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榜样6》观后心得体会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榜样6》观后心得体会4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榜样6观后心得体会4篇榜样6观后心得体会一盏明灯照亮大地,一个榜样照亮内心。12月8日,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受洗礼,备受鼓舞。而在观看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榜样6的标志背景、还是缓缓展开的荧幕,亦或是让榜样们重温入党誓词的初心台,无一例外都以红色为主题颜色。红色,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而如今在榜样的背后,同样蕴藏着那一抹炽热
2、的“红色”。那是一抹戍守边疆的红,凝结着忠肝义胆,保境安民的“爱国之心”。疾风烈火,碧血丹心;闪电惊雷,精神不灭。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阻拦对手,纵使头部遭受重创,仍旧寸步不让,拼死搏斗,践行了“纵使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铮铮誓言,捍卫了领土主权的完整,护佑了人民生活的安宁;边境线上,魏德友以放牧巡边的方式,驻守着中哈边境线50公里的无人区,整整57年,无论是酷夏高温,还是风急雪深,都丝毫动摇不了他那为国戍守的坚定信念。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些戍边英
3、雄用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为我们展示了浓浓的爱国情意。广大党员干部要将爱国主义情怀根植心中,把“楚囊之情”落实在行动上,把初心使命扛在肩膀上,用苦干实干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那是一抹开拓进取的红,承载着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奋斗之志”。早在2014年之前,南海深处的七连屿还是一个条件艰难、环境恶劣的“荒岛”,而随着七连屿党工委扛起“维权维稳、保护开发”的使命登上小岛,其党员干部带头破难,勇挑重担,在迎难而上中拓荒土,在改善民生中聚民心,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兴建家园,将七连屿发展成南海的璀璨明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当代愚公”黄大发为解决草王坝村因常年缺水导致的贫穷问题,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带
4、领村民历时36年凿山开渠,挖出一条纵横千米的“生命之源”。何为担当,何为作为,就是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就是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开拓、不懈进取。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榜样身上不畏艰难,知重负重的奋斗精神,以奋斗为舟,劳动作桨,真抓实干,不懈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坚实足迹。那是一抹无私奉献的红,彰显着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为民之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人民幸福才是国之大者。孙金娣作为仙林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却把办公地点设在食堂,其目的就是方便群众上门,倾听百姓,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她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创新网格化服务,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只为
5、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燃灯校长”张桂梅,坚守山区教育一线40多年,用爱与责任守护贫困学子的求学梦,用一生践行着初心和使命。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从榜样的事迹中感悟那份“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奋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1初心是起点时心怀的与信念,是困境时履行的责任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党旗下庄严许下的诤诤誓言,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今天受到表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就是各条战线
6、党员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中有曾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有常年坚守边疆、巩固国防的'戍边英雄;有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优秀干部;有人他们用初心的坚守与党同发展,他们用奋斗的汗水历经革命斗争与建设改革的各个年代,阅尽世纪沧桑。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他们值得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接受全党全国人民崇高的敬意。岁月如歌,生活如诗,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会缺少用生命谱写大爱的共产党员。自然击她以风雪,她报之以歌唱。命运置她于危崖,她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她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张
7、桂梅如是说。扎根山村教育数十载,面对身体的病痛她始终坚守一名党员的初心,她把党员的声誉看得很重,我想这份沉重的力量正是来自于一名党员的荣光与信仰。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百年来,无数信仰坚定的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蹚出了一条“繁华大道”,取得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百年华诞,继往开来。颁授“七一勋章”,既是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充分肯定,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凝聚奋斗的力量,攻克更多“娄山险关”,越过更多“雪山草地”。人间正道是沧桑。100年的风雨兼程铸就100年的光辉历程,蓦然回首,岁月如歌,我们又怎能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8、?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定立足岗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2“人退休了,思想觉悟不能休”。王兰花退休后,成立“王兰花热心小组”志愿服务队,照顾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解决百姓琐事、邻里纠纷,成为社区广大居民的“贴心人”。王兰花在裕西社区居委会工作了 20 年, 2004 年从居委会主任的位子上退下来后,闲不住的王兰花主动联系 46 名离退休干部和爱心人士,于 2
9、005 年成立了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热心小组坚持“弘扬雷锋精神,服务奉献社会”的宗旨,开展接待群众热心、调查了解细心、教育疏导诚心、调解纠纷耐心、处理问题公心的“五心服务”,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社区的事情繁杂琐碎,“热心小组”就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把居民反映和要解决的事情记录下来,谁家的暖气坏了,谁家的下水道堵了,哪里的卫生没人扫了等,一件一件落实。几年累积下来,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 10 多本特殊的“日记”。社区里有两个不满 10 周岁的汉族孤儿,王兰花主动承担起照料他们的重担,像亲人一样关心着两个小孩儿。她和“王兰花热心小组”成员隔三差五为那些孤寡和独
10、居老人洗澡、剪指甲、拆洗被褥,还时常帮老人们买菜买药、送吃送喝。每当群众上门寻求解决矛盾纠纷,她总是竭尽所能,真诚公道。她常说:“调解成与不成是一码事,公道与不公道又是一码事。我宁可跑断腿、磨破嘴,也不能对不起大家对我的信任。”目前,“热心小组”已经在吴忠市利通区家喻户晓,成为吴忠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张名片。王兰花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志愿者、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爱德之星、 2012 年度感动宁夏人物等荣誉称号。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3南海岛礁建设启动以来,王书茂不仅主动请缨,成为“渔民建设南沙岛礁第一人”,还带领家人和渔民们一起开船运送
11、建筑材料,留下了“三代同堂建设南沙”的佳话。参与建礁使命光荣,王书茂说,大家每次都豁出命地干。南沙风浪大、礁盘小,有的岛礁甚至连负重一吨的小艇都无法靠泊,一包50公斤的水泥从海南本岛运过去要转驳4次至5次。为了缩短工期,渔民们连续半年没有回家,每天从清晨干到深夜,吃饭都实行“轮班制”。“说到吃饭,这也是一个考验。”王书茂说,有时海上气象条件不好,补给船20多天才来一趟,“有水少米的时候,就煮清水稀饭;有米没水的时候,就接雨水煮饭,再苦大家都能挺过去。”有一件事,王书茂时隔多年仍心有余悸。1998年的一天,他和其他渔民驾驶渔船运送建设岛礁的物资时突遇9级狂风,4米多高的海浪猛烈地击打着木船。船头迎着浪头,在海上漂了4天4夜,“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当时就一个想法:就是把命丢了,也要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王书茂说,30多年来,潭门海上民兵连全身心扑在岛礁建设上,累计出动渔船800多批次,运送各类建材400多万吨,协助完成了多项岛礁施工任务。南沙的多个岛礁上,留下了潭门渔民的足迹和汗水。仅供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