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鸦片战争巩固练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doc
《第10课 鸦片战争巩固练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鸦片战争巩固练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鸦片战争1据有关统计,汉口的洋行数1892年为45个,1905年增至114个,进出口额1903年达1200万两,1905年突破3500万两,由此可知A区位优势决定着经济发展B外国洋行对华资本输出急剧扩大C列强的侵略开始深人内地D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逐步增强21840年12月11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禀”等字样。这表明()A中国主权的丧失B天朝体制受到冲击C中西方地位平等D英国凌驾于清廷之上3“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
2、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无能B军事技术的落后C英国的坚船利炮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418431894年间,中国出现了许多外国工厂,主要从事轮船维修和农产品加工,同时也涉足肥皂、火柴、水泥、食品等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据此推知,该时期A洋货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B中国对外出口商品已涵盖各个领域C既有条约无法满足列强的利益需求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重心发生转移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约谈判中,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的予以接受。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这说明清政府A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3、B仍然抱有天朝上国观念C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D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特权指的是“租借”和领事裁判权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1840年特权还包括列强在华自定关税权冲击力近代中国人的法律观念ABCD7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A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B辛丑条约规定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C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D南京条
4、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81840年以前,清政府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南京条约签订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1861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表明清政府A近代主权国家意识开始产生B彻底摒弃了传统宗藩观念C逐渐重视履行国际条约义务D从华夷之道走向近代外交9晚清官员梁章钜说,“以富强论,福建不能胜于江南、浙江、广东也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马(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倘若外番并援英夷之例,亦于滨海各省请分设马(码)头,则又将惟命是听乎?”梁章钜的愤愤不平的现象发生在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B甲午战争之后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之后D鸦片战争之后10中国近代史上,沙皇俄国侵占
5、了我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它主要是在哪次战争期间侵占的(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11“广州一口通商禁令解除,上海港久被压抑的潜能得以释放。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签订(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鸦片战争爆发后,在福建厦门,人民机智灵活的斗争使英军不得不逃往鼓浪屿;在宁波、镇海、定海,人民奋起反抗致使英军损兵折将;在靖江、扬州、松江、瓜州等地,人民的斗争给予英军以不同程度的打击。这说明,鸦片战争.A促使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B造成爱国与忠君思想相分离C刺激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萌生D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1
6、3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一、争取广泛地进人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各大城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据此可知,“修约”要求的实质是A占领中国更多的领土B进-步扩大侵略权益C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D获取更多的战争赔款1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对近代列强在华取得的某项特权这样评价道:“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这项特权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B关税协商权C居住及租地权D领事裁判权15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许多英国纺织企业主认为“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厂的出产,都不足供
7、给他(中国)一省之用”,遂将大量棉布送往中国出售。英国企业主的这一行为A使英国对华商品输出连年剧增B导致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C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与争夺D遭到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16鸦片战争后,列强竞相在华发行纸钞,“通商口岸,(国人)尤视外国纸币为至宝,本国纸币之信用远不及之”。这一现象A表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B导致了中国货币体系的瓦解C反映出列强对华的经济掠夺D造成中国国民经济结构失衡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清朝乾隆皇帝年间,英国国王曾派遣马戛尔尼勋爵为正使的庞大使团出使中国, 这是中英外交史上第一次正式的官方交流。以下是双方官员相互传递信息的两则材料。材料一:英方所要表达的原意最仁慈的英王
8、陛下听说:贵国皇帝庆祝八十万寿的时候,本来准备着英国住广州的居民推派代表前往北京奉申祝敬,但据说该代表等未能如期派出,陛下感到十分遗憾。为了对贵国皇帝树立友谊,为了改进北京和伦敦两个王朝的友好往来,为了增进贵我双方臣民之间的商业关系,英王陛下特派遣参议官、贤明干练的马戛尔尼勋爵作为全权特使代表英王本人谒见中国皇帝,深望通过他来奠定两者之间的永久和好。材料二:中方官员翻译稿英吉利总头目官管理贸易事百灵谨禀请天朝大人钧安,敬禀者我国王兼管三处地方,向有夷商来广贸易,素沐皇恩,今闻天朝大皇帝八旬万寿,未能遣使晋京叩祝,我国王心中惶恐不安,今我国王命亲信大臣,公选妥干贡使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
9、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唯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以上材料均选自信息传递与中国传统官僚的政治心理请回答:(1)比较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两个文本的内容差异。(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1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汉口开始开埠通商,允许外国人开设洋行等,汉口与世界市场建立了联系。从1892年到1905年,汉口的洋行数量不断增多,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逐步增强,D项正确;“区位优势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洋行的建立属于商品输出范畴,不是资本输出,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汉口的洋行数量增多,未体现“列强的侵略开始深人内地”,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