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习题及答案(共17页).docx





《工程地质习题及答案(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习题及答案(共17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工程地质习题及答案1地壳与地质作用1 在野外的褶曲,一般向斜处为谷,背斜处为山的说法是(C )。(A)正确的 (B)不正确的 (C)不一定2 褶曲的基本形态是(A )。(A)背斜褶曲和向斜褶曲 (B)向斜褶曲和倾斜褶曲(C)背斜褶曲和水平褶曲 (D)水平褶曲和倾斜褶曲3 关
2、于褶曲分类正确的是(D )。(A) 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为水平褶曲、直立褶曲(B) 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C) 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直立褶曲(D) 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4 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的断层是(B)。(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推断层 (D)冲断层5
3、160; 断层的上升盘一定是断层的上盘吗?( C )(A)是 (B)不是 (C)不一定6 地壳运动促使组成地壳的物质变位,从而产生地质构造,所以地壳运动亦称为( A )。(A)构造运动 (B)造山运动 (C)造陆运动 (D)造海运动7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壳以( A )。(A) 水平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B)
4、160; 水平和升降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C) 升降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D) 构造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8 国际性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是( B )。(A)代、纪、时 (B)代、纪、世(C)代、纪、期 &
5、#160; (D)代、系、世9 褶皱结构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B )。1 倾伏褶曲 2 背斜 3 向斜 4 平卧褶曲A 1和2 B 2和3 C 1和4 D 3和410 两侧岩层向外相背倾斜,中心部分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的是( C )。A 向斜 B 节理 C 背斜 D 断层11 两侧岩层向内相向倾斜,中心部分岩层时代较新,两侧岩层依次变老的是( B )。A 节理&
6、#160; B 向斜 C 背斜 D 断层 12 由走向大致相同、倾向相反、性质相同的数条断层组成的断层,有一个共同的下降盘成为( A )。A 地堑 B 地垒 C 阶梯状断层 D 逆掩断层13 褶曲分类正确地说法( D )。A 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倾斜褶曲、水平褶曲B 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为平卧褶曲、倾伏褶曲C 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倒转褶曲D 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14 断裂构造主要分为( C )两大类。1 节理 2 断层 3 向斜 4 背斜A 1和3 B
7、 2和4 C 1和2 D 3和415 未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是( C )。A 断层 B 解理 C 节理 D 片理16 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是( A )。A 断层 B 解理 C 节理 D 层理17 按断层的两盘相对位移情况,将断层分为( C )。1 正断层 2 逆断层 3 平移断层 4走向断层 5 倾向断层A 1、3、4 B 2、3、5 C 1、2、3 D 3、4、518 上盘相对下移,下盘相对上移的断层是( A )。A
8、正断层 B 平移断层 C 走向断层 D 逆断层19 上盘相对上移,下盘相对下移的断层是( D )。A 正断层 B 平移断层 C 走向断层 D 逆断层20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在岩层或岩体中遗留下来地各种构造痕迹,因此又把地壳运动称为( A )。A 构造运动 B 造海运动 C 造山运动 D 造陆运动21 确定岩层空间位置时,是使用( D )要素。1 走向 2 倾向 3 倾角A 1和2 B 1和3 C 2 D 1、2和322 “板块构
9、造学说”认为地壳以(A ),且大陆板块在不断地运动。A 水平运动为主 B 垂直运动为主 C 水平和垂直运动为主 D 构造运动为主23 国际通用地地质年代单位是( B)。A 代、纪、时 B 代、纪、世 C 代、纪、期 D 代、系、世24 国际上统一使用地地层单位是( A )。A 界、系、统 B 界、纪、统 C 代、系、世 D 代、纪、统 2活断层与地震防灾规划25 最容易发生地震液化的土为(B )。(A)饱和粘土
10、0; (B)饱和砂土 (C)饱和碎石土 (D)饱和粉质粘土26 下列有关于地震的震级于烈度的关系,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D )。(A) 震级越高,烈度越大(B) 震级越低,烈度越大(C) 震级于烈度无任何关系(D) 烈度的大小不仅与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浅、地质构造有关27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震中
11、烈度越大,其破坏能力越大(B) 同一震级的地震其烈度大小相同(C) 同一震级的地震其烈度可以不同(D) 一般来说,地震震级越高,烈度越大,其破坏能力越大29 有关场地条件与震害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 )。(A) 基岩埋藏越浅,震害越强(B) 孤突地形可能导致地震振幅增加而使震害加重(C) 在一定土质条件下,地下水越浅,震害越重(D)
12、当建筑物的固有周期与地基的卓越周期相等或相近时,震害加重30 有关断裂活动与地震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B )。(A)全球地震带的分布与全球各板块交接部位完全一致,说明地震与断裂密切相关(B)从地震的成因来分,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其中火山地震是最普遍和重要的一类地震,其影响较为强烈且范围广泛。(C)对于大陆板内地震分布与活断层关系分析知强烈地震必须具备一定的介质条件、结构条件和构造应力场条件。(D)一般来说,地震集中发生在活动性大断裂带的两端和拐弯的部位、两条活动断裂的交汇处,以及现代断裂差异运动变化剧烈的大型隆起和凹陷的转换地带。31 下列
13、相关描述中,可以作为活断层的鉴别标志有( D )。保留在最新沉积物中的地层错开,是鉴别活断层的最可靠依据。活断层分布地段往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单元直线相接的部位,其一侧为断陷区,而另一侧为隆起区。水文地质条件也可作为活断层的鉴别标志,例如泉水成线状分布,植被发育等特征。历史上有关地震和地表错断的记录,也是鉴别活断层的证据。(A) (B) (C) (D)32 有关活断层与工程之间相互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建筑物
14、厂址的选择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若工程必须跨越活断层时,也应尽量使其与之高度角相交避开主断层(B)活断层上修建的水坝宜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C)有些重大工程必须在活断层发育区修建,应在不稳定地块中寻找相对稳定的地段,即所谓“安全岛”作为建筑场地。(D)在活断层区的建筑物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建筑型式和结构措施。33 地震易发生在( B )地区。A 强烈褶皱带 B 活断层分布带 C 节理带 D 沉积岩与火成岩交界带34 按断层活动方式可将活动断层分为( A )两大类。A 地震断层、蠕变断层 B 粘滑断层、逆断层C 正断层、蠕滑断层
15、60; D 地震断层、粘滑断层35 下面几种识别活断层的标志中,其中( C )不能单独作为活断层的识别标志。A 伴有强烈地震发生的断层B 山区突然转为平原,并直线相接的地方C 泉水呈直线状展布D 第四纪中、晚期的沉积物被错断36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 B )的建筑物,应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A 5度 B 6度 C 7度 D 8度 3滑坡与泥石流37 激发泥石流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为( C )。(A)合适的地形条件
16、60; (B)有利于泥石流发生的地质条件(C)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 (D)人类破坏森林植被,生态环境恶化 38 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的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是( C )。A 崩塌 B 错落 C滑坡 D 岩堆39 斜坡岩体上的滑动部分是(A )。A 滑坡体 B 滑坡台地 C 滑坡床 D 滑坡壁40 从滑坡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分析,( A )地段不易发生滑坡。A 高陡斜坡 B 山地缓坡,地表水易渗入 C 山区河流的凸岸
17、D 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级坡角被地下水侵蚀和地下水侵润41 地层岩性是滑坡产生的物质基础,在(D )地层中不易发生滑坡。A 第四系粘性土与黄土 B 煤系C 泥质岩的变质岩系D 不易风化的且无软弱结构面的岩石42 滑坡的发育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斜坡的稳定状态受到破坏,此时滑坡面基本形成,但未全部贯通,这个阶段称为(B)。A 压密稳定阶段 B 蠕动变形阶段C 相对平衡阶段 D 滑动破坏阶段43 滑动面贯通后,滑
18、坡开始整体向下滑动,这个阶段称为(B )。A 崩塌破坏阶段 B 滑动破坏阶段 C 蠕动变形阶段 D 塌陷阶段44 滑坡在滑动面磨阻力的作用下停止滑动,在重力作用下岩土被压密,裂缝被充填,该阶段称为( B )。A 相对平衡阶段 B 压密稳定阶段C 蠕动变形阶段 D 滑动破坏阶段45 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坠落或滚动的现象称为(B )。A 错落 B 崩塌 C 滑坡 D 塌陷46 从岩性
19、条件分析,( C )组成的斜坡,不易形成崩塌。A 块状、厚层状的坚硬脆性岩石 B 由非均质的互层岩石C 单一均质岩面 D软弱结构的倾向与坡向相同的岩石47 从地质构造条件分析,( B )为崩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A 沉积岩层的整合接触
20、160; B 岩体破碎C 软弱结构面与坡向相反 D 无结构面切割的完整岩体48 促使泥石流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为( C )。A 合适的地质条件 B 有利的地形条件C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 D 生态环境恶化49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B )。1 地势陡峻、纵坡降较大的山
21、区 2 地质构造复杂 3 崩塌滑坡灾害多4 暴雨 5 地表径流平缓A 1、2和5 B 1、2、3和4 C 3、5和1 D 2、4、5和1 4地下水与岩溶50 下列条件中不是岩溶发育的必需条件为( D )。(A) 具有可溶性岩层(B) 具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C) 地表水有下渗、地下水有流动的途径(D) 存在断裂褶皱等地质构造51 有关岩溶
22、地基稳定性评价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B )。(A) 当地层无断裂、褶曲,裂隙不发育或胶结良好时,对地基稳定有利(B) 当岩层走向与溶洞轴线平行时,对地基稳定有利(C) 当溶(土)洞顶板厚度与跨度比值大,平板状,或拱状,有钙质胶结时,对地基稳定有利(D) 当溶(土)洞埋藏深、覆盖层厚、洞体小(与基础尺寸比较),呈竖井状或裂隙状,单体分布时,对地基稳定有利52 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 A )。(A)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
23、B)空隙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C)岩溶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D)包气带水、;裂隙水和承压水三大类53 承压水一般( C )(A)容易受气候的影响 (B)容易受气候的影响,但不易被污染( C )不易受气候的影响,且不易被污染(D)容易被污染54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可分为(B )。(A) 包气带水、孔隙水和岩溶水三个亚类(B)
24、0; 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个亚类(C) 孔隙水、空隙水和岩溶水三个亚类(D) 孔隙水、裂隙水和空隙水三个亚类55 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或土层,称为( B )。(A)给水层 (B)含水层(C)透水层 &
25、#160; (D)隔水层56 岩石允许水流通过的能力称为(B )。(A)给水性 (B)透水性(C)持水性
26、160; (D)容水性57 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量称为( A )。(A)矿化度 (B)溶解度(C)矿物质含量 (D)硬度58 不合理的地下水流动会诱发某些土层出现(D )。(A)流砂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地质 习题 答案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