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设计单位绿色建筑解决方案.docx





《第一期设计单位绿色建筑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期设计单位绿色建筑解决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建之窗大讲堂】第一期嘉宾主持:何森主讲人:苏玉斌一、绿色建筑发展现状1.世界绿色建筑发展史(重要节点)世界上首个推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国家是英国,BREEAM标准,1990年。1993年,美国创建绿色建筑协会。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美国的LEED评价标准。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史(重要节点)2004年,建设部发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现行标准);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转发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14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发布(2015年1月1日起
2、执行,已发布)。期间,我国也出台了关于医院、工业、办公楼、学校等绿色建筑标准。说明:如果要申报的项目是公建,无论是按照办公楼的评价标准申报还是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申报都是可以的,但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申报的居多。近期正式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的评价方法和星级划分与2006版大的方向是一致的;新标准的评分方式沿用的美国LEED标准,与2006版标准有所区别,06版的绿标按照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采用的是“量化评价”方法:除少数必须达到的控制项外,其余评价条文都被赋予了分值;对各类一级
3、指标,分别给出了权重值。我国各省市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但与国标相差不会太大。3.我国绿色建筑的成就 2008年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仅有10个(全部星级总和),从2012年起开始迅猛增加,直到2013年底,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已有1446个,其中仅有85个是运营标识。说明了国内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实际上绿色建筑只做设计标识不做运营意义是不大的。我国现在有许多建筑同时做LEED和绿标认证。运营标识少的原因:(1)运营标识要在建筑运营一年以后才能申请;(2)运营标识是由开发商进行申请的,与设计单位和咨询单位关系不大;(3)运营标识申请难度相对设计标识要大;我国江苏省是绿色
4、建筑的先行省,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沿海发达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是处在全国前列的。提问:运营成本高吗?还是因为国内物业人员技能水平有限造成的绿色建筑不运营的问题?主讲人:不运营与成本高低和物业人员水平的关系并不是很大,绿色建筑从初期开始投资较大,前期在设计上投入了很多,因此后期从施工到运营就不做了。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绿色建筑的运营成本谁来负担,谁获利?设计方、施工方、运营方都不是同一单位,也影响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考虑。之所以大的地产商会考虑到绿色而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是因为从一开始的设计到施工到运营都由他们来做,没有上面所提到的矛盾。提问:绿色建筑是否拿到运营标识才会予以奖励?主讲人:根
5、据我的实际考察,有部分地区在拿到设计标识就会予以一定的奖励。一般是在拿到运营标识才给予补助,一星的没有补助,二星每平补助40-45元、三星补助75-85元。提问:是否全国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主讲人:现在已有部分地区强制要求新建建筑做绿色建筑,但是还达不到全国范围,例如从去年6月份起北京、今年8月份起上海、近期的苏州等地都要求做绿色建筑。厦门、深圳、武汉、江苏等地也即将把绿色建筑作为强制性要求。住建部下放给各省市在2015年之前要完成的绿色建筑指标,各地区的情况是基本无法完成了,因此全部要求执行绿色建筑。最近国家新城镇规划绿色建筑规划是2015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20%,2020年绿色建筑占
6、新建建筑的50%。提问:做绿色建筑对设计方、开发商、施工方等是否有资质要求?主讲人:没有资质要求。任何单位都可以做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和运营标识。提问:绿色建筑的评价计算方法是否有限定?那种分析计算方法得到的数据可以被认可?主讲人:目前是执行06版的绿色建筑标准,自行选择一般项和优选项,控制项必须满足即可。5.绿色而建筑增量成本分析误区:目前国内许多计算增量成本只计算加了设备、技术的花费,却没有减掉增加这些设备、技术后节省的费用。例如太阳能发电设备,计算的时候是需要减掉利用太阳能发电节省的电费的。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呈降低趋势的,数据分析显示:住宅:一星平均增量成本:15.98元/m2二星平均增量
7、成本:35.18元/m2三星平均增量成本:67.98元/m2公建:一星平均增量成本:28.82元/m2二星平均增量成本:136.42元/m2三星平均增量成本:163.23元/m2 第一部分总结:绿色建筑概念重申: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主讲人强调,我们绿色建筑从业者,要更多的考虑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仅仅是“四节”。专有名词解析:热岛强度: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是指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8、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的统称。非传统水源:非传统水源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提问: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区别?主讲人:节能建筑主要强调能耗低;生态建筑中心是低碳;绿色建筑考虑全生命周期,以人为本。二、设计院绿色建筑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本部分转自主讲人苏总发表的同名文章) 1.咨询与设计脱节的尴尬按照正常的设计流程,一般先是业主委托设计院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将施工图交给施工方施工,之后是物业部门负责运行。这个流程中是没有咨询机构的,但自国内2006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出台、2008年开始正式评选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以来,由于申报项目众多
9、,逐渐培育了一个新兴的评估咨询业。因为除了传统的建筑设计业务,国内很多设计院还没有把绿色评估咨询作为重点。业主如想做绿色建筑项目,设计院会理直气壮地说“不会做”,让业主找咨询机构来完成。在业主与设计院都不懂绿色建筑的时候,咨询单位就扮演了存在于业主和设计院之间的桥梁作用,它告诉设计院应该怎么做来达到星级标准。但这种绿色建筑设计流程有着先天的弊端,“假如设计与咨询分开,双方总会存在一些交接问题”。在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评选会,有时候来现场讲述参标项目的是该项目的咨询方,当评审专家问一些深入的问题,咨询方直接回应“我也不知道设计是怎么考虑的”。另外,有时还会出现设计文件与评标文件不相符、不对应的问题
10、,“设计与咨询双方明显脱节”。综上所述,在绿色建筑的实施推进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这样就会造成执行单位拿着标准,一点一点来完成积分,最终根据得分来达到星级目标。“但他们提出的意见未必是切合实际的,很可能就是技术堆砌,这样就本末倒置了”。2.从“评估咨询”到“设计咨询”除了设计与咨询分开的先天弊端之外,随着国内地方政府部门绿色建筑强制政策的出台,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成为设计的基本标准之一,也必将成为设计院的基本技能。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3年8月21日发布的消息称,“从2013年6月1日起,所有获得规划许可证的建筑物,都要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的标准。这也使近3个月以来,北京市新增了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设计 单位 绿色 建筑 解决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