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第1课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荒漠化的防治第1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荒漠化的防治第1课时.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备人:夏影 审核人:王晓丽、刘铎 使用日期:2012.2.17 负责人签字: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第1课时)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明确荒漠化的概念、实质、分布、原因和表现。2.能够在地图上正确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和界限。3.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学习重难点】 解释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方法指导】问题探究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课前利用30分钟,通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A级;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B级及C级合 作探究,并总结规律。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疑惑点。【知识链接】查阅图文详解
2、P147P148中国三大自然区是 , , 。说出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特征:地理位置 ,地形 , 气候 ,植被 ,河流 。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A级)一、荒漠化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在没有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继续发展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般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1土地退化的形成2荒漠化(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2)实质: (3)形成:是 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
3、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4)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 和次生盐渍化。(5)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 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二、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干旱1、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38N50N,75E120E)界线地形区( )以西,昆仑山( )( )以北行政区包括新疆、( )北部、宁夏和( )大部气候位于( )区,年降水量在( )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 )地区地形区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包括( )、( )、准噶尔盆地景观以( )、荒漠为主内部分异 以
4、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荒漠地区2、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基本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风化强烈干旱的自然特征物质基础植被稀少冬春季节干旱严重动力条件: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少荒漠化出现异常温带大陆性气候多 【知识拓展】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1、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 。2、石质荒漠化 过程:在我国的石质山地,坡地上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荒漠化 防治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