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检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检测.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2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A. 不遗传的变异 B. 地理隔离C. 生殖隔离 D. 多倍体形成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难度中等。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经过环境的定向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最终经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答案:A22012南昌二校联考下列各项中,只出现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是()A.用进废退 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 D基因频率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理论及识记能力,难度较小。用进废退
2、为拉马克的观点,生存斗争和遗传变异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基因频率出现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答案:D32012太原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及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中等。某基因出现的频率增加,则说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 A、a 的基因频率之和为 1,故两曲线相交时 A 和 a 的基因频
3、率均为50 %;A 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并不能得到Aa的杂合体比例越来越高的结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答案:C4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b的基因频率B0.25,b0.75,则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A不断增加 B不断降低C先增加后降低 D基本不变解析:设B基因的频率为p,b基因的频率为q,则pq 1,Bb的基因型频率是2pq,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使p不断降低,q不断升高,而2pq则先增加后
4、降低,且pq0.50时2pq最大。答案:C5历年经典保留题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进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难度中等。基因型频率改变生物未必进化,但生物一旦进化则基因型频率一定改变,故A错误;女性群体和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应相同,因为男性的X染色体均来自女性,故B错
5、误;Aa个体杂交,后代A和a的基因频率应各占50%,故C错误;一个种群中,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那么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的频率之和一定等于1,故D正确。答案:D62012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蜈蚣。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蜈蚣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蜈蚣。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B蜣螂种群的基因库没有发生改变C该蜣螂属于消费者不属于分解者 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变异、自然选择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难度中等。从题干无
6、法得到两类蜣螂产生生殖隔离,故A错误;该蜣螂能捕食蜈蚣,说明它是消费者,而它又能以粪便为食,它又是分解者,故C错误;该蜣螂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正确。答案:D7201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质检假设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12C21 D31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及分析推理能力,难度中等。由题意可知:某动物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2/3,a的基因频率是1/3,所以AA的基因型频率是(2/3)2/(2/3)22(2/3)(1/3)
7、1/2,Aa的基因型频率是2(2/3)(1/3)/(2/3)22(2/3)(1/3)1/2,因此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的个体和Aa的个体的比例是11。答案:A8历年经典保留题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表述是()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B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适应环境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及理解能力,难度较小。生殖隔离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是地
8、理隔离,而不是生殖隔离。答案:B9历年经典保留题大样本的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 B9/19C1/19 D1/2解析:本题考查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难度较大。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的频率119%81%,基因a的频率90%,基因A的频率10%。所以基因型为AA的频率10%10%1%,基因型为Aa的频率210%90%18%。若妻子的基因型是AA,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1%18%)1/19;若妻子的基因型是Aa,则后代的患病率是18%/(1%18%)1/29/19,因此后代的患病率是1/
9、199/1910/19。答案:A102012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解析:本题考查隔离的知识以及理解能力,难度中等。隔离都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生殖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答案:D112012金版原创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