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导论--第1章 绪论.ppt
《安全工程导论--第1章 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导论--第1章 绪论.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 绪论参考书目:张景林 林柏泉安全学原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2月2021/9/241第一章 绪 论本章学习目标及内容:1理解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2了解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3了解安全科学的由来与发展;4掌握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2021/9/242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安全:安全: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保障条件障条件。换句话说,人的身心存在的安全状态及其事物保障的安全条件构成安全的整人的身心存在的安全状态及其事物保障的安全条件构成安全的整体。体。人的身心安全程度及其事物保障的可靠程度构成安全度
2、(即安全量)的概念。确立安全量的概念是确立安全的科学概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安全达到科学分析高度的必要前提。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狭义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如生产安全、机械安全、矿业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航空安全、建筑安全、核工业安全等,狭义安全具有技术安全的含义,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技术问题。广义安全广义安全:即大安全,是以某一领域或系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大安全,广义安全是全民、全社会的安全。2021/9/2431.1.11.1.1安全科学的概念及其认识安全科学的概念及其认识安全是人的
3、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保障条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及其系统的成果,最终目的是解决客观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道理。安全科学安全科学是认识和揭示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安全状态及保障条件与其转化规律的学问。即,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件的科学。2021/9/244人类对安全的认识过程人类对安全的认识过程安全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安全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自人类诞生以来,就离不开生产和安全这两大基本需求。然而,人类对安全的认识
4、却长期落后于对生产的认识人类对安全的认识却长期落后于对生产的认识。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保障安全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现安全的可能性都在同步增长。人类对安全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阶段 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 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 安全系统认识 2021/9/245第一个阶段是工业革命前第一个阶段是工业革命前,生产力和自然科学都处于自然和分散发展的状态,人类对自身的安全问题还未能自觉地去认识和主动采取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从科学的高度来看,还处于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还处于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阶段认识阶段。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后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后,生
5、产中已使用大型动力机械和能源,导致生产力和危害因素的同步增长(如:汽车的发明,导致交通事故的增长;采矿业的发展,导致矿业灾害事故的增加),迫使人们对这些局部人为危害问题不得不进行深入认识并采取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于是发展到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于是发展到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第三阶段是由于形成了军事工业、航空工业、特别是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等复杂的大生产系统和机器系统复杂的大生产系统和机器系统,局部的安全认识和单一的安全技术措施已无法解决这类生产制造和设备运行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必须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于是进入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当今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
6、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静态的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和系统的安全认识即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已不能很好地解决动态过程中随机发生的安全问题,必须更深入地采取动动态的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措施和进行安全系统认识态的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措施和进行安全系统认识。这就是当前正在进入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这个阶段不仅要创立安全科学,还要使安全科学与技术在人类的大科学技术整体中确立自己独立的科学技术体系,在人类整个生产、生活以及生存过程中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人类对安全的认识过程人类对安全的认识过程安全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安全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2021/9/246u安全科学虽然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国内外兴起,但发展很快。它的诞
7、生诞生首先是以它的学科理论、刊物出版和以它的学科理论、刊物出版和世界性学术会议召开为标志世界性学术会议召开为标志。1974年美国最早出版安全科学文摘杂志1981年德国安全专家库尔曼发表安全科学导论专著(德文版)1990年9月在德国科隆市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安全科学大会1991年1月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创办了这个学科的理论刊物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同年5月,由11个国家17名编委共同编辑,并已出版14年之久的国际性刊物职业事故杂志,在荷兰宣布改名为安全科学。u安全科学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三级学位(博士、硕士和学士)学科、专业教育的确立,我国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有100多所
8、,自1986年中国矿业大学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到目前为止,培养安全工程类研究生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30多所、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15所、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承担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99年中国矿业大学还获准设置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和西安科技学院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u安全科学学科建设:安全工程、卫生工程、职业卫生医学以及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管理工程等工程技术与技术科工程技术与技术科学两个安全科学技术层次学两个安全科学
9、技术层次,在国内外也都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开始向基础科学和哲学层次升华,初步提出了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安全科学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人类对于对安全的认识过程人类对于对安全的认识过程安全科学形成标志安全科学形成标志2021/9/247 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31/3)1 1、安全指标、安全指标安全指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2 2、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
10、;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其原因为:(1)本质安全化的程度是相对的,不同的技术经济条件有不同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当代本质安全化并不是绝对本质安全化。由于技术经济的原因,系统的许多方面尚未安全化,事故隐患仍然存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未彻底消除,只是有了将事故损失控制在被接受程度上的可能性。(2)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许多情况事先难以预料。人的作业还会因健康或心理原因引起某种失误,机具及设备也会因日常检查时未能发现的缺陷产生临时性故障,环境条件也会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而发生变化,因此,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日常随机的一般性事故损失并未彻底消除。2021/9/248 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安全
11、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32/3)3 3危险物质危险物质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物质。4 4重大事故重大事故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故称之为重大事故。5 5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或设施)称为重大危险源。6 6安全评价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是指对于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性
12、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可以有:系统安全评价、随机安全评价等。2021/9/249 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3/33/3)7 7固有危险度固有危险度 生产(或生活)中离不开能量,同时能量也是造成生产(或生活)灾害的必要条件。能量寓于生产的物质条件(设备、物料等)中,不同的设备及物料中保有的致害能量是不同的。保有同样能量的设备及物料,当发生事故时,能量自由释放的形式也不相同。因此,造成灾害的程度各不相同。固有危险度固有危险度是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
13、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固有危险度可以用两个参数来确定:(1)设备及物料单位计量具有的致害能力。(2)系统中拥有各种设备及物料的容量。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中,拥有大量的设备及物料,不必对其全部进行计算,一般只选择致害能力较大的设备及物料作计算依据。必须指出,固有危险度是对系统自身存在危险性一种量化描述,在分析其致害能力时并未考虑某台设备防护、保护功能的强弱及对物料控制技术的高低和环境影响因素等外因。文中固有危险度是在不考虑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时,对系统中自身物质条件危险性进行的分析。显然系统固有危险度是实现其本质安全化时的重要依据之一,显然系统固有危险度是实现其本质安全化时的重要依据之一,固有危险
14、度越大的系统,对其本质安全化程度的要求也应越高。因此,固有危险度应是系统安全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参数。2021/9/24101.1.21.1.2安全的基本特征(安全的基本特征(1/41/4)安全科学是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的本质是实现人人-物物-环境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要认识安全的本质首先就需要探讨其基本特征,安全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1 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安全作为人的身心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而人和物遭遇到人为的或天然的危害或损坏极为常见,因此,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安全。如果生命安全都不能
15、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进行。实现人实现人的安全又是普遍需要的。的安全又是普遍需要的。在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人们必须尽力减少失误、降低风险,尽量使物趋向本质安全化,使人能控制和减少灾害,维护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相互间协调运转,为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发挥人和物的生产力作用。2.2.安全的随机性安全的随机性 安全取决于人、物和人与物的关系协调,如果失调就会出现危害或损坏。安全状态的存在安全状态的存在和维持时间、地点及其动态平衡的方式等都带有随机性。和维持时间、地点及其动态平衡的方式等都带有随机性。因而保障安全的条件是相对的、限定在某个时空,条件变了,安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故实现安
16、全有其局限性和风险性。2021/9/24111.1.21.1.2安全的基本特征(安全的基本特征(2/42/4)3 3 安全的相对性安全的相对性 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本质的认识,向安全本质化逐渐逼近。影响安全的素很多,以明显和潜隐形式表征客观(宏观)安全。安全的内涵引申程度及标准严格程度取决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承受的范围,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安全法学观念,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等现实条件。安全标准应当成为保护公众的安全规范,并以严格的科学依据为基础。公众接受的相对安全与本质安全之间有差距,现实安全标准是有条
17、件的、相对的,并随着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提高而提高。4 4安全的局部稳定性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无条件地追求绝对安全,特别是巨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无条件地追求绝对安全,特别是巨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只要利用系统工程原理调节、控制安全的要素,就能实现局部稳定的安全。安全协调运转正如可靠性及工作寿命一样,有一个可度量的范围,其范围由安全的局部稳定性所决定。5 5安全的经济性安全的经济性 安全与否,直接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损失相关。安全与否,直接与经济效益的
18、增长或损失相关。保障安全的必要经济投入是维护劳动者的生产流动能力的基本条件,包括安全装置、安全技能培训、防护设施、改善安全与卫生作业条件、防护用品等方面的投入,是保障和再生生产力的前提。安全科学技术(含安全管理)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对维护和保障生产安全运转、人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它作为生产力投入有其馈赠性的经济价值,包括创造的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能同样含有安全的潜在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安全保障不出现危险、伤害和损坏(本身就减少了经济负效益)等于创造了经济效益。2021/9/24121.1.21.1.2安全的基本特征(安全的基本特征(3/43/4)6 6安全的复杂性安全的复杂
19、性 安全与否取决于人、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实际上形成了人(主体)机(对象)环境(条件)运转系统,这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开放性巨系统。在安全活动中,由于人的主导作用和本质属性,包括人的思维、心理、生理等因素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使安全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使安全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安全科学的着眼点是从维护人的安全角度去研究某系统的状态,最终使该系统成为安全系统。7 7安全的社会性安全的社会性 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无论是人为的还是自然(天然)的灾害,生产(工人)中出现的伤亡事故,交通运输中的车祸、空难,家庭中的伤害及
20、火灾,产品对消费者的危害,药物与化学产品对人健康的影响,甚至旅行、娱乐中的意外伤害等都给国计民生(包括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或社团群体)带来心灵上和物质上的危害,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安全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还体现在对各级行政部门以及国家领导人或政府高层决策者的影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基本国策,反映在国家的法令、各部门的法规及职业安全与卫生的规范、标准中,从而使社会和公众在安全方面受益。2021/9/24131.1.21.1.2安全的基本特征(安全的基本特征(4/44/4)8 8安全的潜隐性安全的潜隐性 对各类事物的安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把握程度,总是受人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局
21、限。广义安全广义安全的含义,不仅考虑不死、不伤、不危及人的生命和躯体还必须考虑不对人的行为、心理造成精神和心理伤害。如何掌握伤害程度的界限及确定公众能接受的安全标准有待研究,各种产品(特别是化工产品)、医药、人工合成材料、生物工程产品、遗传工程产品等均有许多潜在危害,现今尚且有待人们去作深入地专门探讨。客观安全包括明显的和潜隐的两种安全因素组成明显的和潜隐的两种安全因素组成,它是客观存在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当今人们认为安全的概念,只能是宏观安全,它包括能识别、感知和控制的安全和无法把握控制的模糊性安全。所谓安全的潜隐性是指控制多因素、多媒介、多时空、交混综合效应而产生的潜隐性安全程度。人们总
22、是努力使安全的潜隐性转变为明显性。因此,安全的潜隐性问题亟待人们研究,只有通过探索、实践才能找到实现安全的方法。2021/9/24141.2 1.2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2.1 1.2.1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要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必须具备本学科的基础理基础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等相关完整的学科。安全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学科体系。2021/9/2415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安安 全全 学学安全安全科学科学减灾减灾论论技术科学技术科学安安 全全 观观工程技术工程技术
23、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安全工程直接解决问题或服务直接解决问题或服务社会的工程技术方法社会的工程技术方法指导安全工程的理论指导安全工程的理论安全的基本原理安全的基本原理安全的价值观和人安全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辩证历史唯物生观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主义方法桥桥梁梁原原理理认认识识理理论论安全科学技术体系安全科学技术体系应应用用手手段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安全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安全哲学)2021/9/24161.2.1 1.2.1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1 1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哲学层次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哲学层次安全观安全观它是安全科学的最高理论概括,也是安全的思想方法论和认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工程导论-第1章 绪论 安全工程 导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