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解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现行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性质认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这一表述,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即不能单纯强调二者中的某一方面,应在二者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新的课程标准的一大突破和进步。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执不休。工具论者从语言的工具性推及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是人们进行思
2、维、交流思想、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储存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因此将语文定位于工具学科。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站在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处:工具论仅把语文作为工具手段,忽略了语文的本来价值,忽略了语文的多重功能;人文论则是以语文学科去附会“人文性”,使语文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理由和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从方法论入手,对语文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并遵循“统一”的思路,对课程目标、组织实施、评价进行重新整合,提出了二者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基本内涵是: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
3、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程同时还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案例】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一年级新生对语文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因此,在教汉语拼音的过程中,我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灌输团结友爱的人文精神。识记过程中培养爱心。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是比较单调枯燥的,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启发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识记。当学与j、q、x拼读须去两点时,我问学生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时,一个男孩响亮地回答:“j、q、x小淘气,见到眼就挖
4、去。”说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挖掉双眼”,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从孩子嘴中很随意说出尤其让人心颤。这可能是孩子从学前教育获取的知识。于是我也说了几句顺口溜:“小有礼貌,见到 j、q、x,摘掉小帽 “小鱼多可爱呀,挖掉双眼不就死了吗?”“我养了两条金鱼,我可爱它们了,”“是啊,是啊,我还给它们喂食呢!”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发言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听别人说的。”我笑着说:“相信每一个同学都非常喜爱小动物,都爱和它们交朋友的。”同学们使劲点点头。突破难点时凸现团结精神。整体认读音节较难理解,我利用动画课件编了一个小故事:“大y是个热心肠的人,谁有困难就去帮助谁。瞧,小i在家发愁,他自已
5、不能单独出门,大y来了,他们在一起组成了yi,就高兴地出门了。同学们,你们也要向大y学习,要帮助有困难的人,好不好?”“好。”学生齐声答道。随后,学生们头顶标有字母的小帽,开始自编自演。瞧,编的小故事多精采: “w、u一开始挺骄傲,谁也瞧不起对方,可他们什么事也干不成。后来他们手拉手成了好朋友,就高兴地跳起舞来”“小u一开始爱吐口香糖,大y来帮助,小u就讲卫生了,不再随地吐泡泡了。” 寓教于乐,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团结友爱的意识。 指导书写中渗透谦让精神。学生刚学写字,在四线格中的字母往往是“顶天立地”。我通过示范比较,强调说:“同学们,字为什么不能占满格呢?因为写字
6、就如做人,在上要懂得尊敬老人,在下要懂得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左右为什么要有空呢?”我伸出双臂,大摇大摆走向教室门,问:“老师这样走好不好?”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答道“不好!”“别人就不好出门了!”“对了。和朋友们在一起,要为别人多想一想。”我注意到那些横跨书桌的小胳膊悄悄地收回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希望我的这些努力,能在孩子稚嫩的心田撒播友爱、团结的种子。语文教材如何适应新课标的变化? 教育部今年2月公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课程标准,今年秋季,中小学将全面启用“新课标”。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涉及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品
7、德与社会、音乐、美术等。其中,外语科目的课标还细化到英语、日语和俄语三种。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引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语文是中小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新课标的变化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语文教材是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基础,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修订的主要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于今年2月初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并于秋季开始执行。原课标“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共9条,新课标调整修改
8、为10条。对比新旧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方面的变化,对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大有裨益。从新旧课标对比来看,有6条要求有所调整,这是教材编写和开发关注的重点和难点。1.依据变化,关注现实。第2条,改“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加“关注现实”,意在强调,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就要有意识地关注现实,如增加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及新时代学生关注的相关内容,真正地使教材与时俱进。2
9、.依据变化,强调革命传统。第3条,改“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增加“革命传统”,意在强调教材编写和修订中,要有意识地强化这方面的内容,增加继承革命前辈和雷锋精神方面的文章和综合实践活动等。3.依据变化,配置适当。第5条,改“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为“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
10、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根据这个变化,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调整为“文质兼美,有典范性”,意在强调“文质兼美”,在教材的编写修订时,可适当减少一些典范文章,增加一些现代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如多数教材的现代散文阅读就需强化;二是增加“各种类别配置适当”,这既要达到“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也要达到“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的要求。三是增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需要,也是对“关注现实”的落实。4.依据变化,重视习惯养成。第6条,改“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
11、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为“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这条的变化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增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在强调在某学段或某个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增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引导。二是删去“语文知识”,说明语文知识不宜过分淡化,这可以在新课标的“教学建议”的“具体建议”的第6条增加的“关于语法修辞知识”中找到依据,即“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
12、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5.依据变化,内容适量。第8条,改“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设计的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体现语文特点,内容适量,便于实施”,其中“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移至第10条专题表述,这就要求教材编写和修订时,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是肯定的,但必须体现语文特点,或者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而且量要适当,如人教版语文的“追寻人类起源”“戏曲大舞台”等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活动的量就值得思考,如果内容过多,甚至不便实施则应调整。6.依据变化,与时俱进。第10条是改原课标的第8条中的“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材编写
13、应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这是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是与时俱进之举,一定要增加相应内容,但关键是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而且编写的语言应准确而规范,否则会得不偿失。此外,新课标的第1条系新增加内容,即“教材编写应依据课程标准,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学段之间的衔接。”这项要求明确了教材编写的依据必须是课程标准,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解读新课标,重点是研究新旧课标的变化,并把这些变化付诸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中。聚焦“语言文字的运用”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这是对十年课改的坚
14、持,也是对课改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实践的期望。与01版的课标相比,修订稿有一个亮点,就是回答了“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个问题躲不开,绕不过,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的问题。课标没有打太极,直接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很明显,目标和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什么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或者换个提问的方式,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哪些?它包括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也包括工作、生活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它包括实用的、工具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包括审美的、文学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它的实质,就是利用“语言文字”这个载体,来获取信息,实现交流,表现我们的存
15、在。 那么,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为什么一定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呢?我们的面前出现过两条路,一条是以知识、技能为线索的,把语文教学分解成多少个知识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慢慢地异化成了应试的工具,事实已经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第二条路,是人文精神的崛起,一些老师对“工具性”深恶痛绝,语文教学成了文学教学,但这样容易掏空语文教学,慢慢地进入了空气稀薄的高空,似乎也是走不通的。老的问题没有解决好,新的问题又来了。课程标准试图在开辟第三条中间路线,它指向语言的功能,强调了语言的实践,工具目标得以落实,人文目标落地生根。抓住核心任务不偏离,争取综合效益不偏废,这就是课标追求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的核心
16、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一句话,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语言文字运用的主语是“我”。我读,我说,我写,语言文字的运用应该是非常生动,非常美妙的!激活学生的动力、欲求,让学生与语言接触、嬉戏、激荡,永远是第一位的。拿识字来说,不单是帮助学生建立“符号字典”,更是要建立“心理词典”,这样在语言文字运用的时候,才会汩汩汤汤。外在于学生的心灵,无异于对语文的亵渎和谋杀。语言文字运用的场域是“语境”。读一篇文章,真正进入文本的语境,文本的每个细胞都活了,作者自己跑出来找你对话;写一篇文章,真正进入到一个意义场,一个审美场,就会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语言自己就会说话
17、。进入语境场,意义场,审美场,有人形象地说是“偷维纳斯的腰带”,非常美的事情。有一节作文课,记一张珍贵的照片,一个学生在课前说得很好,上课了,在老师“四素”的指导下,反而不会说了,由此可见适应语境的规律多么重要。适应语境的规律,我们可以称之为“适应律”。语言文字运用的机制是“转换”。从意到言,从言到意,从能指到所指,语言文字的运用发生在“转换”上。把握转换的交切点,寻求转换的适合方式,展开转换的过程,创造转换的环境,这是语文教学的秘密,这就是我所说的“转换律”。语言转换的规则很多的,这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去开发。我教学三打白骨精,提出了一个问题:白骨精一出现,在唐僧师徒四人的心目中,各是怎样的形象
18、呢?学生发现了,在猪八戒的眼里是美的,唐僧的眼里是善的,孙悟空从优美的外表中看除了妖,看出了假,看出了恶,沙和尚没有写,他对男妖怪没有感觉,对女妖怪也没有感觉。这样就进入了冲突的语境,文本的语义转换成了心理的语义,进而发现“三与古典小说的故事性”,建构了言语图式。由此可见,“矛盾”是个好办法,它是言语转换的动力。语言文字运用的品质是“选择”。为了生命样态优化而创新,这是人的文化本性。我们要培养学生语言趋优的意识。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在某个语境下,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怎样表达得更好,这种选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选择语料的规律”,我们可以称之为“选择律”。管建纲先生的作文评奖课,就是
19、这一规律的具体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理想是“得体”。说话讲究语体、写文章讲究文体。言语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日常语言、科学语言是传达型的,文学语言是表现型。两类语言生成的特性不一样,价值取向不一样,教学活动的策略也不一样。建立丰富的言语图式,懂得如何自然、老道的表达,这就是我说的“得体律”。各位网友,我有个感觉,真正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堂,是非常有“现场感”的,很生活的,也是非常有生机的。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师生进入一种语境,达到融通、自由和美的境界,心灵有一种彻底的升华。新的语文定位,新的教学思维,也催化语文教师的素养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语文教师应该是一门活的语用学,把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传递给学生,给学生做好言语文字运用的示范;语文教师应是一个好的对话者,把整节课看作是一次语言实践,营造一个良好的现场感,体验语言运用的美妙;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文化的使者,在自然、得体的语言运用中,教化学生,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握语言应用的规律,把握鲜活的文化!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点,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课标这样规定,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而是回到了常识。因为,语言的本质就在于运用!学生是语言的学习者,也是语言的使用者!语文课程的新定位,肯定还会遭遇争论,在实践上海会遇到困难,但肯定的是,语文教学会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往前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数重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