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鲁教版必修三第 2、3、4单元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地理 鲁教版必修三第 2、3、4单元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鲁教版必修三第 2、3、4单元知识点总结.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对环境是依赖和恐惧;(地理环境决定论)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人类中心论)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 (人类中心论)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寻求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地伙伴论)2.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出现时间产生背景(原因)核心思想产生结果观点一: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社会初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
2、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观点二:人类中心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早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地关系对立观点三:人地伙伴论后工业化时期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理解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
3、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和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3.可持续发展图示: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 公平 性原则:包括时间上的公平(代际公平)、空间上的公平(代内公平)。2. 持续 性原则:核心是指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3. 共同 性原则:全球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4. 阶段 性原则:发展中国家:初级阶段,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发达国家:高级阶段,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
4、面应承担更多责任。三、可持续发展历程1.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社会发展、环境、生态协调问题。2.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制定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3.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4.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由概念走向行动,是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5.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审议通过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战略措施。 公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管理者;应
5、积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参与,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工厂清洁生产、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自备篮子购物、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节水等等。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走可持续的必要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生存和发展的压力):a、庞大的人口压力;b、资源短缺(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用量增长过快);c、深刻的环境危机(城市中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二、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1.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总战略,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
6、纪议程;2.解决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一)人口战略人口问题解决措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利用资源人口素质低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贫困人口多坚持开发式扶贫人口结构不合理完善养老体系;禁止性别人工选择(二)资源战略资源问题解决措施人均资源少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经济发展迅速,资源需求量大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科技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提高科技水平,充分挖掘资源潜力(三)环境战略1.面临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2.环境战略: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四)稳定战略1.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
7、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归宿点。2.稳定战略: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的新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清洁生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公众参与、绿色消费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 黄土高原范围: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土地开发利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1. 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的过渡性
8、,使生态环境脆弱。(平原向山地高原、湿润区向干旱区、森林向草原、农业去向牧区的过渡) 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分解;降水集中性: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坡度较陡,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加剧水土流失。2.人为因素(主要):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和露天开矿)、 破坏植被三、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2.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3.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淤积在下游河床,使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四、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1.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心是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2
9、.基本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开展煤区土地复垦工作,注重小流域的综合治理。3.具体措施:措施功能工程措施在沟谷地区打坝建库蓄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在塬面平整土地在缓坡地带修基本农田(梯田)抽引水灌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分利用光热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附:西北的荒漠化原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植被稀少、河流稀少、土质疏松、生态脆弱人为因素(主要):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造成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如:过度
10、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不合理灌溉)危害: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退化、草场沙化,沙尘暴盛行治理措施:人口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资源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草场、水资源以及能源,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沙障工程等。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主导)、煤炭工业(基础)、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主要环境问题有:固体废气物污染、大量热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破坏兴起的区位条件(区位优势)衰落的原因振兴的措施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
11、广阔离铁矿区近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生产结构单一世界性钢铁过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时间上:夏多冬少,年际变化大;空间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较少2.南水北调的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供需矛盾突出3.长江作为水源区的地理条件(1)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是我国丰水区(2)流量稳定:年径流量较稳定 季节分配较均衡(3)贯穿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鲁教版必修三第 2、3、4单元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 必修 单元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