外之意?爱莲说字词一、水陆草木之
5、花,可爱者甚蕃。二、晋陶渊明独爱菊。三、世人甚爱牡丹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五、不蔓不枝六、亭亭净植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八、予谓菊九、陶后鲜有闻十、宜乎众矣!句子翻译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4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问答题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写莲花?写出了怎样的品质?2.文中以莲喻君子,但还写牡丹菊花,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和牡丹之爱?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
6、,宜乎众矣!”有什么言外之意?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与文中出淤泥而不染观点相反,你更倾向于那种,谈谈你的看法? 划分朗读停顿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3核舟记字词1能以径寸之木,2.为宫室、器皿3.罔(wng)不因势象形3.尝贻(y)余核舟一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u)奇(j)5. 高可二黍(sh)许6.中轩敞(chng)者为舱7.箬(ru)篷覆之8.启窗而观9.石青糁(sn)之10.中峨冠而多髯(rn)者为东坡11.鲁直居左12东坡右手执卷端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15.黄不属(sh)16.诎(q)右臂支船17.左臂挂念珠
7、倚之18.居右者椎(zhu)髻(j)仰面19.左手倚一衡木20.其人视端容寂21.其船背稍夷,22.钩画了了23.为字共三十有四2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2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6.技亦灵怪矣哉!翻译句子1.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问答题文章介绍核舟,为什么先
8、从舟的中间部分写起?划分朗读停顿尝贻余核舟一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sh)许中轩敞(chng)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rn)者为东坡其人视端容寂为字共三十有四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4.大道之行也字词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 故人不独亲其亲4. 不独子其子5. 矜、寡、孤、独6. 男有分,女有归7.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8. 是故谋闭而不兴9. 盗窃乱贼而不作10. 故外户而不闭11. 是谓大同句子翻译1.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 男有分,女有归。3.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4.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9、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问答题1.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原文回答)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征。2.大同社会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3.大道和大同各指什么?划分朗读停顿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25杜甫诗三首字词1.齐鲁青未了2.造化钟神秀3.荡胸生曾云4.决眦入归鸟5.会当凌绝顶6.浑欲不胜簪。 7.老翁逾墙走8.吏呼一何怒9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10.一男附书至1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2.室中更无人13.犹得备晨炊 14.如闻泣幽咽 翻译句子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
10、矣!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问答题1.“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如何理解?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割”有什么特殊效果?3.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国破山河在,成春草木深”“破”和“深”如何理解?6.石壕吏主旨是什么?7.杜甫诗题目是石壕吏,但是却只写一句石壕吏,这怎样理解?这采用什么写法?8.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你是怎样看的?9.比较春望之“望”和望岳之“望”的不同?第六单元26.三 峡1.填空题。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_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_(朝代) 学家,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第一 学期 语文期末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部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