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陀螺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陀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陀螺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陀螺教案 20陀螺文本分析: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同样记叙了作者儿时的经历。本文以“陀螺”为线索,主要记述了作者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故事,并从中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去观察描写事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由于文章内容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难度不大,教师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尝试用略读课文的教学方式来解读本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转换身份,以教师的角度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和把关的工作,防止学生过度偏离文章中心或只重细节不重全貌,同时提点学生好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此外,教师也要做好教学流
2、程的统筹工作,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钉、兵、恨”等12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会写“否、况、败”等1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领悟课文讲述的道理。 3.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提高阅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抓住“我”的情感变化过程,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1.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分析人物心理。 2.从情感、含义、修辞等角度赏析文章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出示童年玩具,引导学生讲述玩具的故事,调动学生回忆童年游戏时
3、光。 导语:今天,咱们先不说学习上的事,来聊聊“玩”怎么样?大家一定有过不少玩具吧?你们平常放学、放假都会玩些什么?现在课桌里或书包里是不是也放着你们的玩具?把它拿出来,跟我们分享分享“玩具的快乐”好吗?(学生畅所欲言,如跳皮筋、踢毽子、下五子棋、玩小汽车模型等,引导学生回忆玩玩具过程中的快乐体验)你们玩的皮筋、毽子这些玩具老师小时候也玩过,除了这些,老师小时候还流行玩悠悠球、弹珠、弹弓、拍画(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当然,在男孩子中人气最高的玩具就要数陀螺了。你们看,这个就是陀螺。(展示陀螺实物)大家见过它吗?知道它怎么玩吗?(学生自由发言,如果有会玩的同学,可以请他上台来进行演示)很好,看来大
4、家都能体会到玩具带来的快乐。 2.出示课题,引入课题。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陀螺”这个玩具密切相关,(课件出示课文标题)文章的标题就叫“陀螺”。依据这个标题,请你们猜一猜,作者会写些什么呢?(学生发言,教师给予鼓励,不作正误的评判)大家说了不少内容,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去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高洪波诗人、散文家,1951年生于内蒙古。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曾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
5、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品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鹅鹅鹅喊泉的秘密种葡萄的狐狸,散文集波斯猫柳桃花悄悄话等。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点名学生带头朗读、识记,同桌互相报听写,教师相机指导。 会写的字:则转且金一战即然其不得气料败到小鸭自会认的字:铁挑底荣识字方法:“钉”和“旋”都是本课需要掌握的多音字,可以利用的方法进行音、义辨别; “兵、败、帅、溃”等字可以结合战争情境进行解读; “况、仍、尤”等字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理解识记; “品”可以用做
6、相关动作的方法理解字义。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好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全班。 易错提示: “兵”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 “衅”音同“信”; “溃”不要读成“贵”。 形近字示例: 旋(旋转)旅(旅游)族(民族)旗(旗帜)兵(士兵)乒(乒乓)乓(乒乓球)丘(山丘)(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字谜示例: 三国鼎立尽空城。(打一字)(谜底:品)生字加法示例: 尤+忄=忧尤+亻=优尤+犭=犹尤+扌=扰尤+鱼=鱿(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5.交流生词,扫清词语障碍。 (1)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预设
7、:先引导学生逐字理解“顾名思义”的含义,再将字义串联起来,初步揣测词义。然后用“冰尜儿”和“冰上的小家伙”的内容进行验证,获知词语的真实含义。最后查阅词典,准确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 预设:教师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并提示学生该词语的使用范围,然后播放“女子妩媚”及“花木妩媚”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形象感知该词语的含义。 (3)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预设:先引导学生了解词语有几个义项,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确定词语具体的含义。“恍惚”在字典中有两个义项: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
8、,不清楚。引导学生想象,作者听到会获得一个极想得到的礼物时,心思会放在哪里?做其他事情时的精神状态会是怎样?从而明白“恍惚”在句中的正确含义。 (4)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预设:学生先根据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可能是说陀螺不好看,不像样等),然后查阅字典,进行印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设问:这个词语可以用在哪些情境里?能不能试着造句?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不懂的地方。 2.反复默读,标注感受深刻的地方。 3.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4.汇报展示,品析佳文。 (1)填一填,画一画。 填一填:按
9、照提示理清课文思路。 预设:先引导学生找到“说陀螺”和“得陀螺”大致对应的文章段落; 然后分析“说”和“得”之间讲述了什么内容,并用一个字进行概括; 最后分析“得陀螺”后,“我”又进行了什么活动,文章结尾讲的是什么内容,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说陀螺(做)陀螺得陀螺(斗/赛)陀螺(悟)陀螺。 画一画:划分段落层次。 预设: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填写的思路,准确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出段落大意。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介绍陀螺的别称、制作方法与玩法。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写“我”削制陀螺的经历。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写叔叔送了“我”一个陀螺作为生日礼物。 第四部分(第811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陀螺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