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doc
《实验--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一、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根据对近年来高考实验试题的分析,下列内容是实验考查的重点: l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 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要求正确完成某项实验操作,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辨别,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 这类试题通常是给出限定的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要求考生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所给予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选用仪器药品,正确认识、选择装置,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描述实验现象,写有关化方程式,进行数据分析指出实验中必须注意的某些问题等等,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
2、能力与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处理 这类试题的特点多是利用给出装好药品的单个实验装置,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正确连接,或给出全部或部分实验环节,根据实验要求安排正确的实验步骤或补充实验。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实验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尽管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点是分散的,但高考试题中实验考查的内容和形式是较为稳定的,这给实验复习中突出重点提供了可能。实验复习可根据考纲和上述几方面内容设计一定的专题加以重点复习,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AF属于下列物质中的六种物质: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稀硫酸、稀盐酸、稀氟水、
3、水、锌粒、铜片、食盐、高锰酸钾、氯化钙、氧化钙、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氧化铜、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气、氯化氢、氨气、氮气、氧气。 实验现象;(1)D物质由黑色变为红色(2)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无色透明的E中得到蓝色溶液(3)点燃的镁条伸入无色无味的F中镁条表面生成一种灰黄色固体物质。将该发黄色物质放入水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通过分析回答: l. 写出AF的物质名称:A ,B ,C ,D ,E ,F 。 2.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A与B ;C与D ;E与无水硫酸铜 ;F与Mg ;F与Mg的反应产物与水 。 解析“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4、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此气体只能是NH3,结合题意,F就是N2。因此,从限定的反应物中,只能设法从氨水中获取然后结合发生装置特点(固、液、不加热)及其他实验现象,便可推断其他的物质。 解答:1、A、浓氨水;B、氧化钙;C、氨气;D、氧化铜;E、水;F、氮气。 2、(略)知识渗透 1. 实验室有一包 KCl和 AlCl3的固体混合物,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 KCl和 AlCl3的质量之比,试根据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调整托盘天平的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应将右边的螺丝向旋动。 (2)某学生用已知质量为 y g的表面皿准确称取 W g样品,他在托盘天平的
5、右盘上放上(Wy)g的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放入样品,此时指针稍偏右边,该学生应怎样操作 ; (3)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入过量的A溶液,烧坏中有沉淀物,则A溶液的名称是 ; (4)过滤,某学生欲用右图装置操作,错误之处应怎样纠正? 答: ; (5)甲学生用水多次洗涤过滤所得沉淀物,然后使其干燥,得到固体纯净物C,质量为W2g,C的名称是 ; (6)乙学生将过滤所得滤液跟甲学生洗涤沉淀所得液体混合,然后蒸干溶剂,再充分加热,最后得到纯净KCl固体W1g,则原混合物中KCl与AlCl3的质量之比的计算式为 。(答案:(1)左;(2)往左盘表面皿上慢慢加少量样品,使指针指向标尺中间;(3
6、)氨水;(4)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5)Al(OH)3;(6)W1:(W-W1)或W1:133.5W2/78)2. 实验室利用乙醇脱水制备乙烯的步骤如下; 在一蒸馏烧瓶中加人95%的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为l:3),再加入少量干净的河沙; 瓶口插上带塞的温度计; 加热并迅速使反应温度上升到170; 气体通过稀NaOH溶液进行洗气后,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乙烯的还原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中混合乙醇和浓硫酸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2)在反应液中加入河沙的原因是 。 (3)步骤中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是 。 (4)加热时,使反应液温度迅速升高到I7O的
7、原因是 。 (5)步骤中用稀NaOH溶液洗涤气体,能除去可能伴随乙烯生成的气体是 。(答案:(1)将浓硫酸缓慢加入乙醇中并不断搅拌,必要时冷却。(2)河砂对乙烯的生成有催化作用,且能防止反应中形成大量的泡沫。(3)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于反应液中。(4)若温度在140 C,生成的主要物质是乙醚并非乙稀。(5)硫酸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CO2及SO2) 3. 欲制无水氯化铝并保存备用。现有仪器如下图所示,并有食盐晶体、水、固体烧碱、铝粉、二氧化锰、浓硫酸等六种试剂。 设计的制取过程是:制氯气 加净化和干燥氯气 制氯化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列仪器中选取必须的几种,连接成一个制无水氯化铝
8、的连续装置,按前后顺序填写图的编号(不一定填满),并写出各仪器里放入的试剂的化学式。 仪器编号 、 、 、 、 ; 放入试剂 、 、 、 、 。 (2)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1)NaCl,MnO2Al,NaOH 浓H2SO4, NaCl,H2O, 浓H2SO4 ,H2O (2)2NaCl+3H2SO4+MnO2 =2NaHSO4+MnSO4+2H2O+Cl2 Cl2+2NaOH =NaCl+NaClO+H2O 2Al+3Cl2 =2AlCl3 4. 实验室用Zn粒和盐酸反应制H2,其中含酸雾、水气、硫化氢及少量氧气等杂质气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几种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气体
9、通过时,达到每一装置除去一种气体的目的。 (1)它们连接的顺序为 ; (2)除去H2S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除去O2观察到的现象为 。(答案:(1)abefghdc;(2)H2S+Cu2+= CuS+2H+;(3)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成黄色)二、 化学推断题专题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知识网络清晰,对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如指掌。一、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
10、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二、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
11、索着手,配合推断。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无机推断题既能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能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加以考查,因此此类题型应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最佳题型之一。无机物的综合推断,可能是对溶液中的离子、气体的成分、固体的组成进行分析推断,可以是框图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描述的形式(建议考生有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把文字描述转换成框图形式,这样可以一目了然)。不管以哪种方式出题,解题的一般思路都是:迅速浏览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
12、面分析(正推和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依物质的特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题眼),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因此首先应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元素及其常见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形成网络,其次就是要善于抓住题目的突破口。一、无机物知识网络:1. 重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二、常见的突破口:抓住题目的突破口,是解决无机推断题的关键。题目中的突破口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显性的突破口通常是指物质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以及一些特征的反应现象;而隐性的突破口则往往是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或者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1. 物质颜色红色:Fe2O3、Fe(OH
13、)3、FeSCN2+、Cu2O、Cu、NO2、Br2(g)、P; 橙色:Br2的溶液;黄色:S、Na2O2、AgBr、AgI、Ag3PO4、Fe3+(aq)、久置浓HNO3; 绿色:Fe2+(aq)、绿矾、铜绿、浓CuCl2、Cu+浓HNO3;蓝色:Cu2+(aq)、胆矾、Cu(OH)2; 紫色:石蕊、KMnO4、I2(g)、Fe3+C6H5OH;黑色:多数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 白色:CaCO3、BaSO4、AgCl、Mg(OH)2、Al(OH)3、MgO、Al2O3。2. 物质状态液态单质:Br2、Hg; 液态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气态单质:H
14、2、N2、O2、F2、Cl2等; 气态化合物:C、N、S的氢化物及氧化物等。3. 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淡)蓝色:H2、CH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 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 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15、蓝的气体:NH3;(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3、H2SiO3;金属氧化物:Al2O3;(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SiO2;(15)能与Na
16、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铵盐;(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SO2、H2S;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S2-、HS-;(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l2O3、Al(OH)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21)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K、Na、NaH;Na2O2、CaC2及Mg3N2、Al2S
17、3等;(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2、Ca(OH)2与NH4HCO3、(NH4)2SO4等;(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2、AgNO3+氨水、Al3+OH-、AlO2-+OH-、Ba(OH)2+H3PO4 等;(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3、AgCl、AgBr、AgI;(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气等。4. 特殊的反应类型: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1)单质A + 化合物B 单质C + 化合物D即置换反应,可以是金属置换出金属(最常见的是铝热反应)或金属置换出非金属(被置换出来的非金属应该是还原产物,
18、而还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的是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或F2置换出O2、当然卤素都能置换出S,另外C可以置换出Si、H2)或非金属置换出金属(此时的非金属必作还原剂,而常见的还原性非金属只有C和H2)。(2)A 的化合物 + A的化合物 A 的单质 + 化合物B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S、Cl2、N2。(3)单质A + 强碱 两种含A 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A 通常是X2或S; (4)单质A + 单质B 化合物C ;C + 单质A 化合物D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知A、B两种元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 高考 化学 综合 专题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