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训练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训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训练教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 案 2011 2012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 程 名 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训练 开 课 学 院 教师教育学院 开 课 教 研 室 小学教育 授 课 教 师 孙爱莲 职 称 副教授 授 课 班 级 09(1) 09(2) 学 生 人 数 116 第一章 第一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上)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设置授课时间 2011年 8月 日第 1周星期 第 1 节第 1 次课授课时数1学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含义;2.明晰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及课程设置的情况。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小学语
2、文课程概念;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内容纲要1. 课程及小学语文课程;2.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3.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演变授课方法1. 课程及小学语文课程:先请学生回忆二年级课程与教学论课中所学习的有关课程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得出小学语文课程的概念。2.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引导学生回忆二年级课程与教学论课中所学习的课程结构的概念,然后得出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特别强调小学语文正式课程所包含的的五大领域的课程。3.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演变:这部分内容由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完成。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1课时。分配如下:1. 课程
3、及小学语文课程10分钟;2.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20分钟;3.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演变15分钟。4.课后小结5分钟。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及课程结构图。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1. 在“课程及小学语文课程、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内容的教学中,通过提问回忆二年级课程与教学论课中所学习的知识,然后有师生归纳得出结论。2.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演变”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然后再进行讨论对语文课程演变的几个时期特点进行对比,再对比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情况。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本小节暂不布置思考题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
4、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一章(第1节).2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章(第1节).教学后记:第一章 第二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上)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程性质授课时间2011年 9月 日第 1-2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3理论+2实践=5学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理解“语文”的含义;了解语文课程的阶段性。2.正确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性质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工具性、人文性和基础性;学科
5、性质的关系。难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人文性;学科性质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语文”的含义;2.语文课程的阶段性。3.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性质的关系。 授课方法1. “语文”的含义:先请学生阅读教材“对语文的辨析”再引导学生分析语文的含义,引导时通过树状图说明语文的含义。2. 语文课程的阶段性:引导学生回忆小学、中学所学习的语文课文体裁,让学生知道小学、中学各阶段学习任务的不同。特别强调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是语言文字教学。为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任务请学生阅读教材p24页,以加强认识。3.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性质的关系:先请学生阅读教材p2627了解
6、每一阶段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看到表述虽然不同,但语文学科的三个性质也就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基础性始终是统一的。然后再对语文学科三个性质进行分析,其中基础性可以由学生总结得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可以先从讲故事引出体现人文性的做法,先总结什么是人文性,再总结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讲解中可以举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中体现人文性的例子。为了明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请学生观看教学实录并进行讨论。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5学时。分配如下:1.“语文”的含义0.5学时;2.语文课程的阶段性0.5学时;3.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性质的关系4学时(2理论+2实践)。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及案例;
7、视频播放教学实录窦桂梅的葡萄沟。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语文”的含义内容先请学生阅读教材再引导学生分析语文的含义;“语文课程的阶段性”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小学、中学所学习的语文课文体裁,然后由学生总结各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性质的关系”内容 ,现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再引导学生归纳人文性的内容以及小学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内容,为了明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请学生观看教学实录并进行讨论。思考及练习题:1.教材p561、2、3题。 2.阅读文章“孙爱莲. 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及其实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5. 3. 4.搜索相关文章下节课分小组进行交流。
8、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一章(2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第一章(2节).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第一章(14节).4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章(第2节).5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二章(第1节).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一章 第三节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9、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上)第三节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目标授课时间2011年 9月 日第 2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3学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充分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理念内涵;2. 比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区别于联系,明确其作用;3. 明确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的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四个基本课程理念;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难点:四个基本课程理念。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小学语文课程理念内涵;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3.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具体如下
10、:1. 小学语文课程理念内涵:对对每一个语文课程理念,先举例再由学生讨论共同归纳引出课程理念的结论性知识。可以请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补充教师收集的案例。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件展示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然后请学生分析二者的作用、区别与联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演变”内容可请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不同时期的特点。3. 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先请学生分析自己手中所下载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然后再对目标体系特点进行分析,再由教师总结。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3学时。分配如下:1.小学语文课程理念内涵(2学时);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0.5学时)
11、;3.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0.5学时)。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及案例。思考及练习题:1.教材p561、2、3题。 2.阅读文章“孙爱莲. 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及其实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5. 3.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一章(2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第一章(2节).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第一章(14节).4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12、.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章(第2节).5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二章(第1节).6孙爱莲. 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及其实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5.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二章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下)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及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授课时间2011 年 9月 日第3 周星期 第 4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3学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明确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2. 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3. 明确如何使用教材;4.
13、 掌握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5. 理解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重点与难点:重点: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难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2.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3. 如何使用教材;4.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5.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具体如下:1. 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先提问学生他们所理解的教材,然后归纳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内容由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教师提问而总结
14、现在所使用的三套教材的特点,同时向学生展示三套教材的编排风格。2.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由教师进行系统讲授。在讲授中与三套教材编排案例相结合。3. 如何使用教材:教师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案例可以呈现小学语文文教材和一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先有教师讲授课程资源的概念,然后再进行师生互动分析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种类。5.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可以先由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再谈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3学时。分配如下:1. 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及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1课时);2. 如何使用教材(1课时)。3.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
15、念及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1课时)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及案例。思考及练习题:1.浏览杨九俊,姚琅强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全书基础上精读第一章。2.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在caki上查阅资料阅读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内容,做好读书笔记。. 3.思考教材p871、2题,下节课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汇报。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二章(1-2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第三章(1-4节).3汪潮.
16、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第四章、第五章.4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二章(第1-3节).5 韩雪屏,王相文,王松泉. 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1日.第一章(13节).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三章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三章 小学语文学习授课时间 2011年 9月 日第4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5学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明确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2. 了解小学
17、语文学法指导的含义、过程及措施;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重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难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2.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含义、过程及措施;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具体如下:1.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先请学生观看教学实录美丽的小兴安岭,分析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引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概念,然后再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概括,得出规律性知识。最后再由学生讨论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注意的问题。教学安排是理论课2节,一节播放教学
18、视频,一节进行讨论。2.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含义、过程及措施:由教师结合实际系统讲授完成。时间分配:本次课程全部用时5学时。分配如下:1.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作用及其策略(2理论+2实践=4课时);2.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含义、过程及措施(1课时)。媒体选用:使用课件展示授课提纲;播放教学视频美丽的小兴安岭。思考及练习题:1.阅读教材课后练习题“阅读导航”中的参考文献。2.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在caki上查阅资料阅读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内容,做好读书笔记。. 3.写一篇小论文,主题可以是与前三章的内容有关的,写好后收齐交给任课教师。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江平. 小学语
19、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2版 ).第三章(13节).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第2版). 第二章(34节).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0年7月1日(第1版 ). 第二章(第3节).4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四章(第3节).5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章(14节).6靳健,石义堂.参与式语文活动设计M.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课节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四章
20、第一节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学(上)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授课时间2011年 9 月 日第 5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授课时数4课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1. 充分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学习文化、思维训练、语感培养、言语实践的关系。2. 能用所学理论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充分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语感培养、言语实践的关系。难点:语感、语文学习与语感培养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纲要1. 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2. 语文学习与学习文化的关系;3. 语文学习与思维训练的关系;4. 语文学习与
21、语感培养的关系;5. 语文学习与言语实践的关系。教学方法: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谈活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具体如下:1. 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先向学生展示案例一堂口语交际课学会请求,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的内容;2. 语文学习与学习文化的关系:由于在语文学科的性质内容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所以在这里可以进行简单的回顾。语文学习与思维训练的关系:在语文学科的性质内容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所以在这里可以进行简单的回顾。3. 语文学习与语感培养的关系:过去同学们并没有接触过“语感”的概念,所以这里要重点教学。教学时先课件展示三个案例支玉恒的“第一场雪教学片断”、“称象”教学片断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教学 设计 训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