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管理经验汇报.doc
《城镇管理经验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管理经验汇报.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索城镇管理新路径共建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七团城镇化管理工作经验介绍 2014年12月3日 自2012年以来,七团启动了城镇化建设“三年攻坚战”。在兵、师党委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下,三年来,七团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城镇,以“七化”管理为重点,突出“建管并举”,多轮驱动、全方位打造了“塞外西湖、大漠湿地”玛滩城镇建设、管理的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团场已初具“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详和”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现将我团城镇管理的情况汇报如下:一是基础设施城镇化。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做好城镇化管理的前提。三年来,我团围绕城镇建设“绿化、美化、亮化”和居民生活“
2、衣、食、住、行、 水、电、气、暖”等基本要素,先后投资近6亿元新建四大住宅小区、保障性住房3671套及城镇给排水、采暖、电气、钢围栏、大门、小区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和附属设施;新建了10.12公里的城镇道路和23.31公里的通营道路;在城镇街道及各小区配置安装633套路灯、368盏庭院灯和132盏景观灯,220个便民果皮箱;新建一座门气站和17公里的主管网铺设,天燃气已基本入户并正常投入使用;打造了七团鼎盛广场、如意湖、城镇水系和景观绿化。通过三年“攻坚”, 完善了功能、提升了品位、建出了特色,为城镇化发展夯实了基础,城镇化建设先后获得师市二等奖、三等奖。二是居民管理社区化。基础设施的到位,带动
3、了城镇人口的集聚,截止到目前,七团有人口11806人,其中城镇人口10650人,城镇化率90%。为切实改变管理方式,由连队管理向城镇管理转变,由管理职工向管理居民转变,团党委着力加强社区建设,组建立了迎宾路、友谊路两个社区,配备了16名社区干部,接管186名“4050”职工到社区从事保洁、后勤、安保等服务管理工作;并投资近1600万元,高起点新建了3400平方米、改建了1000平方米的两个社区服务中心,完善了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卫生室、电教室、多功能活动室、培训室等硬件设施和住宅小区路径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在社区管理中,我们以 “六化管理” 为目标(即:党建工作区域化、居民自治制度化、社区服务
4、精细化、服务项目扩大化、投入机制多元化、社区事务信息化),发展面向居民的“一站式”服务,努力实现四个全覆盖:一是服务保障全覆盖。打造10分钟居民服务圈,把物业服务、就业、社会保障、人口登记、综治维稳工作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全部集中在社区“一站式”办理。二是居民医疗服务全覆盖,在社区建卫生综合服务站,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看病问诊。三是特殊群体服务全覆盖。把城镇居民优抚对象、孤寡残弱、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帮扶对象的包户服务lOO落实到了社区,对城镇困难居民和职工基本做到“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靠、病有所医、难有所帮”。 四是社区信息化建设全覆盖。今年,建成了集城镇人口电子信息管理平台和
5、集社区管理党建、公共设施、计生、民政救助、文化生活、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出租房租、再就业、治安等一体的社区信息化、智能化、电子管理综合平台,社区干部通过手机和电脑可全程进行社区人口和各项工作的管控。目前,七团两个社区均获得师市、兵团“和谐示范社区”,近日迎宾路社区又再获“国家级和谐示范社区”称号。三是物业服务市场化。物业服务是涉及城镇居民管理最直接的民生工作。三年来,团积极推动原“七团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走市场、进行公司化管理,改制后成立了昊宏物业股份公司。通过业主委员会的监督,物业公司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负责管理全团五大住宅小区和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水暖电、保洁、保绿、垃圾清运,做到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镇 管理经验 汇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