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吉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





《新吉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吉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11:吉林省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 估 等 级 标 准A(1.0)B(0.8)C(0.5)A1办学思想与规范办学行为(25)B1办学思想(5)C1办学思想(5)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学思路清楚,工作目标明确。制定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思想的规划,落实措施得力。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达不到B等标准。B2办学行为(20)C2班级编排(3)按公开原则随机分班。均衡配置各班教师。不设重点班。班额不超45人。班额不超50人或其他稍有不足。班额超50人或其他明显不足。C3课程管理(3)严格执行省定课程计划,开齐开
2、足规定课程。不增减课时和增加课程难度。教学进度适中。课时偏差率不超5%或有不足。没有开全学科或课时偏差率超5%。C4学生管理(3)按政策接收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入学并为他们提供帮助。无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不开除或变相开除学生。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达不到B等标准。C5招生考试(3)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自行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考试。课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不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学校和教师不开办有偿补课班或为其提供场所。不以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唯一依据。五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达不到B等标准。C6课业与用书管理(3)严格遵守“减负”有关规定。有定
3、期检查和处理的措施。不组织学生节假日、双休日集体补课。学生作业量符合规定。学生用书管理规范。不组织学生订购违反规定的学生用书。部分学科循环使用教科书管理到位。七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有一项或多项要素明显不足或不足。C7收费管理(2)严格按照省定项目和标准收费。不违规收取各种费用。执行标准存在不足。达不到B等标准。C8学校安全(3)安全制度健全,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开展安全自查并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学校管理和设备设施不存在安全隐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达不到B等标准。A2教育教学管理(35)B3队伍建设(4C9师德建设(2)积极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建设有
4、计划、有措施、有考核。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师德满意。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师德满意。达不到B等标准。C10业务培训(2)有教师培训提高的计划、措施和经验。教师全员参加继续教育,完成规定学时。城市90%以上、农村75%以上教师取得高一层学历并逐年提高。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前述比率低2个百分点。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或比率低2个百分点以上。B4德育工作(4)C11全面育人(2)制定有递进层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目标、德育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针对性实效性强。各部门职责明确,密切配合,形成德育工作合力。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有
5、一项要素明显不足。C12德育保障(2)领导重视,机构、人员得到落实。有校内外德育基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经常开展活动。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和杜绝学生进入不良文化场所措施得力。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B5教学管理(12)C13常规教学管理(3)常规教学规章制度健全。对教学过程有检查、考评、调控和改进措施。主管教学领导和校长每学期听课分别不少于60节和30节。评课分别不少于20次和10次。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和考试次数。五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听课少5节,评课少2次。达不到B等标准。C14课堂教学改革(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
6、式等多种形式教学。重视校本课程开发使用。关注学生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分类指导。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C15教育教学研究(2)教科研工作有计划,活动有记录,有总结。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教师不少于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城市小学与乡中心校集体或个人每年在县级以上评定或刊物发表论文、经验文章3篇以上,村小1篇以上。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参加研究教师少于1/2、发表文章少一篇。有一项要素存在明显不足或无发表文章。A2教育教学管理(35)B5教学管理(12)C16体育卫生工作(3)上好体育课、课间操,保证学生每天开展一小时体育活动。组织好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和运动队训练,开展经常性小型
7、多样的学生体育比赛。每年召开一次体育运动会。搞好校园卫生与学生个人卫生。开展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和卫生监督,预防和矫治常见病工作有具体措施。定期对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检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七项要素有两项存在不足或有一项未达到要求。有两项要素明显不足。C17艺术劳动教育(2)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采的校内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文艺演出。有文艺社团并经常开展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五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B6行政管理(1
8、5)C18依法办学(2)严格执行教育法规政策,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科学安排学生学习、生活时间,依法维护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受教育权利和教师权益。形成有利于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利益诉求机制。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达不到B等标准。C19制度建设(2)建立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为导向的配套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度。学校章程完善并有效执行,学生学习和活动得到保障。两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C20学籍管理(2)学籍管理严格,制度健全,档案完备。学生入学、建籍、转入转出、毕业等均严格执行省规定。依法做好“控辍”工作。无辍学生。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农村年辍学率不超1%。城市有辍学生,农村辍学率超1
9、%。C21评价机制(3)建立全员参与、全面考查的学校、校长、教师自评机制;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评价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按计划实施,结果得到充分运用。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A2教育教学管理(35)B6行政管理(15)C22设施管理(2)教育设施及设备使用合理,运转有效。设施及设备管理严格,维修及时。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周边环境安全宁静卫生。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C23财务管理(2)实行经费预算制度。认真执行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经费使用合理,账目清楚,理财民主。财会人员持证上岗,熟悉财会工作的政策法规。四项要素有
10、一项存在不足。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C24资源利用(2)勤俭办学,物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无闲置。以教师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工作量适度。财力资源科学配置,使用合理,无浪费。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A3办学成效(20)B7教育质量与学生基础性发展状况(20)C25道德品质(3)绝大多数学生良好品质逐步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熟知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言行符合要求。无违法犯罪学生。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大多数学生做到。达不到B等标准。C26公民素养(2)绝大多数学生自信、自尊、自律、勤奋。对个人行为负责,有错即改。有家
11、庭责任感,自己的事自己做。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大多数学生做到。达不到B等标准。C27学习质量(2)各年级学生全科合格率、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达到省规定要求。前述各率中低于规定两个百分点。达不到B等标准。C28学习能力(2)绝大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部分学生能参与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后五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大多数学生做到。达不到B等标准。C29交流合作能力(3)绝大多数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
12、付出努力。尊重并理解他人。能正确地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四项要素基本达到要求或大多数学生做到。达不到B等标准。A3办学成效(20)B7教育质量与学生基础性发展状况(20)C30体育质量与健康(3)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体育质量抽测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一至两项体育锻炼方法,体质、体能有明显增强。懂得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近视眼年新发病率控制在7%以内。五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大多数学生做到;控制10%以内。达不到B等标准。C31审美与表现(3)绝大多数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初步审美素质和能力。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自觉做到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
13、。在美术、音乐、文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欣赏、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大多数学生达到。达不到B等标准。C32学生特长(2)学生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培养和发展。大多数学生在学科、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方面有兴趣和特长。学生在县级以上科技、文艺、体育等竞赛中在较大范围内持续获得较好成绩。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多数学生有兴趣和特长。达不到B等标准。A4学校自主发展(20)B8改革创新(5)C33改革创新(3)领导及教师具有较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思路清楚,目标明确。措施配套,任务落实。改革创新力度大、效果好,受到师生拥护。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
14、不足。达不到B等标准。C34教育实验(2)有地区级(村小县级)以上立项的教育实验项目。实验具有科学性、开创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实验过程管理严格规范。实验成果与经验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并产生积极影响。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承担县级(村小校级)以下教育实验项目。达不到B等标准。B9文化建设(4)C35和谐校园(2)和谐校园建设有规划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形成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人际关系。校园整洁,环境优美,具有和谐的育人环境。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达不到B等标准。C36学校文化(2)具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师生情操。通过校园不同区域的文化设计,营造富有教
15、育性的文化氛围。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达不到B等标准。A4学校自主发展(20)B10学校与社会(7)C37学校间互动(3)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和优秀的管理经验。定期开展各种学习和交流活动,每学年至少开展或承办一次县级以上公开教育教学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教师培训、教研、资源等方面为其他学校提供支持。四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或未开展县级公开教学活动。有一项要素明显不足或未开展校际间公开教学活动。C38与社区互动(2)与社区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渠道。充分利用社区各种教育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学校教育设施向社区合理开放,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达不到B等
16、标准。C39与家长互动(2)有与家长充分沟通和交流的多种渠道。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对学校及学生评价中吸收家长参与,发挥家长的作用。三项要素有一项存在不足。达不到B等标准。B11特色创建(4)C40办学特色(4)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形成鲜明的个性和办学风格,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学校办学特色突出,对学校发展产生明显引领和带动作用。学校特色有继续强化的具体措施。学校特色得到教育行政部门或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评价,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四项要素中有一项存在不足。达不到B等标准。附件12:吉林省小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说明三级指标评估等级标准指标说明AC1办学思想树立德育
17、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学思路清楚,工作目标明确。制定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思想的规划,落实措施得力。校长应熟知教育方针,正确并深入理解实施素质教育。学校规划主要内容及落实措施中层领导和教师均应了解。其他同指标。评估时应访谈校长,调查教师、学生。C2班级编排按公开原则随机分班。均衡配置各班教师。不设重点班。班额不超45人。“均衡配置教师”要求各年级、各班级教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相当。不设重点班注意查变相重点班。其他同指标。评估时按照学校教师名册查各年级、班级教师配置情况。对照学生名册并到各班级实查看班额。查看各班级学生成绩册看是否有重点班,访谈师生
18、。C3课程管理严格执行省定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不增减课时和增加课程难度。教学进度适中。严格执行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吉教基字200619号)。教学进度适中指个别班级超前与滞后在一周以内。其他同指标。评估时查课程表(学校、班级与学生对照),查教案,查班级日志,计算课时偏差率。C4学生管理按政策接收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入学并为他们提供帮助。无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不开除或变相开除学生。如学区有需入学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必须按政策规定接收并建立学籍。如学区有需入学的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必须接收其入学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其他同指标。评估
19、时,调查学生,必要时到街道、社区了解。C5招生考试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自行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考试。课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不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学校和教师不开办有偿补课班或为其提供场所。不以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唯一依据。有关文件参见“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吉教基字200422号)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吉教基字200634号)及其他相关文件。其他同指标。C6课业与用书管理严格遵守“减负”有关规定。有定期检查和处理的措施。不组织学生节假日、双休日集体补课。
20、学生作业量符合规定。学生用书管理规范。不组织学生订购违反规定的学生用书。部分学科循环使用教科书管理到位。有关文件参见“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吉教基字200422号)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吉教基字200634号)及其他相关文件。其他同指标。C7收费管理严格按照省定项目和标准收费。不违规收取各种费用。要求严格按国家和省规定执行。不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商品、服务。其他同指标。评估时查看学校收费标准与实收记录,调查学生收费情况,必要时向学生家长核查。C8学校安全安全制
21、度健全,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开展安全自查并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学校管理和设备设施不存在安全隐患。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制度健全”除健全外,有应急机制,食堂、宿舍安全管理有制度,管理好。每学期能开展一次以上对学生安全教育。每学期均能自查、有自查记录,有事故隐患及时整改记录。其他同指标。评估时要实地检查安全情况,用调查和考核形式了解对学生安全教育情况。其他同指标。C9师德建设积极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师德满意。需要有能够证明的文字材料,对学生如需要对家长个别访谈并开展问卷调查
22、。C10业务培训有教师培训提高的计划、措施和经验。教师全员参加继续教育,完成规定学时。城市90%以上、农村75%以上教师取得高一层学历并逐年提高。需要有能够证明的文字材料。“教师全员参加继续教育,完成规定学时”及“取得高一层学历”均须检查相应证书。C11全面育人制定有递进层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目标、德育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针对性实效性强。各部门职责明确,密切配合,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在各学科教案和课堂教学中均应体现。各项工作为育人服务应有计划,有措施,有实际行动。其他同指标。C12德育保障领导重视,机构、人员得到落实。有校内外德育基地,形成学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中小学 素质教育 督导 评估 指标体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