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0-陋室铭教案-苏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0-陋室铭教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0-陋室铭教案-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0 陋室铭教案 苏教版一、 课前热身1、 课文我会背诵 (3个成绩一般的学生)2、 字词我会解释 有仙则名(词类活用,名作动 出名。 遂以名楼,命名)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可以调素琴(素,不加修饰。 子敬素好琴,一向,向来。 又留蚊于素帐中,白色的)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3、 句子我会翻译(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 孔子云:“何陋之有?”二、 故事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作者刘禹锡能写出陋室铭这样的流
2、传千古的经典美文,得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安徽和州的知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先来看个小故事。幻灯出示: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这位诗人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3、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 (指名学生读,并让学生猜于是,刘禹锡会怎么做?然后再出示下面的话)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三、走进陋室这位自以为是的知县,非但阴谋没有得逞,反而被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气得够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陋室。(齐读)先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陋室进行描写的语句。(学生能够快速找到,然后全班齐读。)小组合作一:作者笔下的陋室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具体的句子加以评析。评析过程: 陋室环
4、境清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描绘画面: 你觉得作者写得最传神的是哪两个字?找出来并加以评析。 “上、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这样,我们就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幽雅的环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师小结:在知县眼里仅仅是因长时间每人居住而长出的青苔和青草,在刘禹锡的眼中却充满了生机和诗意。难怪知县大人会被气得七窍生烟呢!其实,青苔还是那个青苔,青草还是那些青草,只不过赏景人不同而已。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东晋的陶渊明,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下册 10 陋室 教案 苏教版 doc
限制150内